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8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武汉协和医院创始人:我们来这里,只是为了拯救世人

黑门 互联杂谈14 2020-02-17


“中国最好的医院是哪个医院?”

“协和医院。”


“中国有1731家协和医院,请问到底是哪家……”


协和医院遍地开花,可中国正宗的“真”协和,其实只有三家:

北京协和、武汉协和和福州协和。


在最近动荡中,其中的武汉协和医院作为抗疫一线,可谓牵动着全国上上下下数以千万人的神经:

武汉协和医院14名医护人员感染;

武汉协和医生“逆行”返汉,投身抗疫一线;

武汉协和在红会一天居然只领了两件防护服;

新冠肺炎孕妇在武汉协和医院自然分娩,母子平安……



隔着屏幕,我们为其流泪,为其呐喊,为其着急,为其不平,为其感动……


在这一生死的关口,这座创建于150多年前的医院,着实承载了太多的情感与撕裂。但同时,它却也在此时挡在了疫情之前,继续传递着爱与希望。


而这份爱,源于上帝,并始于武汉协和的创建人——在中国待了57年,并为之做出巨大贡献的杨格非。


01

“我们来这里,只是为了拯救世人。”


众所周知,中国的近代史,是伴随着隆隆的炮声开启的。


而与之一同开启的,还有紧闭了数百年的国门。


至此,西方人对这个古老且神秘的东方大国,压抑已久的好奇一下子全迸发了,各色人等纷至沓来。


他们中,有急于打开这一巨大市场,赚个盆满钵满的商人;

有在国内不得志,所以跑到中国来碰碰运气的冒险家、投机者;

甚至有包藏祸心,妄图瓜分中国领土的殖民者、野心家;



这些人来到中国,说白了,无非是为自己捞点好处。


可除了他们,还有一群人却是为了中国四万万未得之民而来,他们盖教堂、建医院、办学校、翻译书籍、启迪民智……在中国走出保守愚昧的历史进程中,着墨甚多。

这群人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近代来华宣教士


在这其中,就包括了武汉协和医院的创建人,和戴德生、丁韪良并称为“宣教士三巨头”的杨格非(Griffith John)。


杨格非又译为杨笃信、杨约翰,1831年12月14日,他出生在英国斯旺西一个公理会基督徒的家庭。


在当时,斯旺西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有色金属冶炼中心和铜贸易中心。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加上污水的乱排乱放,疫病很快横行,伤寒、猩红热、霍乱频频在当地爆发。


杨格非出生的格林希尔街


在杨格非还只有8个月的时候,霍乱就夺走了她母亲的生命,17岁的时候,父亲又因此丧命……


儿时这段悲痛的经历,如烙印一般深深地打在他的心底,但与此同时,苦难却也赋予了他一颗怜悯人间疾苦的心肠。


正如一位名叫威廉姆斯的医生所说的那样:

“他在一个人满为患、贫困、疫病横行的地区长大,作为一名牧师,这肯定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中国那个当时最贫穷的地区,再次目睹这一切,似乎激励了他采取行动。”



或许有人会问: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非亲非故的中国,干这些好事作甚?”


可就像他曾说过一句话:

“我们来中国不是为了开发资源,也不是为了做生意,也不仅仅是为了促进文明的发展,我们来这里,只是为了拯救世人。”


若要深挖杨格非与中国的缘分,那就不得不谈到他的基督信仰。


02

远渡重洋4个月

足足待了57年


杨格非自幼聪明过人,母亲去世后,他的姐姐和姑母便接过母亲的职责,拉扯着他长大。


所以当姐姐受洗那天,牵着他的手从埃比尼泽教堂出来的时候,幼小的杨格非便也自问道:

“我是不是应该也像姐姐一样,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上帝?”


