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学术|今年以来数十位50岁以下专家教授病世,为何科研人员会“英年早逝”?

研究生的酸甜苦辣 学术之乎者
2024-09-0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科研类公众号接连发布令人悲痛的消息:


12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樊博因病医治无效病逝,终年48岁。

12月17日,扬州大学文学院、秦少游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刘勇刚教授,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世,享年54岁。

12月16日,我国著名高分子材料领域专家周光远研究员在长春去世,年仅51岁。

12月15日,浦江实验室主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因病离世,终年55岁年;
12月13日,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教授突发心脏病逝世,终年53岁;
12 月 12 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徐晓宏教授因癌症去世,年仅45 岁;
12月3日,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丘勇才教授因病去世,年仅40岁。
仅仅是12月以来,就有7位知名专家教授逝世,年纪都没有超过55岁。
如果再统计一下的话,仅今年以来离逝的专家教授更多:
11月22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祝东教授因病去世,年仅41岁;
11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王少伦教授离世,终年55岁;
10月9日,青岛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笑姐公益法律顾问李芳因病离世,年仅51岁;
10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虹不幸去世,年仅46岁。
10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韦学纯,因病去世,终年56岁;
9月30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王少伟教授离世,年仅51岁;

6月10日,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李庆昌教授因病逝世,年仅51岁;


4月22日,武汉大学法学院郭玉军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9岁;


4月2日,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东坡教授去世,年仅51岁;


2月17日,江西财经大学胡宇辰教授突然去世,享年59岁。

……


这些专家教授全部都是在40~60岁年龄,既是科研学术黄金期,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段。


我们在为逝者哀思,为学术界惋惜的同时,不禁要发出疑问:


为何这么多的中青年专家教授会“英年早逝”?


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不堪重负?


是因为工作时间太长,没有休息?


是因为长期身处高危的环境之中,积劳成疾?


这些都是可能是原因,但都还只是表面原因,没有找到根上。


记得有位学者曾说:“如果出现了普遍的问题,那么就要从制度上去找原因。”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之所以会出现众多学者英年早逝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国科研评价体制机制存在的诸多弊端。


2014年1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发文,经过对北京、上海、广东等地100余位学者展开“学术成果问题反思大调查”,结果显示:


48.7%的学者认为,“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当前学术成果问题存在的根源”;


50.4%的学者认为,当前学术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


71%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成果“存在多种不良现象”。


年青学者接连早逝以及众多科研人员的健康状况堪忧,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科研体制与管理方式的不健全。


在我国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之下,职称晋升是所有科研人员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就是必须要有众多是科研成果。


因为不同地区、院校、专业的科研人员,分配到的科研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同时在“有成果留、无成果走”的威逼下,无论是谁都必须“卷”起来才行。


手中握有丰富学术资源的中青年专家,必须要加班加点出成绩,而无法得到资源的科研人员,就只能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没有运动、没有娱乐,饥一顿、饱一顿。


2018年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科技工作者普遍工作时间过长,平均每周工作49.7小时,比2008年的47.3小时和2013年的48.8小时有所增加。


以每周工作5天计算,平均每天工作9.94小时,最长超过16个小时。


医学研究显示,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的人,认知能力明显下降,情绪体验也较差,睡眠问题也随之增多。


睡眠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焦虑状况,科技工作者作为高端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尤为重要。


由此,造成中青年科研工作者们严重的健康问题。据中国科协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科技工作者患有常见疾病,患颈椎和椎间盘疾病的比例最高为22.4%,其次是高血压为7.8%、关节炎为7.5%;


虽然科技部在2020年2月17日专门发文,即《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但文件依然以“评审、评价、评估”作为科技成果的判断导向,没有根本改变“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制度机制。



我国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必定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你我几个人讨论就能够实现的。


但是,面对一位又一位中青年专家的突然离开,我们要做的不能只是悲痛与叹息,更要深刻反思其背后的根本原因。


科技工作者都能在宽松的科研环境、充分的经费保障、先进的医疗条件下,才能保证科研成果。


不然的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往期推荐:
缺经费就没法搞科研了?不,研究生前辈们使出14招轻松应对
研究生生活|成为研究生之后,我懂得了这10条刻骨铭心的惨痛道理!
知乎热议|导师最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
考研信息|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438万,比去年下降36万!背后是这7条原因……
知乎热议|为什么读博士这么惨,还有人愿意读博士呢?
研究生学历明明已经超过99%的国人,为何生活还是那么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术之乎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