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交易
无🤣
持股情况
注:本文中观点,极有可能充满谬误,我的认知也可能会出现偏差,我们应本着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任何投资,切记,切记!从2017年至今累计收益69%,2023当年投资收益为-5.79%,相比较上周净值下跌5%,个人投资的年化7.92%,与沪深300对比各年份收益率如下:这周我们的净值下跌了5%,跌价大盘冲击3000点(向下冲击😄),即使放在我这个仅仅是记录了两年的实盘周记里面,5%的跌幅也绝对能排到周跌幅前十。 我周围的朋友们的情绪大致也下跌到了冰点,周围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去谈论股票。大盘也非常配合,甚至出现了任何利好都会下跌的“盛况”, 大有“中国股市需要推倒重来的气氛”。 沪深300指数周五收盘3510.59点,按照目前这个市场情绪——突破去年10月最低点3495.9点是大概率事件,就一哆嗦的事情。 我们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从去年的10月21日的净值1.47到今天的1.69,上涨了15%,那么这个水平放到公募基金当中去比较的话是什么样子呢,以易方达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他近一年的收益率是0.9%,这个收益率和沪深300的近一年下跌10%比较起来也很优秀了;更惊人的是,这样一个收益率,放在全市场3339支基金中,排名309位。也就是说,按照我们抄作业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收益排名大概率能排到前5%(大家千万不要把我这段话理解为鼓励大家去抄作业,我也强烈反对大家不加思考的去抄作业,只不过用来证明,尽管我们是下跌的,但和指数基金和投资行业中优秀的基金比起来我们也不差) 巴神在1960年的《致合伙人的信中》这么说道:“我管理合伙人资金的目标始终是长期跑赢道指,否则我们的合伙公司没有存在的意义。我也说了,不要以为我们追求长期跑赢道琼斯指数的目标,就代表我们要每年都领先指数,我们长期跑赢指数的方法是,在平盘或者下跌的行情中领先指数,在上涨行情中跟上或者落后指数表现。” 评判我们投资收益率有且仅有一个指标,相比较我们的宽幅指数基金比较如何,而长期指数基金的回报率大致为10%,如果我们的长期收益率达不到这个标准,意味着我们不如定投指数基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从2017年-现在,目前长期宽幅指数基金沪深300回报率为6%,年化为0.87%,考虑分红在内的510300的总收益率大致为18%(每年多2%的分红,对指数来说,分红会视为自然下跌),时间拉长后,如果维持这个收益率,要么意味着沪深前300家企业的整体回报率会下降到2~3%,要么意味着未来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将长期回报率拉升到10%。哪一种都有可能,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所采取的行动也不一样,对此我选择相信第二种。 面对波动,在这里,我强烈安利朋友们再阅读一遍唐朝老师在2020年3月21日的《我的第一难和你的第一难》,大家可以看一看那一周的股价走势,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时的情景:武汉新出现一种病毒,死亡率大约为2%,传染率较高,全球各地股市纷纷暴跌,沪深300指数从3074点在一个月之内下跌14%,美帝的纳斯达克指数更夸张,从高点9838点暴跌32%到7731点,面对这样不确定性的未来,如何安排自己的投资,要不要先恐慌性出逃,避其锋芒,等待形式企稳之后再行入场?....谁能想象,到低点后,反而是波澜壮阔的上涨。而对于大多数朋友的天下第一难,还是如何面对市场波动;是时刻明白傻子的出价只能利用,不能尊重;不能以傻子的一时出价高低,衡量自己或他人的投资得失。 如果不能真正理解这一点,就算有人告诉你:这只股要戴维斯双击,这只股系统送钱,这只股要先跌到230亿市值然后涨……你还是会赔钱
投资者需要防止自己随时随地成为股价的提线木偶,市场先生只能利用不能预测,体现形式有多种,包括不限于“一定要给股票下跌找一个理由”,“护城河都是上涨涨出来的”等等等等,总而言之,就是眼睛瞅着傻子,试图赚快钱 巴神说:“一个投资者需要学习两门课就够了,一门课是如何看待市场波动,另外一门课是学习如何评估一家企业。”结合唐朝老师的观点“看待市场波动解决的是输和赢的问题,而学习评估一家企业并非为必须”。我认为一个投资者对待自己的投资需要有两层想法: 第一层 一是投资上不应该花太多的精力,不要指望投资能解决短期的问题,更多的精力应该用在生活和工作上。 从时间维度来说,投资者投入股票账户的钱,最好是一辈子都用不着的钱,只有这样,才能无惧波动,视涨跌于无物,很多朋友因为本金不多,对投资有着不切实际的期待,希望能在3-5年快速让资产上一个台阶,走向财务自由。 很可惜,资产的增值需要时间、本金和正确的投资体系,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本金也很难短期改变,无非是本金多的时候快一些,本金少的时候慢一些。在本金不足的时候,我们要么开源努力工作提升本金,要么节流节约开支,剩余的资金追加投资。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投资体系。 但“投资不是解决0-1的问题,甚至不能解决1-100的问题,投资解决的是100以后的问题。唐朝老师也说过“投资解决的不是当下的问题,也不是3-5年左右的问题,投资解决的是30年之后的事情”,当我们看到巴神99.6%的资产是50岁之后赚到的,96%是65岁之后赚到的,我们对于资金性质和时间的威力有了更深一个层次的理解
