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介想象|暗盒与媒介史展览回顾

艺术与媒介论坛 艺术与媒介
2024-11-08

如何成为真正的行动者?当我们不再拘泥于键盘和文字,而是开始触摸实体,让想象有序或是无序地落地,行动就被赋予了确凿的意义。


展览《暗盒与媒介史》来源于一个新鲜的想法:把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本科二年级课程“传播思想史”的期末作业以视觉的、实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当我们以理论和文本为历史之索探寻媒介与人类命运的关联时,当数字化开始逐渐渗透到社会乃至身体中,我们是否能走入或主流或边缘,或公共或私人的空间中,用触摸和感受器物的方式,置身于涌动着个体创造力的多元氛围中,得到一种亲近历史的视角。


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纸箱,一个个性化的媒介空间,一个独特的媒介表达。对于浙大的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参与制作展品,从最初的媒介考古、考现,进而经历头脑风暴、采访调查,到最后塑造装置承载思想,这一系列的环节造就了真正的行动主体,也铸就了一个个更为多元的评价标准。


课程展览思维导图


展览是流动的。作为一个过道展厅,月牙楼的开阔让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们来来回回。上下课的间隙,傍晚小组讨论的时分,进与出像往常一样随意,却又多了许多趣味:可以互动的电话亭装置《二一电话亭》(耿嘉祎作品),需要用自己的充电宝才能观看他人历史的《线》(李雅宁作品),一个永动的浸润了女性生命经验的转盘《理解一棵树》(徐嘉琛作品),还有展示NFT音乐的日常表演(徐磊作品)。


月牙楼展厅外部


月牙楼展厅内部


展览是联动的。“报刊亭” 同时纳入了亭、报刊与邮政的概念,论文也可以被定价(郑丽丽,欧阳雨轩,袁欣作品);还有来自国美创新设计学院的师生们前来观展讨论,同时也邀请了学者们观展点评。“跨界出圈的想象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学院院长韦路老师在看展时说道,“学生们尝试把一些老媒介与新媒介很好的结合,表达媒介背后个人的故事,家庭的故事,甚至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故事,从媒介背后的这样一个展示当中,可以很好的体现出这种社会史。与国美的学生在思想上的碰撞,更是一次跨学科的尝试”。


与国美创新设计学院的学生们交流


我们的时代是症候式的,有着无法摆脱的困境;是精巧的,就像是烤一次火(陈欣蕾作品),需要把手伸进繁密之网,重新唤醒对秩序、无序的怕与爱;也是温暖的,家庭的回忆连绵不绝,而漫长的生命在有形和无形的阶梯上攀登又逐渐退场。这是一场关于媒介的回溯,也是对自我的反思。



以下就是来自行动者们的一些思考:



徐磊


《数字媒介&NFT与元宇宙》

“NFT产品和元宇宙,是未来的主宰者。”


我平时喜欢音乐制作,之前结识了一名同样热爱音乐制作的大三学长,他跟我说,一首音乐原创作品也可以成为NFT产品,我当即疑惑,什么是NFT?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持续关注NFT的动态,也发现NFT与元宇宙的紧密联系。NFT与元宇宙作为潜力巨大的未来市场,在目前还没被大多数人看到。同时鉴于市场上并无太多有关NFT与元宇宙的论文,我也希望借此契机,写一篇论文描述数字媒介的演变以及我们身边的NFT与元宇宙现象,做成小册子的形式供大家阅读。但为了让大家能有沉浸式体验的感觉,我会用电脑和midi演示NFT音乐产品产生的前期过程,跟观众们一起感受音乐的魅力,大家也可以跟我现场即时互动哈哈哈。我的装置总体比较简单,是两本彩色小册子+四周海报粘贴+手卷钢琴+midi键盘,简单明了让观者感受NFT、元宇宙以及音乐的氛围。(哦,有一点很困难,midi太重了,我一个人可能搬不动哈哈哈哈(确实搬不动。))



徐嘉琛

《理解一棵树》



 “借助文字、相片,探寻我和母亲、姐姐的关系,反思在家庭范畴中,女性生命经验在‘代’际上的时间演历。”


展前谈:


