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螳螂学习笔记
第一步:
看完金螳螂招股书和2016年报,为了解最新行业情况(螳螂06年上市太远古了),还看了2020年上市的中天精装的招股书;感觉最终只能提出8、9个问题。
然后看《捉住那只金螳螂》,共32问。
只能大概回答其中的4、5个问题,且没把握。其余问题答不上来。
第二步:
看金螳螂2006-2016年报,2011-2016部分季报,还有亚厦股份2016年报。
统计数据+查资料,尝试回答32个问题。
个别问题实在答不上来,先放弃;
没把握的,也不再改动。
第三步:
对答案环节:看当时入选的《金螳螂作业1-3》,还有评论区提到的一篇雪球上的作业4《金螳螂价值几何?》;
把不同的答案放在自己答案后面进行对比。最后再看一下6篇文章下面评论区有没有遗漏信息。
第四步:
老唐的压轴总结《螳螂战果》;
金螳螂32问
(1)2014~2016年营收分别为207亿,187亿,196亿,什么原因制约了螳螂的营收增长,该因素未来依然存在,还是会有改变,如何判断的?(能提出)
2014之前增速很快:2006营收17.7亿到2013年的184亿用了7年,年复合增速39.72%,中途只有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增速为负;而之后14、15、16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2%、-10%、5%,明显放缓;
原因一:建筑装饰行业存在“大行业,小公司”的特点,竞争激烈,集中度低;到2016年为止,金螳螂作为公装龙头,虽已连续14年蝉联装饰行业百强企业第一名,但所占市场份额并不大,2012年公装行业总产值1.4万亿,金螳螂营收140亿占比1%,2015公装1.74万亿,金螳螂营收186亿占比1.07%;2015年装饰市场已经有13.5万家公司。说明该行业很难靠不断提升市场份额而实现高增长,只能寄托于整个行业的高速增长。
而整个装饰行业受房地产行业影响最大,08年经济危机后,受放水基建加强的影响,随后五年(2009-2013)保持了15%增速后,开始明显放缓,城市化率由2006的44.34%到了2016的58.84%,发达国家2016城市化率80%左右,而当初美国用了50年时间才把城市化率从60%提升至80%左右,所以房地产行业随着城市化率到达较高阶段后增速放缓,这个问题未来依然会存在,成为制约装饰行业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原因二:2013年7月实控人因涉嫌通过贿赂取得工程项目,也有一定的影响。
作业1观点:
他截取了在中装新网上关于装饰和公装的产值及增速柱状图,非常清晰地看到2011-2015的增速下行;金螳螂的公装与住宅装修比为7:3,这个我没查到;2013年就发文要求五年内全面停止新建党政机关楼堂馆所,严格控制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这个也没查到。
作业2(该同学是答完之后打乱顺序写的文章)
是从国家统计局网站截的图。
作业3(该同学有持仓)
还从2017年一季度的非住宅竣工面积角度做了分析。
作业4(雪球那篇作业)。
(2)P9的分季营收、净利和经营现金流净额表格显示,经营现金流净额在不同季节里波动很大。以往年份是否也这样,啥原因造成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否会成为估值扣分项?
统计了2011-2016年的每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情况,都具备这个特点,一季度现金流净额一律为负的,能想到的原因就是收款节奏和付款节奏的不同导致。
收款方面节奏一般跟工程挂钩,时间分布比较均匀;而付款方面,一季度因为包含春节,可能因为比较集中的支付欠供应商的货款导致现金流较差。2013之前会有15-20%的超过1年的应付款,而2014-2016应付账款的附注均显示期末无超过1年的重要应付账款,说明近3年拖欠供应商应付款的极限就是一年,而应收款最长会被拖到18个月甚至以上,因此肯定是影响经营现金流的,从而也会影响估值。
作业1观点:
结算方式属于行业惯例,所以不属于估值扣分项。
作业3观点:
对于一季度现金流为负,还提出一个原因:发年终奖。
(3)P11,公司说“建筑装饰行业由高速增长期步入中速调整期”,这个判断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认同,见问题(1),城镇化率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装饰行业随之放缓。
作业1观点:
类似;但是他判断出住宅装修增速大于公装是金螳螂进军家装的原因。
作业4观点:
他发现了公装市场增速放缓的同时,家装市场并未出现明显回落反而在螺旋上市,因此推测这是金螳螂•家想大力进军家装市场的原因。
(4)你或者你认识的人中是否有体验过“金螳螂•家”的家装服务?若有,评价如何?会不会向其他人推荐?主要优点和主要缺点各是什么?
