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5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中科院超常儿童测试被抢疯了:你家孩子的智商,你最好别知道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家长会了么 Author 嘟妮的爸爸


上个月,央视在“校外培训调查”系列报道中,点名了近几年火爆的“早培”和“早早培”——这俩词在“鸡娃圈黑话”里一般用zp、zzp取代。


某家长群中两份学龄前儿童的“早早培”简历也被曝光:


孩子A不但可以完成百以内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就读某机构奥数最高班型创新班,还通过了英语剑桥KET考试、认识2000个汉字,即使这样也没通过海选。


而水平相当的孩子B则通过了海选,原因是TA在中科院智商测试中,得到了145。



而这个由中科院心理所发起的“超常儿童测试”,面向5-16岁青少年,且有公开的预约途径,单次收费600元。目前,截至6月中旬的号已全部约满



据央视记者援引心理所工作人员的话:每年3月到7月都是旺季,好多家长提前两三个月就约好了。


为啥3-7月是旺季?


因为这段时间是幼升小、小升初的“窗口期”;很多孩子的简历上,就等着这一神来之笔。


众所周知,任何测试、考核、比赛,一旦与升学评估挂钩,很容易被家长玩坏。在高知家长云集的“水清木华”社区里,关于“超常儿童测试”的讨论一直没停过。




玩笑归玩笑,我们不妨开宗明义的讲,智商测试这个东西,大人权当娱乐没问题,别轻易给孩子做。理由很简单:智商测试很难说是科学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篇文章,来自我私藏许久的一个宝藏教育号:家长会了么,作为海淀区后厂村著名大厂孵化的亲子教育号,背靠网易教育频道的优质资源,它面向4-16岁孩子的家长,旗帜鲜明地反鸡汤、反焦虑、反套路!


这年头多得是营销号和口水文,遇到这种没啥广告、清清爽爽、能扎扎实实学点儿东西的号,挺难得的。朵妈尤其爱看这个号里关于儿童心理研究、K12教育政策分析,以及大语文干货方面的内容,视角独特又接地气。


不多说废话了,甩个名片然后进入正题!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哦~~




我们来看看智商测试这个东西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如果真的要追根溯源,智商测试是从“颅骨测量术”逐渐演化而成的。


未免离题太远,我们就不做太过细致的介绍,你只需要知道这个“颅骨测量术”有一个根本的预设前提:


不同的颅骨能够单凭物理特征(尤其是颅腔容量)确认种族,进而区分不同种族的高低贵贱。


所以说,这个在19世纪风靡一时的研究,是带有明显种族歧视色彩的。


按照“颅骨测量术”的逻辑推演下去,很自然的会形成一种猜想:脑容量和智商之间应该存在某种正相关。



 “智商测试”的理论通常被认为发端于高尔顿(Francis Galton),这个人正是达尔文的表兄。


可惜和达尔文的名声相比,高尔顿总是和臭名昭著的优生学联系在一起。


1869年,高尔顿出版《天赋遗传》(Hereditary Genius)一书,鼓吹遗传的决定性作用。


1884年,在伦敦国际健康博览会上,高尔顿第一次打出了“人体测量实验室”的招牌,这可以算是现代“智商测试”的第一个雏形。



1898年,巴黎大学心理学研究室主任比奈(Alfred Binet)正式开始研究关于智商的测量问题。



比奈彻底放弃颅骨测量,转向心理学的方向,他也被认为是现代智商测试的真正奠基者


比奈的实验方法是:选择一批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任务,在专人指导下让孩子们完成,这些任务会根据难易程度评分。


1908年,比奈量表的第一个版本终于问世,这个量表建立了我们至今仍在沿用的IQ测量标准。


其实这个奠基人从一开始就讲的很清楚,智力(智商就是智力商数)是一个复杂概念,不是仅凭一个数字就能解释的。


你现在知道了,IQ这个概念完全是人造的,起初只是为解释实验结果而设,这个概念注定是粗糙的。


并且按照比奈的说法,他所研发的智商测试,是企图证明用恰当的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潜能。


所以比奈实际上是反遗传论的,他认为智商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先天数值,智商可以通过后天得到改善。





但终究,比奈被卷入历史的洪流之中,像这样的先驱者,很难逃过被曲解的命运。

不管你是支持先天或是后天,一份比奈量表问世,就意味着人的智商被数字化的分为三六九等。

而这正好迎合了当时美国的需要:当时有大量移民涌入,当局需要甄别这些移民是否弱智。

所以尽管智商测试是在英国和法国发端,真正给测试提供大行其道的土壤,却是在那片新大陆。

美国人戈达德(H.H.Goddard)开始大力推行比奈的测试方法,美国公立学校从1910年开始正式对学生统一做智商测试,这是智商测试第一次开始具有官方色彩。


来看看智商测试这个东西在改革派的戈达德手上,是如何彻底变成优生学工具的:

