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年第3辑目录及提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3年第38卷第3辑 | 总第148辑
封面题字/ 顾颉刚
封面图片 / 《广州城珠江滩景图》
绘制于清中叶,为彩绘绢本长卷,纵75.5cm,横799.5cm,现藏于伦敦大英图书馆。全图以实景方式绘出十八世纪广州城珠江北岸的滨水地理景观,生动再现了临江民居、商号及夷馆等各种建筑物的分布情况,特别标出了隶属中国政府的五个税关和海关,反映了广州在中西文化交流和早期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本 辑 目 录
专 题 论 文
005
7—20世纪崇明沙洲变迁新探
林宏
020
晚清渭河沿线地区旱涝灾害的时空特征
胡浩楠
028
东周时代齐国的“都”
王鑫
038
北宋东京宫城“禁中”考论
帅克
050
元明清北京城市形态中的河湖水系
邓辉
060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基因的提取与可视化
——以靖港古镇为例
李勇 杨思敏 刘沛林 管慧 易利娜
071
唐代鸡林州与鸡林道的若干问题
冯立君
081
宋代高邮军行政地位的升降及其驱动力
——兼论军政区设置的意义
王旭
091
明清广东外驻分防同知、通判的演变
苏婷
103
清中期广西民族人口数据的重建
龙小峰
114
近代西南方志地图绘制的转型
罗宝川
学 术 评 论
121
中华帝国晚期的“文化地图学”
——《图绘中华,经纬天下》之历史地图学研究摘译释议
钟翀
131
大一统王朝地方治理研究的新探索
——胡恒《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清代厅制再研究》评介
傅林祥
史 地 札 记
134
“上江”“下江”考论
何建华
143
辽金之际女真唐括部驻地再考
陈岑 郭明明
151
明代河西走廊地区的“渠坝”
蓝图
补 白
069
《中国历史地图集》清代江浙海域山岛归属辨误三题
宋可达
070
东汉第五永祖饯于长乐观考
陈树淑
封二
《史念海遗稿》系列图书简介
封三
第8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学术沙龙举行
本 辑 提 要
7—20世纪崇明沙洲变迁新探
林宏提要:崇明沙洲自7世纪初渐次出露,此后数量、方位、形态变动不居。通过提取古旧地图等史料信息,可以有效重建历史时期崇明沙洲的演化过程。重建结果表明:11世纪中叶长江口缩窄,沙洲加速发育;13、14世纪之交形成第一代主岛,后渐坍;16世纪后期在南侧形成第二代主岛;17世纪后期,近代崇明主岛规模奠定。北外沙自明初出露,陆续连接长江口北岸。南外沙迟至晚清出露。沙洲演化受多种外力影响,包括涨、落潮流交互作用等自然因素,以及垦殖、筑堤等人为因素。研究结论可为今日崇明生态岛及长三角区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崇明;沙洲变迁;水网肌理;演化机制
晚清渭河沿线地区旱涝灾害的时空特征
胡浩楠提要: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之一。通过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复原晚清渭河沿线地区旱涝的时空变化状况,发现该区域旱涝灾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空间差异性、周期性,且存在突变。从时间上看,1844—1880年为中度、重度旱灾多发期,1880—1911年为中度、重度涝灾多发期,且短期内旱涝交替频繁。从空间上看,渭河上游沿线属于易旱地区,中下游大部分区域为易涝地区,旱涝趋势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渭河沿线地区夏秋两季易发生连涝,春夏秋三季易发生连旱,季节性的旱涝对传统农业社会造成较大威胁。整体上,旱涝灾害以17到18年的周期最为突出,呈现中小周期变化特点,而在1883年、1890年及1898年存在明显的突变。晚清渭河沿线地区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可能与ENSO、太阳活动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晚清时期;渭河沿线地区;旱涝灾害;时空特征;西北地区
东周时代齐国的“都”
王鑫提要:春秋时代的“都”通常指卿大夫的采邑,包含城与附属于城的“鄙”,一般拥有私属武装。春秋齐“都”大致即是此种形态。战国时代齐国“都”的行政长官称为“都大夫”或“公”,莒地“都大夫”后裔作器时称“莒公孙”,与楚国的县公类似,其家族亦在莒地的权力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献所载“五都之兵”又写作“五家之兵”,“都”之官长可称作“邦君”。战国齐“都”延续了春秋时代“都”的某些特点,具有一定的采邑属性。“都”是齐国地方设置的最高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区域政治中心,其所辖之“县”与后世的“县”不同,应是县鄙之意。
