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者身份来反思学术研究中“数学化”“模型化”问题 ——回应《管理世界》3.25学术倡议
文/杯中鸟911
近期,《管理世界》杂志社刊出了两位掌门人联名的有关当前学界数学模型滥用的看法,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大讨论。当然,作为一个作者和读者,笔者我是十分支持两位掌门人老师的看法的,但是在论文运用数学模型这个问题上,为什么我们作者要用数学模型?为什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要用数学模型来分析?这不仅跟国内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论文发表环境有关,而且还跟诸多编辑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有密切关系。
随着近些年经管学界“数学之风”的兴起,不少学者受到理工科或者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的影响,诸多已发表的论文刻意地去追求数学建模,将一个简单经济或管理问题数学化、复杂化,这个问题不仅引起了编辑部部分老师的重视,而且也引起了不少学者和读者的吐槽。
而且,由于学科间知识结构的差异,学科研究学者们经常互相夸赞各自学科研究的优越感,“互怼”各自研究思路方法的科学性,譬如:自然科学往往会鄙视社会科学只会“动动嘴皮”,没有科学数据、模型说话;在人文社会学科内部,经济学科调侃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不“高大上”,欠缺“时髦性、前沿性”,“你论文仅靠文字表达没用,多用模型说话,因为模型它‘科学’,造不了假…”;在博士期间,笔者甚至还听说马克思、法律相关专业问题的研究也开始运用数学知识了,这个让读者很吃惊,why?其实,很想目睹他们的这一套操作技巧……甚至,还有不少学者的论文根本不需要模型,也要多此一举地堆积数学编码、符号,刻意将文章撰写阅读复杂化。在他们心中,这被称之为“高大上的研究”,并持有“连审稿专家不一定看得懂”的侥幸心理和写作心态。
为此,在这个“过度数学化”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期刊学术论文中经管问题的过度数学化问题,学界的“数学之风气”,不仅可能跟作者个人跟风、数模能力炫耀有关,而且这可能也跟编辑部相关责任编辑是否具有判断力和匿名审稿专家个人审稿偏好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论文写作的初心就是为了能顺利地发表,“迎合为上策”。
至少对笔者我本人而言,我是一位文科出生的经济学博士,且经常研究管理学的问题,我不是很乐意在论文中随意增加数理推导模型的,这一是因为我不想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二是文科背景的我数理建模底子薄,只能在理论基础方面强化学习。
下面,在阐述几点自己的所思所想之前,笔者提出一点疑问:为什么编辑部在初审或收稿或匿审环节(或其他环节)不去把关“过度数学化”问题?在选择合适的“匿审专家”方面,为什么编辑部不能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在日常的学术投稿经历中,相信各位经管学友们也都遇到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匿审专家指出,……问题分析较为单薄,仅简单的理论推导无法支撑本文考察的问题,请予以数学理论推导模型解释分析。”说实话,笔者去年刚遇到这个情况,且这个杂志还是国内知名权威杂志。从这个投稿经历来看,现有期刊发表的文章所存在的“过度数学化”问题并不是作者本人刻意造成的,也有着重要的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比如匿审专家的刻意要求。
在当前“僧多粥少”学术环境下,论文发表对作者职称评审、课题申请和学生奖学金极为重要,而在论文发表方面,作者往往会为“迎合”匿审专家,为顺利被期刊接受发表,被迫无奈去选择添加相关数学模型。因此,学术论文“过度数学化”问题,不仅仅是来自作者的“数学炫耀”,或者说有些作者根本没有运用数学的初心,是完全来自外审专家的外部负面引导所致。
此外,从各大期刊网站可以获知,编辑部各栏目编辑都有博士学位,尤其是那些知名期刊杂志,也在相关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他们有能力去判定论文发表中数学模型引用的适宜性问题。为此,笔者就很难理解,为什么编辑部不去提升杂志内部的审稿效率和质量,而仅仅在呼吁广大作者们?实际上,从编辑部的运作来看,“过度数学化”问题是比较容易控制,甚至可以逐步得到缓解,这是因为从开始收稿的初审到最后的终审录用,编辑部任何环节的工作都是可以以专业的手段来解决数学模型问题。
