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4年第1辑目录及提要

本刊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4-09-04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4年第39卷第1辑 | 总第150辑


封面题字/ 顾颉刚

封面图片 / 《京杭运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纵78.6厘米,横2050厘米,为清康熙中期绢本彩绘长卷。绘者将地图与绘画相结合,以中国传统山水画法描绘了北起长城、南至钱塘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图中山川、城池、名胜及水利工程等地物生动细腻,色彩鲜明。全图除标注山名外,基本没有文字注记,是少见的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运河全图。



本 辑 目 录

  专 题 论 文  

005

武德年间李世民秦王府址的变动

赵帅淇

014

民国“国都论争”与北京城政治形象的衍化

高红兵

023

1936年杭州城市交通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胡勇军

036

土官政治与边防机制:明代前期川西北地区的国家治理

胡箫白

046

明中后期朝廷对湖广南部山地的治理

——以嘉禾、新田二县的设置为中心

赵文涛

053

明清井陉道的交通建设及其影响

郝平  张玮

069

萧齐诸郡分等与政治地理格局

张仲胤

078

敦煌本《圣地游记述》再研究

武绍卫

085

唐代侨蕃州考论

方冬

091

唐瓜沙间阶亭驿、新井驿的确定及其地理意义

黄银洲  刘央  孙治  王乃昂 

099

清末吉林东部县级政区界线的变迁

江震

  学 术 评 论  

113

梁启超的文化地理思想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司徒尚纪  许桂灵

120

再论瓦罕疆域与清末帕米尔国界

——答复《18—19世纪瓦罕疆域范围考辨——与侯杨方教授商榷》

侯杨方

  史 地 札 记  

125

战国中山王所迁肤施在陕北补证

——兼论战国中期秦赵边界情况

陈陶然

132

汉五原郡武都县地望新考

雷庆庆

138

北魏“阴山却霜”习俗新解

牛敬飞

145

蒙元时期漠北野马川地望再探

高建国

152

元前期“陕西五路西蜀四川”称谓考

刘晓  郭星雨

  补 白  

131

《云南山川志》辨伪

杜春雷


封二

七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丛书出版

封三

“秦岭山地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学术研讨会暨秦岭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举行


本 辑 提 要

  专 题 论 文  



武德年间李世民秦王府址的变动

赵帅淇

提要:武德年间李世民秦王府的方位因徐松《唐两京城坊考》的误读而模糊不清。借助吕大防《长安图》碑拓残片和《阁本太极宫图》传本等文献,可以确认武德初年至五年七月,李世民居于太极宫内西侧的承乾殿,武德五年七月之后迁至太极宫外西北方向的弘义宫。弘义宫亦为李世民发展势力、预谋政变提供了一些便利。承乾殿、弘义宫相对太子东宫都位于西方,衍生出了“西宫”“西府”等指称秦王府的概念。

关键词:秦王府  承乾殿   弘义宫  大安宫  《长安图》





民国“国都论争”与北京城政治形象的衍化

高红兵

提要:在民国时期三次“国都论争”中,古都北京的政治形象成为首都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帝制刚被推翻的民国初年,北京虽在政治强力下被定为首都,却被时论普遍定性为“专制巢穴”。20世纪20年代,基于新的政治与社会局势,主张定都南京与北京的双方围绕北京“专制巢穴”形象的建构与消解展开激烈博弈,结果首都南移。抗战胜利前后,北京虽未迎回首都身份,但论争中曾经的建都劣势却被转化为优势,“历史名都”的正面形象基本取代了“专制巢穴”的负面定位。北京形象的衍化是政局、社会环境、个人思想诸要素叠加影响、演变的结果,是其作为千年古都的独特境遇。

关键词:民国北京  国都论争  “专制巢穴”  “历史名都”  城市形象





1936年杭州城市交通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胡勇军

提要: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1936年杭州市对城区20处路口的交通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时杭州城区交通量受城市功能、道路等级、商业布局、人口密度、人员职业以及消费娱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等级,总体呈现出偏消费型城市的时间分布和由中心向边缘扩散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一特征反映出近代杭州城市建设局部肌理发生改变,区域功能分工形成,市民生活的时空维度不断扩张,城市空间的总体意象发生显著变化。

关键词:杭州  交通量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土官政治与边防机制:明代前期川西北地区的国家治理

胡箫白

提要:从洪武中期到宣德前期,是明朝接触、了解并制定川西北边略政策的重要历史时段。中央与边地军政机构不断协商与规制治边方略,为有明一代川西北的国家治理模式奠定基础。一方面,明廷的边地军管架构逐步成型,行政区划多有调整,卫所制度渐趋成熟,并表现出向省镇营兵制转变的倾向;另一方面,明廷仍仰赖地方土官进行羁縻统治,土官亦发挥能动性,利用中央王朝的制度空间最大化地方利益。土官政治逻辑与边防机制演进,是认识明代前期川西北权力格局动态变化的关键视角。

