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棚改”声又起,这次房价会翻倍吗?

Jason不跪 南半球聊财经 2023-09-03


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两天的新闻——城中村改造,大部分人都表现出“隐隐的恐惧和担忧”——

我觉得别担心。

为什么别担心?

如果宏观要复制棚改,就直接告诉市场“各就各位,我又要棚改了”,这种“拉动市场”的效果肯定更显著。

说不定都还没真正棚改出台,预期拉满的各种需求就都已经激活。

学美联储搞预期管理(托美债美股),无招胜有招,不是更好吗?

我在2年前的文章中解释过“不可能三角”——用房地产拉动经济、房地产挤出实业(压制消费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系统性风险(居民债务率抬高),无法都全。

要都全,欧美早就打压我们的房价,而不是打压我们的科技了。

而且我做了一张表,来让大家更清晰透彻的比较下现在VS 2015年那一轮棚改前夕有什么不同?

我一条条来解释。

最核心的,无疑是居民债务率(指居民可举债空间)。

2014-2015年,居民债务率(居民债务/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还只有80%左右,算比较健康,所以那个时候央妈等都提到了我国居民部门有加杠杆的空间——

但那一轮加杠杆,一加就不可收拾,直接窜上了120%+——

日美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区间,就在120-140%之间。

显然,任何一个经济体进入该区间,就要碰运气不要遇到地雷。

2021年上半年,居民债务收入比到达140%的上方,于是宏观决心进一步收紧控制杠杆,所以自那以后,居民债务率趋于平稳,并在今年略有下降。

我认为这个指标只有重新掉落至80%左右,宏观才会相对放心。

在此之前,“房住不炒”这四个字不会轻易摘掉。

由居民债务率引申出来的两个数据,分别是房贷挤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房价收入比。

前者量化了居民部门的实际购买力多少被提前挪用,后者量化了楼市新增入市者要面临的压力。——

这次城中村提到了一些特大超大城市,正是房价收入比比较高的地方。如一些人担忧的,再次推高房价,则会进一步推高房价收入比,这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转嫁(年轻人和新入城者)。

让城市病变得更严重。

所以我认为宏观的意图并不是要推高房价,而是要稳住固定资产投资和托市(对冲下二手房挂牌量不断激增的趋势)。

毕竟最近不断有一线城市房市萧条的新闻出来。(资金在套现外流)

我们接着看看房价收入比强相关的总和生育率。

2022年,总和生育率掉落至1.15左右,而2015年,专家们还在摩拳擦掌的表态二胎政策可能会显著拉高全国出生人口。(彼时总和生育率1.5-1.6)

令人唏嘘啊。

生育率因为挂钩着未来的经济中枢,肯定会影响到现在的房地产政策。

2015年,上海的总和生育率还在1左右,去年上海的总和生育率只有0.7了。

试想一下,上海如果房价再翻一倍,上海的总和生育率会跌到什么样子?

再往下,房价多/空比已经掉头,央妈季度的城镇居民调查报告,这是2015年二季度——

而2023年二季度——

人们的预期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央妈也不再po出对房价的看法了。我估计肯定不止51.5%的人觉得房价难以接受。

而城镇化率也有了近10个点的增加——

之前也po过机构对年轻群体城镇化的比例,早就达到目标的上限(剩余年长群体或不会选择进城)。

即使从总体来看,我也查找过日本的城镇化数据(66%),去年已基本同步。

人均住房面积也超过了40平。

再看年轻人规模,2015年能棚改,也是看在年轻人口还在上升期——

2015年25-39岁到达了顶峰,但之后就开始下行。

同样,2015年城镇就业人口还在增加,但去年出现了首次减少——

人口结构对房地产的影响之前解释过很多次,不赘述了。

基尼系数略过(我认为现在中下方的购买力应不如2015年)。

外储/外债比这几年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虽然债务结构看起来在优化,但外储-外债差是相比2015年有了明显的收窄。

房地产再怎么做,也无法出口(赚不到外汇),铁矿石还得消耗进口,所以在财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这块的系统性风险也会审慎应对。

最后是外部环境。

2015年常提的还是外汇操纵等次要摩擦,现在早已升级为【全面】。

不过我之前一直说,美说客(不管是基辛格还是布林肯),只要看到国内重启房地产,就能减缓对技术方面的“担忧”和因此条件反射的“压制”。

日美都吃过房地产的苦。

知道它对经济的破坏力。一个消失的30年(经济下降),一个QE的15年(信用下降)。

现在合力搞事情。

但宏观肯定不会重蹈覆辙,把自己逼上天台才开始注重产业升级。

试想如果现在喊出棚改2.0或Plus(名字无所谓),谁还愿意搞什么技术?还不趁这几年的机会赚一波快钱然后移民?(KK)

地方的财力又是否能支撑撒水?

动用PSL是否又挤占了其他财政支出空间(我之前解释过四本账视角的宏观现金流)?

这些问题,都是2015年没有的,或者当时不重要的。

综上,我只把这次这个方案,作为宏观内部博弈后的一个“单纯”的应对困境措施,并不具备很强的历史复制能力。

之前我聊过JPM的电话会——


现在还是防御阶段。就像这两天转变对民营的态度一样。

至于能不能防住。

话说哪个经济体不想呢?

只是要掌握这个力度,实在是太难了。(本质是超额利润率与挤出之间的平衡)

所以我当初才画了那个《房地产能不能软着陆》的视频。

往下看吧。

至少目前官方的口径还是“大家不要怕”——

除非......


裹挟在经济中的我们,正在闯黄金12宫

不让某大破产?

看衰房市的人多了,专家不小心说了实话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能买到的书;日更资讯/数据/研报)

每天只要1块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