网上搜了一下,有些帖子明显是广告,看到一个评价较差的帖子,涉及问题主要有:1:门店管理比较混乱,管家离职率高、流动性大,施工过程经常无人跟进;
2:期间合作的施工队更换频繁;
3:部分家具没有按时做好,按说金螳螂旗下是有家具子公司的应该不至于;
4:看下面评论感觉“金螳螂•家”在全国各地的门店的报价和具体流程等差异比较大,标准化程度不够,给人感觉可能有加盟店甚至怀疑是山寨的。
5:工程质量和售后都不太好。
优点:前期大部分人被品牌所吸引,说明金螳螂还是有一点品牌吸引力的,但是持续的发展还是要看后续的口碑。缺点:互联网家装工程小、零散、分布在全国各地,管理难度更大,如果出现问题,负面的影响在互联网上传播很快,影响口碑。
作业1观点:
从雪球找到一篇体验文章,说没发现与当地的中小竞争对手有明显优势。
作业3观点:
他从金螳螂•家官网上还找到了每周披露的“获取报价”的人数,每周700-1000人。
(5)P11页谈到的收购世界第一酒店设计公司HBA,何时发生的,收购多少股权,价格是多少,产生多少商誉?有对赌协议吗,收购后各年业绩是多少,你看好这次收购么?(提示:对照商誉的附注看)
2012年12月,旗下全资子公司新加坡金螳螂收购HBA的70%股权,斥资7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7亿,产生3.69亿商誉。对赌协议为:净利润目标2013年达到750万美元(汇率保守按7算折合人民币5250万)、2014年950万美元(人民币6650万),2015年1150万美元(人民币8050万),如完不成目标扣原股东兼高管的工资奖金;实际净利润为(人民币):2013年8867万、2014年7495万、2015年1.1亿,均完成目标;按7000万净利润算,70%持股比例净利润约5千万,4.7亿的收购价折合市盈率不到10倍。看好这笔收购,因为有助于提高竞争优势:与 HBA 的合作使得公司构建起国际化的平台,有利于发展海外业务,引进 HBA 先进的设计理念,大力提升公司的整体设计水平,提升了公司高端项目设计的领先优势。
作业1观点:
首先他观察到尽管13-15达标,但2016增收不增利;其次HBA的原11名股东同时也是设计师才是公司真正的价值所在,但随着股权大部分出售给金螳螂后的激励问题如何解决,2016年的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是否就是由于增加了这11名设计师薪酬导致?从这个问题感觉出该同学水平高,很多角度我没想到。另外2013年的利润我是从2014年的“上期”里查的是8867万,和他查的5600万不同(P29披露的新加坡金螳螂净利润),下面评论区也有问这个的,考虑过用新加坡金螳螂的净利润反推,但得出的数据也不对,说明新加坡金螳螂不光是HBA的业务。用2013披露的少数股权权益倒推净资产-收购时净资产,得出的差值是6066也对不上。
作业4观点:
他也看到了2016年HBA的利润下滑认为有可能是变脸,还浏览了金螳螂的网站上面展示的工程发现其中国内高级酒店装饰项目明显多于竞争对手,可能与收购HBA有一定的关系。
(6)P14列举了金螳螂的核心竞争力。总结其中你所认同的。
1:连续14年蝉联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第一名,品牌优势;
2:依托HBA的设计水平,设计团队很大,水平不断提高;
3:管理经验丰富,从2006年的不足2千名员工到2016年已有1.4万名员工;
作业1观点:
他通过亚厦的招股书(下功夫了)得知装饰行业利润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品牌、工程装修档次、技术难度和对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从而推出金螳螂毛利高于同行可能是因为前三项。多看资料下功夫是没错的,这样才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
(7)金螳螂在业界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谁,差距在哪?如果你是对手,如何与其竞争?
江河集团(2011年上市,2016营收150亿),亚厦股份(2010年上市,2016营收90亿),广田等。
以亚厦为例对比:
2016年金螳螂连续14年蝉联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第一名,而亚厦股份在2016已蝉联8年第二名,从营收上看金螳螂约等于2个亚厦;
设计团队:亚厦966人,金螳螂4639人;
设计收入占比:金螳螂7%,而亚厦只有1.5%;
毛利方面,亚厦(13%)比金螳螂(15%)低2个百分点;
海外业务:亚厦5亿,金螳螂13亿;
亚厦省内比重大,金螳螂省外比重更大;
我觉得主要差距在于设计水平,如果亚厦要缩小与金螳螂的差距,可以从提高设计水平出发,学习金螳螂收购国际优秀装饰设计团队或与之合作,壮大设计师团队,大幅提升设计水平,能够直接提高设计收入,间接提高装饰市场份额和毛利率,并有助于开拓海外市场,因为中外的设计理念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另外:互联网线上线下布局方面:亚厦2016年18个加盟店,1个自营店;金螳螂通过重点一二线城市47家分公司向全国辐射,我觉得亚厦在布局互联网家装业务时应该加强自营为主,确保全国各地的施工质量和设计水平整齐划一,因为互联网的口碑传播更快范围更广,对品牌的影响很大。
