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 | 城市相亲角
有好事者五年前统计全国著名城市公园相亲角,南京玄武湖公园相亲角名列第四。排在前头的,分别是上海人民公园、北京中山公园、广州天河公园。
玄武湖公园相亲角的大爷大妈们
在玄武湖公园相亲角,临时搭起的展架上,密密麻麻张贴着征婚启事。在手机网络可以搞定很多事情的今天,相亲这件事,还是要在线下进行。为年轻人找对象,让年轻人的父母操碎了心。
相亲角只在周末开放,朝九晚五。虽然也有想要开启一段夕阳恋的老人,但来这里的大多是为儿女的终生大事努力奋斗的、退休了的大爷大妈,他们穿梭于一张张启事之间。星期日下午5点,工作人员开始将展架搬走,但很多聚集的长者,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根据入口处的通告,相亲角在2018年底就已经得到了规范管理,由玄武湖管理处提供展架来悬挂和展示相亲资料,展架上的启事样式统一,每张纸的边角有一个男生或者女生的卡通形象。根据相关通告,市民在周三下午2点到4点携带本人身份证,可以免费预登记,等上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展架上看到自己提交的征婚启事。
尽管《相亲角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市民不得随意张贴摆放启事,但形式多样的征婚启事,还是出现在相亲角的各个角落。
相亲角的通告和征婚告示
相亲角靠北的地方,一些颜色不一、格式各异、或手写或打印的A4纸大小的启事规规矩矩地摆在地上,一排5个,一共4排。启事上方还摆了3张宣传告示,最右边那张写着“相亲相爱一家人”“南京鼓楼相亲会宣”等字样。旁边的马扎上坐着一位大爷,皮肤黑、身材瘦、留着寸头、戴着眼镜,手拿乐谱在唱齐旦布的《游牧时光》。
大爷姓张,南京人,70来岁,2001年下岗前是工人,平时一个人生活。他周六日来相亲角帮人摆征婚牌,其中也有他女儿的。“无偿为民效劳,共同牵线搭桥”,这是张大爷的广告语。
张大爷的背包里,有几本小学生用的语文薄,里边记录着征婚者的资料。张师傅口碑好,相亲的人找到他,介绍登记情况,张大爷再帮忙打印或者抄下来。征婚牌上有征婚对象的年龄、身高、婚史、学历、工作、家庭情况、父母情况、是否独生子女和择偶要求等信息。
张大爷的笔记本
张大爷义务帮人相亲,已经坚持了十多年。他说自己从不收取找他帮忙人的任何东西,自己只是帮别人一个忙。
张大爷热心相亲这件事,还要追溯到他的老朋友沈宝军。沈宝军是南京鼓楼相亲会的创始人之一,鼓楼相亲会成立于2010年,那时互联网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周末有相亲需求的人,就在鼓楼凯瑟琳广场附近的人行道两旁的树上系根绳子,绳子上挂满征婚牌。
凯瑟琳广场旁边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沈宝军说他们的征婚活动还被电视台报道过很多次。有些相亲成功的家长,会到鼓楼广场给别人送喜糖。
虽然活动很受欢迎,但却被周围的商家投诉。2017年,鼓楼相亲会的线下相亲活动基本结束,转到了线上。
被报道的鼓楼相亲会的相亲活动现场。图片来源相亲会QQ群
鼓楼相亲会的线上QQ群创建于2015年7月,现在群里有386人,活跃的成员不到三分之一。相亲群的昵称相对统一,“女81年未婚”“男-82年-186cm”。有些人还会在昵称前加个字母“A”,让自己在成员列表里更靠前。少数几个昵称不“合群”的,被管理员点名提醒。
十分相似的群昵称
群里60前后的成员占了近四成,对QQ不太熟悉,管理员在群里教他们填写群昵称,过程十分详细,结尾还有一句话:“有家长仍不会写群昵称,就请子女帮助。”
一位69年的成员在群里“欢迎萌新”,一位80后为了找到“单身女孩”,在群里连续发了3条消息和1个红包——国企上班、独立婚房、上半年跑了5个半程马拉松,这些信息看上去十分有竞争力。
在玄武湖帮人征婚的张大爷很苦恼。他的女儿从4岁就开始拉小提琴,在重点中学读书,保送东南大学研究生。个子高,条件好,但在相亲市场上却因太优秀而陷于劣势,随着年纪增大,征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沈宝军的女儿是一家医院的护士长,情况和张家相似,目前也是单身。
张师傅的征婚牌
相亲角收摊后,一位大爷和没有离开的几个人聊天,他说征婚牌上的信息不能全信,很多电话打不通,有的是空号,有的干脆留的是婚介电话。与其给相亲对象打电话,不如家长们先见面聊聊天。
相亲活动结束后的相亲角
某种程度上,相亲角成为大爷大妈退休后的社交场所。他们互相问询,挑选心仪的相亲对象,再安排儿女们见面,“主要还是看孩子的意思。”李大爷给孩子安排了几次相亲,但都没能成功。
往 期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