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工厂》前,这部电影拍了真实的“中国工厂”

Jason不跪 南半球聊财经 2020-11-12

前一段时间,曹德旺在美国的工厂运营被拍成了纪录片,引起了热议。

但其实早在2014年,国内就出过一部真实侧写“中国工厂”和制造业的电影——《打工老板》,豆瓣也有7.8分。

我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没看过这个片子。

(部分豆瓣影评)

我准备把它好好展开说一说。

电影一开始,先po了故事背景:

单单这两句话,就看得出整个剧情会建立在偏纪实的风格上。

因为2007-2010年,我国的玩具行业确实经历了大阵痛。

先是美国玩具品牌大量召回Made in china的产品:

接着玩具代工巨头——合俊突然倒闭:

合俊的倒闭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我国玩具出口速度呈现下降趋势,国际市场开始萎缩,印度等国趁虚而入,开始抢占我国玩具产业的国际市场,玩具行业成为中国企业营销安全事故的重灾区。

背景大致这样,回到电影。

深圳有一家叫达林玩具的制造工厂,老板姓林,大概有一千名左右的工人,出镜较多的还有外聘的厂长和财务会计。

但是由于玩具行业的不景气,已经很久没有海外订单,所以林总拖欠了工人大概2个月的工资没有发。

有对许氏老员工夫妇,贯穿整个电影比较重要,但最先登台的是他们的女儿(出生在工厂),对拖欠工资不满,所以放火烧了工厂的车。

而此时,林总正在和美国的一家玩具巨头——WAL谈一个1亿销售额的大订单,WAL明显在多年和中国制造厂商合作的过程中,非常了解工厂的运营成本,加上有很多中国同行给出的“超低价”,谈判对林总比较不利,这时,美方给出的条件:

1) 取消预付款;

2) 付款方式改变(美元计价)

林总与财务讨论了一下后(主要是财务对林说,价格太低做不下来,前期资金压力太大),反馈的条件是,加价3%;老外不肯,林欲走;老外连忙再还价2%,就deal了。

这一套操作,真是不管批发市场还是国际大单,都屡试不爽啊。

林走后,负责对接的黑人问老美,为什么不直接选择报价最低的供应商:

老美答:

也就是他们想要的是性价比,而不是单纯的价低、质低的东西。(谈判就是在不断试探中国工厂的利润底线,这个利润林在后面有说到)

合同搞定,回到工厂,另外一个重要人物登场了——卧底记者艾晶。她想要向社会揭露“血汗工厂”的真实情况,所以应聘了达林公司的行政文员一职。

林总这时的逻辑是“有了订单,我要重新开工,重新开工就必须让员工投入生产,投入生产必须要付清前面所欠的工资,但现在没有那么多钱来支付工资,而且还要支付新订单的设备更新及原料储备,压力很大”。

厂长听了之后说怎么办?林总答说先付一部分,然后工资统一涨200,大家扛一扛。

厂长只能照做。

林动身去找ZF的张主任诉苦(这时张主任正在开会,说要淘汰落后产能技术等),希望他能够压一下舆论,给他点时间先来完成大订单。

林说:

张主任听完,若有所思,说:

总得来说,这段对话太真实。彼时制造企业的税负压力很大,而ZF主导的人工成本又在不断提升,这两个在吃掉制造企业原本微薄的利润。

但这还不是大头(可以讨价还价),大头是原料和汇率变动。

第二天,林总从电视上听到经济新闻:原油价格在上涨,美元进入下降通道。

他立马叫来了厂长问原材料库存有多少,厂长说:1周。

林说:石油涨价,塑胶价格也会涨,即使现在备货,需要多付20%。

厂长问,那有便宜的塑胶原料考虑不考虑?

林说:不行,这种塑胶谁敢用,不是害我么!

而关于美元贬值,就等于林之前和老外博弈的2%加价还不够贬的。

厂长问,那么员工复工怎么调动工作积极性,毕竟之前拖欠了工资啊?

厂长听完后说,本来定额就很难完成,现在还要降薪,不合理啊:

林总说:

然后交代厂长,现在外面抓得严,要小心一些(劳动法)。

最后塞了一个红包给厂长。拿下。

另外一边,记者已经混入工厂,某日和厂长一起巡视,发现老员工夫妻中的梁爱珍没带口罩,就把车间主任一通责骂:

戴口罩是客户要求的生产规范之一。

记者闻了一下车间里的味道就想吐,老员工就关心她,她反问到:

并在楼梯间打开电脑记录:

下一幕是林收到美国的信件,交给记者翻译,记者说他女儿在美国逃课了,林很气,就和女儿视频,女儿说自己是因为被种族歧视侮辱了才出手打人。

林知道原因后,说:那我教你怎么打!

