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周报-20220624
本周重要交易事项
无😄
持股情况
①陕西煤业、分众传媒采用席勒估值法
②港股/人民币汇率0.8523
③腾讯和古井贡B为港币价格
从2017年至今累计收益83%,2022当年投资收益为-2%,相比较上周净值增加2%,个人投资的年化11.6%收益,与沪深300对比各年份收益率如下:
个人投资 | 沪深300 | |
2017 | 45% | 23% |
2018 | -23% | -24% |
2019 | 41% | 38% |
2020 | 39% | 29% |
2021 | -13% | -4% |
2022 | -2% | -11% |
累计收益 | 83% | 35% |
年化收益 | 11.6% | 5.6% |
注:当年收益率计算方式为:所有的进钱均视为年初进款,所有的出款均视为期末出账,例如2022年期初50元,进款20元,出账40元,最后余额90元
计算方式应该为。
注:本文中观点,极有可能充满谬误,我的认知也可能会出现偏差,我们应本着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任何投资,切记,切记!
本周重大事项
① 后街男孩在腾讯视频号开播
6月24日后街男孩全球首唱线上演唱会在视频号开播,之前仅听说过大名,这次特地上网搜索了下:后街男孩(Backstreet Boys),美国男子组合,1993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成立,由尼克·卡特、霍伊·多罗夫、布莱恩·利特尔、亚历山大·詹姆斯·迈克林、凯文·理查德森五名成员组成。后街男孩的《I want it that way》《Everybody》等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详。
在两个多小时的线上演出中,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超过4500万人,令人高兴的是,在极狐汽车冠名罗大佑和崔健演唱会、百事可乐独家冠名周杰伦重映版线上演唱会成功之后,林肯汽车独家冠名此次后街男孩演唱会,也验证了目前视频号演唱会的商业化正在迈向可持续性。
并且,视频号广告的导流并非雷声大雨点小没有效果,极狐汽车是北汽蓝谷旗下的一款新能源汽车,在独家冠名演唱会后,六月极狐汽车的进店量、订单环比相比较五月份有明显提升,4月份崔健的演唱会为极狐带来了上千条高意向用户线索,预期转化率可达90%。罗大佑那场演唱会热度与崔健几乎同等,预计商业化转化效率也差不多。赞助商在品宣和转化效果上都满意,这也让视频号演唱会不愁没有商业赞助。这就是唐朝老师所说的:“给别人带来价值,绝对不会两手空空。”
在经过与抖音对垒多年的腾讯短视频,在多年的颓势之后,找到了“线上演唱会“这种流量密码,据网上流传的微信视频号演唱会招商项目清单,平均每个月均有2-3场线上演唱会,我们作为投资者,就坐看pony等管理层表演啦。
②腾讯自研业务全部上云
6月16日,腾讯宣布自研业务全部上云,这意味着包括QQ、微信、短信视频、王者荣耀等在内的腾讯内部业务,和腾讯云的数百万级别外部客户一样给予公有云的模式来开发运营。
从一个技术小白的角度来看待腾讯云,之前并不能理解“自研上云“对于腾讯的意义,书房朋友@唐嘉序兄分享了一篇关于腾讯云的文章:《腾讯在命运的棋盘下砸下了一颗钉子》,文章写的极好。
从文章中我得出几个结论:
1、腾讯从上到下,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极有危机感,绝对不是躺在微信这棵大树下面乘凉的“退休咸鱼”。
2、腾讯2018年的930重组架构改革的根本原因是随着腾讯各大王牌产品发展,产品与产品之间高墙林立,内部赛马会失效,原因在于大家在选择产品时候,优先在之前已经成功的产品上下注,问题在于各大产品的底层逻辑并不相通,比如我有了王者荣耀产品,正常人正确的选择是制作王者荣耀的衍生品,在王者荣耀上极致打磨是最优的选择;但我绝对不会另起炉灶建造一款“原神”出来,长久以往,高墙林立的后果是技术固步自封,必然会导致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落下下风。
