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南京城市空间形成的基本逻辑——兼议南京建筑设计的创作环境
*本文刊载于《建筑实践》62期特辑:金陵今韵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形成的基本逻辑
——兼议南京建筑设计的创作环境
<<<
叶斌
YE Bin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前局长
南京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魅力的城市,也是当代极具活力的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其城市建筑风貌应反映上述城市特征。
近年来,建筑界对南京当代建筑风貌有所谓“稳中带甩”的坊间热议,即呈现“整体扎实稳定之中的局部突破”。进一步分析,“稳”表现在城市的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规划控制下有特殊形态的城市肌理,而“甩”则表现为城市肌理之中城市地标的建筑特色。而这种结构性风貌的形成,必须置于南京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中加以考察,同时关注城市规划的引导和控制因素。从某种意义讲,当代建筑师是在南京城市空间的规划引导和控制下,在一系列基于历史和城市性格的“隐形逻辑”中创作、完成设计,并塑造新的城市空间。
长期以来,南京市规划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城市风貌的保护传承和当代特色的塑造,并将其视为团队担负的特殊使命。他们认识到,城市建筑是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规划与设计需要规划管理部门、建筑师、公众的共同参与,建筑设计方案必须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全流程管理。这种基于共同创造、全流程治理形成的城市空间秩序和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福祉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南京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1 尊重自然山水格局 构建理想城市结构
南京市域面积6,587k㎡,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形地貌特征。这里“龙盘虎踞”、襟江带湖、山环水绕,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洲地交错分布。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根据生态安全、集约高效和凸显特色的原则,形成“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总体格局。
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
在以新街口为中心、半径40km范围的都市区域,人口高度密集,经济产业功能发达,蓝绿空间与城市有机契合,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的高度城市化地区,呈现出“多中心、开敞式、轴向、组团”的空间格局。这一格局旨在建立服务于不同区域的反磁力中心,支撑特大城市形成多中心布局;以城镇之间的山林、水域、耕地为主骨架,城镇内部的绿地为次骨架,建立与城镇相契合的生态网络;以快速交通走廊形成的放射性城镇发展轴支撑城镇轴向布局,形成以主城为核心的建立在放射状城镇发展轴上的串珠式城镇组团。
作为一个规划人口规模1,350万人(2035年)的超大城市,这种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摊大饼式的现代大城市病,同时又得以承载超大城市复杂的城市功能和活力。外围的城镇组团(规划人口约20万—150万人)享受中小城市般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呈现其特殊的空间肌理,还呈现出由开敞空间隔离所形成的田园城市结构肌理。这种空间布局模式为塑造城市特色、实现规划建筑整体控制奠定了城市空间结构基础。
南京青龙片区总体城市设计
2 珍惜历史文化资源 塑造历史名城特色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敬畏之心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是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使命。早在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前,南京市便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对象开展了普查工作,初步厘清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底数、存在状况,并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继承前四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名城的价值、保护与发展目标、保护对象的分类分级,从名城的自然山水格局、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资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维度出发,进一步完善保护和合理利用措施。
从江北新区隔江远眺河西主城
在具体工作中,规划部门一方面对南京老城的建筑高度控制进一步细分,明确老城历史文化街巷保护原则,形成老城特殊的肌理;另一方面,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历史文化资源点、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区、历史城区等在规划一张图中予以落图标注,在城市设计中提出保护与展示、合理利用的具体要求,并纳入详细规划。规划资源局具体负责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工作人员在接受一项规划编制或建设项目规划条件出具和方案审批的工作中,核对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状况、落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要求是其本职的首要任务。上述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做法,有效保护和继承了历史文化资源本体,并由这些本体的体系化串联展示,构成了古都的城市特色;本体之外的其他规划建设地区,通过城市设计进行科学管控,形成底线管控、与古为新、古新交融的城市空间整体基调。由于在规划条件阶段形成的较为周密的管控要求,建筑师在历史文化资源的修缮和周边新建项目的设计中会以极大的权重关注这些要素,并在设计创作中予以落实,有效地避免了“出错”,呈现在保护传承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