再接着是老夫妻工人替女儿给林总道歉,林说没事,不会报警,毕竟她出生在厂里,而且从小看着长大,算了;老夫妻听完后:

林说,你们是老员工,以后在工作中就帮忙多起起模范带头作用就行了。

而之后厂长和记者抓到车间里一名工人的操作失误,掉了一根针,林要求所有人想办法找到这根针,最后找到,林要处理该肇事女工,扣一个月工资+通报批评。

记者听了很不解,追上去问原因。

林答:如果有一根针掉到了包装里,被集装箱运到了美国,又不小心让美国的孩子因此划伤出血,那么整批货客户都会退回来,不仅退回来,而且会让中国整个玩具行业因此遭殃。

记者沉默,说,这个女工和你女儿差不多大啊。

林反思:那就不扣工资了。

然后财务过来说,供应商送了一批货要结账,林说没钱,让财务把他们劝走。供应商当然不干,养兵千日的保安就派上了用场。

电影在这个时候透露出,尽管达林公司资金压力很大,但还算大公司,而这个大公司还有很多小企业依附着他们生存,小到电影中也没有展开去描述它们。

整个工厂开始赶工,压缩了午餐时间,取消了午休,但是免费午餐,工人们很开心。

老员工干劲十足,记者问他,知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个娃娃叫什么名字?

老员工许氏说:不知道。

记者惊呆。

然后下一幕是林总的朋友,也是玩具行业,因为WAL退货,导致破产:

他们本来想一起联手做一个叫“喜乐“的自主品牌,也就是未来不再给WAL代工,自己申请专利,自己去美国商超渠道销售。

但他的朋友撑不住了,之后选择跳楼轻生。

由于在工厂了解的信息比较完整了,记者选择网上对外公布,竟然变成了热帖。

热帖的副作用就是,美国WAL知道了,要求来工厂检查是否真的有剥削存在。林立马通知厂长这几天不要再加班。

接着跑到同行王招喜那里去借钱,王已经准备将工厂搬到缅甸去:

因为缅甸的人工很便宜,而且没有劳动法。

钱没有借到,林只能怅然离去。他告诉王,他会继续中国制造,不会离开。

老美的调查小组来到工厂,问员工喜不喜欢加班:

林感觉到调查结果不会对自己有利。所以想加快生产速度,赶在结果出来前,完成订单。

厂长说:

而林反驳到:

正在这个时候,那对老夫妻员工中没带口罩的梁爱珍被送到医院诊断出来白血病,厂长赶过去问:是在车间里面摔倒的还是在车间外面?

这句话引发了大家的怒火,工人突然意识到,钱再重要,也没有命重要,不愿意开工了。

而记者这时又掌握到第一手新闻,连忙把报纸印了出来,整个社会开始声讨谴责达林公司。

WAL自然看到了报纸,ZF张主任也看到了报纸,林顿时陷入困境。

烧车的小姑娘想要为母亲讨公道,去堵林总,顺便暴露了记者的卧底身份。

林的打击接二连三。

这场林和记者的对手戏,将两个不同立场的对立价值观呈现出来

林说自己办工厂不容易,记者说:

林火了:

他告诉记者,为了这一单,自己背负了上千万的债务,而工人只要工作就有钱拿,没有风险,自己却会倾家荡产。

记者听完后也火了:

林说,他也没得到对等,然后对1个亿订单算账:

记者反驳道:你的女儿不就在美国。而工人们呢?他们的付出连保单都换不到。

两人结束争执之后,林去医院看了白血病的老夫妻,并拿出了一大笔钱交到他们手上,告诉他们医药费全部由他来承担,但不要说给任何人知道。

另一边记者找到了律师,律师看了医生报告后说,这类诉讼一定能赢,白血病这个词就值100万,只会多不会少。

律师还找到了更多的员工告诉他们,联合在一起,可以向公司要到补偿将近千万。

员工开始抗议,记者开始报道。

老夫妻的女儿来到医院,想把这条喜讯告知他们,没想到听到后,老夫妻反而斥责女儿:

接着,许氏说我现在就要回去上班。

WAL终于传来噩耗,决定终止项目合作,也就是说,林投入的钱,打水漂了。

回到办公司,张主任也在等他,希望他不要把事情再闹大。也顺便叫来了警察,控制现场秩序。

镜头一转到WAL的新闻发布会,老外说:我们的产品是要给全球消费者带来快乐,而不是剥削。

提问环节,记者举手问道:

这个在美国一个卖400元的洋娃娃,达林只赚几块钱。你们的利润是多少?到底是谁剥削了谁?

老外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发布会结束后,已经将工厂转去缅甸的王招喜找到WAL:

林陷入绝境。

工厂里面,张主任正在维稳。

林爬上天台,大家以为他也要跳楼,厂长上前劝住他,两人瘫坐在地上。

最后的一场戏,在法院。法官念出裁决是:达林赔偿员工1480万工资和加班费,问林有没有意见?

