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的语文成绩不好?一定是你不知道这件事……

麦筱娜 子明荐书 2023-02-20

九月,随着几场秋雨落下,天气渐渐转凉,秋天来了。

 

尽管古代诗词中,不乏一些伤春悲秋之作,但依然有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一些对秋季盛赞的传世之作。



可见自古以来,秋季都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它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在秋季,我们会迎来中秋节,吃月饼品茶,赏月寄相思;

 

在秋季,我们将相继经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共六个节气,这是我们的祖先顺应时令、物候、气候等,总结出的民俗文化知识;

 

在秋季,我们还将在九九重阳节,登山秋游,赏菊辞青。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却越来越淡薄。一提起秋天,相比中秋节,孩子们更期待的反而是万圣节;相比赏月品茶,孩子们更喜欢的是西方的南瓜灯……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文明最强的纽带。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博大精深。我们最不能忘却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的根本。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中小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提供了具体指导。


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在小学、中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引导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因此近年来,央视相继举办了《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

 


国学班、弟子规课、史记讲解等教学课堂纷纷涌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学习四书五经,重礼仪、讲孝道都是基本的文化传承。

 

不仅如此,在语文考试中,也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融合。在2022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各地的高考题都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比如全国甲卷的作文题,引用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要求根据这段情节所引发的启示和思考,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2022年重庆中考语文B卷的作文题目中,也出现了关于中华文化和民俗相关的内容。



在未来的语文考试中,传统文化的占比将逐渐增加。很多孩子的语文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归根结底是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很有限,甚至没看过四大名著,以及对古诗词不感兴趣,不会正确使用成语、歇后语,不了解神话传说、民俗知识,不清楚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缺失,就是孩子语文考试中丢分的关键。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国学知识呢?

 

枯燥的说教、死记硬背是很难起到预期效果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要从兴趣出发,让孩子们通过新奇有趣的故事、精美生动的图画,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这个秋天,不妨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了解民俗文化知识,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一起提升语文成绩吧!





3-6岁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图画书


7-10岁



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



藏在地图里的中华文明



给孩子的传统文化课



11-14岁



二十四节气故事



四大名著(少年版)



历史智慧 青少年版插图本




金秋童书特惠!!

最低可享5折优惠


更多精品书籍

读者朋友可进入政事堂童书专题查看



   政 事 堂 往 期 书 单  

“大棋”的崩溃

美国“头号中国通”费正清的中国往事

世纪工程的建设者,张国宝的筚路蓝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