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来了 ⑨ |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欢迎你!
嗨,大家好!
本期小南新将带大家走进——
建筑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建工楼
滑动阅览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办学始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土木工程系。
学院设有4个系、15个教研室,开设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城市地下工程、工程管理等4个方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入选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土木工程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列为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土木工程和建筑学已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
学院拥有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建筑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水利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还设有6个实验中心,其中工程力学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基础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国家级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水利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科研平台14个,其中包括江西省尾矿库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低能耗建筑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近零能耗建筑工程实验室、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面向江西经济建设重大需求,瞄准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形成了若干个高水平研究方向。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受到社会和行业广泛认可,很多已成为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院长寄语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办学以来培养人才超万人,受到社会和行业广泛认可,很多已成为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亲爱的同学们,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类、土木类、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等各类专业中,必有一类适合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成功是拼搏出来的!祝愿同学们秉承“励志、洁行、博学、善建”的院训,在建筑工程学院放飞梦想、绽放精彩,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建功立业!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熊进刚
三、专业介绍
01
建筑类|专业一:建筑学(学制:五年)
滑动阅览
◾选择建筑学专业的N个理由:
1、历史渊源
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是与建筑物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与技术的综合学科。建筑学学科领域涉及建筑历史、形态、技术和艺术,知识体系广阔、内涵丰富。
南昌大学建筑学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1959年始创于江西工学院,1993年南昌大学成立,专业学制由4年改为5年。1998年入选江西省品牌专业,开始招收二级点硕士研究生。2013年首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授建筑学学士学位。2014年列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2017年再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2018年获批一级硕士点。2020年入选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又一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
2、师资队伍
建筑学专业专任教师共3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5人,讲师(含工程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3人在读),具有硕士学位者20人,具有学士学位者5人;现有注册建筑师12名,注册规划师11名,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为30.6%。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人员24人,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专业课程教学人员4人,主要从事建筑技术课程专业教学人员5人,其他3人。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教学:充分利用“大土木”综合平台的优势,努力推动校内跨学院跨学科的教学资源统筹;近三年完成省级精品课程以及教材建设项目多项,获得省级以上学生竞赛奖励50余项,试验和实践教学平台5项,各类教改课题5项;在建筑设计及原理教学中对应引入建筑技术专题,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性地邀请建筑技术相关老师参与课程设计;根据课程设计类型的特点,积极邀请各大设计院建筑骨干来校对学生进行指导和交流,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实际工程中建筑设计的特点。在毕业设计阶段则开展专业交叉试点,由建筑、城规和建筑环境与能源专业三方教师组成导师组,统一整合各专业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以期针对目前面临的学科设置的单一性和社会问题的综合性之间的矛盾来提出可能的应对方法,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学科建设平台:以项目为依托、以专业为导向培育建设“赣鄱古建筑研究中心”﹑“城市物理环境研究中心”及“参数化建筑设计研究中心”这三个科研平台,面向地方建设实践,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利用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这一工程实践平台,整合科研力量,打造科研团队,统筹科研资源,逐步试行科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师工作室制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能力,产生具有全国性影响的科研成果。
4、培养方式与特色
本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本科教育评估标准,坚持“立足江西、凸显特色、注重实践,服务地方”的专业定位。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建筑学专业高级人才。因此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自身特色,概括为以下四点:
弘扬地方文化: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弘扬“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地方传统建成环境,努力推进科教协同,引导学生领略绿色发展的文化底蕴和科技魅力。
优化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中采取建筑大类招生模式,一年级建立共享的建筑类基础课教学平台,期末进行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有序分流;同时本校学生也可在一年级期末,提出全校范围专业调整申请,10%左右的学生在经考核认定后会调整专业。
强化实践能力: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力求解决学生从建筑与城市基础认知,到基本的建筑设计理论及手法实际应用的问题。强化对设计建造全过程了解,多个实习环节加强实际工程和实践项目的锻炼。与知名企业签订实践实习基地,同时开展多校联合的建筑实地搭建等活动。
掌握适宜技术:强调建筑设计应适应地方特定环境,开设“江西地方建筑”等特色课程,着力建设“赣鄱古建筑研究中心”﹑“城市物理环境研究中心”及“参数化建筑设计研究中心”科研平台,打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通道,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种高新技术发展动态的同时,切实掌握适应地方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适宜技术。
02
建筑类|专业二:城乡规划专业(学制:五年)
滑动阅览
◾选择城乡规划专业的N个理由:
1、历史渊源
南昌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学制为5年,于2003年开始正式招生。本专业以面向国家需要、适应学科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区域特色鲜明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主要在规划编制单位、管理机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开发与管理、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城乡规划专业在“2018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结果中名列前茅,专业呈现向上的发展态势。
2、师资队伍
城乡规划专业师资队伍基础较为扎实,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90%,博士学历教师占比30%,职称结构合理,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0%,多位教师有海外访学经历,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占比60%。城乡规划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取得了良好成绩,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承担了多项课题研究,主持或参与江西省省级教改课题四项,校级教改课题多项。城乡规划专业教师承担了大量城乡规划研究和设计项目,获得了“二〇一三年度全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三等奖、“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三等奖、2019年度江西省优秀勘察设计奖二等奖等奖项。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乡规划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接受城乡规划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处理城乡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遗产的复杂关系的基本能力,并具有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
