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年第4辑目录

本刊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3-10-0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2年第37卷第4辑 | 总第145辑


封面题字 / 顾颉刚

封面图片 / 《长江万里图》(部分)

纵43.5cm,横1656.6cm,为绢本水墨长卷,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原传为五代时释巨然所作,今研究认为乃南宋时人所绘。图中重点描绘长江从岷山到入海口的地理景观,同时标注沿江两岸地名240个,是目前所见最早有地名标注的长江整体山水图卷。

本期目录

学术论文

基于地理网格的历史地理数据组织方法研究 / 5

李 爽  程承旗


唐宋诗歌中物候记录的规律总结及其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 12

刘亚辰  陶泽兴  呼雪梅


资源利用与灾害应对:陕甘宁边区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 22

程 森


晚清吐鲁番《葡萄沟水善后分水章程》与乡村水利秩序的变动 / 37

张 莉  薛子怡


自然、技术与航道:海洋视域下近代上海港发展的再分析 / 48

刘炳涛  单 丽


秦代乡里编组的形成:聚落设计与行政体制 / 58

冉艳红


西汉未央宫内的禁中与殿中 / 68

张光晗


孙吴西晋南岭政治地理格局的变迁——以政区边界调整为中心 / 78

张兢兢


法律地理学视野下的明代“口外为民” / 88

刘正刚  张柯栋


清代县级政区的调整模式 / 96

赵逸才  王开泳


整欠:16-19世纪中缅暹间的曼陀罗政权 / 108

严 赛


《解放日报》广告所见刊行地图与延安的地图出版事业 / 119

潘 晟


学术评论

史念海先生与先秦秦汉历史地理研究 / 129

徐少华


清代灾害治理研究的新探索——周琼《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评介 / 136

刘希洋


史地札记

我国传统文献中的“历史地理”一词及其内涵初揭 / 141

李大海  闫 笑


战国时代赵南长城始建年代考辨 / 148

王兴锋


元代绍熙军民宣抚司建置辨析 / 154

伍 磊


补白

宋人张咏《新市驿别郭同年》之“新市”考 / 118

陈雨星


“守正与创新——纪念史念海先生诞辰110周年暨2022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一)/ 封二

“守正与创新——纪念史念海先生诞辰110周年暨2022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二)/ 封三


本期提要

基于地理网格的历史地理数据组织方法研究

李 爽  程承旗

针对多源异构历史地理数据难以一体化组织、规范存储这一瓶颈问题以及学术资源共享的现实需求,尝试在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历史GIS)研究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多尺度地理网格概念及方法。通过沿用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中“生存期”概念,采用地理网格来关联空间信息,形成了一套基于地理网格的历史地理数据规范性组织方法。基于上述方法,探讨了矢量、栅格两种数据结构的网格化描述方案,以及基于“对象表-编码表”的网格化存储具体方案,并分别就不同数据结构给出典型应用案例。上述理论及案例表明,地理网格可以通过关联空间信息进而成为关联历史地理数据的纽带,为数据的规范性整合、检索、一体化表达提供了新思路。

唐宋诗歌中物候记录的规律总结及其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刘亚辰  陶泽兴  呼雪梅

基于唐宋诗歌中的物候记录和现代物候研究,总结了唐宋诗歌中物候现象反映的周期性、顺序性和同步性等物候自身规律,以及诗歌中物候现象随纬度、海拔、地形、人工建筑和热岛效应等地理因素变化的规律。同时探讨了唐宋诗歌中物候记录对自然时节、农时、雨季及水情和极端气候事件的指示作用。对诗歌中物候规律及其对环境指示意义的梳理,既为诗歌物候记录在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了解古人对当时地球环境的认识。

资源利用与灾害应对:陕甘宁边区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程 森陕甘宁边区境内有各种野生动物生存其间,野生动物被视为调剂生活、增加收入的重要资源,边区军民通过“打山”获取野生动物。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野生动物频繁进入农耕区咬死、咬伤人畜,啃食庄稼,边区政府和民众依靠除害运动加以应对。陕甘宁边区时期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持续紧张状态,是当时人与自然竞争、斗争结果的外化表现,是在战争环境下人类面对严重生存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具有特殊的时空尺度特性。打山和除害运动一方面造成一些大型兽类减退,生物多样性降低;另一方面又使得人畜生命和农业生产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也破除了迷信,提高了政府威望。探索不同时期人对自然认识、利用和改造以实现其价值的史实,让自然走进历史,并为保障自然完整、和谐、美丽贡献历史殷鉴,应是当代环境历史研究者的职责。