我最初想到这个主题其实是在某个没睡醒的午后用15分钟异想天开。不过这种灵光一闪的偶然性的背后其实还是存在某种必然,用很俗的话说是,我相信每个人都有ta自己的人生母题一样的存在,这个母题大多是由ta的成长环境、经历形塑的,ta是你绕不开的,难以遏制对ta思考、研究和自我表达的东西。对于我来说,不断地反思在家庭这个范畴中,女性生命经验在“代”际上的时间演历,不断地在家庭记忆、当下和未来探寻我和我生命中血缘上最亲密的两个女性,我的妈妈和大我十岁的姐姐的关系,就是我的人生母题之一。在我的前十几年的人生里,这个问题一直是隐藏的,还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勾起我强烈的情感和反思的。但是2020年前后我看着我的姐姐步入婚姻,在某个夏天昏沉的午后告诉我她怀孕了,然后在疫情期间经历了疼痛的分娩,这些事让我重新审视我和她之间横亘着的距离,我会觉得自己在生命周期的转盘上被她远远地甩开了(展示中想到融入转盘这个形式也是出于当时这种非常直观的感受)以及在她成为妻子、母亲的这一两年里,她对我倾诉她的烦恼,我会感觉和我观察到的妈妈的烦恼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我想到以对话访谈、收集物品的方式,打捞、拼凑家庭的记忆碎片。


这些事都让我对女性身份、女性生命经验有了新的思考,局限于家庭内部的女性而不是着眼于整个女性群体的原因在于,我觉得家庭内部更容易产生一种命运的相似性,并且我有限的共情必须落于具体的人,否则就会变成一种伪善的博爱。


我目前展示的形式是以我的生命周期阶段为参考系对转盘进行分区,一分区对应一个箱子,展示时由观者转动转盘,转到某区块就可以打开对应的箱子。箱子内放的是每一阶段中我、我的姐姐(比我年长10岁),以及我的妈妈在各自的生命周期中的代表性老物件或者照片,以及以“我”的视角书写的一些文字。转盘的存在意味着不同的观者打开箱子的顺序具有随机性,但最终都勾连出一个完整的 我和我家庭中的女性 相关的媒介的历史。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觉得自己对如何改造、布置箱子空有一些奇怪的想象,但没有与之匹配的动手能力,有时候我会感觉如果我是一个美院的学生,也许我的展呈会比现在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01号箱

 

02号箱

 

03号箱子


展后谈:


我觉得这次展览拓宽了我对“媒介”的理解吧。在展览中不仅能看到承载变迁史或私人历史的怀旧媒介,还能看到对未来媒介的探讨(元宇宙)、关注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另类媒介,等等。以及,有些展品本身就像利用多种媒介进行自我表达并吸引观者感受的实验(例如报刊亭、转盘、“烤火”装置)。在自己设计展品如何陈列、如何引导观者理解的过程中,我更深一层地理解到承载过往记忆的媒介(物)如何跨越时间影响当下通过媒介认识过去的人。


印象深刻的作品是柯雪琦同学的“残障文化与另类媒介”以及欣蕾的“烤火”。


“残障文化与另类媒介”的展呈中“请于下方观看暗盒中的作品,如有不便,请谅解这是他们的高度(120cm:行动障碍者目视高度)”的提示语非常触动我。她对残障权力进入公共空间的时间和地点的梳理,对残障人士的互联网生活、无障碍环境的缺憾等方面的探讨,最后提出的“传播无障碍”的愿景都很具有人文关怀和反省深度。


“烤火”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装置,像一个用各种物件(毛线、镜子、旧报纸、气泡膜、水龙头、灯)完成的表达实验,并以此喻指社会互动关系。



陈欣蕾

《烤火》



“城市记忆和人群的私密经验引发共鸣,让人群被看到并形成一种联结。”


展前谈:


我选择的主题是装置艺术与公共生活的可见性,并希望通过装置呈现我的想法。


选择这个主题的偶然性很强,源于一部叫Paper&glue的纪录片。导演JR将自己做装置艺术的过程记录下来,从早期在巴黎夜晚的屋顶上拍摄的有关非法涂鸦的视频,到美墨边境、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还有加州超高级别监狱,他用人群形象结合墙纸和胶水创造沉浸式装置艺术,对这些地区进行深度探索。他利用这些装置激活空间的活力,让人群参与进基于对话和共识的公共生活。让我感觉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是可控的、跨域的、跨种族的,可见性可以仅仅通过墙纸和胶水被建立。


