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 第四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博士生论坛
2023年8月19日,第四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博士生论坛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顺利举行。本届论坛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遴选了来自全世界二十多所高校优秀研究生的学术文章,并分为三个分论坛开展汇报。
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春明副教授主持,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爱民副教授发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双利教授为开幕式作致辞。
分论坛(一)
第一场
潘楚璇的报告关注了黑格尔《逻辑学》和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内在关联,资产阶级意识对应了本质论层面的中介,而无产阶级意识则对应概念论层面的中介,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中介的关联作用是外在还是内在于这一认识和建构活动。
王众凯的报告剖析了《启蒙辩证法》对现实的诊断和其中包含的再启蒙动机,他追溯了启蒙观念的发展历程,并从中引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超越路径的实践代表。颜月皓的报告针对霍耐特对于劳动问题的重新思考,考察了分工变革三个时期的理论方向和历史背景,并从马克思原著中挖掘出了“扬弃劳动”的三方面表述。
殷张晴的报告通过对南茜·弗雷泽和艾丽丝·扬的交叉解读,分析她们对于再分配和承认的框架整合,并认为弗雷泽更侧重平等性和普遍性,而扬更侧重差异性。
张双利教授在点评中指出,潘楚璇对阶级意识的研究策略是正确的,但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卢卡奇如何使用社会现实的立场来超越黑格尔;王众凯对《启蒙辩证法》的解读是精准的,但是判定阿多诺具有本体论前提还需要补足论证;颜月皓的文章对哈贝马斯和霍耐特劳动理论的重构是精准的,但在学术视野上还可以提高;殷张晴应当更注重问题的当代性,不仅抓住框架,也抓住框架之后的问题,在研究中可以重视弗雷泽理论发生断裂的动力。
第二场
张丹丹的报告讨论了德国科学历史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起源问题,和与之对立的了生命力主义的历史观,并认为前者带有神秘的形而上学烙印,忽视了社会现实,而后者则强调主观性,忽视了辩证统一性,而历史唯物主义则综合了两个方面。
樊悦阳的报告通过韦伯对文化科学的批判指出对于社会知识统一性的追求最终不会得到解决,随后还原韦伯“理想型”和“类概念”两种思路的社会知识方法论,说明韦伯的理解处于康德和黑格尔之间,而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韦伯又有相似性。
陈旺的报告关注了历史概念在卢卡奇理论中的二义性:“研究”和“记述”,说明卢卡奇历史概念区别于历史编纂学的生成性和非自然性,并认为卢卡奇将历史的动力与阶级斗争直接联系起来可能导致独断论。
郭子辰的报告关注了阿多诺对唯物史观的“自然史”叙事,说明这一观念来自于马克思和本雅明,自然史观念和阿多诺对于哲学语言的改造紧密相关,并且转化为哲学语言内可说和不可说之物的标划,阿多诺对哲学史主线叙事和支线叙事微妙调和的忽略使他偏离了马恩主义的实践潜能。
李嘉弘老师指出,张丹丹的文章罗列线索较多,对德国历史主义的界定以及德国社会兴起对历史的重视都需要进一步论述;樊悦阳对韦伯方法论的考察应该借用其他观点交叉批评,或许应该更注重韦伯实际研究的内容而非孤立的方法;陈旺可以具体地说明,根据词源分析我们对卢卡奇能产生什么新理解,因而可以适当强化文章最后部分的论述;郭子辰的论文着重探究自然史的哲学史来源和自然史的理论实践效果,但是对自然史的正面表述还略有欠缺。
第三场
侯春晓的报告指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具有一种在个人与实在世界的“无关系”中建立想象关系的双重结构,社会分工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界定的前提,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发现被剥削和被圈定在体力劳动中的身体。
郑丕博的报告讨论了朗西埃对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不平等预设的批判,从这一点出发,朗西埃开展了对于历史、哲学和教育领域的反思,最后在艺术体制的演进中看到了解放的希望。
刘敏达的报告聚焦了德勒兹“主体与主体化无关系”的论断,说明德勒兹把经典主体理论理解为“分裂的我”,而把主体化理解为主体自身的激情化过程。