首先,不允许智力低下的美国本土人民生育;其次,阻止一切外国的傻子进入美国。
戈达德对刚刚踏上美国土地的移民统一做了智商测试,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根据比奈量表,有83%的犹太人、80%的匈牙利人、79%的意大利人和87%的俄罗斯人的智力年龄低于12岁,也就是说,这些人全部都是弱智。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测试本身的设置出了问题,但在当时,智商测试就这样变成了助纣为虐的工具——

像美国和德国当年都曾颁布过允许对“智障者”进行强制绝育手术的法律,这是对人权最根本的漠视!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荒唐:仅凭一个智商测试,就能判定一个人是智障?




这本身就是智商测试的原罪:如果你认为智商测试是科学的,那它在理论上的致命漏洞怎么解释?

早在1912年的《教育心理学杂志》上,就有人指出了这个漏洞:智商(智力)到底怎么定义?

如果这个最核心的概念我们都没有办法定义,那测试还有什么合理性?还有什么意义?

之前我们提到过,比奈只是说“智力是一个复杂概念”,“如何定义它是个可怕而复杂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尽力避免触及”。

所以连这个奠基人自己心里也没底,那么他所制定的量表,至多只能测出“比奈智商”。

在智力这个概念无法得到准确定义的前提下,我们对某些研究成果的态度只能是不盲从:

比如1994年曾经轰动一时的著作《钟形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能和阶级结构》(The Bell Curve)。

社会需要的和社会不需要的行为与特质,被智商曲线划出了分水岭

这部《钟形曲线》一度被西方媒体看做是“邪典”,只因其中有不少“政治不正确”的结论:

比如“智商基本靠遗传,后天努力无法改变”;“艺术才华不算智商范畴”;“蒙古人种智商最高”……

当然客观来说,本书也有可取之处,尽管它鼓吹社会的不平等是注定的,却也间接承认个人成就其实和智商数字没有直接联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金本位”的逻辑:行业薪资与从业者的智商并非成正比

比如在中国,金融行业被公认为是平均薪资最高的行业,大学生毕业之后几乎很难拒绝一份金融行业的工作。

然而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调查显示,金融行业从业者的平均智商,在所有行业中仅排第9位

当然,这个平均智商,也是拿现在最流行的那套方法测量出来的。




那么这种并不属于精密科学(当然也不能算伪科学)的智商测试,在当今社会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我们试着从社会资源的角度给出一种解释。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资源短缺的问题是始终存在的,有短缺,就要解决分配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尽量公平的进行分配?这就需要设计一套筛选机制,而现代教育这种模式就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筛选机制。


教育一直是这个社会最受争议的问题,争议的核心是:教育的手段和路径,与教育的本质存在背离

客观来说,现代教育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只教书不育人”的,但这样的设计却有它的苦衷。

为什么在发达社会中,学历仍然是决定性的指标?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中要加进很多在踏入社会中很少能用到的知识?

为什么在考试中,一定要设计少量难度高到变态的题目?

说白了就是要让一部分学生考不上,这样才能顺利实现社会资源(比如名校资源)的第一步分配。

无论怎么说,这样的分配方式已经算是相对公平公正公开了。

智商测试跟这个道理是类似的:也许它并不十分科学,但却是相对公平的一种筛选机制。

就像高考失意并不等于未来的人生失意,智商测试更加无法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

当然个体层面的差异性,并不能左右官方层面的顶层设计——

智商测试作为教育筛选的辅助手段,的确有它的合理性,这不以你“信或不信”为转移。





如开篇就提到的,智商测试这个东西,成年人作为娱乐是可以的,因为几乎没有人会把最后的结果当真。

然而如果你是家长,希望用智商测试来了解孩子,那无论初衷如何,我们都不提倡。

最大的理由是:这种测试根本没法评判孩子的智力水平

当下流行的智商测试都是什么类型?无非是语言、数字、逻辑、图形等方面的题目,然而人的智力远不止这些所能概括。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资深教授戴维·珀金斯博士(Dr. David Perkins)所提出的一种理论,倒是可以参考:

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分为三类: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

现在的智商测试,测的基本都是前两项,而像求知欲、自律性、创造力、沟通能力等等,很难通过测试得到结果。

珀金斯博士给出了一个公式:

一个人真正的智力水平=(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反省智力

也就是说,反省智力才是成就的关键,而这个部分极难量化,自然也就很容易被忽略。

天赋高的人(神经智力和经验智力更高)在进入任何一个领域的初始阶段,总是进步最快的。

但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从小就很熟悉,乌龟在反省智力这个乘数上的水准,是它稳稳反超的关键。

所以对家长而言,与其费心做智商测试,不如在培养“反省智力”的维度上下点功夫。




退一步讲,即便您对智商测试的科学性深信不疑,目前在中国想做一次正儿八经的智商测试其实很难

很多人以为智商测试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做一套题目。哪有那么简单?