作业1观点:
他看到了公装市场的缺陷:增速难以为继且客户所处行业繁杂不利于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也看到家装市场的痛点:客户分散且不满意度高;因此给出了两个方案:1是精选一两个细分市场精耕细作打开局面,2是学习类似于索菲亚那种定制标准化衣柜的方式去解决家装痛点,总结出一条标准化设计施工路线来提高竞争优势。
作业4观点:
发力其他的子行业,如“办公环境”、“玻璃幕墙”等,在某一细分领域获得优势。
(8)请对照P16营业收入构成表,统计近几年收入组成结构的变化,并做出评价。
传统的装饰、设计、幕墙和家具收入占比一直很稳定。2015年开始互联网战略,电子商务收入增速极高但目前绝对值占比较低(6亿,占营收仅3%),全国性的布局对管理能力要求极高,还有待观察;
作业1观点:
类似。
作业4观点:
他提到近几年营收构成无大变化,比较关键的公装和家装占比信息也没有从财报中找到。还观察到金螳螂的互联网家装电商有别于一般电商,主要是为了给线下的店面引流,查询了金螳螂•家店面的位置都不在传统的建材市场区域内佐证了这一点。
(9)P17显示金螳螂业务的毛利率仅15.8%,同比减少2.5个百分点,P18显示设计业务的毛利率为28.4%,你对这两个毛利率数据有何看法?(能提出)
行业整体增长放缓时,无差异化竞争导致毛利降低,但是由于各家公司设计水平和品牌的差距,尤其是收购HBA之后金螳螂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所以设计毛利能够保持较高水平,而通过高水平的设计吸引项目也使装饰业务的毛利高于同行。
作业1观点:
他提出了2016受营改增影响营收相对减少导致看似毛利降低,如用2015年营收口径来看营收会多出3亿这样毛利变化不大,而设计业务的毛利高是因为成本特征导致,设计的成本主要是人工。
这里我算营改增前口径营收多出1.5亿左右不知道错在哪了,等以后研究税这块时再解决。
作业3观点:
设计业务的9亿多成本中,有8亿是直接人工成本,没有直接材料部分所以毛利高。
作业4观点:
他发现了HBA公司(以设计业务为主)的毛利并没有那么高,只有10%左右,推测出:
1:金螳螂设计毛利高是因为和工程结合。
2:金螳螂在内部可能直接按照工程总额的固定比例收入划给了设计造成的,一般是工程总额的2-3%,数据吻合。
(10)请对比P17省内省外收入占比,近几年变化趋势,并发表看法。(能提出)
2006年刚上市时省内收入占8成,但到2016年省外收入已经占到7成,尤其2013年之后的增速主要靠省外驱动,省内已经开始负增速。
从上市起,公司的战略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省外业务,围绕重点一二线城市向全国迈进,到2012年已有47家分公司覆盖全国,2014年又大力布局互联网家装打通线上线下,将公装引入电商,公司希望能够提高市场份额,但受制于行业竞争特征,效果难说,还有待观察。
作业1观点:
他还观察到了省内除了收入占比下降以外,毛利也在下降,并猜测是反腐的结果。
(11)P19“已完工未结算项目”表显示,部分项目未结算也已经计入了利润表的收入,你知道计入的规则是什么吗?你对这个计入规则持正面、负面还是中性看法?(提示:看P232) (能提出)
完工前,按施工进度和合同百分比(2008开始)逐步确认收入,到完工时客户最高支付整个工程的70%,此时确认整个工程收入,剩余30%成为应收(5%保修金暂时忽略)要在决算审计后才给,但决算审计过程漫长,最久的要到完工的18个月之后(招股书P165显示:约有35%的工程在6个月以内,26%在6-12个月,40%在12-18个月甚至更长)。这种计入规则肯定是负面的,会形成大量的应收款从而影响现金流,增加经营风险,尤其是业务量增速比较快时。
作业1观点:
他从税的角度看到了负面的影响,原本2007年以前的规则是,完工前的成本在存货中体现、收的钱在预收款中体现,而新准则导致完工前就按百分逐步确认收入,导致提前交所得税。这个规则的改变我在看07、08年财报时看到了,但是没有从税的角度去考虑。
(12)P19这张表格里“累计已发生成本”、“累计已确认毛利”和“已办理结算金额”、“已完工未结算金额”四个数字之间是什么关系?
P232:本公司是在装饰工程竣工时按合同额确认收入,决算时决算金额与合同金额的差额在决算当期调整;
累计已发生成本+累积已确认毛利=合同额=149.25+22.74=171.99亿;
已办理结算金额+已完工未结算金额=决算金额=131.5+44.92=176.42亿;
决算时决算金额与合同金额的差额=176.42-171.99=4.43亿在决算当期调整。
作业1观点:
前两者是已完工未结算项目在利润表中已确认的营收(172亿)相对应的成本(149.3亿)和毛利(22.7亿),后两者是已收到的现金(131.5亿)和应收账款(44.9亿),后两者之和比前两者多了2.6%是增值税?
