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 | AI下午茶 "AI+机器人"系列之智能机器人服务商业化应用探讨

SAIA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2023-05-14

随着上海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进程日益推进,如何有效推进机器人在各服务行业的系统化、规模化商业应用落地?对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意义重大。2022年5月27日,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后简称:协会)主办,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协办的“智能机器人服务商业化应用探讨”线上沙龙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熙香艺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艾利特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代表们分别从研究和产业的角度围绕各家机器人的差异化特色分享了其商业化领域的应用与案例。

活动开场,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筹)部长夏爱红对智能机器人现状和项目实践作了分享,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智能机器人正在走进我们的身边,融入我们的生活,人机共生的时代即将来临,智能机器人可能将重构人类很多的生产方式,城市配套设施、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服务机器人已成为城市数字城市转型重要的角色。需要政府、协会和产业链企业生态共同推进和打造多技术融合、多元化服务、大中小融通的综合服务智能机器人生态平台,服务于城市数字化转型战略中。项目实践经验总结:需要推进智能机器人产品高品质发展,希望更多的智能机器人企业生态积极参与到地方标准推进工作中,推进与场景应用相适配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环境配套、电池的续航和消防安全等管理规范;需要推进智能机器人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强化场景快速部署能力、自身AI算法迭代能力、远程系统维护能力和应用系统的开放包容能力;各智能机器人企业提升自我的应用开拓能力,强化对终端客户的运营和服务能力。


本次活动除了从产业角度邀请了机器人企业代表外还邀请了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袁建军解读了"十四五"规划的五大目标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他指出机器人是新技术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技术实现群体突破,与机器人技术加速融合,使得机器人产业产品形态、组织业态、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多技术融合让机器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机器人技术泛化应用到生产装备和生活工具上,使其具备全域感知、智能决策、准确执行等能力,“机器人化”的智能设备已无处不在。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上海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持续扎实推进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深入与落地,面向医疗、建筑、工业及特种等多个场景已研发出多款机器人产品。



企业演讲环节中,非夕机器人新市场项目总负责人蒋琳曦分享的主题是“柔性自适应机械臂在服务场景下的新应用”。他指出由于现有的机器人技术仍以偏机械化的视觉定位和轨迹操作为主,在面对复杂任务和开放环境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很好地胜任许多服务场景中的人工作业,非夕沿着仿人化的技术路线,从力控能力(精度、响应速度、复杂度)和AI技术(层级式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两方面打造系统化创新,自主研发、生产通用智能的自适应机器人产品,从而可以面向非结构化的环境、复杂的接触式任务和多样的自动化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及服务。



节卡机器人专家汪辉博士以“柔性智能机器人助力商业服务新发展”为主题。他指出“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助推器,不仅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还会催生新的产品与模式,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重构。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载体,也是高端装备典型代表之一,JAKA作为行业头部产品,也迅速渗透到城市的各个场景空间,给出面向服务业的一系列应用解决方案,如防疫机器人、无人咖啡机点、巡检机器人、按摩机器人等,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熙香科技CEO李明“面向校园、医院、工厂的无接触机器人分餐应用”为主题,介绍了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生产和学习闭环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学校、医院、公司工厂的食堂在维持机构正常运转及后勤保障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上海熙香的AI智能食堂解决方案,集物联网、自动化、数字化于一体,很好地解决了传统食堂的各项痛点。不但实现了无人化、规模化、高品质做菜,而且实现了无人化分餐,无触化取餐,全自动打包盒饭,以及个性化盒饭等多种功能,在提高餐品口味、安全性的同时,为食堂节约人工,降本增效,提供个性化服务。后疫情时代,会大大助力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的食堂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有个机器人联合创始人蔡晓玮分享的主题是“室内密集人群下的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新场景”。蔡晓玮表示,作为楼宇物流网络和终端触角,YOGO基于L4级别无人驾驶和多机调度能力提供楼宇内及楼宇间的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利用楼宇天然的场景优势,搭建楼内机器人服务平台,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一键送达,从而满足楼宇内的需求供给,促进楼宇经济提升。更重要的是,YOGO机器人可以错时赋能楼宇内多个智能岗位。机器人进入Station自主更换模块,实现智能消毒、物品配送、安防巡更、餐厅配送多功能灵活配置和错峰变身服务需求。蔡晓玮分析,“接下来YOGO希望实现硬件像软件一样,可配置,可更换,可设定,同时,我们也提供更开放的平台,迈入场景快速拓展期,实现效率最优,降低接触,赋能一线成为协调者。未来,在真实场景的规模化服务应用中,让机器人成为数字城市的触角。”


飒智智能创始人兼CEO张建政“面向场景开发的智能机器人多元应用探索”为主题,针对飒智智能面向复杂场景进行产品开发,总结提取多种大场景的共性特点,聚焦飒智机器人在多回环、非确定结构环境下的模式匹配与精准导航,半稠密人机共融环境下的人机交互与即时地图构建及动态规避,多传感感知下的灵敏作业和灵巧运动动态融合与认知,解决机器人之间的认知协同、行走协同、作业协同,以自研开源开放操作系统和多元接口提升飒智机器人与云端智能、数字化、信息化融合及生态参与度,实现跨行业落地和系统应用。目前飒智智能消杀机器人、巡视测温机器人、物药配送机器人、盘点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已经在医院、养老院、酒店、商业楼宇、学校、实验室、IDC机房等场所中实现跨行业应用。



艾利特机器人副总裁吴非在会上以《柔性协作机械臂在新零售服务中的作用》为主题,讲述了协作机器人在新消费行业中无人咖啡站、无人冰淇淋站、无人甜品站、无人面馆等真实案例,并向观众呈现了协作机器人“安全”、“易用”、“灵活”、“高效”等特点。而且,协作机器人作为智能机器人的一种,其核心不是硬件而是平台,具有想象力和开放性,应用领域更是一片蓝海,前景十分广阔。吴总在演讲中还将“渐次自动化”的理念与自动化改造解决方案结合,倡导客户使用渐次自动化模式,将一个复杂的工艺制程拆分成工艺自动化、检测自动化、物料转运自动化、工厂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等阶段,凭借对每一道工艺的理解来进行循序渐进的自动化导入,风险可控、循序渐进、设备利用率高。目前,艾利特已为多家主流行业用户开启工厂的柔性化改造之旅。



在直播活动的最后,线上嘉宾围绕上海发展服务机器人战略优势和机器人产业合作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各位专家对上海充满信心,上海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产业具有很强优势,高校人才集聚,服务场景需求旺盛,具备非常好的创新孵化土壤,目前各类服务机器人在各自赛道已进入成熟阶段,需要进一步融合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建设中。目前,多数企业正在加速复工复产,相信智能机器人无论是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还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能积极发挥科技向善的力量,为城市数字化的进一步转型,百姓生活的进一步便利提供智能化的坚实力量。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也将持续从产业生态角度出发,做好企业和政府的桥梁,发挥好服务和创新生态的平台作用,将从服务、活动、标准和场景对接四个方面做好智能机器人产业推进工作。同时,也欢迎更多优秀的智能机器人企业与协会一起打造智能机器人的健康生态平台,为智能机器人更好地服务城市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同心抗疫 助企纾困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举办银团助力上海人工智能企业复工复产活动

2022-05-26

AI下午茶 | 5.27 “AI+机器人”系列活动 智能机器人服务商业化应用探讨

2022-05-2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