关键词:东周;齐国;都;地方行政体系
北宋东京宫城“禁中”考论
提要:北宋东京宫城西北部的“禁中”,是君主私人空间。此禁中自宋初以来不断调整、发展,其在绍圣四年(1097)的门户,东为迎阳门、会通门,南为垂拱殿后门、需云殿后门、龙图天章宝文阁后门与皇仪殿门,另有延春阁门为禁中的西北部出口,其范围小于以往学界所认为的“内朝”或“禁中”。内朝诸殿阁与龙图、天章、宝文等阁,实际上处于北宋的禁中之外。学界对北宋“禁中”概念的模糊认知,既受到当时文学语言的影响,也受到北宋晚期特定语境下的“禁中”与制度化的“真禁中”混淆影响,更受到南宋人对北宋制度错误认识的影响。与唐代相比,北宋禁中是较单纯的君主生活区,政治功能减弱,最显著的特点即内朝被排除在外,这是北宋皇权强化与士大夫政治的双重体现。
关键词:北宋;宫城;禁中;内朝;东京
元明清北京城市形态中的河湖水系
提要:北京城的城市形态,大量融入了河湖水系等自然因素,体现出东方山水城市特点。历史时期,分布在永定河冲积扇上的泉、湖、河流,对北京城的城市选址、城址转移、城市平面设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元大都的设计者充分考虑了古高梁河水系的自然特点,将其有机融入城市形态中,在城市景观和实用功能两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城市二元水系结构。明清北京城的城市形态继承了元大都的河湖水系结构并有所发展,分布在永定河冲积扇上的古河道和湖泊,有机地融入城市形态中,成为明清时期北京内外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突出了北京东方山水城市的特色。
关键词:古代北京;城市形态;河湖水系;文化生态;山水城市
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基因的提取与可视化
——以靖港古镇为例
李勇 杨思敏 刘沛林 管慧 易利娜提要: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突出的历史底蕴与遗产价值,在遗产保护视角下对其文化基因进行提取与可视化,可以彰显古镇历史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核,为传统聚落文化遗产的科学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靖港古镇为研究案例,通过提炼其景观基因、生产基因、生活基因、艺术基因、历史人文基因和意识形态基因,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并建立文化基因知识库,实现靖港古镇文化基因的结构化展示与数字化存储,有助于靖港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再现。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基因;文化基因本体知识库;文化基因谱系;靖港古镇
唐代鸡林州与鸡林道的若干问题
冯立君提要:唐朝以新罗国作为鸡林州大都督府,属于名义上的羁縻区,与内地行政区有本质不同。鸡林州设置主要反映了唐朝与新罗紧密合作关系的定位,以及唐朝对安东地区的整体蓝图。新罗进攻熊津等地,并扶植高句丽反唐势力,则是唐廷设置鸡林道行军予以征讨的根本原因。从鸡林州到鸡林道的历史演替,主要动因是新罗力图将浿江以南地区全部脱离唐朝直辖,反映出唐朝安东地区羁縻统治发生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是安东都护府内徙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鸡林州;鸡林道;新罗;羁縻统治
宋代高邮军行政地位的升降及其驱动力
——兼论军政区设置的意义
王旭提要:宋代高邮受到漕运、行政成本、政治改革、南北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政区性质在军、县、州之间数次变化。北宋初年为征伐南唐及强化对新获之地的控制,高邮由县升军。北宋中期的降县和复军,主要是受熙丰变法及漕运的影响。建炎年间为笼络薛庆,升其驻地高邮为承州,统辖天长军,割兴化县来属。绍兴初年,镇抚使失去价值,故废承州为县。绍兴末年高邮再次升军,此后政区性质未变,但辖县有所调整。孝宗朝兴化县两次割隶高邮军,这与其“北伐”失败后内修民政、经略江淮,以图收复中原的战略措施相关。军政区的设置满足了广阔地域差异化管理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宋代基层政区军事力量薄弱的缺陷,节约了基层行政成本,并使行政体系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宋代;高邮;军政区;历史政治地理;政区变动
明清广东外驻分防同知、通判的演变
