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4号分享:计算机转商学院再转Data Science,选择大城市、选择Gap Year

宫师姐 撞墙笔记 2023-06-21
分享时间:2023年3月
分享者经历:2013年从小城去广州读书 -> 专业被调剂至计算机,转商学院 -> 海外交换半年 -> 准备赴美留学 -> Gap year实习 -> 美国data science硕士 -> 美东金融业data scientist
:“不要把成绩看的那么重要,人这一辈子很长,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去探究你自己的个性,看到你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去找到自己性格的优势和劣势,怎么更多地去学习如何跟人相处。无论成绩如何,最重要的、这辈子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跟人相处。”

读者预期管理:
    1. 录音都已征得分享者同意,目前都是拿手机录制的,没有专业设备和环境,音频质量一般;有些采访根据受访人的偏好只会放出文字版本;
    2. 我目前没有音频剪辑的能力,为了降低时间成本,音频都是一刀未剪、原样输出;后续有多一点时间再考虑优化采访形式;
    3. 我是第一次做采访,没有什么采访技术,普通话也一般;
    4. 每个人面对采访(尤其是电话采访)录音时的紧张程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分享的舒适度、以及回答的颗粒度也会不一样;
    5. 每位分享者的态度、观点都仅仅代表他们自己在当下的状态,是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回顾自己在一些人生节点的选择,并选择了分享出来。请尊重他们的个体经历,就像你希望别人尊重你的个体经历一样。


采访录音原文


宫师姐:录音现在开始了。谢谢你过来分享,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分享者:好的,大家可以叫我皮皮。我是2013年高中毕业,是理科生,我高中所在地是在中国西部的人口大省,在一个三四线城市,大家可能都没听说过的一个城市。但是我们那个城市有一所高中,它是整个省可能前10的一所高中,还不错的教学质量,但是它所主打的教育方式就是应付高考这样子的一个教育方式。


我们的高中就主要都是在学习,没有任何的社团活动,可能唯一的娱乐活动是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再加一年一度的文艺演出,大概就是这样子。我从高中毕业过后,去了广州读大学,,大学毕业过后来了美国读研究生,现在在美国东部的一座城市工作做data scientist。这大概就是我的历程。


宫师姐:咱先简单介绍一下做数据科学家工作以及你当下一个生活方式?

分享者:好的。我现在的工作是data scientist,不是在科技行业,是在金融行业,所以 Work-life balance还不错,但是金融公司收入肯定没有在科技公司那么高。我觉得在我所在的城市生活是一个没有太大压力的,也每天都可以接触到一些还算有意思的project,我所在的城市中国人也蛮多的,也交到很多不错的朋友,有一个还可以的supporting system,就感觉每天工作可能最多8个小时,其他的还有8个小时的自我时间,还有8个小时的休息,大概就是这样子的生活状态。


我刚介绍了工作时长。压力的话,工作压力其实还是会有的。虽然说work-life balance,但是也会有一些比如说有一些挑战性的工作,也会有来自老板的一些压力,比如说可能想要升职,可能想要加薪,就需要对自己做出一些挑战,这些挑战的话更多其实是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目标、想要实现一些什么,所以就会面临到这样来自于自己的压力。


对于未来的预期,我会觉得目前的生活状态还不错,就可以有一些时间自己玩耍,但是我也希望未来可能会找到一些前进的方向,更加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玩耍的目标更明确一些。我目前娱乐方式是旅游,我会花很多的时间研究去哪里旅游,再花一些时间去旅游,我觉得不是在规划旅游就是在旅游的路上,大概就是这样子。


宫师姐:听上去还挺让人羡慕这样。我们先从高三开始分享一下。你高三的时候是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记忆?

分享者:我可以大概聊一聊我们的学校环境和我的我的家庭环境。我的家庭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我的爸爸他对我的学习要求高,他希望我成为一个好学生,希望我考到最好的大学,我曾经也一度成绩很好,让他觉得我可以去到最顶尖的大学,虽然高三不是那么的厉害了。我的妈妈是一个只希望我快乐的人,因为我的妈妈她会花很多的时间陪我,所以我在她的印象里面我是快乐学习的状态,只要开心就好,但是在我爸爸面前,我是需要成绩非常优秀,所以我会经历到这样的矛盾。


我的学校的要求,一定要成绩好,我所在的班是我们那所高中最好的班,我周围的同学也都非常优秀,来自他们的压力、peer pressure会非常的大。我们高中的整个学校氛围,只读书,没有其他的活动,所以大家的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成绩,而不是说TA有没有个性,有没有什么很出色的个人能力,或者是领导能力或者是兴趣爱好这些——这些都不是评判标准。唯一的评判标准只有成绩。在这种单一目标下,虽然我妈妈是希望我快乐,但是我觉得我的高三生活也更多的是一个在学校和我爸的这种目标下生活的,我的评判标准只有成绩。所以在那段时间里面,我觉得生活压力会非常大,因为就只是想去很大很好的学校。高中我们还有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且让我无法接受的事情,可能会有一点黑暗,我不知道这是能讲的还是不能讲。