当我们的资金买成股票后,有了“股”和“票”两种,因为对股票的认识不同,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行为,我们使用的是“股”模式,意图赚取企业成长的钱,自由现金流不是企业价值的一部分,而是企业价值的全部。一家公司的ROE为20%,那么长期这家企业给投资者们带来的回报大致也会接近20%。
而“票”模式,就是利用市场的波动,预测涨跌,高买低卖,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先生,我们每天股票的涨跌,就是市场先生的具现,我们所看到的这个:“股价”并非是企业真正的价值,体现在我们股票账户里的资金要看做“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在我们没有卖出股票的时候,这些数字只是虚幻,是市场先生体现的幻想,什么时候能利用呢,市场先生出了低价,我们在能力圈范围内刚好有钱的时候就买,市场先生出了高价,我们手上有股票的时候就卖给它。这就是“只能利用,不要预测”。 而因为市场先生涨跌幻像,总有人意图通过预测来谋取远超企业成长的收益,当然,我们现在知道,目前还没有人能做到通过预测市场来获得成功,获得成功的都是企业家们和与企业家一起成长的投资者们。在投资的第一层次,我们需要解决的是我们的资金性质,和怎么看待波动的问题。正因为知道“资本市场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才会拒绝杠杆、拒绝短期资金”。也有朋友会疑惑,如果一辈子都不会用这笔钱,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投资的目的唐朝老师很说过:是为了让自己有的选,是为了自己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当我们面临失业的时候、面临重病的时候,有了钱心中自然多了一份笃定,这就涉及到对待投资的在投资的第二层次。一个投资者从有一笔闲钱开始,就开始投资,配置自己的资产,需要对如何投资,用什么方式投资,自己的次优选择需要有清晰的认知,真正用投资的眼光去看待,不能抱有“玩票”的态度。例如,我们买房时,货比三家,对比房龄、楼层、邻居、物业环境、还要考虑地段、周边配套、未来区位规划,人口趋势,学区”。买入房产后,不会因为房子上涨和下跌轻易的卖出。 做买卖股票决策的时候也是一样,不过好在格雷厄姆说过:“投资艺术具有一种并不广为人知的性质,普通投资者只需要付出很小的努力和具备很小的能力,就可以取得一种可靠(即便并不壮观)的成果;但是,要想提高这一可轻易获得的成果,却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非凡小可的智慧,如果你只是想为你的投资计划付出一点儿额外的知识和智慧,却想取得大大超出一般的投资成果,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更糟糕的境地。”对于刚刚理解波动的人来说,一个小小的宽幅指数基金已经足够了,在我国就是沪深300,在美帝就是标普500,当我们定投并持有这些宽幅指数基金的的时候,我们所取得的年化回报率大致相当于10%。 当我们更进一步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非常简单的企业开始,所有的能力圈都是从非常简单的企业开始。唐朝老师说选择那些:“利润为真、利润可持续、无需新增资本即可维持原有的盈利能力”,这是十足的选股秘籍,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大致估算出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才能估算出企业的估值,并不是说不满足三大前提的公司长期就不值得投资,只不过这些企业不是我们的菜,即便我们买了,我们大概率也拿不住,我们选择我们能力圈范围内的企业。 再说,三大前提一点儿都不简单,第一条可以通过企业过往的年报来计算,而后面两条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花费一辈子去研究,而这也是投资中最为有趣的部分。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光是从阅读中就能得到乐趣了,何况还能从里面赚到钱,世界上有这么好的事儿嘛? 正是知道了我们的投资与企业成长有关,才会拒绝投资能力圈以外的事情,才会适度分散,接受自己有失败的可能,正因为知道财富是认知的变现,才会日拱一卒,不断学习,有了准备,才能看得见机会。