主要专业课程有:建筑设计基础、素描、色彩、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城乡规划原理、城市发展史、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环境与生态学、城市道路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等。
城乡规划专业主要依托的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有建筑系图书资料室、建筑系实验中心、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数字建筑与智慧城市虚拟仿真实践基地”等,并在国内多所规划设计机构设立实习基地。
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上严谨认真,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了南昌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多门专业课程获得了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或授课质量优秀提名奖。城乡社会综合调查教学团队指导的学生近年来获得了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评优”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佳作奖多项,取得了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城乡规划专业获国家级竞赛奖历史性的突破。
4、培养方式与特色
城乡规划专业重视学生设计表达能力基本功的教育训练,学生普遍能够熟练地徒手、使用绘图工具和借助计算机绘图,能准确地表达设计构思和制作规范的设计成果。在建筑学专指委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中,教师多次获得美术教学课件竞赛入围奖、美术教学课件竞赛优秀奖、学生美术作品大奖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学生获得美术作品大奖赛奖项多项。
城乡规划专业重视科教融合和多学科交叉,近年来教师团队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乡村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在研和完成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等多项设计项目,积极探索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专业特色。
城乡规划专业多年以来都邀请校外知名专家举行本科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并努力与国内外建筑规划院校加强联系,逐步开展和扩大设计主干课的校际合作教学活动。从2015年开始参加由广州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主办,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协办的联合毕业设计。目前参加学校包括广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厦门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联合毕业设计得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我校提交成果分别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若干次,在六所院校中成绩拔尖。
城乡规划专业积极响应传统工科专业基于“新工科”思路转型升级的要求,努力打破专业壁垒,拓展专业认知,构建“大设计”平台,打造“宽口径”人才出口,借力社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建设。因此,城乡规划专业将依托南昌大学建筑类专业紧密融合的发展基础,依托南昌大学建筑系学科平台和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实践平台,进一步统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人居环境、土地资源等领域的科研力量,努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学科交叉,为江西省城乡空间优化、绿色生态人居环境设计、江西地方传统聚落演化及营建等领域面临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提供技术支持与科技服务。对标新工科要求,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宽厚型、创新型人才。
03
土木类|专业一:土木工程
滑动阅览
◾选择土木工程专业的N个理由:
1、历史渊源
土木工程专业是南昌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始于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土木系。1958年江西工学院成立时,土木建筑工程系重新创立,当年开始招收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生。1999年,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更名为土木工程专业,并增设道路桥梁专业方向。土木工程专业是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2010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是江西省首个通过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2011年土木工程专业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2015年再次通过专业评估。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师资队伍
土木工程专业有教师59人,其中正、副教授3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 36 人,博士生导师 4 人,硕士生导师23人,江西省学科学术带头人3 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3 人,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土木工程专业设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城市地下工程和工程管理4个专业方向,土木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硕士点,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供热供燃气及空调等二级学科方向。有“江西省超低能耗建筑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近零能耗建筑工程实验中心”和“南昌大学绿色建筑技术研究院”等平台。
4、培养方式与特色
土木工程专业学制为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优势为:1)红色文化思政育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弘扬“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专业齐全交叉育人。所在学院开设了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等6个本科专业,实现多专业交叉育人;3)优势平台实践育人。发挥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平台的资源优势,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4)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专业教师100%具有行业经历或行业执业资格,与多家大中型行业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土木工程卓越计划”)是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在南昌大学实施的9个试点专业之一。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在道桥方向实施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简称 “3+1”即 3年理论教学和1年实践教学。自2011年实施以来,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卓越计划已形成运行平稳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机制,有力扩大了专业在地方社会和行业中影响力。
04
土木类|专业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滑动阅览
◾选择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N个理由:
1、历史渊源
南昌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前身为“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2010年在全国首批设置该专业的5个该专业之一,2011年起正式招生。2013年,教育部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三个专业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专业毕业生中去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的占30%左右,去大型国企的近40%。2018年,本专业在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2020年入选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师资队伍
本专业共有专业教师9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7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杰青、南昌大学赣江特聘教授1人,赣江青年学者3人,“双师型”及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比例达到100%。教师团队获得南昌市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本专业拥有国家级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4个、校级教学科研平台4个,
具体如下:
1)江西省超低能耗建筑重点实验室
2)江西省近零能耗建筑工程实验中心
3)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平台)