3、上云之后的腾讯,虽然产品还是那个产品,经过“开源协同”与“自研上云”后,但内在已经脱胎换骨,客户的体验感更好,这是“本手”而非妙手。
4、腾讯云会为腾讯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立下汗马功劳。腾讯云技术绝对不是一项产品,一项对客户的产品,而是腾讯的企业文化的产物,甚至于是未来未来护城河的砖块,能够为腾讯自己的业务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也能为外在客户创造额外价值。有了腾讯云之后,腾讯云自己就是草地,不再受制于QQ或者微信或者某款游戏的兴衰,因为腾讯云自身就是生态,我认为腾讯云甚至会是在QQ、微信、后的第三个腾讯发展的源动力。
“这家公司的历史上,最难找到的就是”轰轰烈烈“,翻开历史,这群人总是在问题还没有坏道不可收拾的时候,就聚在一起研究解法,他们小心翼翼的不让自己陷入”步兵趟雷,万岁冲锋“的境地。这样无趣人生属于普通的腾讯的员工,也属于总办的老男孩“
@冠亚在评价侯跃老师的《侯说巴菲特》提到了类似的观点:“结硬寨与打呆仗”曾国藩是晚清一代名臣,其主要的战功就是平定太平天国。曾国藩为人忠厚,从不投机取巧,反映在军事上,就是很少出奇制胜,基本上是靠笨功夫,稳扎稳打。巴菲特也极少打游击战,基本上以阵地战为主,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熟悉的少数行业和公司上。
曾国藩的“结硬寨和打呆仗”让我想起了“本手、妙手、俗手”,即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善奕者通盘无妙手,上工治疗未病“。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先胜兵先胜而求战,败兵先战而求胜也。从企业文化角度看,踏踏实实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坐得下冷板凳做“无用之用”的事情,不去赶潮流,也不去追逐热点,巴菲特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要求有一点: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什么样事情并不因为“别人也在做”。持有这样的企业,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腾讯云”是一套基础设施,在“云”出现之前,因为业务具有波动性,例如在每年618大促、游戏重大更新时候,出现了流量集中涌入的情况,往往需要手动增加服务器。但等到流量峰值过了后,需要将新增加的服务器撤下来,更有甚者,如果一项业务过了成熟期,之前架设的服务器被闲置,在各项业务之间腾挪服务器就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有了云之后,相当于服务器可以在不同软件之间进行腾挪,五分钟前处理腾讯会议,五分钟后有可能就会处理视频号。更重要的是,相当于将腾讯各项业务的底层技术打通。后续技术开发以及更新全部在云上。
凭借腾讯云强大的能力,不仅能够让老业务的成本降低,腾讯自研业务上云规模突破了5000万核,累计节约成本超过30亿元;而且能够有力的支撑腾讯新业务的发展。
例如:本周小结中提到的视频号产品,借助腾讯云的弹性拓容能力,能够支撑起一场又一场的爆款演唱会,“不管同时在线人数有多少,出现卡顿算我输”。大家千万不要把“不卡”看作一个家常便饭的事情,5月27晚上,孙燕姿在抖音开启线上演唱会,直播过程中,多次出现卡顿,更出现了直播批量掉线这样的低级失误。在孙燕姿演唱会后,只有腾讯排出了每月2-3场的线上演唱会的节奏,而其它家的演唱会产品则是不见踪影。背后就是腾讯云所起到的支撑。
再例如腾讯会议,作为2020年由腾讯所发布的最受欢迎的云视频会议产品,一开始仅仅是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团队,预计1~2年内能够达到2万dau,上线245天后,腾讯会议的用户数突破1亿,截至2022年5月,用户数突破了3亿。作为“云原生”项目,腾讯会议的自动化测试覆盖率超过了97%,研发时效耗时下降了85%。
