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大军攻入社交网络,有人跟风有人大骂“电子蟑螂”
如果你时常上网冲浪,一定会发现随处可见一个昵称为momo的粉色小恐龙头像,它们都有着一张大圆脸,脸上带着一团腮红,且捏着小爪子,看似“人畜无害”。
分别为小红书、豆瓣平台截图
头像整齐、昵称统一,这些momo们充斥着每一个社交平台,活跃在不同的帖子和笔记的评论区。
网友如此评价:如今的互联网海域,随便丢块石头,都能砸中好几个momo。可见momo这个群体异常庞大。
近日来关于#momo究竟是谁#的话题被网友热议,不少人对“momo”的身份感到好奇。
“momo”是谁
虽说用着统一的头像和网名,但“momo”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当然也不是什么“神秘组织”。
momo的原名为“么么龙momo”,它属于微信原创表情包系列之一,本身就是一只粉红色恐龙的卡通形象。
图源微信表情开放平台
原本是活跃在表情里的momo,之所以能走出微信、“征战”网络,靠的是微信平台的授权登录机制。
当微信用户登录小程序或者豆瓣、知乎等外部APP时,除了可以使用自己原本的头像昵称外,还可以另外新建账户头像昵称,而momo就是系统提供的随机选项之一。
于是,一部分懒得修改ID或者不愿意暴露自己微信头像昵称的用户就成了初代的“momo”,顶着这样一个粉红色恐龙的头像在互联网上欢乐冲浪。
而搞不清来源的网友总是遇到不解的情况:
某天和momo在一个帖子下聊得很开心,隔天再见却遭遇对方冷淡的态度;自上网冲浪显示位置IP后,momo一会在山东一会在山西,没过几分钟又跑去了重庆;一momo上一秒还在评论区和楼主吵架,下一秒就给这个楼主点赞...
这就带来一种结果。有了momo这层掩护的身份,网友的网络表达欲和分享欲更多了,也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社交压力。
于是,momo逐渐演变成了互联网的“马甲”,由于人数众多,便于隐藏身份,这个团体日益壮大。现在的momo群体体量庞大、活跃度高、成员丰富,即使在统一的身份下,也是以独立的个体在网络输出丰富多彩的信息,有着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随着momo群体的成名和壮大,还激发了大家玩梗的乐趣,衍生出了“momo市居民”“mo家人”“mo门”等具有集体归属感的社群。
当然,有人喜欢就有人厌恶。
部分网友表示,这种统一性会感觉很像水军入侵,对社区氛围的营造反而有弊端。更有网友将他们称为“电子蟑螂”。
momo横行背后,展现了年轻人对网络隐私的态度
头像和昵称,显示了一个人的个性和特点,也是在这片茫茫互联网海域中用来与他人区分开来最重要的标签。而这群“momo”却放弃了个性的头像和ID,换上统一“装束”,隐藏在庞大的群体中成为不易分辨的个体。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防搜”。
一方面,不想信息泄露,担心遭遇网络警察的“挖坟”甚至是网络暴力。
因为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独一无二的名字一经搜索,过往的“网络痕迹”便能轻易扒出。要知道,这是一个热衷于“考古、挖坟”的互联网时代,在网友们显微镜式的“挖坟”下,你在网上的蛛丝马迹都可能在将来某一天成为众人唾弃的道德污点。
曾几何时,社交产品为抢夺用户争先打着“让用户表达自我”的旗号,用户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但随着网络“警察”和“挖坟党”们的壮大,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用户,出于自我保护,在网上发表任何动态要反复斟酌字句,或者下意识地清除以前留下的上网痕迹,社交压力也由此而来。
更可怕的是,如今人肉搜索也已成为独特的网络现象,你在网上留下的数字足迹,为人肉搜索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另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冲浪足迹被熟人发现。
如今APP们想尽办法获取用户的隐私和权限,就是为了把用户捆绑在自家的APP上。这其中,和用户的社交圈紧密相关的通讯录权限,已经成为了最为普遍的权限之一。
以抖音为例,很多用户曾糟心地发现,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自己的通讯录依旧被抖音读取。比如,关闭推荐后,还是在可能认识的人里面发现了前同事;再比如将前任手机号、微博、微信都删了,抖音通讯录也设置了禁止访问,后来仍在推荐的可能认识的人里发现了前任。
不仅是抖音,各大APP都执着于访问用户的通讯录,同时也相继推出了“可能认识的人”功能。
一条微博吐槽,一个社区问答,乃至评论过的帖子、点赞过的视频,都可能被即时推送给亲友、同事、同学等现实中的熟人。
然而,用网友的话来讲:明明可能是认识的人,但却长时间一直都没有互关、互加,猜猜看是为什么?