4)国家级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平台)
5)建筑环境与节能实验中心
6)绿色建筑技术研究院
7)绿色先进建筑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8)国家认可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4、培养方式与特色
本专业始终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工程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平台的优势,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活动,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重基础、宽口径,交叉融合绿色建筑、大数据、BIM 技术、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学科知识,培养创新型人才。
05
水利水电工程
滑动阅览
◾选择水利水电工程的N个理由:
1、历史渊源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办学可追溯至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水利专业,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水利工程系科,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并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70年恢复水工专业办学至今,1998年获批江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获水利工程学科一级硕士点,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办学以来,先后培养学生近3000人,涌现出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院士、原江西省副省长胡振鹏教授等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和社会精英。
2、师资队伍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有专业教育师资39人,本科生师比约7:1;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5人,专职教师中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井冈学者2人,江西省杰青6人,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计划共39人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80%。外聘专家、客座教授等15人,外聘兼职教师27人。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近5年专任教师承担国家级重点课题及重大工程项目300余项(含国家重点基金1项),经费约1.5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ESI/SCI/EI期刊论文5/156/297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次。
目前,水利学科设有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工程、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5个学科方向;内设有水工教研室、水资源与水信息教研室、遥感与测绘教研室3个教研室和水土资源与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水利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个科研机构,拥有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利实验中心)、江西省尾矿库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科教平台,水利系还得到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等单位的支持与合作,建有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等15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4、培养方式与特色
(1)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重基础、强实践、研究型”和以“学生主体性”为导向,建立起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价值塑造、智慧教学、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新时代水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培养的特色创新计划成果显著,近3年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达100余人次。
(2)绿色引领的育人文化特色。坚持立德树人,利用江西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契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发展需求,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06
工程力学
滑动阅览
◾选择工程力学专业的N个理由:
1、历史渊源
南昌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是依托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筹建起来的。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的前身是原江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的力学教研室、力学实验室和机械工程系的理论力学教研室,它们于1958年创建。1985年学校更名为江西工业大学,1993年江西工业大学与江西大学合并成立南昌大学,并将材料力学教研室、工程力学实验室、理论力学教研室、工程力学研究所合并建成工程力学实验中心。2019年成立工程力学系。
2003年,学校为了提升南昌大学力学学科的整体实力,在南昌大学前湖新校区建成面积达6025平方米的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大楼,投入3000多万完善实验设备。
2007年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力学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南昌大学固体力学学科198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成为江西省普通高校重点学科。2005年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力学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获力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
经过几年的筹建,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南昌大学新增工程力学本科专业,2015年正式招生,2020年入选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2、师资队伍
南昌大学工程力学系建立了一支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井冈学者、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创新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学者为学术骨干的教学和科研团队。现拥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9人。
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南昌大学工程力学系拥有国家级力学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教学平台。拥有力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江西省力学学科示范硕士点、力学博士后流动站等学科建设平台。
4、培养方式与特色
本专业按照“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及工程学科专业训练,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力学和工程专业人才。注重对学生的力学建模、计算与实验的全面训练及与力学相关的工程软件的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两个不同的侧重方向进行发展,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计算、工程设计、工程技术方面工作,也可以从事中、高等学校的力学教学工作。
四、就业前景
01
建筑学专业
毕业生授建筑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可从事建筑设计、科研、开发及管理工作,具有多种相关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及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
毕业生就业去向遍布全国大部分省份。从就业率、升学率和境外深造情况来看,毕业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93.6%,同时,学生考研和境外深造比例逐年加大。毕业生除了选择读研、出国等渠道继续深造外,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各类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科研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等。
02
城乡规划专业
城乡规划专业就业、升学、留学前景良好。近年来,城乡规划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6%。每年都有多位毕业生前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如爱丁堡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近两年,城乡规划专业成功推荐10位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占学生比例17%,其中4位同学在学校层面竞争破格保研中胜出,体现出专业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达到较高水平。
03
土木工程专业
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在99%左右,学生考研录取率稳步提升,近3年分别为16.1%、20.5%、31.1%。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大型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其中央企、国企就业人数占比由2016年的46.78%稳步提升至2018年的57.14%。毕业生留赣就业人数达毕业人数的1/3,其余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全国其他地区也有。
04
建筑工程与能源运用专业