关键词:明代前期  川西北  土官政治  边防机制





明中后期朝廷对湖广南部山地的治理

——以嘉禾、新田二县的设置为中心

赵文涛

提要:明中后期,南岭因其特殊地形与区位成为盗贼汇聚之区。为治理该地,明廷采取了诸多措施,添设新县即为其中重要一项。南岭东部与中西部的设县行动颇多不同。东部的南赣自正德年间起先后添设十数县,而中西部的湖广南部山地,迟至崇祯末才有嘉禾、新田二县之设。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南赣、湖广两地巡抚治理效果的不同。设县作为重要的地方治理活动,不只代表着基层政区的变动,更与巡抚等高层职官的设置、调整和治理效果密切相关。

关键词:明中后期  南岭  山地治理  设县





明清井陉道的交通建设及其影响

郝平  张玮

提要:交通建设是传统时期山区社会形塑的重要方式。井陉道作为“太行八陉”之一,明清时代交通地位不断提升,交通建设迅速发展:沿河谷分布的主干线路逐渐完善,形成了“五横十纵”的路网体系;沿驿道设置的交通机构不断健全,形成了有层级、分职能的组织体系;区域的交通秩序基本理顺,朝规范化发展。在自然与社会各要素的综合影响下,以陉道为空间载体的华北山区腹地型交通功能区也由此形成。

关键词:明清时期  井陉道  交通建设  社会形塑





萧齐诸郡分等与政治地理格局

张仲胤

提要:萧齐时期诸郡之间已形成固定而细密的等级,与萧梁官班制中“郡守及丞,各为十班”的制度基本相同。梁武帝“革选”对于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都城为中心调整诸郡等级上。通过复原、分析萧齐三十余郡的等级与空间分布,可知萧齐诸郡等第划分以户口为基础,并受到政治、经济、区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萧齐政治地理格局在呈现圈层结构的同时,也存在“打破”现象。

关键词:萧齐  政治地理格局  官班制





敦煌本《圣地游记述》再研究

武绍卫

提要:俄藏敦煌文书ДX. 234《圣地游记述》之前被推定为唐初王玄策《中天竺国行记》,但从写本书法、重要用词以及记事风格来看,此写本绝非《中天竺国行记》,而是5世纪中后叶的作品,并且很可能是目前所知抄写年代最早的西域游记。此写本内容极其简略,只记载经行线路和圣迹分布,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用色彩。综合来看,该写本近乎流水账式的极简风格,应是游记作者或后来整理者有意为之,很可能是为当时西行求法之人准备的简明指南手册。北宋初年官方派遣的求法僧团也曾使用过类似的、同样只记载西行路线的S. 388《西天路竟一本》,这反映出自南北朝早期至北宋初年,这种简明指南手册一直为西行求法僧所使用。

关键词:敦煌  《圣地游记述》  《中天竺国行记》  西行求法  路线指南





唐代侨蕃州考论

方冬

提要:唐代侨蕃州迁徙情形复杂,一共存在四种类型。侨置政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态各异,无法统一定义,但具有导致侨政区嵌套进入寄治政区的共同特征。与中原式侨置政区不同,关内道所领侨蕃州多不存在“原政区与侨政区”的对应关系,根本原因在于游牧族群分散的政治体结构与游移不定的生计模式。由于多无实际政区要素,侨蕃州的边裔册封属性要比政区属性更加明显。

关键词:唐代  侨蕃州  侨置政区  政区分类





唐瓜沙间阶亭驿、新井驿的确定及其地理意义

黄银洲  刘央  孙治  王乃昂

提要:区域交通线路是理解区域开发及空间联系的关键。唐代沙州和瓜州两地间的交通线路长期以来部分驿址定位不够精确。通过地理环境分析及各驿址位置的历史记载,可确定沟北古城为唐代瓜沙间的阶亭驿址,西沙窝三号古城为甘草驿址。在两处驿址之间,新发现古城遗址一处,进一步证实了交通线路的存在,而巴州二号古城极有可能作为新井驿使用。这几处驿址的定位,为理解该区的历史环境变化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深化对汉唐时期瓜沙间交通地理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瓜沙道  阶亭驿  新井驿  敦煌  沙州  瓜州





清末吉林东部县级政区界线的变迁

江震

提要:在清末的吉林东部,设置县级政区是官方应对边疆危机、深化地域治理的重要措施。这些政区的界线走向,既有原八旗驻防区、垦区的影子,也体现了划界者对山川分布和边疆形势的顺应。政区界线的划定,使得这些政区成为一系列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地域开发单元。政区多以山川为界,这不仅是出于垦务的便利,有时也是为了应对边事交涉、民务管理的需要。