金陵饭店成为南京新街口的城市象征
3 创设城市设计制度 保障创作收放有度
为了建立城市基本空间秩序、创造城市空间特色、平衡规划空间管控和建筑师创作之间的矛盾,南京规划部门探讨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即“54321”的管控办法。
河西金融城地块城市设计图则
“五位一体”的工作要求是指新编制的城市设计成果应包含功能发展策划、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形态设计、综合交通设计和环境景观设计等五个方面内容。“四个层次”的编制体系是指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衔接,确保层层传导落实,通过编制总体、片区、地段及地块等“四个层次”城市设计成果,分别与城市总体规划、片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相对应。“三个阶段”的规划把控是指加强城市设计的全过程管理。在编制管理阶段,着重建立城市特色体系,编制各类城市设计成果;在规划条件阶段,突出“一票否决”的前置条件,即将地块城市设计导则与规划条件一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制度,没有城市设计要求的地块一律不予出让;在方案审查阶段,将城市设计内容作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依据。“两种形式”的管控办法是指采用城市设计图则和文字通则两种形式表达和落实城市设计管控要求。对于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风景(名胜)区、主城内主干道和快速路沿线及重要广场周边地区等重点地区,形成地块城市设计图则,作为规划条件的附件。对于一般地段,形成通则式的城市设计控制引导要求,纳入控详图则。“一套城市设计技术标准和管理平台”是指在《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并实施《南京城市设计技术标准》《南京市街道设计导则》《南京市色彩控制导则》《南京市建筑设计导则》《南京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等城市设计的技术引导要求。并以三维信息技术为支撑,现状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和规划城市设计三维数据库为基础,城市设计管控体系为框架,构建面向城市设计者、城市管理者和普通市民,集设计、管理和公众参与于一体的城市设计综合管理平台。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体系
这一套城市设计管理制度的实施,保障南京城市空间秩序符合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对建筑师而言,一方面这一制度对建筑师的工作开展起到了提示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在遵守城市设计管控要求外,建筑师有充分的创作自由。
4 设计环境开放包容 空间营建共治共享
“开门规划”是2000年以来南京市规划部门坚持贯彻的工作方法。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事关社会各方面,城市规划编制和建筑设计不仅有赖于规划建筑专业人员的努力,也有赖市民和其他专业专家学者的共同参与。
4.1 向境内外敞开规划和建筑设计市场
尽管南京本地具有丰富的建筑教育和设计人才资源,但自2000年以来,南京市不断敞开规划和建筑设计市场,邀请境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参与南京的规划编制和建筑设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南京落成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中,60%以上出自南京本土之外的建筑名家、大师之手,这为促进新时代城市建筑文化的国际交流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南京宪法公园鸟瞰(摄影:侯博文)
4.2 南京规划委员会制度审议制度
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委会”)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对南京市范围内的城乡规划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审查和咨询。市规委会下设秘书处、技术审查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其中,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常任专家和非常任专家组成,并分别由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历史文化、园林景观、交通及市政工程、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专家咨询委员会常任专家约200名,主要参加日常专家咨询会;非常任专家则是根据议题需要,邀请常任专家以外的专家参加会议,为市规划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提供专家咨询和评审评选意见。这一制度有效地保障了行政决策前的科学审议、技术民主。
4.3 南京的市民参与制度
南京规划委员会制度规定,南京市的规划编制和重要的建筑设计项目均需向社会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并对市民意见综合分析后纳入方案选择和方案进一步修改意见之中。
开放规划和建筑设计市场
5 总结
新世纪以来,南京市城市空间的规划管理是在尊重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格局的指导思想下,在通过城市设计把城市风貌塑造纳入城市规划编制、许可和批后管理的空间规划全流程中,在坚持“开门规划”和规划委员会制度的基本逻辑下形成的,这大概也是南京建筑创作的基本制度环境。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文字编辑 / 戴伯威、胡慧慧、邓棋
新媒体 / 高婧
校对 / 郭晴
©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 新刊介绍 -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