近年来,随着建筑能耗问题以及室内环境质量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牵涉国计民生,为本专业毕业生创造了非常多的发展机会。不少学生毕业短短数年就崭露头角,走上重要岗位并做出傲人成绩。历年毕业学生中约30%左右的学生进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深造,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恒大地产、碧桂园、中建集团、格力空调等知名企业。
05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本专业毕业生近3年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等。
本专业近3届毕业生年均上研率达36.3%,读研去向主要分布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名校。
06
工程力学专业
2020年南昌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共25人,就业人数为23人,就业率96%,继续攻读硕士学位7人,升学率为35%。
五、优秀校友
黄克智,43级中正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工程力学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评议组召集人,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及数理学部副主任,国际断裂学会执委,远东与大洋洲断裂学会执委,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国际材料力学行为学会无任所常委。
郑泉水,77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和微纳米力学专家,现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主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所长,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
钟登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赣州人,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十九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1985年江西工业大学(现南昌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92年获天津大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曼海姆大学和德国基尔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承担了1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的科技攻关任务,研究成果在我国80多项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在提高工程设计水平与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节省工程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以学术带头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获聘“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吴旭,1962年毕业于江西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曾担任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法人代表、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吴旭设计事务所总经理、总建筑师,1992年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工程经验丰富、硕果累累。其主持设计的江西省展览馆荣获”新中国成立40周年南昌市十佳建筑”称号;主持编制多项江西省建筑标准图集;其主持设计的吉安地区工商银行综合楼荣获“全国工商银行优秀建筑项目评比特别方案奖”,上海广播大厦荣获江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工程“白玉兰奖”、江苏省优秀工程“扬子杯奖”、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
李杰,1995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建筑系。上海成执建筑设计公司创始人/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国际认证高级绿色工程师。历任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上海日清建筑设计公司创始合伙人, 2013年创立上海成执建筑设计公司、上海意执建筑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知名作品有:重庆同创国际社区(获2005年联合国国际花园社区奖,煤炭部优秀设计二等奖);成都博瑞优品尚东会馆(获2007中国建筑细部设计大赛第一名);成都华润凤凰城住宅区;(获2010年中国时代楼盘金盘奖综合类大奖);成都华润凤凰城艺术馆 (获2012上海青年建筑师金创奖);成都龙湖小院青城度假区 (获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最佳居住社区设计建筑、规划双金奖);海南华润石梅湾九里度假区 (获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最佳居住社区设计综合类最高奖) ;重庆龙湖MOCO中心 (获2011重庆市优秀设计三等奖、2012上海青年建筑师金创奖、2012时代楼盘最佳商业建筑金盘奖、2013上海建筑学会公建建筑佳作奖);重庆龙湖时代天街、杭州华润之江九里、舟山中交美庐(获2013联合国花园社区银奖);宜兴中交阳羡美庐 (获2013联合国花园社区金奖)。
郁枫,1998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建筑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副总规划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青年科技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校外硕士导师。曾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颁发的“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奖”,该奖项是我国青年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
王昵,1998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建筑系,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曾获2016年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优秀方案奖一等奖,并参与设计了广州亚运会场馆、广州机场等多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现为珠海新区建设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曾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颁发的“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奖”。
刘烨,2003级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华中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院长助理,国家注册规划师。长期从事珠三角城市发展规划、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轨道交通枢纽地区综合规划、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城市更新等工作。
吴雪峰,2004级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就职于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期间曾在南昌市城乡规划局工作,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完成了法定规划、专项规划、课题研究等总计50余项,获得江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5次、三等奖5次,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1次和广州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1次。
王振宇,2006级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保送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期间又以优异的成绩保送为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主持并参与工程及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作品《西园意境》荣获国际美术与设计大赛金奖。现为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城乡历史遗产保护专家,优秀青年城乡规划师。
聂智胜,80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江西省宜春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熊建明,77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方大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
陈文锋,94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广东一真集团董事长。
胡振鹏,教授,江西星子人,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江西省山江湖委办流域综合管理博士后工作站指导教师。1982年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87年获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博士学位。历任南昌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南昌大学副校长、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名誉校长、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
周孝德,教授,江西玉山人,博士生导师。曾任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1982年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
1989年获陕西机械学院(今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后赴香港科技大学、日本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作访问学者。
六、专业小贴士
01
建筑学专业
1、核心课程有哪些?