关键词:吉林东部  政区界线  屯垦  边务  山川形便




  学 术 评 论  



梁启超的文化地理思想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司徒尚纪  许桂灵

提要: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梁启超引入西方地理环境论学说,诠释文化发生的原理,指出了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通过分析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阶段、内涵、作用和影响,重新评价广东的区位优势和世界影响,指出鸦片战争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止。梁氏是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他根据各地历史、学风、流派、人物、论著等差异,将中国划分为20个文化区及若干亚区,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纵横剖面。梁氏后来重新审视了地理环境论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并明确指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地理环境论与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  梁启超




再论瓦罕疆域与清末帕米尔国界

——答复《18—19世纪瓦罕疆域范围考辨——与侯杨方教授商榷》

侯杨方

提要:依据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结果,再次确认19世纪瓦罕国的疆域,回应学界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瓦罕国主体部分位于喷赤河两岸,并不等同于现在阿富汗的瓦罕行政区。现代历史地理研究中的“精确复原”离不开文字、地图等纸面史料,更要重视实地考察的作用。

关键词:帕米尔  国界  瓦罕  喷赤河  坎巨提



  史 地 札 记  



战国中山王所迁肤施在陕北补证

——兼论战国中期秦赵边界情况

陈陶然

提要:对战国中山王所迁肤施的地望,学界尚有分歧。根据战国中晚期秦、赵、魏三国在今陕北地区疆域变迁情况并参照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物,可推定中山王所迁肤施就是秦汉时上郡的肤施,在今陕西榆林南,赵国曾经占据这一地区约十五年。赵国能够在赵武灵王末期占领今陕北,与本国战略和秦国形势密切相关。赵武灵王死后赵国战略重心逐渐转向东方,失去了西部大片领土。

关键词:战国中晚期  肤施  秦赵边界





汉五原郡武都县地望新考

雷庆庆

提要:在有关汉代五原郡武都县故城地望的研究中,吴荣曾《武都城考》一文以出土“武都”戳印瓦文为依据,可靠性最高,但其未提及“武都”戳印瓦具体出土于纳林川流域的哪一座城址,因而武都故城的地望依然不清。前城城址位于陕西府谷县与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的纳林川东岸,是一座战国秦汉时期的古城。近年,在前城城址考古调查中,新采集到“武都”戳印筒瓦1件。结合文献记载,可以认定该城为汉五原郡武都县故城,其始建年代应在秦昭襄王长城修建前后。

关键词:五原郡  武都县  前城城址





北魏“阴山却霜”习俗新解

牛敬飞

提要:从西晋末年到北魏开国,拓跋鲜卑在其境内大力发展农耕,农业已成为北魏新的经济支柱。北魏恰逢气候史上的寒冷期,《魏书·灵征志》有大量关于霜灾的记录。阴山、平城一带频发的霜灾制约了当地农业之发展,故拓跋氏才形成了“阴山却霜”习俗。“阴山却霜”与鲜卑游牧旧俗关系不大,它是北魏中前期转向以农立国的见证。

关键词:北魏  阴山却霜  平城  农业





蒙元时期漠北野马川地望再探

高建国

提要:野马川是蒙元时期漠北交通路线上一处重要地名,是窝阔台冬猎地,附近有不连古、者邻古两座小山。日本学者调查认为,翁金河流域瓷器城遗址既是窝阔台冬营地,也是其冬猎地。有论者承袭此论,认为野马川为瓷器城遗址附近方圆二三里原野,并推论不连古、者邻古两山为窝阔台夏猎地。近年来,中蒙联合考察队数次考察燕然山摩崖区域,发现燕然山南遗留有狩猎场遗迹,其南又有相邻小山。结合当地环境、动物种类与文献记载,燕然山南区域应是窝阔台冬猎地野马川,距离瓷器城遗址尚有百余公里。

关键词:燕然山  野马川  不连古  者邻古  冬猎地





元前期“陕西五路西蜀四川”称谓考

刘晓  郭星雨

提要:元前期文献中颇为常见的“陕西五路西蜀四川”称谓,系元人整合前代对陕西、四川两地的习称而成。“陕西五路”与“西蜀四川”具有文字对仗关系,其中的“四川”应理解为四路。曾被前辈学者视为误称的“秦蜀五路四川”实则是“陕西五路西蜀四川”乃至“秦蜀九路”的另一种表述。这一称谓的产生,与元初陕西四川同属一个军政大区有关,使用时段也与这一大区的存续时间大致同步。这一称谓在元初全真道职官系统中也曾出现,时间较地方行政层面稍迟。

关键词:元前期  陕西五路西蜀四川  秦蜀五路四川  秦蜀九路





本 辑 预 览



◀ 左右滑动浏览 | 点击图片放大 ▶



END

编辑 | 王国睿

审核 | 张   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