由于家境贫穷,杨格非12岁时就不得不被迫辍学,到一家杂货铺里当童工。


闲暇之余,他几乎拿出了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热情,投诸到了《圣经》和宗教经典的阅读之中,而在教会主日学老师的教导下,他也培养出了出色的口才和胆量。



十六、七岁时,他已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讲员,许多人开始称呼他为“那个讲道的孩子”。


1850年9月在亲友的资助下,他自学考入了布雷肯学院。后受海外宣教的感召,就转入贝德福德神学院接受装备,并于1855年被按立为牧师。


按照原先的计划,杨格非是不会来中国的,而是会前往非洲东南方的马达加斯加岛宣教,但由于岛上动乱,伦敦差会不得不让杨格非改道中国……


1855年5月22日,杨格非带着新婚才一个月的妻子玛格丽特(Margaret Griffith),登上了远航中国上海的轮船。


临行前,据说杨格非曾感慨道,好像听到了远方的呼喊:

“来这里帮助我们吧!”


经过4个月的颠簸,杨格非筋疲力尽的这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度……


杨格非学中文的草稿


初到上海时,杨格非其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但他愣是仅用了6个月,就攻下了中文听、说、读、写的难关。


不久后,他就开始在当地用一些浅显的语言传福音,在上海的5年间,他四处冒险巡回布道,脚踪布及苏州、松江、平湖、湖州、嘉兴、杭州等地。


如在1859年昆山的科举考试中,杨格非就曾带着2500本《新约圣经》和500本《新旧约圣经》,向10000多名科考举子派发讲道,并向人介绍《圣经》的价值:

“圣书所载之道,极其长阔高深,有威权可定人之本分,有智慧可解人之疑惑,有光耀可破人之蒙昧,有劝慰可释人之愁烦,有应许可起人之奋勉……

至于生死之理,并救灵魂之法,此书纪之详明。”



然而这许多的宣教士都聚集在沿海地区,总不是个办法。当时同在上海的麦都思牧师,便常这样祷告:

“主啊!求你在中国打开更多门户,好分散你的众仆人。”


他的祷告留给杨格非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提醒着他要积极寻求将来的方向。


随着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署,广阔的中国内地门户终于开启,杨格非也开始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内陆地区。


不久他便决定举家从上海溯江而上,一路上他兴奋不已:

“这一条美丽而宏伟的河流,已经成为福音使者们的大道!”


清末汉口戏院


1861年6月21日,杨格非抵达华中重镇汉口,他也成了第一个进入中国华中的宣教士。


而从他走下轮船,一脚踏上汉口土地,没想到这一待就是整整的51年,直到最后离开时,他已经是一个80岁的老人了。


由于内陆炎热潮湿的特殊环境,以致于他的第一任妻子玛格丽特(1873年)和第二任妻子珍妮特(1885年)的性命都留在了那里……


03

武汉协和医院创始人

一己之力推动医疗水平


杨格非到达汉口后,没有住在英国租界,而是和平民住在了一起。


也没有固定的布道地点,而是选择一些公开场所,聚集群众前来听讲,在《杨格非传》中曾有这样一段:

杨氏自来中国,欢喜对大众讲道,他深信在街头宣传福音,是很有效验的。所以他几乎成了一种惯例,每天一次或二次宣讲福音。
因为这样,所以每年之中,听过杨氏讲道的,不下几十万人。
……杨氏讲过一番,便坐在旁边,再由中国先生接着讲,听的人有的走出去,也有些新进来,每开堂便是讲几个钟头。
《杨格非传》

中为杨格非


深入内陆虽是为了福音而来,但是当地的科教文卫,他却一个也没落下,在经过漫长的观察和了解之后,他曾说过:

“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不需要宗教信仰的群体,他们最关心的是每天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中国人与其说需要上帝,不如说更需要医生……”


这样的话从一个宣教士的口中说出,可谓是“离经叛道”,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杨格非,对当时中国落后愚昧的深深痛心

清末汉口庙会


比如那时,西医已经通过牛痘接种法搞定了天花,通过外科手术能取膀胱结石,通过眼科手术能治青光眼、白内障……而这些病症放在中国却是完全没辙的。


他曾说:“没有解决身体上的疾苦,就不能解决精神上的疾苦。”