最近腾讯会议联合罗技、Maxhub、Newline、Poly、亿联五家硬件厂商发起“万室如意”计划,该计划基于腾讯会议Rooms“软硬一体”的能力,将联合海内外知名硬件厂商和专业集成商,免费改造一批有典型痛点和行业特色的会议室,并计划3年时间与各行业客户一起共同改造和建设1万间云端如意会议室。我们公司之前用的一直是maxhub系统,比较不好用的在于准备过程繁琐,有时出现有画面没有声音,或者有声音没有画面的情况。腾讯利用自己的云平台优势帮助提升“云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实现伙伴共赢,我想到了之前我拜访客户需要现场,大量时间耗费在路上,自从发现腾讯会议的延迟很低后,拜访客户获得的体验感与现场别无二致,我逐步采用“线上拜访”的方式。
结合虎嗅文 《微信上车趋缓,腾讯选择“云造车”》一文中,6月24日,腾讯智慧出行发布了“车云一体”战略规划,包括腾讯汽车云、汽车一体化安全方案等产品。利用腾讯云满足造车新势力的和汽车使用者的需求,甚至于辅助自动驾驶的数据收集处理对云有非常大的需求。而这在“自研业务“上云后更加有底气。
③关于股价是否越跌越有价值的思考
6月20日陕西煤业“暴跌”6.51%,当天有人在唐朝老师的公众号下评论中提问:关于陕西煤业股价是否到顶的问题,以及腾讯跌跌不休的问题。
引发了我向@bp叔的请教“关于股价越跌越有价值”的思考,征得@bp叔同意后,我将我的问题与@bp叔的回复整理如下:
我:bp叔,今夜无聊阅读唐师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在我看来,唐师这本书一个比较核心的例子是“假设泸州老窖的股价每年跌10%”这个例子。
经过28年的滚动再投资后,最终笑纳了每年8.6亿的分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市场是逐利的,最终市场和资本会逼着我们收下5000多万的“小钱”,让我们对“核心就是企业盈利的增长”这一结果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觉,这一证明方法我是从来没有在其他投资书中看到的,其他书大多认为“下跌需要等待和忍耐”,只有唐师旗帜鲜明的论证对于利润为真、持续在增长、无需新增投入的企业来说,等于是向投资者送钱。
所以股票单纯的市场波动下跌根本无须等待,也无须忍耐,而应该欣喜若狂,反过来说,对于牛市这样的“风落之财”乃至于被迫卖出持股才是长期投资者的不幸。明白了这句话,就能更好的理解“熊市提升长期收益率降低短期收益率,牛市提升短期收益率降低长期收益率”
bp:老唐这段文字,为什么让很多人(包括你)一看到,就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呢?说明这个推导,不但有着深刻的逻辑思考,也包含着“反常识”的成分。如果不对“反常识”部分做一番梳理,很可能让投资者陷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执着的相信,在任何情况之下,股价长期走低都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率。
首先,我们谈收益率。我们平时所说的收益率,包括老唐的周报净值,“常识”上是说“票的收益率”,而不是“股的收益率”。如果持仓市值一直下跌,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收益率可能是不会变高的-是的,你持有2000万股。但如果每股价格0.0001元,市值就只有2000块。
其次,我们谈下跌。就我们平常看到的“常识”来说,好企业下跌的幅度、时间有限。如果没有持续的现金流,那可能对你的收益率没啥影响-跌的时候没钱继续买入,有钱的时候它已经涨过了理想买入点,钱就这样被王二麻子拿走了。而市场上那些跌跌不休的企业,几乎全是企业本身出了问题-烂企业不可能分红,更没有持续投入一定可以获得高回报一说。
以上我们日常的经验,构成了大多数人的“常识“。在这样的常识驱动之下,老唐告诉你,下跌反而可以获得高收益,而且这收益是通过理性运算得到的结果,这种“反常识”,你不“醍醐灌顶”才叫奇怪,对吧?
