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棵树》/玉兰(36)
宁波受第12号台风“梅风”正面影响,大风大雨,一夜过后海曙、江北城区低洼路段积水严重,小区河旁路面水位已达我的小腿上,通往我的玉兰路受阻
单位北门口柳汀街路积水成河,上班只能绕着高架从南门进入
台风天不适合观察,于是在家重温9.1《观察一棵树》第六次线上人文主题分享内容,各位老师们的精彩分享,让植物小白的我,进一步了解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能用在吃、住上,还有药用价值以及为诗人文豪们提供抒情畅怀之处,也让人们更直观地记住它们特点,在历史长河中比人类更早地出现在了地球上,我们面对它们显得那么渺小
小山老师说:每一个人的视角不一样,自己的文化的底蕴不一样,包括自己的偏好不一样,然后大家在一起观察的时候又互相影响、互相激荡、互相提醒,对个人的成长,对我们增进一棵树身上所存在的人文知识、自然知识,都是做一个增量的事情
包志毅老师:建议我们围绕一棵树要科学、人文、历史,从多方面来进行观察和剖析。通过观察树理解慢和快的关系,理解满和空的关系
植物小白跟着老师努力学习,慢慢地去理解植物,与它们保持友好互动,才能体会植物带给我们的惊喜与幸福
我在想我观察的玉兰树会有怎样的人文历史呢,近段在微信读书中看到这本《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其中有一篇刚好介绍关于玉兰,它的标题是玉兰:堂前有春色
介绍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在1983年发动市民投票选白玉兰为市花,当时邓丽君缠绵的情歌《玉兰花开时》正流行
文中记录玉兰原产于中国中部长江流域,现在庐山、黄山、峨眉山等处尚有野生的,古人最早把它和类似几种花统称为木兰,到唐代人们才开始明确区别玉兰和辛夷,也许因为玉兰花刚开的姿态让和尚们联想到莲花,所以那时候很多寺庙喜欢种植
到清朝康熙⾯对皇苑中雪涛云蔚状的⽟兰花景诗兴勃发,其《⽟兰》诗云:“琼姿本⾃江南种,移向春光上苑栽。试⽐群芳真皎洁,冰⼼⼀⽚晓风开”,抒发其作为千古⼀帝指点世间万物的帝王情怀
爱写诗的乾隆皇帝也特别爱好玉兰,下令在颐和园、故宫、碧云寺等处栽植,并将玉兰和海棠、牡丹合缀成“玉堂富贵”的组合。在乾隆时期颐和园叫清漪园,乐寿堂附近的紫、白两色玉兰蔚然成林,有“玉香海”之称,后来清漪园在1860年让英法联军烧毁,只剩下殿后一棵紫玉兰和邀月门南侧的白玉兰活下来。
18世纪末,白玉兰和紫玉兰由我国传入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并颇受欢迎,1820年到1840年间园艺家伯丁(Soulange-Bodin)将白玉兰与紫玉兰杂交出17个花色不同的栽培品种,即木兰科第一批人工杂交品种,后来又传入中国
文中介绍白玉兰各地不同叫法不同,湖北叫“迎春花”,江西叫“望春花”,广州叫“玉堂春”。而对于“二乔玉兰”因其花朵颜色紫中带白,因此人们用三国时两位美女“大乔、小乔”为其命名,合称“二乔”。原产北美洲东南部的洋玉兰则在19世纪末被引进中国——因为最早是从广东进口,所以叫“广玉兰”
这篇文章内容不是说非常详细但对于我而言在脑海里对玉兰又进一步具体化,加深对它的印象,使我更加了解玉兰的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