10月17日,分众预先披露了公司2023年1-3季度业绩,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1亿元~36.1亿元,相比较上年同期增长65.8%~6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后,净利润31.7亿元~32.7亿元,相比较上年同期增长62.57~67.69%。根据上交所业绩披露的规则,在当季度报告净利润同比上升50%或者下降50%需要在下个月15日前披露。从第三季度情况来看,去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7亿元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亿元中间1.5亿元的差额,主要原因为,去年年初-季度末确认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所致。所以,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外后的净利润增幅不如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2亿~13亿,相比较去年同期增长37.7%~49%。这个净利润,基本恢复到了2021年90%的水平,按照这个趋势,四季度大概率会有12亿~13亿额水平,全年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保持在45亿基本没有悬念。在业绩预告中也说分众的利润上升取决于两块:“2023 年 7-9 月,随着国内经济回归常态化运行轨道,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广告市场需求延续 2023 年上半年的态势持续稳定恢复。作为最大的生活圈媒体平台,分众在品牌传播领域里具有独特的价值,获得了越来越多品牌广告主的认可; 同时,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和 AI 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为客户创造差异化价值“,顺便提一嘴,分众所选择的背景智谱AI发布消息,今年已经累计获得了超过了25亿人民币,参与投资的有美团、蚂蚁、阿里、腾讯、小米等公司,几乎包括除了字节跳动之外整个中国互联网天团,这也证明了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已经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对于国内经济对于广告业务的影响,这个很好理解,根据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2023年1-3季度,国民生产总值(GDP)91.3万亿,同比增长5.2%,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万亿,同比增长6.8%,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2%,用公报中的话就是“经济回归常态以后,在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的作用下,反弹和恢复情况良好”,在国庆中秋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照可比口径同比增加71.3%,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实现了对疫情三年旅游收入的全面超越,相比较2019年增行1.5%。经济的好转必然会提升广告的需求。对于第二块,公司提到了通过AI技术来提高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这应该也是头一回,在9月的电话会议上,江总专门通过大篇幅的论述,提到了AI在分众上起到的助力,包括能够利用大模型来服务目前分众所服务不好的潜在的客户,和通过智能屏助力中小客户生成广告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AI对于分众的帮助的速度远远超过预期。根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今年1-8月广告市场同比上涨5.3%,8月份广告市场花费同比增长5.0%,其中,电梯LCD7月花费同比增长25.8%,8月同比增长24.1%。电梯海报7月花费同比增长1.6%,8月同比增长2.9%。这也佐证了分众梯媒的日子大概率今年是过得不错的。上面好话都说完了,下面来说一点不好的哈,在今年增长原因中,没有提到影院媒体对于利润和收入的贡献,我预计影院对公司的盈利影响有限,甚至于和上半年差不多。从CTR媒介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7月,影院媒体收入相比较2023年6月环比增加17.6%,2023年8月影院媒体收入相比较2023年7月环比增加1.2%,从2023年上半年的影院媒体情况来看,收入3.76亿元,成本3.9亿元,足以预测,2023年三季度的影院媒体广告依旧不理想在分众电话会议上的时,江总回复:为什么电影广告与电影市场不同步的问题,电影市场在复苏,确实也创造新高,但电影广告和楼宇广告不同的是,电影广告市场发生变化的速度要滞后与票房回暖的速度。