宫师姐:没关系,我们尽情分享,就是你觉得舒适的分享都可以。

分享者:行。就是在我们那个学校,我们因为是小地方,会有很多不正规的事情,比如说当时会有高考加分,运动员加分。有些运动项目是非常冷门的,就可以有一些后门可以走,我们学校就有大把的人,他们就家里面给体育老师献一些钱,就可以加20分的体育加分,评上国家二级运动员,拿到一个20分的加分。


还有比如说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在我们那边也都是明码标价的,你要给钱你才可以去到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这对于我的高三生活的打击会非常的大,因为当我在那个年代,我们的评判标准只有成绩、只有考上好学校的时候,发现社会还有这么多阴暗的事情,就不仅说是在目标是要去好学校的情况下,大家还会接触到一个不公平的竞争方式,这种对于我当时的打击非常的大。哭了好久,但是我妈妈安慰我,觉得快乐学习就好,无所谓,管他别人怎么样,所以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宫师姐:这个真的肯定还是会蛮受打击这样,所以你当时在你们那边最好的高中里面、最好的班,里面的同学也依然是有这样子的情况是吗?

分享者:是的,我们班可能有十几个人都是有20分的体育加分的,虽然他们体育也并不优秀。


宫师姐:后来你高考结束,选大学,你刚刚是说去到广州,你当时是怎么选的?

分享者:是这样子的,当时我觉得我刚刚所说的黑暗的事情让我有一个很深刻的影响,我会想着要离开我们那种小地方,因为让我知道在小地方社会就是这么黑暗,有很多的这些不公平的事情,所以我只想去到大城市去一个可能环境会相对公平,或者说是可能我就是普通人也有更多的奋斗空间的这种地方。


所以我的首要目标是我要去到大城市,我不愿意再留在我们人口大省,像我们人口大省也有很多的不错的大学,但是我就只希望我是要去到一个大城市,我的选项就是可能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地方。我当时最想去的是上海,但是可惜对于我的分数来说,没有没有太多的上海的高校的选项,所以我就选择了去广州。


宫师姐:所以其实是按照分数来选的学校。

分享者:对,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会先选择城市,而不是说先选学校。读大学我想说,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我觉得做选择的时候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我会更倾向于选择一个更大的平台,更好的环境。对。


宫师姐:你读大学的专业是怎么选的?

分享者:读大学的专业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的家人有一个比较有学问的叔叔,他当时建议我的是选数学专业,我也听了他的话选数学专业,结果一不小心给填志愿的时候没有选上,被调剂到了一个不太喜欢的专业去,当时是调剂到了计算机专业。虽然现在看来学计算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项,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对计算机没有太多的了解,也没有太多的基础的情况下,一上来就学到写代码觉得还是有点困难的,所以我在一年过后就转了专业,就没有再继续读计算机了。


宫师姐:你是转的什么专业?

分享者:我是转去了商学院。


宫师姐:所以在后来转到商学院之后,你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分享者:在商学院的时候更多的是跟人打交道,我觉得这是一个对我性格还蛮符合的方向。我的性格就是比较外向,比较喜欢跟人去交流,所以我还蛮喜欢在商学院的氛围。但是我会觉得,相比于在计算机专业时候,商学院学到的东西更多的是soft skills,没有很多的硬核的能力,还有对逻辑思维的培养会差一些,所以我觉得做什么事都有pros and cons,就是商学院的一些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宫师姐:你这样看的话,你高中时候有想象过的大学生活,还有你实际上大学的经历差别大吗?

分享者:我觉得我高中想象的大学生活跟我实际经历的其实差不了太多。我的大学属于我没有玩得非常的放肆,也没有学得非常的认真——我高中也不会觉得高考完了就是人生的终点,所以我觉得这跟我的我的期待也差不了太多,就不会觉得很累,也不会觉得就跟高中是完全两种感觉。我觉得更多的是在体验,在大学的时候。


宫师姐:那么大学毕业之后很多有不同的选项,你当时是做怎么做的选择?

分享者:我在读大学的时候,之前建议我选数学专业的那位叔叔,他就强烈建议我说你一定要在大学多出去看一看,一定要去更大的平台看一看,所以我在大学的时候就选择了出国交换。去到欧洲的一个小国家交换了半年,那段经历也影响我说我后面一定要再出国去看看,去其他的国家都看一看,所以我选择了研究生的时候一定要去美国去读书,所以直接就选择了读研究生。


宫师姐:你读研究生的专业跟本科的时候是一致的吗?