王春明老师指出,侯春晓的论点可引材料较少,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可能呈现为非直接的关系,而并不是无关系,因此需要补充界定;郑丕博较好地展现了朗西埃相对于灌输论的思想位置,但是审美经验彰显出平等原则的具体机制,有赖于对乌托邦的进一步阐发;刘敏达抓住了经典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问题,但是主体作为过程这一论断和结构主义的结论不产生原则性的冲突,并且笛卡尔或现象学也并非能被简化为“经典主体理论”。
分论坛(二)
第一场
周鼎以葛兰西的国家理论为中心,探讨了欧洲现代性的政治重建问题。
王美乐阐释了布鲁德尼对基于政治建构主义的立场诠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理路,并对其未能深入物质生产方式的运动过程的理论缺陷提出批评。
陈瑜围绕“活劳动”概念,探究了奈格里对资本主义国家形式的批判及共产主义复兴的可能条件,并对于活劳动能否成为有效的创制性力量提出质疑。
陈珈翎从阿甘本对《抄写员巴特比》的解读入手,指出阿甘本将对生命政治的批判落脚于一个新型结构化的潜能生命,发展了一种肯定性的、积极的政治哲学。
祁涛老师对以上几篇论文作出点评。整体而言,祁涛老师以“歌词”与“旋律”为喻,指出论文的结构安排应有鲜明的、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各章节的内容和架构应围绕该主题紧凑、有逻辑的展开。具体来说,周鼎需进一步交代选择以葛兰西的国家理论为中心探讨欧洲现代性的重建问题的理由,并将视域限定到某一具体的资本主义形态,以使论文的主题更加明确、紧凑;王美乐在人物比较的论文类型的撰写中可以强化自身的理论立场,在对布鲁德尼的评价中,可以考虑以其与1844年的马克思对“类”的问题的论述的差异性入手;陈瑜的论文内容比较成熟,建议在论文各部分的详略分配和重心选择再做考量;陈珈翎将“拒绝”与“潜能”的关系作为文章论述的核心,需注意对文学形象的阐述与具体的问题意识之间的逻辑关联度。
第二场
李庆以斯蒂格勒、海德格尔为参照,在生产活动、感性交往和“向人复归”这三个维度上讨论了马克思的技术哲学。
景敏回归马克思的劳动概念,通过对传统劳动、数字劳动和数字活动的细化与区分,重新界定了数字劳动的内涵,并指出其仍未走出资本统治与剥削的逻辑。
陈朦揭示了斯蒂格勒的技术现象学的三级结构,分析了主观感知能力与客观记忆体系之间的矛盾关系,指明了考察数字持存向“数字药物”转变的可能性契机的重要意义。
张寅老师在点评中指出:李庆准确抓住了语言这一人类的规定性特征,但是从“语言对人类的根本地位”向“技术的本质是生产活动”的跳跃存在困难;景敏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数字技术时代的新发展相结合,需注意该议题与马克思对“技术对人的取代”这一经典主题的共通之处;此外,依托平台的数字技术的扩张是否已到达顶峰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陈朦从现象描述推进为批判的过程中需完成逻辑链路的补足,并建议其在与传统技术的对照中思考数字持存问题。
第三场
潘鑫聚焦列宁与左翼民粹主义的“人民”话语的差异性,指出后者以虚空能指的“人民”链接多元异质主体,最终在“告别列宁”中走向理论失效。
潘依林通过对“政治资本主义”的内在特征分析,指出现代经济逻辑的“类封建”性质,批判了政治对经济操纵服务于政治精英的权力本质。
赵小宇指出,福柯的生命政治的治理术是在权力与治理的二元关系中生发的与生命存在样态相嵌的三重治理机制,为剖析治理造成生命异化的内在逻辑和捕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生命政治提供了新的批判维度。
宋一帆老师在点评中指出:潘鑫对俄国历史的梳理十分细致,但是在民粹主义形态和时代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重新唤回列宁的意义应再作探究;潘依林探讨了资本与政治的共谋关系,与哈贝马斯提出的“社会的再封建化”有共通之处,但是操控经济的精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采取自主的行动值得进一步思考,且文中对“权力”的使用应注意“政治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区分;赵小宇以宏大的哲学史梳理为切入口的叙事策略有待调整,且文中对权力和治理的关系的处理也需再作思考。
分论坛(三)
第一场
程宇阳指出欲望是后现代哲学的重要主题,也是隐藏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当中的线索,马克思以科学的立场,并不只是把欲望单向度等同于“他者”或者主体的精神、形而上学的动力因,而是更多地把欲望的生产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关键因素。
朱亭锦认为生态社会主义者保罗·伯克特以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为理论场域,以驳斥消极与阐释积极相统一为理论特征,在经济思想史和生态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探赜中回答了生态政治经济学何以可能的问题。