对经济学熟悉的同学马上就能想到,相似现象造成不同的结果,那一定是局限改变了。在这个例子里,就有两个局限改变:第一价格不可能跌到无穷小,第二企业不能是价值毁灭型。
对于这两个局限,只要市场存在,前者是极大概率事件,我们没有关注的必要。后者则是特例-好企业总是太少,需要我们重点关注-这正是回到了“瞅地”的核心原则上来。
所以,如果因为对持仓企业不熟悉,不小心持有了价值毁灭型企业,却还要生搬硬套泸州老窖的投资方法,那只能是南辕北辙,无奈间财富灰飞烟灭。
我:我回去后有细细想了一遍,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哈,越跌未来收益越高的前提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一会无限制的跌下去,第二不能是价值毁灭型;但只要是好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地跌下去,例如20元的股票跌到分红50%以上可能没有人买嘛?大家都不是呆子;而我们恰恰要关注的是:这个企业的不是价值毁灭型企业-“土地”没有盐碱化!在实际中,因为竞争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碰到价值毁灭型企业的可能性远远高于优秀的企业。所以“第二点不能是价值毁灭型企业”的可能性更小。这就是为什么要瞅地的根本原因~
bp:我觉得你想得都对。另外,我的意思是,这个例子的反常识实际上说明了它在现实中出现的概率很小。老唐用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一种思考方式。我们不要因此一看到股票跌跌不休就无脑买入。
本月读书
①《牛奶可乐经济学》-罗伯特弗兰克
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形的,而可乐的瓶子是圆形的?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我本人本科学习的是经济学,众所周知,在经济学的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表,无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需求曲线/价格弹性曲线,更不用说计量经济学中一堆听起来让人头皮发麻的公式了。
众所周知,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所在的古典派中当中没有一个公式和图表,在19世纪80年代前,边际效用主义(杰文斯、瓦尔拉斯、门格尔)诞生之前,经济学家通过描述故事来处理经济学的,因为他们需要用作品去影响大众和政客的想法。
事实上文章里面不要参杂着复杂的术语,要假设你给一个从来没有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不可能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公式去说服他。
最好的方法是从小故事开始讲起,经济学是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的,并且好的小故事能够加深对经济规律的理解,惭愧的是对于经济学的基础“机会成本”和“成本效益分析”我本人掌握的也不是很好。但这本书用第一个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形的而可乐的瓶子是圆形的?”答案是:“牛奶需要冷藏,而冰箱里面的每个空间都很宝贵,同样的空间,使用方形的纸盒子比圆形的罐装,能够装地下更多的牛奶,而可乐可以常温保存在外卖的铁架子上,可乐使用的是铝制的易拉罐,同样表面积的易拉罐制造成圆柱形有利于罐装更多的可乐”。
再例如,为什么达拉斯同样的铺设车道的工人,工资比明尼阿波利斯的郊区低一半?答案是达拉斯纬度为32度47分,处于亚热带,明尼阿波利斯纬度为44度57分,处于温带,在明尼阿波利斯施工的工人每年仅有在夏季和秋季动工,有一半的时间无法工作,所以明尼苏达阿波利斯的消费者需要承担冬季无法施工的机会成本。
我想起了张五常老先生曾经举过他在香港年宵市场“卖桔”的经历。反驳了经济学中“同时同地实现价格分歧是不可能的”,价格的讯息费用很重要。
例如李子炀老师更是通过经济思维解释现实现象,对经济学来说,有且仅有唯一的一个实验室,就是现实社会,不能仅用现实社会去套经济理论,而需要通过理论去解释“现实社会”
②《经济学思维》-李子旸
李子旸老师的名作,说来惭愧,这本书成书于2017年,直到上个月听朋友讲这本书很有意思,值得一看,在微信读书中属于需要付费卡才可以阅读,索性在京东上下单买了一本,打开之后,爱不释手,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本书是李子旸老师多年在博客上写作的散文,很多文章我反复阅读了两三遍,例如《干掉计划经济的三种武器》《无效的贸易战》《教育投资等教育专题》,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观点,在李子旸老师的讨论下,抽丝剥茧,最后恍然大悟: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儿,例如关于“福利”的问题,作为现代人,大家都很欢迎福利,但政府是没有钱的,政府福利的本质是“大家凑钱一起承担”要么通过税直接增加,要么通过通货膨胀间接增加成本。
