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的“三无”教授,史学界的无冕之王

子明荐书 子明荐书 2022-12-24

胡适在推荐他到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举荐信中,曾评价道“在我这一辈人当中,他是最有学问、最科学的历史学家之一。”


傅斯年曾称赞其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的大师。


蒋介石视其为“国宝”,曾亲自登门请他一同去台湾,被他严词拒绝。


这位被称为“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的历史学家,便是陈寅恪。



当年,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到清华任教,曹云祥质疑陈寅恪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著作。


梁启超反驳道:“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正是因为梁启超这句对陈寅恪的高度评价,让“无学历、无著作、无声望”的陈寅恪,可以到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任教。


陈寅恪有个极其自信的“四不讲”规矩: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凭借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陈寅恪在清华迅速声名鹊起,他的课堂一直座无虚席,甚至朱自清、冯友兰、吴宓等知名的教授都慕名而来,端坐堂下,听其讲学。


他的课堂上,一度形成了一半学生一半老师的奇观,故陈寅恪被赞誉为“教授的教授”。


曾师从于陈寅恪的著名国学家季羡林在回忆其授课时提到:“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尽管,陈寅恪曾因为是“三无”教授备受质疑,但他凭借真才实学彻底为自己正名。



年仅36岁的陈寅恪,便与53岁的梁启超、48岁的王国维,并称为“清华三巨头”。同时,陈寅恪也与吕思勉、陈垣、钱穆一起,被后人誉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而且,陈寅恪还是精通十几种语言和文字的奇才。据说,俄国学者曾在蒙古境内发掘到3个突厥碑文,各国学者前往研究都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果,后请来陈寅恪才得以翻译解读,令学界叹服。


他在讲课中,时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而考证其出处无一错漏。在讲授《金刚经》时,他可以运用多种语言佐证讲解,让听其讲学者无不叹为观止。


民国时期,堪称一代“狂人”的刘文典,可谓学惯中西,曾是孙中山的机要秘书,在庄子和红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他一直自视甚高,曾敢直接顶撞蒋介石,连鲁迅都不放在眼里,却唯独对陈寅恪的渊博学识心服口服,敬重有加。刘文典曾崇拜地说:“我十二分地敬佩陈寅恪先生,我连他万分之一都不如”。


然而,盛名之下,陈寅恪的一生却屡经磨难、异常艰辛,不禁让人慨叹天妒英才。



陈寅恪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陈宝箴为清朝重臣,其父陈三立与谭嗣同等并称为“维新四公子”,也是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所以,年幼的陈寅恪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从12岁开始,他便先后到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地的知名学府求学,直至36岁回国,却连一个正式的大学学历也没有。


幸运的是,有梁启超、胡适等“伯乐”慧眼识珠,没有因为一纸文凭埋没了这个旷世奇才。


但生不逢时,在国运飘摇、局势动荡的年代,陈寅恪生命中最安稳的时光,也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而终结,开始跌入不幸的深渊。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被日军控制。当时,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表示绝不逃难,誓要与北平共存亡。而日军想拉拢有一定名望的陈三立未果,便将其软禁,陈三立不堪其辱,悲愤绝食而终。


对父亲陈三立的逝世,陈寅恪悲痛至极,加之长期治学劳累,导致右眼失明。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后,他携家人开始了到处避难,颠沛流离的生活。