作业4观点:
“累计发生成本”+“累计已确认毛利”应该约等于“已办理结算的金额”+“已完工未结算的余额”。中间的差额是,项目完工后决算与合同的差额造成的,金额不是特别大,这部分决算与合同的差额,应该在决算当期调整。
(13)P19主营业务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人工和费用加总只有86.65%,其他的13.35%是什么?(能提出)
实在答不出来,放弃。
作业1观点:
该表的主营业务成本只包含了建筑装饰业中装饰和设计的成本,其他的13.35%成本是建筑装饰业的幕墙、家具和制造业、电子商务、金融业的成本。
这个问题当时没有答上来,看完答案无语……下次多注意看附注。
在作业1下面的评论区还有人提到了一个新的观点:“13.35%的主营业务成本计入其他业务的成本有点不合适,应该是本年已完工未结算的那一部分,本来应该是要计入存货中的,但是这里应该计入了应收账款实务中应该也可以。这部分目前应该当作存货的意义来看,然而存货必须在交收后才能转主营业务成本。”
(14)P21,前五名客户合计占公司收入的15.14%,第一名客户占公司收入的7.86%,前五名供应商合计占公司采购的2.63%,这三个数字展示了公司什么经营特点,对此你有何看法?(能提出)
前五名客户占比从10%到15%,说明上游集中度在提升,而金螳螂已开展和开发商绑定的住宅精装和定制精装见效,好处是能逐渐提升市场份额,坏处是风险越来越集中,尤其是高应收款的模式。
前五供应商占比说明供应商出于劣势一方,公司能够持续压占供应商资金。
作业1观点:
观点类似,但是他从客户的集中度上升中看到的是议价能力下降和账期压力,而我只考虑了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风险。
另外我在2016年报搜索住宅还是没能得到具体的占比数字披露,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住宅装修占比和比重一直在提升,难道是通过客户集中度上升倒推出来的?2013年是最后一年披露客户名称,那年第一是恒大,这样想的话确实可能是倒推出来的(该问题已解决:经营简报披露)。
作业4观点:
前五位供应商的占采供总额仅为2.63%,建筑装饰物料过于分散,较难形成集中采购。
(15)P22,公司年研发收入6亿左右,相关研发成果是什么?你对研发投入占营收的3%这一事实,持正面、负面还是中性看法,为什么?
没有看到特别有竞争力的发明和专利,如果不能评上高新技术公司,无法享受低所得税率,那就白搭了;
持负面看法:净利率才8.5%,大额的研发并没有让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作业1观点:
公司由于被评为江苏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了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江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有一条规定,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而公司历年的研发占比刚好都是略微超过3%,这个研发开支看上去更像是硬凑出来的,实际大部分只不过是一般的人力成本或管理费用?
原来如此,高手!
作业3观点:
还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查了金螳螂在2016年递交的专利申请多达221条。
作业4观点:
认为家装方面智能家装是个不错的方向。
(16)P23显示,在利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经营现金流波动巨大。例如2015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0.8亿,2016年为11亿。为什么,今年是特例还是历史上也是如此,你对此持什么看法?(能提出)
终于碰到拿手的问题了,结合《(第四篇)间接法现金流》中的两步法,捋一下近几年现金流情况:
注意利润稳定不代表核心利润稳定,所以最好先算出核心利润以排除营业外收益和投资收益干扰,然后再和经营现金流对比:
①净利润-营业外收益-投资收益(包括投资收益、公允变动、减值损失等)=核心利润(即经营利润,注意不是营业利润)
②用核心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对比,看看差异是什么造成的(应收应付变动、存货变动、递延变动、折旧摊销等),主要考察应收应付的增减变动从而衡量现金流质量。
2016:净利润16.9亿,求出核心利润为19.4亿,经营现金流净额11亿,比核心利润少8.4亿,看看怎么来的:摊销折旧贡献+1.1亿,递延贡献-0.8亿,存货-0.4,应收的增加贡献-16.4亿,应付增加贡献+8.1亿,合计贡献了-8.4亿,主因是应收的增加没有被应付的增量遮住。
2015:净利润16亿,求出核心利润为18.4亿,经营现金流净额0.8亿,比核心利润少17.6亿,看看咋回事:摊销折旧贡献+1亿,递延贡献-0.6亿,存货变动贡献-1.86亿,应收的增加贡献-25亿,应付增加贡献+9亿,主因仍是应收的增加没有被应付的增量遮住,导致经营现金流净额低于核心利润。
2014:净利润19亿,求出核心利润为22.7亿,经营现金流金额-3.5亿,比核心利润少26.2亿,看看咋回事:摊销折旧贡献+0.8亿,递延贡献-0.5,存货增加贡献-0.2,应收的增加贡献-47亿,应付增加贡献+21亿,主因仍是应收的增加没有被应付的增量遮住,且本期应收增幅太猛了。
又往前大概看了几年,由于金螳螂的营业外收益和投资收益通常都不大,所以核心利润的波动确实跟净利润波动同步;而应收的增量大于应付的增量则是经营现金流净额低于核心利润的主要原因,每年都如此,2016不是特例。
看法:还是由收款和付款的模式导致的,欠供应商的不能超过一年,但应收款的收款节奏不稳定,而且经常拖到1~2年以上,业务量猛增时尤甚。
作业1观点:
类似,行业特征决定。
作业4观点:
除了大环境不好,增速下降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实控人被捕后,对公司信用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供应商对公司的“信贷”有所收紧,比如2013年公司应收账款上升44%,应付账款上升41%,而2014年应收账款上升35%,应付账款只上升了21%。
(17)看P27主要子公司经营数据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示:请参照P165母公司利润表阅读)
主要收入还是母公司,子公司利润占比不大。
作业1观点:类似。
作业3观点:
说明新业务还没站稳脚跟。
作业4观点:
母公司利润占比高是加分项,公司财务更加透明,财报可信度高。
(18)P28汇报了公司未来战略①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②国际化;③发展金螳螂•家,发展互联网家装消费金融;你认为这三个战略,哪个最可能成功,哪个最可能失败,为什么?