可见其既要救治人的灵魂,也要救治人的身体的强烈决心。


1866年,这个别人眼中“矮矮胖胖,却很有勇气”的外国人,便拿着各界人士捐赠的400英镑,在花楼街居巷建造了武汉协和医院的前身——汉口仁济医院,华中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


汉口仁济医院


医院刚成立时,只有两间病房和一个兼职医生,和其他很多教会医院一样,汉口仁济医院也都面临人手、经费等不足的问题。


可即便如此艰难,他却始终坚持医院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都不收钱,最初医生的反对声很强烈,觉得医院经费太拮据了。


但他认为:如果一开始就想着赚钱,以后就不愿意再做那些没钱的工作了。


武汉仁济医院医护人员


可奇怪的是,在许多教会医院纷纷关门的处境下,汉口仁济医院却一直发展了下去,越来越多顶级的医生从英国派来,医院历经几度扩建……


有协和医院老专家评说,西医入汉后没过多久,便促使武汉的医疗水平与国际几乎同步!


在汉期间,除了武汉协和医院。杨格非另外还建立了武昌仁济医院(现湖北省中医院),以及武汉第一家妇科医院(现协和医院女部)等数十家医院。


武汉第一家妇科医院,玛格丽特医院


到了1882年,杨格非的儿子纪立生从英国伊定盘大学医科毕业后,也来汉口仁济医院工作,并很快成为西医外科第一把刀。


在汉口,纪立生差不多工作了40年,甚至在1902年创办了湖北地区最早的西医学校——大同医科学校,数年后,湖北第一批华人西医生从这里走出……


可以说,杨格非和纪立生这父子两代人,几乎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推动了武汉医疗水平的发展。


04

“如果上帝再给我五十年,

我仍将都给中国。


除了开设医院外、施医散药之外,杨格非还建了6所学校


在这些学校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在1899 年,在汉口办的第一所集大学、中学、师范、神学为一身的综合性学校——博学中学。


博学中学


从这里,曾走出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中国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林华宝等人。


如今这一学校已演变成了“武汉四中”,一所集“省级高中示范学校、全国百所名校”等荣誉的名校。


杨格非创办的一所男校的毕业生


于此同时,他还创办英文报纸《楚报》,开创了汉口翻译、印刷事业等一系列工作。


看到底层百姓深受鸦片的荼毒,他更是一心为中国百姓奔走呼号。


甚至在1882年,他为此写了《关于鸦片贸易的简明问答》一书,抨击鸦片贸易的罪恶,义正辞严地斥责英国政府。


当时吸鸦片的百姓


而逢有战乱,他的教堂、学校、医院总是高悬英国国旗,成了汉口百姓的避难所。


后来,他曾写下这样的文字:

“我现在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长江与汉水的各地,已经归在基督的名下;

至于那些散居在两条壮丽江河岸边,数以百万宝贵的灵魂,我愿为之生,为之死。”


杨格非在中国50多年,中间仅回英国三次, 而且每次都是因为自己或家人生了重病,才不得不回去休养。


1905年,在他来华50周年的感恩礼拜上,他更是道出了对中国的深情:

“如果上帝再给我五十年,我仍将都给中国。”


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在讲道时突然中风,偏瘫卧床,及至6年后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他才不得不告别他所深爱的中国。一年后因病离世。


然而在他离开中国后,他的儿孙辈依然接续着武汉协和医院的工作,甚至有两人永远留在了中国。

武汉协和医院杨格非半身像


1936年,杨格非的儿媳夏利世在为一牙病患者治疗时,被手术刀划破手指,不幸感染败血症,不幸离世。


次年,杨格非的儿子纪立生也因肺炎离世。老两口被合葬于汉口公墓,从此长眠在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而杨格非的孙子纪继生(Keith H.Gillison),自1928年在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也是投身协和医院工作。


后被任命为外科主任、协和医院院长等职务,一直到1950年不得不离开


记得钟南山院士在前些日子说到:“武汉本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武汉是不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我不知道。


只是想起道杨格非一家、刚刚离开的李文亮医生,以及那些坚守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泪水便止不住。


唯愿武汉这座城市,切莫辜负了这份爱与善良……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