很多人从QQ空间逃到朋友圈,从朋友圈逃到微博,从微博大号逃到微博小号,不就是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说说心里话吗?
在今日引发热议的#大数据不要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话题下,不少网友呼吁:
互联网相遇莫相认,彼此留一线,现实好相见。
大数据不要事事都关心,事事都过问。
能不能留条活路啊,真不想在哪个平台都带着面具做人
......
从这个角度来看,网友“更名换姓”,披上“momo”马甲,无非是希望上网冲浪时不被同事朋友发现,能躲开日常的社交、熟人的打量,在社交平台上做个“自由人”。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momo也并非法外狂徒
变成momo之后,大家的表达更大胆了。不认同我的观点?没关系,反正你也不知道我是哪个momo。momo带给了网友足够的社交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又带动了更多社恐患者的社交。
然而,随着“momo”大军的壮大,也有不少网友感受到了困扰和麻烦,一个发表不良言论的momo,可能会让其他momo背锅,甚至让整个集体承受“键盘侠”的骂名。
毕竟有了这层马甲,网络发声容易变得随性随意,不乏个别momo在网上肆意妄为地评价甚至网暴他人。
目前已有momo因不当言论被追责。
此前,某位男明星工作室在律师函中表示将起诉豆瓣用户“momo”侵犯名誉权,却不知他面对的是名为“momo”的汪洋大海。momo们纷纷调侃询问谁去开庭,于是诞生了“一mo做事亿mo当”“坏mo做事好mo当”“一个momo被告,所有momo 跟着上热搜”的名场面。
尽管momo们自我调侃是“法外狂徒”,但不要天真地以为,使用这个账号和头像就可以逃避很多后续追责问题。其实每个网络用户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UID(用户注册时系统直接分配的数字的ID号码),批量复制的头像和昵称,并不能让一个人真正隐匿起来,逃脱法律的制裁。
对此现象,部分官方媒体也给出评论——
人民日报: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momo也不是包庇纵容违法言论的保护伞。momo营造出的氛围有赖每一个momo共同守护。
澎湃新闻:人们应该明白,之所以出现momo,部分原因正是人们对网暴的反感。人们不能助长这种风气,把momo用来当网暴的遮掩,凝视深渊却被深渊所凝视,这无疑是最遗憾的局面。
央视新闻:momo这个名字和头像,既不是护身符,也不享受法外特权。如果表达乱了分寸,触碰了底线,哪怕匿于隐秘角落也会被找到。momo一族的兴起,对相关平台来说,是检验也是考验。具体来说,既要保障他们的正当选择,也要防止有人搅浑水;既要让空间有弹性,也要维持好秩序。
那么你如何看待momo集体马甲行为?
编辑:CC
重要提醒
电脑报的读者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从不断更的电脑报最近好像很难刷到了,这是因为,微信公众号推荐机制又双叒调整了!想要不错过我们准备的内容,请一定要星标“电脑报”公众号~
欢迎订阅电脑报电子版,优惠活动中▼
往期内容推荐
刮刮乐成新“致富密码”?这届年轻人有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