最可能失败的: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从供应商前5的占比来看,不集中,说明材料供应商竞争格局不好,可以随意被压占资金;客户方面:房地产模式现金流也不太好,装饰行业现金流本身已经就很差了,所以上下延伸都不太理想。
其次是国际化:从2007年起发展海外业务就是公司的战略之一,但是到2016年海外业务发展的一般,仅有俄罗斯和东南亚的一些小工程,收入占比不到10%,设计水平和管理能力和欧美仍有差距。
最可能成功的:互联网家装,因为全国性的网点布局已见成效再加上品牌力。但这个业务挑战还是很大,有待观察。
作业1观点:
金螳螂•家前两年一开始和别人合伙,后来又散伙决定自己单干,一下子开了90家店,服务口碑好像都还没跟上,感觉金螳螂自己也没有想清楚该怎么做。
不知道这个信息从哪里搜来的,一般这种信息告诉我之后我才可能搜出来……
作业2观点:
他还从天猫和京东上搜了金螳螂•家的订单情况。看了作业2才知道是2014年出售苏州电子商务公司然后又成立了自己的新的电商公司,90家店也从2016财报P12找到了。
作业3观点:
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最有可能成功,互联网家装消费金融最有可能失败。前者与公司本业最为密切,公司最为了解;而后者一方面对于金螳螂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另一方面家装行业受到房地产景气度影响较大,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有所放缓。
作业4观点:
认为上下游延伸更像套话,国际化也很难因为订单驱动、劳动密集型,互联网家装可能成功。
(19)P30谈到的三个风险①宏观不景气,房地产更严格调控;②同行竞争加剧;③业务和规模的扩张,导致管理能力跟不上;你认为未来三年哪个风险发生的概率最高,哪个风险最具杀伤力?
宏观不景气、房地产调控发生概率最大,对公司经营形成杀伤力也最大;
管理能力已经在逐年的发展之中得到了提升;
同行的竞争一直存在而且一直很激烈,大行业小公司的情况一直在持续。
作业1观点:
①和②是息息相关的,需求下降大家争肉吃,日子都不好过,未来可能更难,第三点倒不是问题,作为行业公认老大,管理和人才不会有大问题,上市同行亚厦股份报表里就显示有两位高管来自金螳螂。
我也看了亚厦2016财报,但是显然没他看的仔细。另外他看到了①和②的关联性。
作业4观点:
统计出装饰行业公司数量在持续下降,行业集中度在缓慢提高,但行业发展放缓时,龙头企业反而可能受益,提高市场份额。
(20)金螳螂上市以来,从二级市场融资多少,现金分红多少,其中有多少分到二级市场股东(除上市前股东以外的股东)手中了?二级市场股东目前持股市值多少?将全部二级股东看作一个人,他的年化回报为多少,获取回报中,多少是企业经营业绩推动的,多少是市盈率变动带来的?
若不考虑2011年的定向增发,2006年IPO发行的2400万股募集约3.1亿,经过一系列送转2016年为6.15亿股,以2017.7.4股价11.3元计算市值为69.5亿,期间现金分红合计3.85亿(不考虑分红再投),合计73.35亿,11年23.66倍,年复合收益率33.32%;
单独看2011年定向增发那部分:3684万股募集13.26亿,2016股数为1.86亿股市值21.08亿分红1亿合计22.08亿,6年年复合收益率8.87%;
合起来看年复合收益率17.39%;
单独看IPO部分,净利润增长27倍,市值增长22.66倍,均由业绩推动。
作业1-4观点:类似。
(21)对于实控人通过行贿南京市长拿工程一事,你持什么看法?对金螳螂未来发展是否有重大不利影响?