空间的叙事可以呈现出人群的不同处境,装置艺术作为一种媒介,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体验,这个过程需要观众的参与,而不是作品的单独呈现。而在一个特定城市中,我们的视觉更多地被某种强行象征性的东西所占有。事件性的艺术行动(运动)很难说到底是服务于艺术家自身还是面向公众。尤其是在我们目前所在的地域,城市与人群的共同记忆存在的时间其实很短,甚至不足以产生不同人群的联结,所以我希望最终可以达成一种共识,可以看见和抵达一些东西,作为我们参与公共生活的痕迹。


思考展品呈现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物质上的困难,主要是怎么让观众去感受和让大家参与进我的作品。我不希望要用非常多东西去解释这个装置,想要让这个装置自己表现或者是让大家自己体会。二是我在准备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想法,太多想法堆积起来导致我的展品包括主题想要囊括的内容变得越来越臃肿,包括公共冲突、对权力抵抗,大众文化等等,这样一来更像是扩大到了公共艺术的介入问题。怎么样把这么多想法容纳进一个箱子,又不显得杂乱是我的还在思考的内容。还有一点是其实我不是很想扩大我对现有状况的悲观,所以我一直在找一个符合预期的装置去支撑我的作品,而且想用很日常的材料。目前已经准备了的是水龙头、毛线球、旧报纸、浆糊,打算明天去捡一些可以利用的垃圾。


我希望我的装置呈现的是城市记忆和人群的私密经验引发的共鸣,表现一种互动状态,使人群被看到和形成一种联结。


展后谈:


这次展览让我发现媒介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在以多种形式介入我们的生活,同时它可以是任何事物。传播在我的概念里不再是一种单向的向外输送的行为,变成了一种互相理解和对话的过程。


用转盘展示代际关系的传递和轮回,用一种可见的形式展现生命尺度中潜在的联系,是一个很容易让人理解的角度。还有关于残疾人的箱子,可以说是一个提高少数群体可见性的窗口。


镜子。可以作为这次展览的延续吧~一个对照,狭义上与传播相悖,因为照镜子是看到自己、向内的,但是从另外一种视角来看,镜子所展现的也可以是一种延伸,以这种视角来看或许能发现一些可能。



李雅宁

《线》



“我永远相信,媒介作为中间的力量会影响两端。”


因为缘分吧,这次做作业的全过程,我好像都没有任何目的性,都是在随机应变中创造。


看到作业那会正好在外婆家,小时候翻箱倒柜看到的那些老物件就在手边,就决定要做这么一个展现形式。也有一点人菜瘾大的原因在吧,想要挑战一下展品的制作。开头就是困难。老物件是我大概半个小时扒拉带走的,而不是想好一个主题,带着明确目的去找的。


发现,知行合一不仅仅是说你做的东西和自己想的一样,也可能是做的东西改变了你的想法,在这次其实我基本上就是在被实践拖着走的。形式成为重要内容的时候,它也对于内容有着影响。就像我永远相信的,媒介作为中间的力量会影响两端。



颜妤

《杭州非遗手绘地图》



“我们不必对非遗的传承抱有悲观的态度,在社会力量协作下、数字化媒体合力中,非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能持续不断的激发起特有的生命力。”


选择非遗这个主题就是灵光一闪,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前期花了很多时间构思,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①选定区域(是比较容易实践的杭州还是自己的家乡台州,最后地理因素考虑还是选择杭州)②如何绘制地图。浏览了很多的网站,尝试用电脑软件绘制,但最后还是决定用手绘。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想法很多但能力有限。想过很多设想,是立体的地图、像素化地图、水彩地图、点状式地图还是手绘地图等等,实际考量在短时间内手绘最为现实。③非遗种类上的选择。查找资料时的困难不是非遗太少资料找不到,而是非遗太多,如何筛选成了大的问题。(最终没有按照国家级、县级、市级、地方级来划分,而是选择我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绘制在我的非遗地图上)。我觉得我们不必对非遗的传承抱有悲观的态度,在社会力量协作下、数字化媒体合力中,非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能持续不断的激发起特有的生命力。



耿嘉祎

《二一电话亭》


 

 “二一电话亭,让一加一等于一,回归交流最初的样子。”


展前谈:


