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选登 | 语言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
1
课程简介
《英语分析性阅读》是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产物,是对原《基础英语》课程的升级,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专业模块学习打基础。
作为英、法、日、西四个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连续三个学期开课,共8个学分(其中第一学期4学分)。也是外语专业学生培养环节中学分最多的课程。
延续外国语学院传统,本课程教师均兼任授课班级的班导师。教学团队通过执行学生工作“五个一”规范,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2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
课程团队力争融合课程思政于语言教学,综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提供有提炼、有深度、有拔高、能拓展的教学内容,并对学习效果科学地考评。
专业发展的活力在于结合国家社会需求。目前国家的国际形象构建及外交话语建设急需语言专业人才。
考虑到专业发展及对接国家需求,我们团队选择的切入口是中国特色政治话语“走出去”:培养如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外宣材料,关注外交部发言人公众号等资源,使用外交双语语料作为教学素材,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可靠的高级人才。
3
课程思政教学实例
下面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2:文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的短篇小说“Revolt of the Evil Fairies”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例。
我们的基本流程是:
深耕教材课文→精简拔高教学内容→确定课程思政内容切入点→形成教学目标→组织线上线下资源→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互动→安排巩固练习→总结教学得失。
该课文选自美国黑人纪实作家Ted Poston,以诙谐的手法描述了美国肯塔基州Hopkinsville小镇上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主人公所在的黑人社区小学,每年会有戏剧表演;在选择角色时,主人公虽然很出色,但因为肤色原因,无法当选主角,小说描述了他的抗争。
从语言层面来说:
1
语言诙谐准确,但学生不一定能体会到其中的幽默;特别是作者善于使用生动鲜活的短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理解;
从学科知识层面来说:
2
该小说在矛盾选择、发展、激化、冲突高潮及激化的选择,均堪称教科书般的经典,适合文学初学者对小说情节的理解。
从文化层面来说:
3
该小说背景大约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学生们对这段时间的美国国情可能并不熟悉。尤其是有关“种族隔离”的政策。
从课程思政层面来说:
4
小说中主人公通过反抗来还击黑人社区中肤色较浅黑人对肤色深黑人的歧视。该小说的主题discrimination歧视在当今也普遍存在。尤其在中国不断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在国际社区中也碰到类似的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如何面对。基于此,确定教学目标为:
语言层面:现代英文中短语的使用。
知识层面:短篇小说情节发展特征。
文化层面:对美国民权的辩证认识。
课程思政层面:“四个自信”及英译表述。
支撑教学素材的来源多元,包括我院已建设的优质课程资源(如《翻译导论》等)、外语学科经典著作及前沿学术成果、国内外权威英文网站、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等等。
依据精选教学素材,选择教学方法,敲定教学步骤,设置互动与作业。
在疫情期间,我们通过教学可视化平台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如阅读教师点评版课文;观看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优秀视频。
课堂教学的导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 have a dream”:
Martin Luther King所处的时代正好与小说的背景相符;
追问他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这个梦想怎么实现。
同时也可以巧妙地让同学们回答“小说主人公的梦想是什么?”这样就拉回到课文本身。
采用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逐步推进语言、知识、文化环节教学活动展开。
例如,设置问题:针对文中划线部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从而引出对美国历史上种族隔离情况的介绍,其虚伪的所谓“隔离但平等”,以及马丁路德金发起的the Civil Right movement。
然后结合小说主人公还击歧视的方式:
通过当下“污名化”(stigma)等确实存在的现象,引入互动讨论: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歧视。并推荐一些国外媒体评论文章,供学生挑选阅读。如:
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四个自信”的课程思政要点,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还原语境,分析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一是介绍相关在线语料库资源,鼓励学生课后探索,培养工具能力和“搜商”。
而互动的设计、作业的完成及测试考核,则充分利用教学可视化平台的讨论区、作业、测试等功能,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拓展到线上,实现课堂时、空的拓展。
下图展示了基于课文内容,鼓励学生以文字形式表达自己观点。学生提出问题后,师生的参与情况。
上面是我们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尝试,不太成熟,抛砖引玉,期望与老师们共同努力打造“金课”,让学生有所得,让自己有提升。
- END -
文字: 王晓东
编辑: 谢雨晨
审核: 金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