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索达吉堪布:缺什么也不能缺德

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著


54篇:缺什么也不能缺德

当我们习惯了冷漠,遇事只想保护自己,对身边的人不闻不问,那终究会为此而付出代价。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慈悲,若能将其挖掘出来,定会成为你人生中的无价之宝,于人、于己都将受益无穷。

几年前,广东佛山一名两岁的女孩小悦悦走在路上时,被两辆车先后碾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七分钟内在她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孩子虽被送到医院全力抢救,但仍然离开了人间。

一个孩子被车撞了,这种不幸和意外并不罕见。但小悦悦真正悲惨之处,在于路人的见死不救。

现在很多人极端自私,从小到大学到的,基本上就是怎么维护“我”的利益。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美德,不知从何时起,已从我们身边悄然退去,现今人们更推崇的信条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以前,新闻上还报道了“13亿人扶不起一个老人”的事件。说一个88岁的老人,在离家不到100米的地方,面朝下摔在地上,他想站起来,但力气不够。他趴在地上一个小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就是没人敢上前扶一把。最终,老人因窒息死亡。

那么多的旁观者,为什么不上前去帮他呢?就是因为他们害怕。如今常有媒体报道:某某老人摔倒之后,有好心人去扶,结果不是他撞的也赖上他了,最后还要打官司赔钱。

所以,谁都不敢再向老人伸援手了。面对这种现状,北大副校长吴志攀站出来,对北大学子说了一句话:“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

短短的这一段话,立即就红遍网络,引发了各种响应和支持。不过也有些人觉得,如果我们缺乏应有的良知,凡事都要依赖法律的保护,那实在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对此,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兆林也认为:“13亿人扶不起一个摔倒的老人,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套用一句不大合适的话说,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在这种可怕的冷漠中,所有人都是失败者。”

尽管他这样说,但现在人们还是面临着一个问题:如果看见一个老人摔倒了,自己到底去扶还是不扶?

不愿意扶的人,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或许会被他反咬一口,到了法官那里,甚至法官也说:“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他?”曾经出现的这种糊涂判决,带来的负面影响无法想象。

但对我而言,肯定毫不犹豫去扶。扶了以后,若被别人冤枉了,跟我打官司要医药费;甚至他死了,要我给他偿命,那我也认了。

这是做人的基本良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可能受损,就置他人的生死于不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