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城区:打造“五型”村居 谱写动人诗篇

水城融媒 2024-03-05

2021年以来,水城区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的重大机遇,聚焦“五大行动”,紧扣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提出建设产业型、工矿型、文旅型、生态型、康养型“五型”村居,示范引领乡村振兴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水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水城区乡村振兴局供图

立足特色,打造“产业型”村居。选准主导产业。围绕猕猴桃“吨产园”、刺梨“千斤园”、茶叶“万元田”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化产业精细化管理,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高效“产业型”村居。培育产业品牌。深入推广有机绿肥、农家肥等绿色种植模式,努力培育农业生态有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强化利益联结。以“三变”改革为抓手,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完善“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利益联结机制,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立足历史,打造“工矿型”村居。在重塑文化上下功夫。深入挖掘“三线”文化,充分保留“三线”历史物件印记,打造“工矿型”村居。在矿区治理上下功夫。聚焦老旧矿区环境卫生问题,对矿区垃圾进行“大清理”,按标准拆除“老危违”建筑,“一户一表”改造矿区设备,规划新建服务设施。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充分盘活和利用闲置资源,科学规划矿区内部经营活动场所,为矿区居民提供创业就业平台,引导矿区居民自主创业增收致富。

水城区乡村振兴局供图

立足资源,打造“文旅型”村居。深挖文化内涵。坚持发展利用与传承保护有机统一,让乡村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生态文明价值有效释放。丰富旅游业态。结合村居文化和旅游资源条件,全面开发乡村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有效激发乡村旅游活力,探索运营模式。持续深化“三变”改革,整合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盘活村居旅游资源。

立足优势,打造“生态型”村居。厚植生态根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原有生态资源打造8个“生态型”村居。抓好环境整治。实施工程建设,持续改善和提升乡村环境治理水平。发展生态经济。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棚经济、林下经济、生态养殖等产业。

立足条件,打造“康养型”村居。建设一批康养基地。利用村寨优质的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较好的森林覆盖率以及适宜的立体气候,打造“康养型”村居培育一批康养产品。充分挖掘当地具有养生功效的食物品种,积极发展特色餐饮,引导餐饮业主推养生菜系。完善一批康养设施。充分考虑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以及游客的娱乐生活需求。




供稿:水城区乡村振兴局 陈晓

编   制:水城区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陈龙 汪靖恒

责任编辑:李鸿

编   辑:顾静玲 徐红梅

热   线:0858-6665333

投稿邮箱:scxrmtzx@163.com(附图)

-------------

往期  推荐

陈石到海坪杨梅等乡(街道)和玉舍国有林场杨梅国有林场督导检查元宵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

赵庆强到红桥以朵双水等街道督导元宵节期间森林防火封禁工作并开展巡林活动

稳经济 促发展 | 一季度产值预计达2.5亿元 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启新年新“铝”途

平安水城 |  水城区:全力做好元宵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 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不当“金领”“白领” 要当“牛司令” 黎平青年吴国邦从上海回乡养牛创业

水城区融媒体中心已有新媒体平台



中国凉都  康养水城

水城融媒公众号

水城发布抖音

预防地质灾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水城区:打造“五型”村居 谱写动人诗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