在手机和网络普及之前,电话亭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在一个几乎人人都有手机、网络发达到可以随时随地视频通话的时代,电话亭似乎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废弃、拆除,是大多数电话亭的归宿。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却又好像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好远、好远。作为传播思想史课程的学生,我希望能通过多种方式的改造,赋予电话亭新的意义,回归简单的传播方式,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纯粹,回归交流最初的样子。于是制作了二一电话亭。


首先,二一电话亭名字的由来。第一层含义是电话亭中有两种媒介,合起来就是两个“一”。第二层含义是,在二进制中,两个“1”相加得到“10”,寓意回归简单的传播方式能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二一电话亭的使用方法。整体上,二一电话亭根据展览主题的一部分——暗盒,将内容藏在了盒子里。在一个盒子中,存放着一个仿真电话机,希望能唤醒使用者的记忆。在另一个盒子中,存放着一支录音笔——口头传播的象征,使用者可以录下自己的快乐、伤心,也可以录下给予之后的使用者的话语,甚至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声音。同时,使用者可以倾听之前的使用者留下的话语,甚至与之对话。“二一”的第二个“一”在另一个盒子中,一个留言本是文字传播的象征。与录音笔相似,留言本上可以留下各种形式的文字或图画,或任何你能想到的东西。在体验结束后,请将所有物品放回原处,并关上盒子,以给予下一位使用者良好的体验。作为暗盒,当然不能少了隐藏款。在二一电话亭中,也有隐藏款——纸杯电话,是小时候的交流方式,也是最初的交流方式之一。


 留言簿上同学们的留言


展后谈:


媒介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不只是传播的方式,上面还附着着回忆、历史、情感。


插上充电宝会亮的线的盒子,有很多卡片,非常有趣。还有留学生同学画的画和连着的地球,以及电话亭、转盘、摄影日常,都令我印象深刻。他们不只非常有创意,也体现了媒介史的主题。


下一次作品或许可以试试AI,实景还原传播思想史,不过实现的难度比较大,但是如果能实现会超有趣。



郑丽丽

《杭州报刊亭》

 


“报刊亭新用”


展前谈:


我选择的主题是杭州城区的报刊亭,形式是论文加地图。小的时候在绍兴的老城区住过一段时间,放学在街口买一份报纸回家,吃完饭在城市广场大谈时政,是我外公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路径。现在外公多通过抖音、今日头条等互联网渠道获取最新消息,报刊亭也逐渐淡出城市传播的舞台,想从从作为城市符合和社区记忆的报刊亭发展来由点及面探究城市传播的变迁。


至于为什么选杭州而不是绍兴,一来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具有前沿性和代表性,二来也想了解杭州的报刊亭发展,将之与绍兴的报刊亭发展做比较,寻找一些异同。


我的结果展示想模拟一个微型报刊亭,为此我收集了一些时下的杂志、报纸和我的论文一同展示,但是他们形状大小都差不多,在装饰和摆放过程中太过同质化,没有突出性,尤其是我的论文,有些格格不入、乱七八糟,为此肖剑老师还建议我给论文加上封面甚至价格,模拟报纸和杂志。


展后谈:


作为被新媒介包围着的千禧一代,媒介无时无刻不在更迭、变化,本次展览通过一个个暗盒展现一个人、一个家庭或者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媒介发展与变迁,由小及大,我们仿佛能窥见传播与媒介发展的全貌。不同同学的作业风格不同、展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有存在着微妙的联系,正如媒介联通万物,传播跨越时空。以我和欧阳雨轩、袁欣同学的组合作品为例,邮政衍生出报刊亭,而报刊亭售卖杂志。中国邮政的发展与共和国的发展密不可分,而报刊亭则与城市、居民密不可分。也许报刊亭会消失,但记忆不会消失,传播的魅力在于传承,无法预测、记录如口头传播依旧诞生了《荷马史诗》。


我印象非常深的有中缅边界口岸,姐告玉器的地图,小的时候去过西双版纳,由版纳开车不过几小时就可以到缅甸玩一圈,路过国境线,是跨越边界的那种激动,但同时又觉得边界在很多时候并不存在。这个作品能从中感受到边界和无边界,同时精美的绘画和介绍又可以展现不同国家的民俗风情,很有意思。


其实我一度觉得咱们的展览除了暗盒的形式没啥内容上的主题,老师和助教姐姐也支持了我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创意,每个人的作品风格不一但在展览中又和谐统一。只是可能因为时间还有疫情限制,以我自己为例,选择的是杭州的报刊亭,颜妤同学选的是杭州的非遗文化,希望如果有下一次能更多地展现家乡、民族的特点。  