晚清吐鲁番《葡萄沟水善后分水章程》与乡村水利秩序的变动

张 莉  薛子怡

学术界对于西北干旱区传统乡村社会的水利秩序的形成及其变化过程一直所知甚少。通过梳理和分析晚清吐鲁番厅衙门的水利诉讼档案,整理了《葡萄沟水善后分水章程》的具体内容及“旧章”之名下章程实际内容的变化过程,展现出光绪初年以来吐鲁番乡村社会秩序的有序化和整合过程中国家力量的介入,以及地域社会村庄间力量的博弈与乡村社会水利秩序重构的过程与机制。


自然、技术与航道:海洋视域下近代上海港发展的再分析刘炳涛  单 丽立足于海洋视域,以航道为切入点,围绕天文台、灯塔、挖泥船等技术,探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技术变革对上海港发展的影响,试图为近代上海港的发展提供另外一种思路和解释。受台风、岛礁、泥沙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往来上海港的远洋、近海、内河航道不断受到威胁;而在欧洲科学发展、殖民扩张的进程中,天文台、灯塔和挖泥船等技术被引入中国,为进出上海港的船只提供气象预报、照明导航和航道疏浚服务,从而确保了往来上海港航道顺畅和船只安全,扩大了上海港的对外贸易,进而促进了上海港的发展。近代上海港的发展本身是人与自然相互交织的过程,同时也是欧洲科学发展、殖民扩张以及在华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

秦代乡里编组的形成:聚落设计与行政体制

冉艳红

在秦代国家的制度设计中,里是百户以下、有垣墙的聚落。里的户数与垣墙两者在逻辑上存在矛盾。在长期的民众自发需要与国家塑造交互作用下,秦代存在不少偏向垣墙本位的封闭聚落,以封闭之里为国家统治的基本单位。由于民众已走向散居,乡作为管理人户及其附着地域的官,必须依就近人户所居之里的原则设置,而非简单以面积或户数为标准。在远离县邑及其附近仓、田诸官的离乡,只能由乡代行管理垦田、廪食等本属于其他诸官的职能,具备了后世政区特点。这一政区化趋势的起点在于秦代里的地域性与就里设乡的原则。

西汉未央宫内的禁中与殿中张光晗汉代宫省空间分宫中、殿中、省中(即禁中)三大区域。西汉未央宫最核心区域位于未央宫内的北部,包含温室殿、椒房殿、掖庭、少府下辖官署等所在的禁中,也包含禁外以承明殿、承明庐、石渠阁、天禄阁、兰台、金马门所在的殿中。未央宫第2号建筑遗址位于前殿、宣室殿以北,应为皇帝寝殿,即温室殿。石渠阁位于殿中的西北部,而兰台与承明庐则在其以东不远处。承明殿位于殿中北部区域,且在兰台以东。

孙吴西晋南岭政治地理格局的变迁——以政区边界调整为中心

张兢兢

秦汉时代南岭地区的政区边界以“犬牙相入”状态为主。进入六朝以后,孙吴政权对南岭政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调整,新置的始兴、临贺、始安三郡皆北隶荆州,分别从南岭东、中、西三面嵌入岭南的核心区域,荆州与交广之间出现了“单向嵌入”式的边界形态。西晋平吴后,南岭三郡南隶广州,形成了广州反向嵌入岭北的新态势,至西晋末年三郡再度北隶湘州。以荆湘制交广的思路基本被东晋南朝所继承。孙吴西晋时代南岭政区的数度调整,均与各时期特定的政治地理格局相联系,反映了王朝南方边地治理的需要。

法律地理学视野下的明代“口外为民”

刘正刚  张柯栋

明朝在长城要塞设置关隘,以阻隔蒙元残余势力南下。永乐迁都北京后,居庸关因邻近京师,其关外稳定直接关系朝廷安危。永乐时,将《大明律》中笼统的“民发别郡为民”改为发北京及“口外为民”,以充实口外力量。随着明朝和蒙元在“口外”实力此消彼长,“口外”地理范围逐渐萎缩,宣德以后基本确立在内外长城之间。为了确保“口外”社会稳定,正统年间在施行“口外充军”的同时,还将“口外为民”正式列入刑名。之后“口外为民”与充军一直持续并存,动态地展现了法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

清代县级政区的调整模式

赵逸才  王开泳

清代县制在总体稳定的大格局下,县级政区的局部调整不断。县制由内地十八省向边疆的大幅扩展与内地县制体系的进一步充实,是清代地方基层行政最大的变化。在地方矛盾突出或基层治理对政区提出新的需求等情形下,县的裁并、同级变更、治所迁移、专名变更偶有发生。县级政区的调整模式主要有9类:析分、合并、同级变更、升级、改隶、迁治、更名、新设、裁撤。清代县级及其以上政区调整的提议权属于总督和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偶有提议情况。清代的督抚体制是地方政区调整不断推进的制度保障。督抚体制成熟后,政区的常态化调整成为清代调试地方治理的行政手段。