林说:

我接受裁决。我把房子卖了,这800万先赔给你们。剩下的,我慢慢还,你们相信我,我一定还。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成了黑心老板,达林公司变成了血汗工厂。去年玩具行业还有1000家工厂,现在100家都不到。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亿的大订单,我能不抢吗?我算了下,员工挣5分钱,我也挣5分钱。但是后来,原料涨价,美元贬值,我变成亏损了。但工资还要支付。我是违反了劳动法,劳动法保护了工人。但谁来保护我。工厂倒闭了,工人们就要失业。本来我想熬过去,就做自己的品牌,但……过去30年,中国的奇迹来自于中国制造,是谁举起了大旗?是国企吗?是外资吗?是垄断企业吗?是民营企业。我不知道,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

 全剧终。

海外客户与制造工厂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民营企业和ZF之间、新闻媒体和真相之间,这部电影选择将事实诉说出来,并没有加入太多情绪的评价。

但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必能更加深切的意识到某些问题存在着。

这让我想起了曹德旺之前接受新京报的一篇采访中的片段。

新京报当下的中国制造业面临哪些挑战?

曹德旺:对一个国家来说,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更大。随着成本提高,中国制造业产品可能会失去竞争力。

一方面,我们的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过去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GDP加权增速平均达到了10%左右,但人口增长只有1.7%左右。而美国过去三十年GDP增速不到2%,而人口平均增速是3.5%。GDP都是人做出来的,而中国的人就那么多,劳动力成本在上升。

另一方面,房地产相关行业、互联网金融及一些服务业如今吸收了大量的年轻就业群体,人工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也抬高了制造业的成本。

现在建筑工地劳工一天的工资四五百元,一个月按照30天计算,工资就是15000元,现在有大量的劳工流向了房地产行业。如果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给劳工开出和房地产企业一样的工资,制造业企业几乎无利润可赚。

除了劳工成本,企业要缴纳的五险一金费、材料费等一些费用,也使得企业成本有所提高。

如果成本升高,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能会逐渐失去竞争力,之后国家的竞争力可能就会下降,这个必须引起我们中国人的警惕。

中国的工业基础本来就很差,企业搬走后我们还剩什么?对于产业链转移的现象,我们必须足够的重视,否则未来我们可能会后悔的。

新京报如何让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坚守在制造业?

曹德旺:这个问题很关键。中国要保持自己的优势,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制造业一定不能丢,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巩固制造业优势上。

劳动力成本太高,经济就艰难。经济艰难,问题还是在房地产。如果房地产的问题不解决,还是盖那么多的房子,所有银行的资金、劳工资源等所有的资源都会流向房地产。

我建议,削减不应该的、虚假的投资,不搞那么多的房地产,大批的劳动力就剩下来了。

(节选自8月30日新京报报道)

如电影中所提,各级ZF已经喊了多年的产业升级、中国创造、科研兴国,也确实引流了一些政策想要扶持这些民营企业。后果基本都无疾而终。原因在哪?

因为左手在扶持,右手却与金融机构一起架空“产业”变成空心化趋势,让整个国家陷入“超级地租模式”。

CPI高了,很多人明白过来,因为要吃猪肉,所以其他食品也会涨价。

那住房何尝不是。

99%的在职工作者,脑子里面有多少不在盘算买房首付和还贷的事情。

在房价妖魔化的当下,任何一个岗位都在想办法投机寻租,以更快的实现自己的买房目标。

校长要赚钱,院长要赚钱,局长要赚钱,赚来的钱就去买房。

这种畸形的价值观取向,自然压缩了国内的消费经济,变相削弱了出口的竞争力,也让我们提前结束了工业化进程。

企业的运营成本、普通人的生活成本无形中不断在提升。

最后要求制造业老板们“矜持”,放弃资本逐利,这公平吗?

当然,我们看到远处有一线光——数字经济,所以期望于换条赛道说不定能实现弯道超车(日、德等之前都是走向工业强国)。

但只要分配机制和大众价值观仍然处于错误方向,那选对了门,也无非是拉大了贫富差距、膨胀了债务泡沫、实质降低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就像电影中,林总最后的那段话,中国的奇迹来自于中国制造,我们已经另起炉灶。

壮胆可以,神化不要,看看我们的教育,他们想要学什么?而我们在教什么!

或许能冷静下来。

 

往期文章回顾:

通缩和滞胀并行

三季度数据解毒

房价的信号

达利欧新文:我们正在重复1935-45年的危险周期(中英文)

羞羞的美国权贵

达利欧《债务危机》读后思考

另一场较量——货币(美元、黄金、比特币的逻辑)

石头的故事——房价、股市的本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