袁欣

《邮集》



“以邮政变迁为立足点,追踪其背后折射出的传播媒介在时间、空间、种类等多方面的变化曲线,了解从单向传播到公共传播的变化,形成独特的研究视角。”


刚开始我选择论文形式是想将邮政发展史和媒介传播史相联系,因为我一直对邮票比较感兴趣,我爷爷家里也有一本有年代代表性的集邮册,同时邮政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华民族成长,所以我以邮政史为切入点,能够较大限度地窥见传播媒介的变化过程;同时邮政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我可以将媒介传播放到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可以打开我的视野和角度。后来我通过采访了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些人,从他们口中获知了那个年代的邮政小故事和邮政的变化带给他们的影响,我就萌生出把论文做成小册子的想法,因为小册子会让这些内容更加有趣也更有吸引力,我想将这两段交织在一起的发展史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


邮票作为邮政的代表性因素,为大众所熟知,因此将邮票作为箱子的设计要素不仅贴近主题也能迅速拉近与观展者之间的距离,并且与我的展示物之一——集邮册相呼应,而且在本次展示中邮票是以一个特殊的媒介形式出现的,这也能给观展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集邮册其实在很多集邮爱好者那里是属于很贵重的物品,我本来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年代的集邮册做成一个系列,但是最后还是因为一些原因没能收集全,这也是我比较遗憾的一点。同时也是这个困难让我发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有着收集曾经的邮票的爱好,一个个小小的邮票中其实承载着一段段独属于每个时代的文化内涵。我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万物皆可为媒介”,而媒介不仅仅是一个传播的工具,其本身就是文化的象征。



欧阳雨轩

《新中国的媒介传播实践案例》


 

“将影视作品中应用的媒介进行还原和展开,让大家发现平常并不太会注意的东西。就像策展的主题‘暗盒与媒介史’,打开盲盒,发现惊喜。”


展前谈:


我选择的主题是影视中的媒介史……上次上课谈到咖啡店的时候,我说北街咖啡、三墩咖啡之类的一些店铺装修会摆放很多老媒介元素,比如老电话、老收音机等,作为一个风格化的装饰。其实还有像堕落街的老南昌子固路拌粉,许多媒介元素的运用也是在渲染一个复古的氛围。


……其实影视作品里,要还原当时的情境,也会有很多的媒介元素的运用。我记得今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父辈》中,徐峥指导的《鸭先知》这一节,当时有一个采访中说到道具组、美工组很多人并非是老上海人,甚至都没有经历过那段时间。因此他们就需要去找各种各样的老物件去还原当时的场景。


我选择的一个大的主题影片是前年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它本身作为一部献礼新中国七十周年的影片,涵盖了1949-2017年的中国发展史。


我觉得探索的过程有很多困难,但是也有很多乐趣。比如说,有的媒介元素不知道型号、款式,只有一个大致的影响轮廓,而淘宝上有长相一样的影视道具售卖,就会冲进客服里面去问这是什么,然后被客服一脸懵的打出来。有的东西书里才有记载,网上资料里根本没有找到,也找了很多图书馆的纸本资料。在整个探索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影片中的BUG,比如1949年的场景里出现1953年的物品。当然也有一些横向的对比,比如《你好,李焕英》中售货员塞到贾晓玲手中的收音机,和徐峥执导的部分,一群人在上海的弄堂里听女排比赛时的收音机是同一款收音机。对于一个探索者来说,这些都是十分惊喜的。


在策划展览装置的过程中,我也尝试与其他人的内容进行联动。一方面是和许恒瑜的“影视未来”联动,同样是在影视资料中探索,他是用新媒介、融合媒体来讲述未来可能有的媒介元素,我是用旧媒介(小册子、杂志)来呈现过去的新中国媒介史。另一方面也会和郑丽丽的“报刊亭”联动,我的“小册子”杂志也会出现在她的报刊亭装置中(及旁边)。


展后谈:


