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随便聊聊,不要“正确”
记住,不要和利己主义者谈ZZ
(1)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最关心的事,无非就是一老一少。
20多岁时,明显比现在油腻,现在更像个直男,讲究实用性,没有消费欲望,上个月信用卡账单过来(合“法”可支配私房钱),金额最大的一笔还是给山区小朋友的定期捐助。
这就很实用,我把它作为对女儿教育的一部分基金,虽然没有直接用在她的身上,但肯定比参加一些乱七八糟的兴趣班“性价比高的多”。
除此之外,阅读经济,琢磨数据是我自己的爱好。过去金融搬砖时养成的习惯是——不怎么看别人给我准备好的数字。
因为那是准备好的。
自己去扒,更有意思。经常在调研时,我会跑到生产车间里,去找一些工人问问他们对公司的看法。大部分时间人家都一笑了之。但谈起那台机器,也能侃侃而谈。于是我就偷偷记住机器产能并换算成业绩来比对“准备好的数字”。
偶尔我的提问也会更偏“生活”一些,了解他们对未来养老的想法和计划。
得到的是——“就这样吧”
(2)
关于养老。之前写过一些。
用数字来说的话,可以借鉴社科院的报告——
按照他们的模型:
1、城镇养老基金当期值,会从2023年开始下降,2028年出现负数,2050年当期缺口达到11.28万亿;
2、城镇养老基金累计值,从2028年开始下降,2035年归0,2035-2050年,累计缺口将达到86.6万亿。
是不是对亿以上的数字没有什么概念?
对比下去年全国税收收入,才只有17万亿,仅缺口的1/5。
所以,老龄化、老龄化,不是一句无病呻吟的吐槽,是真真切切会影响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针对于老龄化的所有解决方案,都会影响当期或远期的现金流,管理层只能在众多方案中寻求平衡,能做的是将“负影响”降低到最低,而不是没有影响。
这时总会有些人和稀泥说,有解决方案。
4个方案:财政补贴、国资划转、延迟退休、个人养老。
财政补贴。实际上过去多年,宏观财政确实在转移支付入社保基金。但问题是,宏观财政本身也是赤字的。
所以才会舍不得土地财政这个夜壶。
某种意义上,只要不是炒房,是奔着“居住”目的去买的房,都多多少少支持了养老保险基金一把。(黑色幽默)
国资划转。可国资的利润从何而来呢?这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国企的报表质量却在改善,可想而知,下游民企的“真实成本”被变相抬高了。
还是民企及其员工为养老事业做出的贡献。
但小红花却戴在了……
另外两个方案,之前都比较隐讳。延迟退休,是直接“挑战”既有观念,现在正在放风和试点。
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这两天也揭开了面纱。
很清晰,第一支柱社保的逻辑,是下一代人养上一代人,不够的部分,财政兜底,也就是全民兜底。第二支柱年金的逻辑,是从企业出钱,替国分忧。前提是企业有钱。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是真金白银再从个人账户流出(到另外一个不可提前取回的投资账户),最后退休拿自己的钱养自己。
那这个和社科院所测算的缺口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直白的问,我们之前和未来所缴纳的社保,和即将要缴纳的个人养老之间,未来会是怎样一种组合呢?
社保那边养老金的缺口用什么来填补呢?
随着生育率越来越低,第一支柱——下一代养上一代的模式明显无法持续(继续做空年轻人的结果)。所以……
再者,所谓减税优惠,能优惠不达纳税线的人吗?
(3)
利好资本市场?
从供给侧来看,似乎是这么回事。但我也很好奇,今年社保金的收益率会是什么样子。
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就是这个,剔除掉财政补贴,剔除掉投资性房地产,内需一塌糊涂,充斥不安全感。不够市场化,成为任何“稳”政策的反向重力。
为什么考公?挤破脑袋也要卷?看看利润增速就知道了——
谁在承担?小红花该戴在谁的身上?
年轻人又不傻,创造财富不如躺着稀释财富。
劳动创造价值,不如炒房躺着稀释价值。
这很难理解吗?
我很惊讶这些专家学者的惊讶。
稳就业,唯一的有效方式,就是市场化。
相反,越计划,资本市场越难起来。
(4)
最近谈上海必触雷。
但作为一个目前不在上海的上海人,这一个多月来我感受到了朋友圈情绪的变化。
你要把这包东西打开,太复杂。
就像昨天朋友圈被【四月之声】刷屏,就这么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视频,但有魔鬼不断在删。
何必呢。
“杀了诚实吧”
这是我这两天单曲循环的歌。
算了,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