分享者:不一致,这就是很有意思的点了,是因为我刚才有说到我是本科学了一年的计算机,学了三年的商学院,我研究生申请的是data science专业,因为我觉得我有一些coding background,也有一些对商业的分析的能力,对商业的理解,所以我觉得data science比较契合我的背景,也觉得这会是一个我蛮喜欢的方向。所以我选data science现在也是在data scientist,所以就相当于我的各种教育经历和我的工作其实是几乎是完全匹配的。


宫师姐:这样真好,感觉很幸运。而且你在整个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就是说思考,你又去真的去执行,去做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分享者:其实在我的大学毕业过后其实有gap一年。我没有直接去研读研究生。客观原因是因为我没有在大学的时候考完出国留学的那些考试,它的间接原因就是一是我转专业,二是我去交换,所以我的大学的课业压力非常的大,没有太多的时间准备考试。另外一个间接原因是我觉得我可以在这干等一年时间做一些实习,去丰富一下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更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更多的接触到这个行业。我算比较幸运的能找到跟专业方向,要读的data science专业,比较契合的一些实习,去做更多的、去了解到这个行业,我觉得这些经历都非常的宝贵。在大学的时候,因为我是在商学院,我周围的人都在非常努力的找实习,在这样的氛围里面,我也是觉得可能实习会比读书更重要一些,因为这样子可以更多地去了解到行业内部的东西,去真正的去实践,这也是我觉得商学院给我带来的比较积极的影响。


宫师姐:很为你开心,这样一路走过来其实也不容易,但是你一直在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进行调整,去一步一步地实现。

分享者:谢谢。我会觉得在这一路走来,我也经历过很多迷茫的时候,比如说在我申请computer science专业的时候,我就会怀疑自己为什么我在大学的时候要转专业,为什么没有继续学computer science?


因为大家都知道computer science读完过后,读了computer science的本科,申请什么专业的研究生都会比较容易一些,因为现在的缺口对这方面的技能,当时对于这方面的技能要求很多,所以各行各业都需要。我当时怀疑过我为什么没有选择computer science,但是我给自己的一个思考的结果就是说,在当时的环境,如果我再重来一次,我可能还是会选择转专业,因为当时我的生活状态,我被科研压力打击得很大,我是一个不开心的状态,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下去?


反正在哪都是学习知识和学各种能力,我觉得知识和能力,可能两个相关,但是不完全一致的方向。可能学什么专业,他可能学的是知识,但是能力的话可能又跟专业知识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两个是互补的。但是不是说我学了这个专业,我就一定会具备所有的这方面的能力。


宫师姐:真好,如果有时光机的话,你会想要对高三时候的自己说点什么吗?

分享者:这个问题我会觉得,如果回到高中班我会想说,可能就不要把成绩看的那么重要,人这一辈子很长,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去探究你自己的个性,看到你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去找到自己性格的优势和劣势,怎么更多地去学习如何跟人相处。无论成绩如何,最重要的、这辈子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跟人相处,无论是跟朋友,还是跟爱人,还是说跟工作的同事,这些更多的都是跟人相处的。


跟人相处不仅意味着你要be nice,还要意味着你要有不错的沟通能力。这些我觉得都是在中学时候可以去慢慢培养的。我最近在看的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就说人生就是人生的意义,就是要更多跟别人合作,这种合作的能力是从小来培养的,我觉得这是我作为小镇做题家从小没有被培养到的能力。


作为独生子女,我没有机会跟到那种兄弟姐妹去合作,作为小镇做题家,我们的各种成绩都是个人的那种学习,而不是说跟大家去合作一起去解决一个问题这样,所以我会觉得在高中我比较没有学到一些东西,但是这对于人生经验来说是非常宝贵。


宫师姐:谢谢你分享这么多,我们录音就先到这里。



录音采访结束


宫师姐:我的目标是在今年高考前采访50位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家的朋友,记录下他们高三以及大学前后做出的那些选择,并请他们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专业和职业,以求得到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独立人生故事数据集。我希望这样的一个数据集能够帮正在小镇做题的高三生们拓展一些对未来大千世界的想象空间。

我不希望的,是加入我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故事加工,或者做关于特定选择的倡导甚至自以为是的建议——高三生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独立的个体,有他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生活背景,因此我相信他们会对这些未加工的个人故事有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和多样收获,他们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如果你愿意加入分享、回顾自己的人生选择,欢迎你通过邮件联系我:
share.with.gong@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