高欣雨站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认为佩弗坚决反对马克思是无道德或者反道德的观点,并期望通过阐述马克思认为剥削是不道德的观点来维护马克思的道德语境。
王玥详细阐释了在数字时代“自我剥削” 代替“他人剥削”的变化,说明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实质并没有改变,资本反而借助平台经济的发展与主体性的积极中介实现了剥削的社会化发展。
吴猛教授在点评中首先肯定了各位参会者对于文本研读认真的态度以及写作的水平,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当更加注重自己的问题意识,强调我们不能强求19世纪的马克思可以对当前的数字时代做出准确的判断,而是应当学习像马克思那样思考现实,进而把握这个时代。
第二场
本场报告主要围绕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成员的思想理论及其批判展开。
段醒宇认为“反向公共性”话语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原初建构提出了关键性的挑战,反向公共性如果能够把它对私人自主性的特殊概念加以深化,就完全有可能在哈贝马斯自己划定的理论结构中对这一实践立场提出真实的挑战。
饶烨飞指出在弗雷泽的思想中存在对哈贝马斯批判理论性别盲视的指认与批判,在弗雷泽看来,哈贝马斯的性别盲视源于其理论中对于社会形态的截然二分,从而导向了哈贝马斯对于“家庭”与“系统”脱离的社会病理性诊断。
廖文淇从批判与建构的双重视角展开了对于弗雷泽与霍耐特的深入探讨,认为二者的理论在切入视角、分析范式以及现实方案上存在差异,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关于社会主义议题的最新发展动向。
林靖宇认为,哈贝马斯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对于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问题做了这样的转换: 必然性从自然界的因果性变为有内在逻辑的复杂社会系统;而自由则经过理性的中介成为理由的能力。
周爱民副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四位参会者提交的论文题目恰当,逻辑论证清晰,论文和报告是建立在扎实的文本研究基础之上,同时具有自己反思性的思考。同时,周爱民副教授也提醒各位参会者要注意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注意论文各部分之间的论证关系,避免逻辑上的混乱。
第三场
杨冉认为,法农的反殖民暴力不仅在历史层面打开了唯物史观的新境遇,而且在政治理念上与“反-暴力”文明形成了一种内在性互动,就内在谱系而言,法农、巴里巴尔等都为现代历史中暴力的模糊性、开放性以及审慎性作出了更为马克思主义的推进。
张吉泰指出,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常常认为“内在批判”是一个值得追寻的实践哲学方法论,通过对于来自经验对象的倾向性的溯因推理,建立起一套能够阐述规范性之本体依据的元规范理论,并指出这种基于倾向性的元规范理论有诸多可进一步发掘的解释力空间。
周爱民副教授在点评中指出:杨冉对于法农反暴力思想论述清楚明晰,建议在使用巴里巴尔理论建构法农思想时可以运用本雅明的思想资源,同时建议对文章内容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张吉泰试图重解内在批判进而试图重解辩证法,建议对文章中溯因推理等关键概念做出更加清晰的解释,明确其中的批判维度。
论坛闭幕式由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爱民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祁涛副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春明副教授出席。随着闭幕式的结束,本次论坛圆满落幕!
撰写 | 熊鑫逸
成杜若
马长欣
编辑 | 赵明哲
审核 | 张润坤
吴一鸣
公众号简介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是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依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中心主办的集刊类C刊)等出版物,致力于推介国内外学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一时间传递国内外学界的重要资讯,系统呈现国外马克思主义各个领域的研究样貌。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中心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