如果趋势能够持续一年,相信广告商对于电影广告的关注度就会回来。(可以理解为,管理层对于今年的电影广告的预判不会太好,即使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回暖的可能性也很小),最终的结果与管理层的判断是相符合的。这周,茅台提前公布了2023年三季度报告,营业收入年初到报告期末1032.68亿元,相比较去年同期增长18.48%。单三季度营业收入336.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前三季度528亿元,相比较去年同期增长18.97%,单三季度净利润168.7亿元,相比较去年同期增加15.3%。同样的没有惊,同样的“稳稳的幸福”。从产品档次来看,2023年1-3季度,茅台酒销售额872.7亿元,相比较去年同期增加17.2%,系列酒销售量155.9亿元,相比较去年同期增加24%单看三季度,茅台酒销售额280亿元,相比较去年三季度244.3亿元增加14.6%;系列酒销售量55.2亿元,相比较去年三季度单季增加11%,看起来三季度的系列酒单季销售额增速下降了。我倾向于与茅台产品对外销售的节奏有关。提到系列酒,10月19日,据《茅台时空》报道:贵州茅台酱香系列酒柑子坪生产区域正式官宣建成投产,这部分生产组织由和义兴酒业分公司负责,将为系列酒新增7200吨产量。2016年,茅台酒与系列酒产量分开统计后,长时间维持在2万吨产能,直到2018年,审议了《关于投资建设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项目的议案》,在议案中,项目总投资不超过83.84亿元,建设地点建设地点在:习水县新寨(59.63亿元,52栋制酒厂房)、柑子坪(22.81亿元,27栋制酒厂房)和大地(1.3亿元,7栋制酒厂房)。其中:新寨片区1.87万吨在2022年11月8日已经投入启用。此次柑子坪片区0.72万吨在2023年10月投入使用,那么意味着今年所生产的系列酒设计产能=1.87+0.72+2=4.59万吨,但实际系列酒的产能=3.87万吨,,同时,据茅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钟正强透露, 2024生产年度系列酒产能将达5万吨,预估系列酒实际产能会在2025年全部释放,实际产能大约为设计产能的1.1倍,那么意味着系列酒的基酒产量会在2025年达到5*1.1=5.5万吨。而系列酒的成品酒大约为2年后勾兑上市,那么在2027年,满产系列酒会上市,2022年对应2020年的系列酒基酒2.5万吨,销售159亿元,2027年系列酒销售额大约会在159*(5.5/2.5)=350亿元。从销售渠道来看,2023年1-3季度,通过直销渠道销售462亿元,相比较去年同期的319亿元增加45%;批发渠道销售566亿元,相比较去年同期增加3%。:“i茅台”平台销售的收入148.7亿元,占直销比例从半年度的30%提升到了32%,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单看三季度,通过直销渠道销售148亿元,相比较去年同期109亿元增加35%;通过批发渠道销售187亿元,相比较去年同期增加1%,直销渠道占批发比例和2023年半年度维持一致,均占批发代理的82%左右,我倾向于认为目前茅台没有任何业绩压力,包括渠道商反馈茅台酒中秋后跌价跌到2600元/瓶,相比较1499的指导价格依旧有不菲的议价,并且直销渠道依然没有提升,根据秋糖会反应:茅台整体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可以预估今年全年直销渠道大致与批发代理维持100:120的比例。茅台的报表也非常简单,从资产负债表来看,相比较半年报,发生变化的科目如下: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从0提升到40亿元,实际就是茅台于今年5月份参与设立的两只产业基金:“茅台招华基金”和“茅台金石基金”,两支基金总规模均是55.1亿元,茅台每只基金各投资20亿元,在三季度才完成注资。合同负债从73亿元提升到了114亿元,预收是反应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指标,在半年报的时候,相比较年初降低52%,当时猜测两种原因:一是通过消耗合同负债完成当期的销售目标,另外一种是唐师提出的“茅台在有意识的控制合同负债的收取节奏”,果不其然,三季度合同负债的大幅度增长,应该反映了经销商对于茅台产品动销的坚定信心,以及茅台全系产品的强大市场竞争力,这在秋糖会上反映众多高端白酒压货、动销不畅中一枝独秀。但从茅台恢复经销商打款来看,我估摸着今年提价应该是没戏了,其实,按照茅台今年的财务预算方案以及预计的收入增长,不需要动用提价的“核武器”就可以完成目标,目前企业也有通过其他方式例如调整直销/批发比例,大瓶换小瓶,推出2两装的飞天茅台。如果提价,还需要面对社会舆论的冲击,毕竟在18日的沪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集体路演现场,因为董秘蒋焰女士提及“有员工一家四代都在茅台”受到了互联网舆论的冲击。甚至还有传言导致了10月19日贵州茅台的罕见的大跌😨,提到大跌,我就想起了一个笑话:有传言品牌与瑞幸、德芙推出衍生品过多的透支了品牌力。