苏婷提要:明初,广东各府同知、通判与知府同驻府城。嘉靖三十四年后,因局部地区失序,逐渐外驻以“专其事任”,成为管控地方的重要官员。其中捕盗类同知、通判,因盗贼作乱而派至县城、乡村驻扎,又随着盗贼平息回驻府城或移驻他地,在一地平均驻扎时长约8年;海防同知只在春冬二汛外派到滨海要地驻扎,呈现出临时性和定期性特点。清康熙二年起,分防同知、通判被重新设置在重要地区,成为地方“专管官”。雍正以后,设置分防同知、通判成为地方潮流。分防同知、通判平均驻防一地的时间长达97年,且拥有管理驻地部分刑名或钱粮事务的权限。明清时期广东在特殊地区设置外驻同知、通判,完善了府县行政制度。
关键词:同知;通判;分防;厅
清中期广西民族人口数据的重建
龙小峰提要:清代人口的数量统计与官方统计方式和汇总制度密切相关。根据清代官方对民族人口的统计方式和汇总制度,可将嘉庆二十五年(1820)广西的民族人口分解为桂东地区入册的民族人口、桂西地区未入册的土司辖区民族人口,以及桂西地区入册的民族人口三部分。通过回溯并依据相应原则对三个部分的民族人口数据进行复原,结果显示,嘉庆二十五年广西的民族人口约为378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9.7%,这一比例与时人对广西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40%的认知基本相符。
关键词:清代;广西;民族人口
近代西南方志地图绘制的转型
罗宝川提要:依据“线性历史观”理论,中国近代地图的绘制转型应朝着“精准”“科学”方向迈进。然而,近代西南方志地图尽管绘制理念和手段存在新变,但其中大部分呈现出“主观失准”的现象。除了绘制条件和时代环境等客观因素外,制图者“图之为用”“尊崇旧图”的绘制观是导致“主观失准”的重要原因。这些“失准”的近代西南方志地图被人绘制、接受和使用表明,近代中国地图的转型之路充斥着不确定性与无序性。“主观失准”地图绘制观是一种本土现代性资源,其价值和定位需要学人重新思考和界定。
关键词:近代;西南方志地图;绘制转型;主观失准
中华帝国晚期的“文化地图学”
——《图绘中华,经纬天下》之历史地图学研究摘译释议
钟翀提要:美国汉学家司马富在他所著《图绘中华,经纬天下》一书中,以中华外部的“他者”视角,着重考察宋代以来“天下图”的流变及其文化意涵,由此揭示中古以来我国地图创作中所反映的传统天道论与地理观念、政治制度与世界观等诸多特征及演变规律。作者在书中主要运用的中西比较地图学分析方法及其所倡导的广义“文化地图学”理念,对我国历史地图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古地图绘制;地图意涵;中西比较地图学史;广义文化地图学
大一统王朝地方治理研究的新探索
——胡恒《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清代厅制再研究》评介
傅林祥提要:《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清代厅制再研究》一书,以清代独有的地方行政制度——厅制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形成过程、各种制约因素以及与区域社会的互动关系,揭示了厅制是清王朝为解决“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超大规模”与“有限政府”这两对结构性矛盾,在各种“边缘地带”实施国家治理的弹性制度与空间。该书推进了清代地方治理和政治地理研究。
关键词:厅制;行政制度;清代
“上江”“下江”考论
何建华提要:“上江”“下江”是一对较为常见却被忽视的历史地理概念,具有多层次、多样态、伸缩性极强的特点。这对概念最早出现在两汉之际的长江中游地区。自汉代至清代,“上江”“下江”的空间范围和区域性质经历了多次变迁,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特点。作为一种空间认知和区域划分方式,“上江”“下江”的演变与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政治格局以及军事形势的变迁相关。
关键词:上江;下江;地名;区域划分
辽金之际女真唐括部驻地再考
陈岑 郭明明提要:唐括氏是辽金时期重要的女真部族之一,最初以上京帅水为居住中心。帅水及唐括部驻地可确定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境内的双阳河一带。早期唐括部尚处于较为原始的氏族部落阶段,多以村寨形式聚集,而未建有城郭。同时,辽代尚有以党项降户所置的北唐古部,戍守于辽黄龙府南今吉林长春附近,与唐括部不仅驻地不同,且族源非一。
关键词:辽金;女真;唐扩;唐古;帅水
明代河西走廊地区的“渠坝”
蓝图提要:明代于各地设立卫所,并开展屯田,屯田的基层单位是百户领导的“屯”。在干旱的河西走廊地区存在近渠而居的传统,常以“渠”指代聚落。明中叶之后,由于边镇缺粮,加上以军户为中心的屯田制度发生崩坏,河西卫所不再以屯为基本单位进行屯田,开始吸纳军户以外的本地族群作为屯丁耕种屯田。本地族群所居住的渠系逐渐演变为河西走廊地区一种特殊的卫所屯田单位“渠坝”。
关键词:卫所;渠坝;屯田;河西走廊;水利
本 辑 预 览
◀ 左右滑动浏览 | 点击图片放大 ▶
编辑 | 王国睿
审核 | 张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