而日军也一路对其围追堵截,企图让陈寅恪到他们开办的学校教书,并许以高薪和各种丰厚的待遇来威逼利诱,均被陈寅恪拒绝。


在逃亡过程中,为复原那些被损毁的宝贵书籍,陈寅恪凭借记忆夜以继日地记录编撰,导致其仅存的左眼也失明了,自此陈寅恪变成了生活起居、读书写字都需要人照顾的盲人。



就在这段朝不保夕,战火纷飞的时节,陈寅恪收到了牛津大学的聘书,成为牛津大学建校三百余年来,首次聘请的第一位中国人专职教授。


抱着到英国救治双眼的希望,陈寅恪曾在牛津短暂任教,但因双眼耽误治疗太久,当时英国先进的医疗水平也无力回天,彻底失去复明希望的陈寅恪最终还是选择回归祖国。


蒋介石撤退时,曾亲自登门劝陈寅恪与他一同去台湾,也被陈寅恪严词拒绝。


本以为抗战胜利,陈寅恪可守得云开见月明,但不想他的悲剧命运才徐徐拉开序幕。


1962年,72岁的陈寅恪在家中不慎跌倒,右腿股骨骨折,导致其无法行动,瘫痪在床。


1966年,浩浩荡荡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纵使这样一位受尽病痛折磨的垂暮老人,也没能逃过这场劫难。


陈寅恪的三个女儿对于父亲被批斗的情形是这样回忆的:


文革”伊始,父亲是校中首批被揪出的“牛鬼蛇神”,“革命群众”日夜随时可以闯入家中抄家。我家即经受多次红卫兵涌进家中,在室内、床头张贴大字报,高呼口号、质问、批斗;高音喇叭对着父母卧室窗户,喧嚣叫嚷终日不绝;令两位老人身心备受折磨。 


1968的一天,“有红卫兵来通知:明日要批斗陈寅恪,他不能走,就抬去现场,接受革命群众批判;届时来抬人,你们不得阻挠、拖延。

——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撰《缅怀刘节先生》


本该被抬去现场,接受批判的陈寅恪,因其学生,时任中山大学教授的刘节挺身而出,甘愿代替卧病的恩师挨批斗,才算保住了这位历史大师最后一丝尊严。


当时,跪在批斗台上的刘节,曾大义凛然地对红卫兵说:“能代表老师挨批斗是我的光荣”,这份深厚的师生情谊令人动容。


当年参与此事的一位当事人也有过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叙述:


查封是“平静”的,陈寅恪的手稿与书籍都专门堆放在一间房子里,等候处理……数月前,陈寅恪还是只能敬仰的一个人物,不要说登堂入室,就是慕名晋谒的请求,也不一定能被接受。


历史系的“革命群众”,终于乘着时势肆意地踏上了这块“神秘的领地”,一睹庐山真面目,痛快地做了一回主宰者。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1969年10月7日,在高音喇叭的责骂声中,陈寅恪含恨而终。这位才学惊艳了一代人的国学大师,就这样落寞离开。



陈寅恪一生致力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史的研究,《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都是颇具影响力的不朽名著。


在双目失明的艰难境地,陈寅恪依然在妻子的协助下,耗费十年心血,完成了他一生的封山之作《柳如是别传》。


很多人不理解,一代历史大家,晚年为何倾尽心血专为一个烟花女子立传,这不是不务正业吗!


陈寅恪曾在投湖自尽的挚友王国维的纪念碑铭中写道:“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在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少有人为女性发声的年代,陈寅恪不顾他人的非议,倾尽心力为这位“出淤泥而不染”的秦淮名妓立传,确实也体现了他一生所追求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这位传奇的“三无”学者,可以说是史学界的一代无冕之王,也是一个时代的眼泪了。


>>相关书籍推荐



12月9-12日期间

可使用优惠码折上再满减

手慢无,赶快抢购吧!!


满400减80优惠活动

优惠码:8H9X3G

数量100张


满299减60优惠活动

优惠码:4STPVD

数量100张


满150减20优惠活动

优惠码:ZHYGB9

数量200张


温馨提示:教材及部分特例品不可使用优惠码,具体适用情况请以实际结算为准。


更多精品书籍

读者朋友可进入政事堂荐书专题查看



   政 事 堂 往 期 书 单  

大国博弈的黑暗森林法则

俄乌战争拿的什么剧本

供销社重出江湖?美联储暴力加息……这些经济学著作建议早点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