正规的智商测试,首先在硬件方面就有严格限定:除了设备本身,还需要标准的环境,包括光线、室内陈设、温度湿度等等。

除此之外,测评师也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有心理学储备,测评师的语速、声调、表情都可能影响到受试者。

最后,即便这些条件都达到,您的孩子也大概率不是智商测试的目标用户

因为智商测试是为极个别的超常儿童或是弱智儿童而设,这在人群中比例非常低。

所以,您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么?

据统计,在真正的高智商人群中,精神病患者(这里指的是严重精神病)的比例高达4.2%,是普通智商人群的数十倍。

还是祝愿每一位家长的孩子都健康快乐吧!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这里有:


>>>>>>你一定没见过的独家育儿干货

>>>>>>免费的儿童心理学实战资料

>>>>>>名师现身点拨如何科学鸡娃

>>>>>>古今中外不走寻常路的硬核妈妈故事

>>>>>>娱乐圈体育圈明星大咖是如何养娃的

>>>>>>为早教、学区房、幼升小、小升初焦虑不已的同路人


(以上内容,关注“家长会了么”,即可查看)



专业独到的育儿心理学,看完这些,你会更懂孩子>>>>>>



“四年级以上的孩子,不配出现在朋友圈


“给孩子报班就像往功德箱里放钱,主要为了许愿!”


《乘风破浪的姐姐》被骂惨的一幕,你家每天都在上演


烧钱拆盲盒有多爽?小学生抽得上头,老母亲恨得牙痒


那个爱说“随便”、“都行”的孩子,其实内心戏可多了


看完了美国大选,一群精明的中国父母默默带孩子做起这件事


(以上内容,关注“家长会了么”,后台回复“心理”即可查看)



拒绝贩卖焦虑!我们只是焦虑粉碎机>>>>>>



在美国抢套学区房,竟花光了我所有运气


孩子饿死都不吃韭菜馅饺子:你继续逼呀!


每个在兴趣班里挣扎的孩子,都经历着一场相亲事故


王思聪、郭麒麟都做不到的事,就别再难为你家孩子了


一块冰淇淋月饼,让我认清了家庭教育的两个巨坑


看了某知名作家儿子写的作文,我的焦虑瞬间被治愈了



(以上内容,关注“家长会了么”,后台回复“焦虑”即可查看)


校园里的事儿,探究家长、孩子、老师最融洽的相处关系>>>>>>



期末考试后,女儿班里有些学霸又开始装渣


男子在家长会上爆哭:有一种绝望,叫“收到请回复


接孩子放学这件小事,有多少“潜规则”是你不知道的


班主任不肯公开的秘密:老师会选哪种孩子当班干部


杭州妈妈建了个校服共享群,惊动联合国,4亿中国家长忍太久了!


“你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天津女老师扯烂了中国教育最后一块遮羞布


(以上内容,关注“家长会了么”,后台回复“校园”即可查看)


我们试图用硬核知识,带来更多有价值的育儿育己干货>>>>>>


我们研究了100首儿歌,全程高能,千万要戴耳机看!


1000年前最火的玩具,你一个月工资才买得起!


为什么全国的小学都是语文老师班主任


这本清代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正在毒害5亿孩子


火遍全球的育儿神器,10万+爆款制造机,凭啥这么野?


新中国唯一官方认证神童:他实话实说让崔永元失控


(以上内容,关注“家长会了么”,后台回复“知识”即可查看)



古今中外的硬核妈妈,那些大人物背后的大女人>>>>>>


中国最强男团背后的女人,死也没等到丈夫儿子走红


她举着菜刀教出一代文豪,拒服侍日军挨冻六天六夜殉国


中国最著名私生子,为什么坚持要让父母合葬?


9个孩子3个院士!她从丫鬟做到最牛后妈,82岁惨死在牛棚里


中国第一北漂公务员,30岁还在家啃老:被我妈惯的


全美最红主播的彪悍母亲:被丈夫一枪爆头后,她劝儿子别哭


(以上内容,关注“家长会了么”,后台回复“妈妈”即可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