譬如,在初审阶段,相关栏目的编辑老师可以以专业知识为指导,根据作者所考察的问题来判断是否需要引用数学模型,并以此作为参考依据是否安排外审,或者将相关数学方面的初审意见反馈于作者,解决“简单问题数学化”的问题……在外审阶段,编辑部同样具有控制“数学化”问题的渠道,当外审专家要求作者针对论文问题开展数学建模时,栏目编辑老师可根据作者所考察问题的需要,来判断外审专家所提建议的专业性和适宜性,并以此作为终审录用的重要依据,这个外审阶段建模经历,笔者曾经就遇到过,甚是头疼!很无奈!有的外审专家,甚至以这个数学建模为由,断送一篇理论阐述故事的好文章。
在此,希望编辑部以身作则,能不断提高编辑老师对匿审专家选择的能力,如何去甄别合适外审专家,优化审稿程序,提升编辑部在评判数理方面的重要性,在编辑部人才配置上适量增加有数量经济背景的博士人才,是解决学术论文“过度数学化”问题的重要思路之一。
此外,在审稿过程中,编辑部作为一个中间对接角色,有必要提高自身“裁判员”的意识和素养,重视作者与外审专家之间的关系权力平衡,不能夸大匿审环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遇到外审专家对数理推导方面要求的情况下。譬如,有时候在匿审阶段,外审专家因要求作者数学建模,而毙掉作者的论文……显然,这个时候作者往往会处于弱势地位,急需编辑部以专业的态度来判定其中的审稿质量,给予作者申诉的机会,甚至可以完全否定建模的意见。
然而,在现实操作中,诸多杂志社不仅没有设立完整的允许作者申诉渠道,而且在决定稿件是否采纳时,编辑部也十分依赖外审专家团队的评审结果。当然,我们不是在否定双向匿审的关键作用。针对这种类似申诉情况,笔者曾经遇到过一次,但我是比较幸运的,编辑部貌似采纳了我的申诉,这也可能与笔者的意见返修质量有很大关系。
去年,笔者有篇关于“政府补贴对企业公司治理影响”的方面文章,在收到某一重要期刊的外审意见时,外审专家过度强调外文文献的重要性,尚不知中国情景的特殊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学术文献引用问题也应引起编辑部和学界的重视,当然这是题外话了!如笔者这篇文章的外审专家指出“……特别是外文文献分析几乎没有……有没有国际权威的期刊用这样的衡量方法?……严格参照权威期刊,特别是国际主流期刊。”等意见。从审稿意见来看,匿审专家特别重视外文的重要性,所提意见中处处能觅见“外文文献”的字段,但是笔者这篇文章所考察的是中国情景下的公司治理问题,实际上文章也引用了不少外文文献。于是,在论文修改中,作者针对多处审稿意见进行了大篇幅的阐述和分析,并持有“保留意见”、“部分支持”的基本态度和立场。
最后,笔者针对此次外审意见和经历,向编辑部栏目编辑传递了个人的看法和立场的邮件。等待了几个月后(可能受到疫情的影响),近期笔者电话咨询编辑部后有意外惊喜,编辑部把好了严关、理性地考评了笔者的返修意见和作者的申诉,笔者的文章基本录用。在这里,依然十分感谢贵刊编辑部的支持,我觉得这种现象是学界各位老师和朋友愿意看到的,这也是学术期刊规范发展、学术环境优化的一个积极信号,值得大家的尊重和推崇。
其中,笔者在向编辑部反馈写道:“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作者对此次外审专家的部分意见持有保留意见,主要原因在于外审专家过分重视“外文文献”的引用,多条审稿意见均在一味强调外文的重要性,当然这里不包括中国学者发表的有关中国问题的外文文献。习总书记说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科学语调,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尤为重要。更可况的是,本文在探讨的是中国特殊制度环境下的公司治理问题,相对于国外学者而言,本土学者对本土公司治理问题的了解和见解可能更为深刻,更不用说本文已引用不少外文主流文献。为此,本文认为,研究中国本土的经济管理问题,需要更加重视中国特色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不能过于追求国外的文献,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外文文献。中国学者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将中国特色的理论分享给世界。上述看法,仅供参考!谢谢编辑部老师!”
为此,笔者还认为,在当前的学术背景下,如何平衡作者和外审专家间的权力十分重要,欢迎作者提出申辩的机会和渠道,也是解决学术文章“过度数学化”问题方案之一。
本文作者:杯中鸟911,经管学院Ph.D,现清华学习;
微信公众号:社经研究社;
知乎用户名:络腮胡点经;
个人专注学术心得感想、社会与经济,博士及博士后、国家留学(CSC)博士联培项目的申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