这次展览,我觉得重在过程中的交流。一方面可以看到别人的思路,理解别人的私人媒介叙事;另一方面,也开始观展的人和我们之间的交流。当观展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看着不同的展品发出不同的表达的时候,比如“我当年用过的是怎样怎样的”,也是在我们自己的脑海里构筑一个断代媒介史的过程。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二一电话亭里的留言簿这一个展品。因为本身的设计是曾经的电话亭如今也具有了朗读亭、倾诉心声的亭子的作用。但是当我到现场看到设计的时候,我发现这本本子非常的厚、重,从暗盒里拿出来也不是特别方便,所以我一度会怀疑它与观展的人的交互性会不会很好。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顾虑多余了,因为有特别多的人,在与我们的展品发生互动,留下了自己的心声。还有就是像女性视角的那个转盘与三个箱子的叙事,她自己的内容其实就自成了一个小小的连续主题,甚至可以作为完全独立的展品,我觉得很有意思。


下次展览的话,一开始就有一个目标,可以做得更聚焦。比如“媒介即延伸”,那么可以从“视听嗅触”几个角度,分展区分大组进行展品设计,大组内进行一个协调与沟通。(怎么感觉在给下一届出题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文灿

《杭州南宋文化媒介》



“那个充满战火和悲惨的时代,也有着他们的诗与传奇。”


我对杭州的认识和憧憬,是从南宋诗词和有关南宋时期的历史故事产生的。从小时候背诵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到后来看的《新白娘子传奇》,都给杭州这座城市增添了温柔和朦胧的色彩。我很期待杭州现存的历史遗迹或者博物馆看到《清明上河图》上所展示的南宋文化和气韵,所以我选择了这一题目。选择地图的形式是因为便于展示杭州和临安跨越千百年的练习,比如现在杭州的地铁站的名称,就可能是南宋时期的一条街巷,我们能够透过这一媒介看到百年前南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收获一种跨越历史长河的感动。 


主要的困难可能就是杭州太大了,我没办法把所有有关南宋文化的地方都去看一看,但是我采用了线上参观的方式,了解了比如杭州丝绸博物馆、杭州扇博物馆等地区。还有一个问题是,南宋文化在杭州的沉淀,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地点上,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比如杭州的评词,我只选取了典型的文化传承点,作为代表。


新的感受就是西湖真的是南宋文化在杭州的聚集地,大量的遗址都集中在西湖附近,而临安依西湖而建,面积只是占了当前杭州的一小部分,杭州距离西湖比较远的地方,很难找到比较有代表性的南宋遗址。


希望大家通过现存的媒介,遗址也好,民俗也好,看到那个充满战火和悲惨的时代,也有着他们的诗与传奇。



许恒瑜

《神经浪游、意识上传和虚拟现实—初现端倪的近未来媒介》



“预测未来媒介动向,找到近未来媒介中一以贯之的传播思想。”


展前谈:


我选择的是影视资料类作业,探讨的是一些有关于意识上传等具有科幻色彩但又已经初具雏形的未来媒介技术。因为我本身对科幻作品有着较大的兴趣,所以想探讨一些里面的媒介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因为这些有关这些概念的专业学术研究比较少,一些观点更多的是建立在假想的基础上,说服力可能不足。同时这些技术都是多学科高度发展之后的集成物,其历史沿革有多条脉络,怎样梳理出一条主线也是挑战。最后就是有关素材的搜集。


对于这一部作业呢,我就是想从中发现甚至预测一点未来媒介的动向,找到在这些近未来媒介中一以贯之的传播思想。



展后谈:


我选择的是影视资料类作业,探讨的是一些有关于意识上传等具有科幻色彩但又已经初具雏形的未来媒介技术。因为我本身对科幻作品有着较大的兴趣,所以想探讨一些里面的媒介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因为这些有关这些概念的专业学术研究比较少,一些观点更多的是建立在假想的基础上,说服力可能不足。同时这些技术都是多学科高度发展之后的集成物,其历史沿革有多条脉络,怎样梳理出一条主线也是挑战。最后就是有关素材的搜集。


对于这一部作业呢,我就是想从中发现甚至预测一点未来媒介的动向,找到在这些近未来媒介中一以贯之的传播思想。



《草原红色文化轻骑兵:乌兰牧骑》



作品简介:


乌兰牧骑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在思想引领、凝聚共识、文化传承等方面意义重大。在浙里,想通过暗盒,让来自草原的声音被看到、听到、注意到……


展后谈:


最大的感触是万物皆媒!在最初选题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觉得角度还蛮新颖的,但在看了大家的作品之后才真正感受到万事万物都可以作为媒介,同时与媒介史相伴而生的还有对以往的追忆,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媒介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


