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三次报道三江!

外宣办 画卷柳州 2022-04-28

内容提要

8月17、19、20日,《人民日报》接连刊发报道,反映三江脱贫攻坚、暑假生活、稻田丰收等。


01

教育路上  脚步不停歇




8月17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对话7位致富带头人(经济新方位·聚焦52个未摘帽县)》其中,就如何解决“三保障”等问题,人民日报记者与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归东村村支书龙秀昌进行了对话。




对话7位致富带头人(经济新方位·聚焦52个未摘帽县)

记者 张云河


报道相关内容节选——


教育路上  脚步不能歇


“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如何在提升“两不愁”质量水平的同时,解决“三保障”问题,让脱贫摘帽成为贫困群众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 广西三江县丹洲镇西坡村稻田。 吴练勋摄(影像中国)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归东村村支书龙秀昌:“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书声琅琅,这是村里归东小学的孩子们在放假前准备考试。

还记得以前的学校,立在悬崖上,教室破烂,地面尘土飞扬。当时,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教育不能落下。我读小学时就换过几个教学点。中学时,每次上学得背上一周吃的大米,步行两个钟头。那会儿就想:有了钱,我一定要建学校。


△ 改造前的上学路  VS  改造后的上学步道


早些年,我在自家地里种茶叶,去外县种植基地考察,请教栽培技术专家,渐渐有了一些积蓄。后来,我从山上挖来野生葡萄藤,移植培育,收入颇丰。就这样,我办起野生葡萄种植发展专业合作社,吸纳了9户未脱贫户参与,还带着大家改良葡萄品种,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学习科技种养。大家的生活也蒸蒸日上。

赚了钱,头一件事,就是帮孩子们重建教学楼。自己添点,政府给点,热心企业支援点,筹齐建小学的资金。新校址地势平坦,上学方便。


△ 改造前的归东小学  VS  改造后的归东小学


这些年,教室、食堂、围墙、球场、步道、图书馆,都建起来了。去年10月,村里最后两个辍学生也在我和帮扶干部的劝导下成功返校。

教育路上,脚步不能歇。最近,我又把自家的几间屋子倒腾出来,作为村里的幼儿园。每当听到孩子欢快的笑声,我就觉得自个儿做的这些事有意义。



02

孩子的暑假生活



 8月19日,《人民日报》12版图文报道三江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孩子们丰富的暑假生活。

  近日,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古宜镇南站社区江川小学举行暑期兴趣培训班成果展。今年暑期,学校免费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孩子们开设侗族大歌、芦笙、足球、篮球、侗绣等12类兴趣课程,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据了解,江川小学现有30个教学班,生源全部来自建档立卡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是广东吴川市对口三江援建的脱贫攻坚重点项目之一。  图为孩子们在进行舞蹈训练。  吴练勋摄(影像中国)



03

丹洲丰收画卷




 8月20日,《人民日报》04版“要闻”图文报道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西坡村初秋稻田美如画。

      日前,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西坡村,进入水稻收获季,稻田像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图为8月16日,村民在收割稻谷。  

  吴练勋摄(影像中国)


△ 三江:暑期簸箕画班秀成果 传承发扬侗族文化 / 广西广播电视台8月18日报道


△ 三江:乐享暑假 “零距离”感受侗乡风情 / 广西广播电视台8月17日报道


往期回顾:

柳州,一座城,一众人,在人们追求幸福的伟大创造中,不断创造出奇迹和事业。在隽永的山水间,在民族的奋斗中,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工业的雄奇中,这是事迹和人物共同书写着一幅幅画卷,我们因之将这座城市称之为画卷柳州。

请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画卷柳州”



来源:柳州市委外宣办微信“画卷柳州(huajuanLZ)”综合人民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等

中共柳州市委外宣办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