从2004季任扬州市委书记,到2009任南京市长,再到2013年落马,期间有一定的工程获取与其有关,而目前这个途径被切断,肯定会影响后续业务;
而且这会导致后面政府部门因顾及影响,刻意回避与之合作。
作业1观点:
通过行贿拿到政府工程,作为行业来说估计不是个案,该案对金螳螂的声誉造成影响,可能会增加公司获得政府工程订单的难度,由于实控人没有具体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之后省外业务比例也不断增大,该事件对金螳螂的重大不利影响可能已经过去。
作业3观点:
在当时短期内对公司股价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在业绩层面,公司2014-16业绩并没有因此出现大幅下滑,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事件对金螳螂已经几乎没有影响。
作业4观点:
对公装业务肯定有影响,所以提高家装占比很重要。
(22)财报P45~P117全部是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信息,你对此持什么看法?(能提出)
多笔、小额:跟大量的零散工程均匀的分布有关,竣工前按百分比分批收款。
而理财都很短期,最短的只有10天,说明这些款项在手时间并不长,很快就会被用于垫付工程款。
对此看法:看似有大量的理财产品,其实都是短期的“存放”在银行,实际现金流并不好。
作业1观点:
感觉是比较注重资金的利用效率,但看不懂为什么这么频繁买很短期限的理财产品。同时他还反问了一个问题:5亿卖出回购利息3500万,5亿债券利息2500万,而公司还有其他有息借款10亿左右,但总利息支出才7700万,怀疑卖出回购的利息是作为标的物收益的成本处理了。我看2016年报时根本就没仔细看这些信息,有息负债多少,利息分别多少。
作业2观点:
认为是资金没有好的去处。
作业3观点:
这一方面说明公司现金流充足,没有资金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装饰行业或许依然处于调整期,因此公司只能用闲置资金理财。
作业4观点:
呈现出频次高、小金额小、笔数明显增多的特征。由此推测,很有可能公司回款变得越来越分散,公司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但平均金额越来越小,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2015-2016年金螳螂的家装份额应该是大幅增长的。
(23)实控人出事后,P129高管名单显示上市公司由职业经理人执掌。职业经理人无(大)股而居高位,与名单里持有股权但居于低位的朱姓人,据你所知有没有爆发过冲突?你认为他们能否和谐相处,为什么这么认为?
金螳螂于93年创立,99年开始实施管理层持股,2003年筹备上市,将董事长位子交给倪林,从家族式管理正式转为职业管理人管理。杨震为总经理,王琼为总设计师,这三人都是设计师出身。
朱姓高管主要是实控人的兄弟和侄女,网上没有查到有直接冲突。
作业1观点:
没查到,但是查出了2010年43位高管和集团的一个“官司”。意在通过司法手段低价转让股权给管理层;
我连这个官司也没查到。
作业2、3:
也没查到。 看来真没有。
作业4观点:
就目前看,朱氏家族的持有45%左右的股份,比例仍然较高,丧失控制权的可能性很小。公司日常的运作基本由内部提拔的职业经理人负责,而且多年前已是如此,且有股权激励等手段,短时间看公司内部发生“内讧”的可能性很低。
(24)P157合并资产表可以最简化为:类现金资产61亿(货币,银票,预付,其他流动,可供出售,递延),欠条(应收账款,商票,其他应收)190亿,商誉4亿,经营资产13亿,合计268亿。对于总资产的70%是欠条,你持什么看法?(能提出)
收入的确认模式、收款节奏决定;随着客户集中度逐渐提高,这种高应收款模式风险越来越大,一旦客户经营出现问题或房地产行业面临系统性风险,会导致大量的坏账计提。
作业1观点:
首先他认为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从2010年的27%到2016年的79%说明未按约定收取工程进度款,其次判断出装饰公司没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行业整体放缓时最后要靠放松账期来抢业务,而且无法将应收的压力完全转嫁给供应商。还用了当前的应收余额和历史累积净利润做了对比。
这个问题我有两点不同看法:一年以内应收占营收比的增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由营收的高增长或者说业务量的高增长引起的,即便没有放松收款政策,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也会导致收现和营收的缺口(即应收)越来越大,直到营收增速放缓1~2年后,收现才会追上来,和第(30)个问题异曲同工。还有一个不同的看法是任何行业都无法完全转嫁应收的压力,因为应付必还,应收不一定。
作业3观点:
做了一个回款统计图,统计了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在第二年进入到1-2年的比例,以此类推2到3,3到4,做出一个类似迁徙率的统计判断出回款率逐步在提高。
这个观点还启发了评论区的一个回复:“按作业3里看应收款次年的收回比例,算了一遍回款率确实提高了。然后根据账龄的这张表,可以得到今年收到的现金有180.6亿,再加上预收增加的1.6亿,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89亿的差额为6.8亿,这个6.8亿应该是计提了的坏账又收回来的部分。”
但是我觉得,如果当期工程量增幅很大,当期的新增应收也会很大,此时即便历史回款率上升,可能也挡不住整体应收账款扩大。
作业4观点:
进一步看应收款中的2016年底累计的坏账计提较2012上升3倍,而应收账款增加幅度为2.37倍,说明坏账计提比例有扩大趋势,而且这几年年报中都没有坏账核销,也没有转出、转回的披露,只有每年的计提金额。总的来说这是金螳螂的一大减分项。
(25)公司债务合计167亿,其中有息负债仅有不足17亿(短债,长债、卖出回购),其他近90%约150亿均为经营过程中的应付款,其中大头是欠供应商的。对此特点,你如何评价?(能提出)
靠大量的压占供应商应资金维系现金流平衡,一旦客户方面应收款出现恶化的情况,就会引起现金流的急剧恶化导致经营风险。
作业1观点:
整条产业链中供应商是最弱势的群体,客户向金螳螂打白条,金螳螂转身又向供应商打白条。
作业4观点:
用应付款除以应收款这个比例进行同行业对比,亚厦股份、广田集团、江河集团,其中金螳螂压占比例最高。
(26)公司归母净资产100亿,当前市值约290亿,请就此市净率谈谈你的看法?