很多时候股价下跌是没有理由的下跌,这时候如果我们不懂,我们就会心慌,因为会认为市场有我所不知道的东西,毕竟大多是时候,就像芒格所说:“市场是弱有效市场”。关键问题就在于,我们能否准确识别,这些消息是噪音、盐碱化还是恶劣的天气?例如关于推出酱香酒衍生品的问题,本质上扩大了接触人群,就像我看到的一份投资者问答,我觉得茅台管理层就很清醒:爱马仕包不是人人都能买,爱马仕口红和丝巾买得起的人就非常多,如果一个品牌长期买不到、接触不到,消费者对这个品牌就会冷淡,公司的公司联名的产品并不是简单的多元化,其实是和酒强相关的,包括冰淇淋、咖啡和巧克力,其实都不是首创,其实是有历史沿革和文化基础的。当时选择瑞幸首先是因为咖啡和酒是类似的,都会一些成瘾性,一定程度上来说咖啡是一部分人刚需。而且瑞幸有万多个门店渠道。咖啡是西方文化,白酒是东方文化,而且瑞幸是中国本土企业,是将西方文化融入到中国的一个典型代表。
所以这个过程是让喝酒的人喝上咖啡,让喝咖啡的人感受到酒,其实对两个企业来说都是一次破圈。瑞幸65%以上的客户集中在30岁以下,酱香拿铁的数据出来以后,30-39岁的男性消费者陡增。
投资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资金性质,分散做好失败准备,做最坏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而努力的体现就是认知。有了认知,才有选择,有了认知,才能拿得住,有了认知,才能看得见风险。同时,据茅台集团召开的生产质量大会透露,2023年已经全部圆满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工法传承更加传统,技术创新更加现代,要素配套协同高效“那么意味着,当年度基酒产销圆满完成。我们预计今年2023年全年的净利润大致会在627*1.19=740正负10%左右。10月20日,海康威视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从营业收入上来看,营业收入单季度237亿元,相比较上年同期增加5.52%,一季度到三季度营业收入613亿元,相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6%。从净利润上来看,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34.25亿元,相比较上年同期增加18.93%,一季度到三季度扣非净利润84.61亿元,相比较上年同期减少-0.75%,从季度收入来看,已经达到了海康威视历史最好水平(季度利润暂时不能超过2021年)在三季度的恢复增长的贡献下,全年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恢复增长大概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海康也有走出阴霾的迹象,无非是笼罩在海康头上的乌云是否已经散去?目前看,并没有…
三季度报表信息比较有限,从利润表来看,在收入增加2.6%的同时,导致净利润增速不如收入的原因为:销售费用77亿元,同比增加了8.4%,研发费用81.7亿元,同比增加了11%。销售费用增加大于收入增加说明目前市场环境欠佳,需要更多的销售费用拉动销售。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1%说明,企业对未来较为认可,原因正如业绩交流会中管理层所说:在业绩交流会中,管理层也表示:“短期看如果投入稍微收敛点,可能产出就会溢价,就能够有更高的产出;但往中长期去看,我们还是要维持平衡,我们要做“产出再投入”的循环。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亿元,相比较上年同期的1.6亿元实现了暴涨,主要原因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394.29亿元,相比较上年同期429亿元下降了8%,这实际上是一个对外采购付款节奏的问题,主要原因为应付账款152亿元,相比较年初的160亿元,减少了8亿元,下降了5%。而上年同期的应付账款129亿元,相比较上年年初的158亿元,减少了29亿元,下降了18%。当然,去年的降低也有原因是因为收入不景气导致采购活动的下降,今年对外付款的速度变慢也有可能是因为下游客户的回款速度变慢导致公司对上游供应商的付款速度放缓所导致。 另外,公司控股股东中电海康的通知, 中电海康拟自 2023 年 10 月 17 日起 6 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 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将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不超过人民币3亿 元,拟增持价格不高于人民币 40 元/股(含),具体根据海康威视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 择机实施增持计划,这个金额有点儿少,不过可以大体认为控股股东认可目前这个价格不属于高估的区间。对海康的估值,我们在三季度不曾看到有任何改变我们对它的看法,我们继续维持对海康买点1626亿元,买点4879亿元的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