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生的难解之谜

Jason不跪 南半球聊财经 2020-11-12

这两天看了一些关于韩国生育率的文章:

“韩国统计部门27日发布2018人口动向调查报告显示,去年韩国生育率(1名女子一生所产孩子数)委0.98,创下1970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值。韩媒自嘲称,在没有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情况下,生育率跌破1,韩国是’世界首创’。就业难和购房难等问题,导致韩国年轻人‘晚婚’甚至‘不婚’的现象增多,高昂的育儿费更是让他们生不起孩子。

于是我就很好奇,我国的生育率是多少?

先去查统计局2018年末的数据: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这个里面提到了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但没有出现生育率。(出生率是1.94%)

生育率和出生率的区别,网上有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清楚:

有两个村子A村和B村,人口都各有1000人,但育龄妇女人数不相同:A村有400个育龄妇女,B村只有200个育龄妇女。在某一年这两个村子都分别出生了20个婴儿,那么这两个村子的出生率是相同的,都是20‰;但生育率并不相同,A村的生育率只相当于B村生育率的一半。

也就是分母不同。

所以,从生育率的概念,就可以了解到为什么现在要提倡大家生“二胎”,因为要保持住人口的更替水平。一对夫妻是两个人,如果有两个孩子,那么就能够保持这一代人口和下一代人口的数量平衡。如果要加入非自然死亡和男女比例失调的影响因素,那么最好能三胎化,也就是一个家庭生2-3个孩子。人口学家翟振武在2000年的推算是,至少生育率要达到2.31才能平衡。(尽管该砖家之后在各种预测上被频繁打脸)

                                             

稍微解释下打脸经过:翟振武在我国人口学界是核心标杆,其在2014年发表了论文《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该文称:“假若 2012 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未来4 年内,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将分别达到3540 万、4995 万、4025 万、3540 万。” 但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2016-2018的3年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分别仅1786万、1723万、1523万,峰值1786万也远不到翟振武预测峰值4995万的一半。

话说回来,我们国家的生育率到底是多少呢?

最近一次统计局的官方公布值是在2000年,当时人口普查所有数据后,给出的结果是:1.22。

可能是因为这个数字太不好看,当年计生委就提出统计局这个数字不正确,然后一顿操作把它修改成了1.8。

受到这等侮辱,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后,统计局就没有再公布生育率指标,外界猜测这个数字可能仍然远远低于1.8,所以伤痕效应发作。

然后每年所发布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也就只显示出生率,而不披露生育率数字了。但非官方测算也并不难,因为分子、分母还是有迹可循的:

2015年1.047这个数字怎么算出来的呢?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开展一次1%人口抽样调查,业内俗称“小普查”。
2015年,约567万名15岁到49岁的育龄妇女接受了抽查,占育龄妇女总量的1.55%。这些育龄女性在过去的一年中共生产了175309个孩子,其中9.3万个一孩,6.97万个二孩,三孩以上为1.25万人。
按照不同年龄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最终计算出2015年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这个数据显著低于此前官方声称的1.6左右。

砖家们当然看了数字后又是一阵摇头,表示:不是我们算错了,是你们抽样抽错了!

就是那么“自信”。

实在很难想象,理论上最容易统计的数据,直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精确可信赖的结果出来。

CIA今年倒是有一版最新的数据(包含我们):

虽然依旧非官方,但1.48可能与实际情况更趋近一些,仍然低于心照不宣的ZZ任务1.8。

网上还有一张城市对比的:

按照这张表(未经验证),北京的城市生育率已经低于韩国的首尔及老龄化严重的东京。从侧面提醒,即使我们算出了整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在一线城市方向上,可能大大拖了后腿。

2017年底,上海和北京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33.2%和24.5%。要知道,20%就已经是深度老年化的门槛了。(腾讯财经数据:上海2018年最新数据继续攀升至34.4%)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生,那么为了平衡人口结构,相信未来这两个城市对年轻人才都会放开落户的各种限制,也就是加入到“抢人大战“中去。

还有一点比较关注的是2019年上半年31个省市的出生人口情况,往年很多都会在8月份左右披露,但今年中秋节都过了还没见踪影。

唯一一个比较“勇敢”的是重庆。

之前重庆卫健委7月份的时候先Po了1-5月的统计数据,当时我还吐槽了同比下滑超过30%。

一不做二不休。这两天6月份的数据也闪亮登场了。

不用怀疑自己看错,我对比总结下:

6月份,重庆,户籍人口出生了6.9万人(约),1-5月份,总共才出生了6.8万人;

6月份出生的数量相当于5月份的5倍(约)。

仔细对比各项数据,不管是一孩还是二孩,竟然都恰好增长了100%(约)。

相当有意思。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估计重庆是一个喜欢双子座的城市。

我查了下另一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从1820年的36.6%,降至1980年的22.1%,再降至2015年的18.7%。

同比缩减的还有日、韩、新加坡等东亚邻居。

那是什么导致了生育率大幅走低呢?

目前议论纷纷比较多的原因有:

1、 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逻辑是房价越是高的地方,出生率越低、老龄化越严重;

2、 养育成本太高:

3、 女性教育水平的提升,逻辑是女性参与工作,导致时间和压力等客观阻力;

4、 计生政策长期效应;

5、 晚婚晚育,逻辑是年轻人成家立业的成本及难度较大;

6、 适龄婚育女性的数量减少

7、 还有一些几十年前不可描述的事情

……

(1990年-201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变化图,不说生育率,出生率我们也是处于比较低谷的时期)

虽然真实数据外部得不到(怀疑内部到底是不是也得不到),但大概的趋势还是很明显的——人口下降,网上有学者就三次人口婴儿潮进行了推算,今年开始,1949年那一拨的出生人口走到了一个分水岭(我们总量14亿,但结构是漏斗形)。

人口总量的红利效应会加速消失。尽管我们无法把房价作为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但房价一定会受到人口巨变的重要影响。

有不走寻常路的砖家分析如此低的生育率,基本30-50年就会使总量减半(我保持怀疑),但趋势是质,时间只是量,现在那么多房子以后到底给谁住呢?

 也别管生育率了,其他30个省市先把上半年的出生人口公布下吧。




沙特昨天出了大新闻,与911相当,我还在追各种信息(尤其是老美的态度),之后再分析。

油很重要——几条重要新闻的想法

往期文章回顾:

知乎答:2019~2020这个时间段适合买房吗?

会议解毒:房子确定失宠

达利欧《债务危机》读后思考

另一场较量——货币(美元、黄金、比特币的逻辑)

石头的故事——房价、股市的本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