2016净利润约17亿,此时静态的市净率2.9,静态市盈率17;但是公司有近180亿应收账款,如果客户遭遇比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净资产会因大规模资产减值而缩水。
作业1观点:
金螳螂的利润不是靠账面上的净资产而是报表上看不到的“经济商誉”,未来估值能否持续取决于能否让“经济商誉”持续增长并将其由公装复制到家装市场。
作业3观点:
4家同行公司横向对比,把市值高于净资产的部分看作“商誉”,计算单位商誉获取的净利润,其中金螳螂最高。
(27)P163合并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3.9亿,约200亿应收账款(P229),当期计提3.9亿坏账损失,相对于建筑装饰行业平均水平,是激进还是保守?
金螳螂:应收200亿,当期计提减值3.9亿,1.95%;
亚厦股份:应收124亿,当期计提减值0.7亿,0.56%;
江河集团:应收118亿,当期计提减值2.7亿,2.2%;
计提标准属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公司应考虑到行业的放缓而加大计提,以免未来业绩大幅波动。
作业1观点:
从总的坏账准备占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看,金螳螂这一比例是10.8%,亚夏股份是7.5%,广田集团是8.7%,应该说金螳螂的坏账准备计提相比同行还是相对保守的。
他是从总的“拨贷比”角度进行的对比。
(28)在利润表销售费用里,相比净利润5%的增幅,变化剧烈的科目主要有职工薪酬和广告费用(P255)。职工薪酬增加35%,你持什么看法?广告费用从2015年的702万,增加到2016年的2776万(增幅大,绝对值不大),你持什么看法?
从2006年上市到2014年广告费从未超过500万,中间甚至连续几年只有50万左右,说明一方面布局互联网家装会导致销售费用激增,另一方面在行业整体增速下行时,只能从其他方面去卷了,但是行业竞争特点,导致了广告烧钱的效果应该并不大。
作业1观点:
相比公装业务,家装业务费用率较高,新开的90家直营店面增加了几百名销售人员,导致员工薪酬大幅增加,为了推广金螳螂•家的业务,大幅增加广告开支。
作业3、4观点:类似。
(29)公司的所得税率是多少,近期有没有变大或者变小的可能?
2011-2013,2014-2016都是因为被评为高新技术公司而享受15%所得税率,若2017年不能被评为高新技术公司,所得税会恢复到25%从而影响净利润(减少10%左右)。
作业3:
他从2017一季报数据查到所得税率仍然是按15%,一般高新技术公司是3年一判定的,说明2017-2019年稳了?
(30)请制作历年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与现金流量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数据曲线对比图。并就两条线的走势差异发表你的看法。
作业1观点:类似。
(31)请查阅年报之后至今公司发布的公告及2017一季报,看有什么足以对经营或估值有较大影响的事件需要补充的;
2017年一季报显示金螳螂•家还在加大扩张,销售费用又增加了50%。查看2017.4.27-2017.7.5之间的公告,没啥大事。
作业1观点:
对比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的经营简报,“累计已签约未完工订单金额”一季度末增加了14.8%,按比例推算,公司手头可能有未完工未确认收入的工程项目金额可能在205亿左右,大约等于一年的营收。第一次知道了经营简报这种东西,以前以为是季报的摘要呢,原来是专门在季报和摘要前公告的一种东西。也明白了公装和住宅的占比情况原来是简报披露的。而且有了第四季度的简报,就不用再通过年报和三季报差值那样算了。
作业2观点:
也提到了经营情况简报,2016 年第四季度,新签订单金额+中标未签订单金额,合计72亿;2017年一季度,新签订单金额+中标未签订单金额,合计92亿。一个季度的订单接近2016年全年一半的营收。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已签约未完工订单金额416.78亿,约为2016年营收的两倍有余。
作业3观点:
未完工部分金额大约有178亿,这部分是未计入2016年业绩的收入。按照一季度新增70亿订单粗略估计一年新增70×4=280亿订单,加上未完工部分,一共是458亿,与2016年未完工项目总金额443亿相差不大。这也说明公司新增订单和老业务基本与过往保持一直。
(32)至此,你是否能对金螳螂做出估值判断,若能,是依据什么?若不能,难点哪里?