我觉得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将经济学“具象化了“经济学是一门检验实证的科学,书中通过作者对种种”常识“的剖析,进而通过经济学原理来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直接大段大段的原理和图表,让人印象深刻的多,因为人更容易通过故事、段子来加深对某种知识的记忆。特别是咱们中国,例如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来论述人到了楚国都会变成强盗。李子旸老师这本书中打比方登峰造极的是讲了一个《小时工的幸福生活》,即一位小时工,一开始干的多拿的多,干的少拿的少,后来在“带薪休假”和“最低工资制”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的扭曲下,最后反而导致了大量的失业。这就一下子让我get到了《劳动者保护法》对市场的扭曲。
李子旸老师是奥地利学派的拥趸,奥地利学派的书籍原书大部分内容都很枯燥无味,无论是米塞斯的《经济与社会学分析》,哈耶克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以及罗斯巴德的《人、经济与国家》都很难看的进去,但如果结合现实情况,例如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就能较轻松的理解为什么美联储和财政部的持续救市反而使得落后过多产能没有办法轻松退出市场,从而导致市场的自发供求关系无法恢复,反而会进一步的延长萧条。
在关于《改革开放的章节》中,李子旸老师提出了“默会知识”的概念:为什么东北三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但在改革开放后一蹶不振,甚至出现了“投资不过山海关”这样的“怪事”,原因在于虽然专业技术很高,但缺少对于“默会知识”, 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书本学到的教育,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还有一种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即不知道这些是知识的知识,例如尊重产权,什么叫契约精神,怎么建工厂,怎么雇用工人,怎么破产,怎么销售,怎么热情服务。是不会写在书本上,这些知识来源于“言传身教”,例如对市场经济的无知就属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这让我想起了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人,很多人排斥公立学校教育,他们很善于经商,很多知识,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的。很多商业知识的这样一个需要大量社会经验是没有办法在学校学习的。
另外一个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干掉JH经济的三种武器》:第一种武器是缺乏价格信号的调节功能,在规模较大的社会组织中,价格是社会组织生产的信号,如果说信号不存在,那么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样的生产才是合理的,什么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第二种武器是: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有效的利用不同人头脑中的“默会知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真正需要的知识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怎么签订合同购买机器,怎么解决纠纷,这些知识分散储存在不同人的大脑里。第三种武器,是我以前从未在其他书本上看到的,根据英国学者迈克尔指出:除了很短的时间内,中央JH经济真正没有存在过,这种经济制度超出了人管理事务的极限,超出之后,只剩下了人们自发的行为。
在《无效的贸易战》两篇中,举了一个齐王通过命令大家穿丝制衣服让附近的两个小国家产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大家只可以穿布衣,不许卖粮食给其他小国,结果另外两个小国因饥荒大乱,齐国不战而胜。李子旸老师逐条反驳了故事中预想的结局不可能出现,因为市场经济的这种情况下,贸易永远是为大家来提供好处的,对双方受益的,人为压制的贸易一定会给大家造成痛苦的,本国也会遭受到贸易形成的危害。美国拜登大统领最近因通胀压力顶不住了,也不顾2018年特朗普留下的中美关税遗产了,纷纷开始放风准备放弃对华关税。
而某些国家切断欧洲的天然气作为贸易武器,尽管在石油价格上涨的时候,能够“威风无两”,但是如果说石油价格下跌,这种携“油气以令诸侯”的方法,能不能起效果,恐怕就要打一个大大的这样一个问号,不用担心有钱买不到东西,需要担心的是穷,是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只要有了财富,对那些玩弄贸易的人,根本就无需担心。
自由贸易表面上主要是促进财富的创造和流动,其实自由贸易最重要的作用是在于,拓展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参与合作的人会因此变得更强的、更优秀。我想到了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会变得越来越优秀,因为双方都在创造价值,交换思想,最后大家都会得到提升。
以及《教育的投资》,和他下一篇《如何教育孩子》,提到了不喜欢学习的爱尔兰人和意大利人,不重视教育,甚至是对教育有所敌视,但是,他们喜欢经商,等到意大利人有钱之后呢,他们不敌视教育了,也愿意花钱把子女送到大学了。人们在教育上投资更多,因为他们更富裕的时候,就会更愿意在教育上花钱了,就本质上教育是一种奢侈品。