整欠:16-19世纪中缅暹间的曼陀罗政权严 赛整欠是古代东南亚历史上相对自治的曼陀罗政权。其地域范围东面为猛搻,西面接猛笼,北面接橄榄坝,南面为景拉,即中、缅、暹3国交界之处。16-19世纪整欠根据自身实力变化臣属缅、中、暹三个不同的核心政权。整欠的历史发展过程体现了东南亚曼陀罗体系中外层朝贡政权的普遍特点,即拥有自治权和军事权、领主多重性、政权属性多重性,它们将曼陀罗体系与朝贡体系有效结合,成为曼陀罗核心政权之间外层的平衡地带。这一地带的平衡性最终因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而打破。西方国家殖民体系在东南亚的建立,意味着曼陀罗政权及其体系的瓦解。

《解放日报》广告所见刊行地图与延安的地图出版事业

潘 晟

依据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广告与启事,1941—1947年间,解放日报社、新华书店、延安印工合作社等单位总共出版了34种民用地图。其中解放日报社刊行的地图为木刻、锌板,新华书店和延安印工合作社则是石印。各家刊行地图都有单色与套色之分,采用的材质以有光纸为多,少量道林纸、白报纸和白漂布。各家地图出版机构或预售与现售相结合,或预告与批零兼行,以适应边区的物价波动。该时期出版的地图数量并不多,但有些地图的质量很高,为不可多得的普通地图参考资料。延安的民用地图出版事业,紧跟世界战争形势与国内战局,为根据地军民的学习与战斗做出了贡献。

史念海先生与先秦秦汉历史地理研究徐少华史念海先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之一,在先秦秦汉历史地理研究方面也有重要的学术成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对秦县的考释,关于春秋交通路线的梳理,关于周代列国都邑与战国都会的研究等,均有发明和新见,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清代灾害治理研究的新探索——周琼《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评介

刘希洋

《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一书以清前期灾赈机制及其社会效应的横向剖析为纲,以灾赈机制各环节关涉的重要赈济制度的纵向梳理为目,对清代灾害治理研究做出了重要学术贡献。该书揭示了清前期的灾赈机制,厘清了清前期灾赈机制运行涉及的一系列重要赈济制度的形成、演变乃至实施情况,阐释了清前期不同的人(群)在灾赈机制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制度之间的博弈,在深化和拓展灾害史研究方面具有诸多启示意义。


我国传统文献中的“历史地理” 一词及其内涵初揭李大海  闫 笑以往认为中国古代文献不存在连用的“历史地理”整词。事实上,该词在20世纪初期以前已出现于传统文献,内涵通常指向“历代地理类”志书,与传统沿革地理学关系密切。学界误将侯仁之所说“历史地理学名称”等同为“历史地理”,由此认为后者也是20世纪初从日本舶来。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发《大学规程》所记录的“历史地理学”课程,是目前国内可知最早出现历史地理学名称的确凿文献证据。

战国时代赵南长城始建年代考辨

王兴锋

学术界将赵武灵王所言之“先王”误认为是赵肃侯,从而判断赵南长城始建于赵肃侯。透过赵武灵王追述 “先王”功业的辨析可知:赵襄子即位之初,为护卫中牟,在漳水和滏水之间构筑长城。赵肃侯十七年(前333),赵国进攻魏国黄城(今河南内黄西)失利后,重新加固赵襄子长城的防御工事。赵南长城的规划与营造充分利用了漳水和滏水的优越地形,与中牟城联结构成赵国南部军事防御体系,以拱卫赵都邯郸,也为赵武灵王积极向西北方拓展疆域而消除南顾之忧。


元代绍熙军民宣抚司建置辨析伍 磊元代四川行省绍熙地区设置时间较短。既往研究认为元廷曾在该地置有绍熙军民宣抚司、绍熙路、绍熙路总管府,后至元四年元廷拟设绍熙军民宣抚司,辖区为宋绍熙府和资、昌、普、隆州,但并未实施。民国《荣县志》关于元末“绍熙路总管府、绍熙路”的记载存在附会和过度演绎等问题,其史料来源《牛心山摩崖》等3通石刻均为宋碑,元末并未设置绍熙路、绍熙路总管府。地方官员存在虚报绍熙军民宣抚司应辖地域和人口数据的行为。较少的人口、财税收入与设置成本之间的矛盾是绍熙军民宣抚司罢置的主要原因。


相关链接

刊讯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年第3辑目录刊讯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年第2辑目录刊讯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年第1辑目录


END

编辑 | 王国睿

初审 | 李   鹏

终审 | 张   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