印象最深的是柯雪琦同学的《残障文化与另类媒介》的选题,给我的感觉是格局一下就打开了哈哈哈哈哈,关注到了相关历史上与残障文学、关注残障人士的历史事件,同时把箱子设置到残障人士可阅读的高度简直不要太有心!真正关注了我们生活中特殊人群的媒介使用习惯,也是未来城市建设、媒介发展应当着眼之处。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陌生人图书接力的想法,简单来讲就是和陌生人来分享自己很喜欢的图书,最终实现一个闭环。但考虑到上课的学生之间可能都比较熟悉,所以也可以考虑招募课程之外的、愿意分享的同学。大家可以通过信件的方式讲出自己的媒介故事,实现群体间的分享。



柯雪琦

《残障文化与另类媒介》



“让观者‘看见’空白”


作品简介:


本展品意在通过挖掘另类媒介的发展与现状讨论残障与平等议题,从残障人士与主流人群的两个视角展现关于残障文化的媒介生态。当我们探讨话语传播或者媒介感知时,个体媒介接触的差异性似乎被忘却,而当我们探讨残障文化时,残障人士个体的人格需求却消匿在这一身份标签里。在众多感官完好的主流人群眼中,残障人群成为了“看不见”的空白,成为了扁平的话题。另类媒介作为主流媒介的对立,它的存在即是为了弥合主流文化中的话语鸿沟。本作品的意义正是追求媒介传播在文化记忆和障碍消除的本初价值,用可视化的媒介状态展现来让观者“看见”空白。


展后谈:


这次展览我做的是残障文化的相关媒介研究。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媒介和人文的关系其实是错综复杂的,媒介即可以是信息的外在实体也可以是信息的流通渠道,在多方媒介的交融中,传播即是发声又是回束,人即是主体又是客体。话题和媒介传播的因果关系是可以倒置的,在我的主题研究中我也是第一次意识到媒介鸿沟的存在,我们总是在讨论媒介的触达但忘却了媒介的障碍,这也是为什么我设置这样的一个展品,就是出于对传播无障碍、媒介破壁的恳切期望。


让我印象深刻的展品是徐嘉琛的女性成长史,她关于媒介机理的叙述很有意思,围绕家庭选取的几个节点做成的圆环有一定的互动性,会吸引我去观看和思考。


我觉得其实可以中期作业做论文报告,期末根据中期报告的主题策展,感觉这次时间还是有点赶,来不及挑选材料做更好的呈现。



马也

《被记录》



展后谈:


参与这次展览,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对传播的概念以及媒介的内涵的了解。我并不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人,因此一直被大家的思维碰撞与组合“震撼”着。媒介的确是多种多样的,而即使是同一种媒介,以不同的传播方式思考,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呈现效果。


让我印象深刻的主要还是同样与我选择了“老物件”这一主题的作品,通过对比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更感受到了自己学习进步的空间。


可能下一次可以采取自制小册子的形式,用手绘或者打印的方式,展现自己理解的媒介史。



夏一辰

《日常摄影:构建生命的视觉档案》

 

 

“日常摄影:构建生命的视觉档案”


作品简介:


数字日常摄影反映了一种更为真实、生动、自由的摄影实践。某种意义上它打破了艺术摄影或传统摄影的既定框架,形成了一种大众本真文化,展现了对日常生活的迷恋、对民间的关注,一种“日常”而非“非常”的视觉。


通过摄影镜头,一个普通的生活片段便从漫长而庸常的生活中跳脱出来,成为一个特殊的时刻,按下快门的瞬间是拍摄者内心情感的映射,同时,所记录的影像瞬间又赋予了拍摄者某种新鲜、美好、有趣或特别的生活/情感体验。


这些日常生活的影像碎片最终组合成个人生命的图片,成为其生命历程的视觉档案,被保存、分享和铭记。而网络的发展使得大众日常摄影实践的重心越来越偏向一种媒介化的公开展演与社交互动, 拍摄、上传分享、反馈已经成为了新的大众摄影法则。展览中,我所展出的照片均为本人 2017-2020 年发布在社交平台的日常摄影作品。


展后谈:


通过这次展览,我越发认识到传播、媒介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传播学的学生,我越发感受到这门学科的魅力。