因为不是因为更多的教育带来更多的财富,而是更多的财富带来了更多的教育,包括在人类教育史上,正统国家的正规教育是来自民族国家,是来自普鲁士俾斯麦国家改革,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灌输国家意志、塑造与共同特质观念的国民,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塑造体之一。
现代的这种需要大量的时间接受一整套关于国家和个体之间权利义务的抽象概念,对日常生活几乎没用。作者所提到的有多少人在生活中要用到微积分呢?有多少人职业必须要掌握元素周期呢?罗马帝国的历史是一个当代西方人所必须了解的吗?在提升经济的奋斗中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人层面最重要的是勤劳肯干的精神,善人经营的灵活头脑和各种随时学习的思维。
同样,为什么中国人与犹太人都以经商为出名,这种独特的才能,显然是不可能来自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是多种社会和历史条件所造就。中国移民在美国、意大利、欧洲照样产现出的优秀的商业才能。我想到了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在周末,没有餐馆和超市愿意开开门,只有中国人经营的餐馆和超市才愿意开门,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如果我们把教育理解为广义的人力资源培养,那么教育作用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把教育理解为正规的学校教育,那么教育作用并没有那么大。那些所谓的高级学科,嗯,或者高中以后的高级学科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人,一个优秀大佬能达到高度,1万个平庸之辈也达不到。或许知识的途径是极多样化的,所以说并没有必要为此感到焦虑。
关于教育孩子的另外一篇:《教育孩子的根本方法》,它通过魔鬼经济学第五章引出,怎样才能完美的子女教育法,他直接引用了这本书的一个研究结论,发现有的和学习成绩有关,有的和学习成绩高度相关的。例如和学习成绩无关的因素包括:社区有比较好的氛围,以及学生的父母是否全职在家带娃、经常去博物馆或者打小孩儿,或者看电视,以及给孩子读书---这些因素基本上起不到任何作用。这个结果,很让人感到很奇怪,因为很多被认为很有影响的因素,并不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效果。
总而言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远比他们自己对孩子做了什么。采取某种教育方式更重要,更能影响孩子。除了遗传因素决定孩子学习、神经和人格发展,一定是父母的行为,刻薄一点的就是你能装得了一时,却装不了一世。
你兴致勃勃每天看书,也会被小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会认为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说你每天下班就是打麻将,天天打牌,即使每天给孩子读书,孩子也会读书的,效果也很有限。对他来说,麻将而不是读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政治家的孩子从小对政治问题感兴趣,商业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盈利亏损等商业名词,如果他长大之后。决定经商,即使是找对商业的理解和兴趣,也会和父母那些一辈子谈工资,而不知道商业风险为何物的孩子相同。当然,结论并不是绝对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种多样,说到底,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或者说,你的性格和优缺点很可能是你子女未来的性格的优缺点。
然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与改革开放联系起来了,因为开放社会的不可替代性就是意味着很多知识,他并不是学校学到的知识,而是所“默会知识”。很多掌握这些知识的人,往往也并不意味着自己知道这些知识,就比如日常家长的行为,日常在读书的家长并不会告诉孩子要好好读书,就比如家长绝对不会告诉孩子要呼吸空气、要吃饭一样,孩子看到家长在读书,默认读书是一种和吃饭喝水一样的行为。
第五个让我感到很震撼的是汽车限牌与市场搬迁这一章节,就指的是杭州市政府和北京市政府让动物园批发市场搬迁这样一个新闻。
杭州市政府会限制限制汽车上牌,虽然家用汽车的税收包括购置税,车船税,消费税和燃油税,但只有车船税归地方政府,其他几项都是中央政府的。而城市道路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所以从汽车税收大部分都被中央政府拿走。而人们使用汽车需要地方公共财政承担,加上交通拥堵带来舆论压力,地方政府对汽车不太积极,就是人之常情。
另外一个例子,是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被北京市政府命令外迁河北的事,总共2万个服装批发商,营业额200多亿,每年缴纳税收就只有6000多万,但是为了管理这类的交通环境,政府每年投入资金超过一个亿,从政府的角度,这个市场咋算咋不合算,所以从经济讲,就是让别人的赚钱的生意才能长久。这个道理对地方政府同样是要让政府有足够收益,你的经营才能稳固和持续发展。对商业来说,和政府之间最好的状态是两不相瞒,两个瞒过的,不要指望长期占政府的便宜,那种公共开支依靠,然后少缴税,就像了断无可持续之道。
如果说对经济有好奇心,如果说是对现实生活中很多经济现象,百思而不得其解,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