高应收款模式,利润是否为真存疑;行业放缓,利润是否能持续也要打问号。不满足三大前提。
作业1观点:
金螳螂是一家身处一般行业中的好企业。从资本回报率看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但行业的生意模式和现状又决定了现金流量表很难看,利润大部分都变成了替客户垫资的应收账款。如果房地产出现拐点,地产商的日子难过,是否需要大幅提高坏账计提是个未知数。这是一家属于低净利率低周转率高负债的企业,估值得打个折扣。去年以来金螳螂股价并没大幅上涨,但大股东和高管持续减持,说明大股东和高管认为公司现在的市值并没低估。
作业4观点:
从在手订单和新签订单角度判断了未来业绩,同时也援引了多家券商研报的观点。初看金螳螂年报时,会因巨额应收账款就给金螳螂定下一个非常负面的基调,但是仔细分析后,这个巨额的应收是这一行业的特征,而且大多数公司都会向供应商转嫁一部分资金压力。另外,跟踪多年的动态之后,应收变成成坏账的也并不多,公司甚至没有核销过坏账,说明这一负面信息需要在特定的行业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老唐的压轴总结:《螳螂战果》
1:几份作业存在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对公告的关注度不够,都没有注意到2016年11月开始披露的“经营简报”的存在,尽管在布置32问时故意围绕P19连续提出3个相关问题,但还是没人在第一次交作业时捕捉到这点(原来最终发表的版本都是在老唐邮件提醒简报后补上去的)。通过阅读经营简报,了解公司每个季度新签订单金额,中标未签订单金额,和已签约未完工订单金额,对于一个以接工程、干工程为主业的公司,知道现在手头有多少正在干、还没有确认进收入的未完工订单(P19),最近又签了多少新订单,还有多少中标等着签合同的订单,就算是基本掌握了公司的发展状况了,如果对金螳螂感兴趣,这个简报就是以后需要跟踪的核心数据。
2016年年报P19未完工部分金额的披露:
2016年第四季度经营简报数据披露:
2017年第一季度经营简报数据披露:
2:特别表扬了某位细心的同学,他注意到公司披露的重大合同里,正和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县政府洽谈一个金额高达36亿的特色旅游项目合同。但通过搜索,发现该县年财政收入仅7亿,于是对该项目的支付能力表达了高度的怀疑和警惕。这种警惕性和怀疑精神,是一个投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绕过一个坑比捡到等额的一个宝更重要。
3:该行业的营业收入计入规则,会导致报表可能被管理层按需调节。
4:该行业对自有资本需求不是很大,虽有大量应收,但能转嫁出去一部分,所以净资产收益率不低。
5:公司以公装为主,公装订单今年有明显起色,新订单(指2017年一季度)金额环比有超过35%的增加,说明2017年业绩可能向好;
6:公司历史经营状况优良,大股东和管理层展示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行业第二名及其他同行;
公司正在努力向国外市场扩展,向家装市场扩展,并考虑向上下游扩展,但尚未发现有清晰的战略和明显的效果。
本次学习体会:
1:评论区看到有人说:“金螳螂的年报对行业概况介绍过于简单,而广田股份的年报就很详细,说明阅读同行业公司的年报对了解整个行业非常有帮助”,因此又专门看了一下广田股份2016年报。确实,宏观数据披露的更多,包括国家对行业的政策导向,城市化工业化趋势等,行业数据也更详细,包括公司总数变化趋势、集中度变化。
2:用了两周多的时间看各种资料,最后仍然答了个稀烂。而这个作业在2017年布置时,仅给了6天的期限,期间需要看那么多材料,还得网上查资料整理,最后发表的这几份优秀作业,做到如此高的完成度真不容易;四份作业中我最喜欢simplify兄的作业1,感觉是准备最充分的一份,而且视角基本都切中要害,扫了一眼后面海澜的上榜作业也是他,书房拾遗也经常看到他的身影,又经过6年的修炼,现在的实力一定更加恐怖了。
3:多看一些资料,多看同行的资料,看的更细致一些,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侧写”,一点捷径都没有。如果真的有人能用更少的资料汲取比别人更多的信息,相信一定是不断积累的结果。
4:自己答的加上4份作业还有老唐的总结,一共6个视角,再看金螳螂,感觉更加“立体”了。
5:现在感觉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如果不能发现,谈何解决呢?所以经过这个案例之后,准备调整接下来其他浅印象案例的学习步骤:先自己看资料,试着多提问,然后带着问题再看资料。最后再对答案,这样更能发现差距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