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疆财经大学开展就业扶贫综述:发挥教育优势 紧抓民生之本


2018年以来,新疆财经大学大力推动“访惠聚”驻村工作驻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者赴学校转移就业,就业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从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转移输出至学校的贫困家庭劳动者74人,人均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预计当年实现增收240万元以上。

▲3月30日上午,两辆乘载着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49名转移就业人员的大巴车开往新疆财经大学。(点击图片 查看新闻原文)

 
点对点接收贫困劳动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提高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扶贫效果,新疆财经大学党委坚持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统筹协调,压实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扶贫各项工作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2020年春季开学后,麦盖提县转移就业人员来到新疆财经大学务工


“在新疆财经大学工作快一年了,我总共收入近5万多元的工资,寒假回家我还给家里买了很多的东西,家里的‘穷帽子’摘掉啦。”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贝勒克其村贫困户阿迪力·买买提说。

▲阿迪力·买买提工作场景


“近些年,通过我们‘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点对点’向学校输送贫困劳动力,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新疆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总领队李剑峰说。

从新疆财经大学党委研究制定的近年扶贫工作要点中,都将“访惠聚”驻村工作驻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者赴学校后勤、保卫等部门转移就业,实现就业脱贫,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新疆财经大学2020年扶贫工作计划》中,更是对转移就业工作定下了“年转移人数”“完成转移就业贫困户增收额”等硬杠杠。
 
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在接收“访惠聚”驻村工作驻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者赴学校转移就业后,新疆财经大学从“输血”到“造血”,免费开办务工人员夜校,大力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转移就业人员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岗位技能


吾拉衣木·麦海提是麦盖提县波斯喀木村贫困户,2019年10月来到学校工作,刚来到学校的她基本不能使用国语交流,只能在餐厅打扫卫生,通过学校后勤公寓服务中心夜校的学习以及餐厅在业余时间开展的厨艺技能培训,现在她已经是学校第三餐厅的一名配菜师傅了。“现在的我,学会了各种花式的切菜方法,而且国语能力也有了很大进步。”满脸笑容的吾拉衣木·麦海提说,她还要继续学习和努力,现在的生活要倍加珍惜。

▲吾拉衣木·麦海提工作场景


新疆财经大学还通过联动所在社区,引进社会资源,利用公益培训等形式,制定培训计划和目录。
 

就业促脱贫全家奔小康


“我和丈夫都在新疆财经大学工作,两个人每月收入加起来有7000多元。”在新疆财经大学安排的夫妻房里,热汗古·牙森高兴地说。
▲热汗古·牙森工作场景

▲热汗古·牙森丈夫工作场景


之前,热汗古·牙森和丈夫都没有固定收入,家中生活压力很大。自从夫妻二人有了固定的收入,她们家的生活比以前有了很明显的改观,一家人生活的很幸福。

▲学校专门为热汗古·牙森夫妻俩改造了一间“夫妻房”


和热汗古·牙森一样,贫困户肉克也木·阿里木在新疆财经大学工作已经半年多了,“刚来时,我什么都不会,老师们像关心自己的学生一样,手把手地教我,现在会干的活越来越多了。”肉克也木·阿里木自豪地说。

▲肉克也木·阿里木工作场景


来到新疆财经大学,因为认真负责,肉克也木·阿里木被分配在了保卫处校卫队负责校园岗亭值班工作,“现在全家人都以我为荣,我可高兴了。”肉克也木·阿里木说。


和热汗古·牙森一样的贫困户在新疆财经大学还有很多,他们有着同样的梦想,就是脱贫摘帽奔小康。

 

改变思想影响他人

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驻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者赴学校转移就业工作三年来,在新疆财经大学务工人员放假返乡后,都会成为村里的“明星”。

“转移就业工作刚开始时,我们会根据贫困户家庭的贫困程度和就业意向、潜在的就业能力进行就业动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动报名的贫困户占到绝大多数。”李剑峰说。

“我的同乡努尔曼•吐尔孙,之前一直在新疆财经大学工作,每次回家后都会和我讲在这里工作的好处,而且我也发现他们家的生活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我这次也主动报名来新疆财经大学工作。”艾热帕提•艾买提说。


@文明花开,春满校园③
@文明花开,春满校园②
@文明花开,春满校园


来源:宣传部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

编辑:宣字

编审:采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