这次展览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有很多,我感叹于同学们的思考与表达。残障文化与另类媒介、女性身体与媒介等等主题,或许我们表达的东西远远不够,但在这场展览中,这些主题的出现饱含人文关怀,给了人们更多思考的出发点,也为这些话题收集了更多的关注。暗盒打开,目光和阳光一起落在这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少有关注和思考的地方。我以为这是这个同一主题下多元表达的展览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我觉得下次传播思想史展览的主题可以是探索旧媒介的新运用或者新形式,或者新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其实我在这次展览中的主题——“日常摄影:构建生命的视觉档案”更偏向于这个,摄影从追寻艺术的线性发展,到成为文化媒介的多元转变,研究在这个“全民摄影”的时代,已经成为最为活跃和最主要的传播媒介的摄影对于个体、大众、社会的意义,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传播与媒介这一主题。


至于新的形式,我认为策划一场线下展览是非常棒的形式,但线下展览的传播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认为可以同时举办线上、线下展览。



黄昀

《定格温馨:家庭影响媒介志》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有家庭温馨感的场景莫过于一家人在一起看家庭合照或者录像带记录”


作品简介:


《定格温馨:家庭影像媒介志》这个盒子中,用文字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呈现了我所在的家庭影像记录设备的更新进程,由远到近的排列和设备的使用时间相贴合,1993年生产的胶卷相机和2006年购入的数码录像机的实物展示,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录像设备的更新换代。


在呈现之外,结合书籍、论文和影像资料,我对家庭影像自身及其横向、纵向传播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做成卡片式的小卡放在信封中方便取阅,同时摘录了家庭影像记录和影像记录有关的话,贴在盲盒两旁,希望可以引发大家的进一步思考。



郑雅文

《媒介并发症自我诊疗中心》



作品简介:


您好,欢迎来到——媒介并发症自我诊疗中心。


20世纪初无线电话出现初期,基本由军方使用,还没有荼毒普通民众。70年代,摩托罗拉手提电话面世后,手机对人类才开始正式发起进攻,并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传播媒介。从那时起,不同年代的人类开始中了不同的手机毒。即便90年代寻呼机短暂出现,也没有能够撼动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霸主地位。


2016年,美国国立卫生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可以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中的标准,评判一个人是否手机上瘾。


如果你在危险的情况下还忘不了玩手机,产生不适后还想玩手机,短时间经常查看手机,如果没法用手机就会感到焦虑烦躁不安,甚至沉迷手机导致失眠、睡眠障碍、精神萎靡、身体不适、家庭骚乱…


那,可能要考虑挂个号了?



助教高亦伟

 《通往心灵的媒介》



“当镜子一直存在,审判就不曾离开”


作品简介:


这是通往内心世界的媒介,看与被看。

当你凝视自我,你会读到什么?


整场展览,我们一直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媒介,生活中,亦充斥满外在于身心灵的物体,最后,让我们借由这面镜子,回看自己,与内在的自我世界产生联结……


刚才的你与此刻的你,是否还是同一个你?



参展者:(排名不分先后,按首字母排序)

AN CHAEYEONG、陈桉棋、陈果、陈海琳、陈思晓、陈欣蕾、陈芝慧、陈子张、程倪妮、崔秀印、耿嘉祎、高亦伟、韩潇宇、洪鑫、黄景园、黄敏皙、黄释愿、黄馨茗、黄滢璇、黄昀、姜旻廷、姜续敏、蒋昕茹、金於陈、金智允、柯雪琦、李承玹、李施贤、李文灿、李雅宁、李妍姝、林柔妤、林书英、林陶然、林源励、刘承澔、刘莫北、刘颖琪、马也、毛淑凌、南襄幻、南洙珍、欧阳雨轩、朴恩卿、朴炫儒、朴知娟、曲坤、申旼娥、舒乐、孙中玉、陶振宇、涂乐欣、王璟怡、王芮昀、吴家锐、吴娜庆、夏一辰、徐家淳、徐嘉琛、徐磊、许恒瑜、闫虹玉、颜妤、羊律妍、杨静文、杨梦甜、杨巧儿、姚羽雯、叶芓领、俞滢、

袁欣、张帆、张舒蔚、郑锦仪、郑丽丽、郑雅文、郑艺真、周宏峻、周凯琳、庄凯慧


策展人:

肖剑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术与媒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