核心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城市设计、中国古代建筑史、现代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建筑师业务等。
2、就读建筑学专业需要你具备什么特质?
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
该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同学们可在平时积累艺术修养,也可在高考结束后自行参加素描集训;该专业按建筑类大类招生(包括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两个专业方向),一年级按大类统一教学培养,二年级开始分专业方向培养。
02
城乡规划专业
1、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
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城乡规划原理、城市发展史、城乡规划设计、城市环境与生态学、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城乡社会综合调查、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
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区域发展与规划、城市规划、乡村规划与设计、社区发展与住房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
2、专业发展趋势如何?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指出:“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是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领域。在当前和未来发展中,都需要大量的城乡规划学科专门人才。我国高校目前对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成为社会急需和紧缺。城乡规划学科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普遍较好,城乡规划的设计、研究、管理人才受到社会的欢迎,毕业生总体上供不应求。根据5年数据追踪,平均每年招聘岗位和毕业生比达到了5:1左右,呈现出长期高需求比例。
03
土木工程专业
1、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复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
2、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
核心课程有:工程制图(土木工程CAD、BIM技术理论与实训)、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电算实训、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学科外语、房屋建筑学、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结构抗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试验、建筑设备、工程地质、建筑工程概预算、交通工程学、道路勘察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工程水文学、路桥检测与加固、预应力混凝土、隧道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设计和大赛等。
专业研究方向:针对建筑节能和装配式建筑的迫切需求,建设建筑节能整装配套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平台;开展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系统、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新能源利用技术方面等研究;突破绿色建筑材料研发及应用,近零能耗建筑营造技术研究及应用,适用于城镇化建设的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及施工技术,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营造策略,近零能耗建筑使用后评估等方面得关键技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高江西省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声誉,促使该领域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04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健康、能源、环境等人们广泛关注的内容。建环专业致力于解决民用、医疗、交通、航天等领域的能源环境问题,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热湿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环境等,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的能源与资源消耗,保证国家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环专业要学习的就是如何用合理的能源形式和最少的能源消耗去营造满足人员健康舒适和各类工艺需求的环境。
2、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建筑自动化、空调工程、通风工程、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绿色建筑模拟优化技术、供热工程等。
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
1)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
2)健康人居与智慧建筑技术
3)建筑节能材料及建筑功能材料
4)建筑室内环境协同调控技术
5)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6)建筑物系统仿真及控制优化
05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1、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
南昌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有水力学、工程水文学、水利水能规划、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电站、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利大数据分析与程序实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水工设计实用软件、水工测绘综合实践、水文资料分析综合实践、水利工程认识实习等。
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和水工岩土与库坝安全。
2、社会上对专业的刻板印象、理解误区?
社会上有不少人认为水利是冷门专业,是艰苦专业。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误解。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水利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未来社会中的低碳、环保、节能、生态的主角之一就是水利。相对于全国水利专业的学生规模而言,水利行业的高端人才需求特别大,不仅政府部门中有水利部/厅/局等单位,还有许许多多上规模、上档次的水利流域机构、水利水能开发集团、设计院和研究院等,高端人才需求远高于绝大多数专业。而且正因为被有些人归入冷门专业,水利专业的优秀人才比例相对较低,这就为其中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水利建设早已告别了过去靠人海战术、住工棚艰苦奋斗的年代,如今的水利设计、科研和施工管理人员,其工作条件与其他白领阶层无异,设计与科研人员平时工作、生活于大城市,不需长驻工地,况且工地的工作生活条件不差、待遇收入不菲。水利工作者更是拥有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便利,一大批大中型水电工程更是成为当地的旅游打卡圣地。
06
工程力学专业
1、工程力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力学问题,涉及土木、机械、航空航天等多个工程领域中的构件的受力、变形及运动状况。工程力学专业是多专业的基础,可延伸到多个专业领域。
2、专业发展趋势如何?
工程力学专业是工程科学的基础,也是连接理科与工科的桥梁。专业中着重培养的数理基础及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上是所有工科中的基础,将来都可多元化发展。南昌大学工程力学系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中心”,培养模式上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将从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课程体系中包括:固体力学方向、土木方向、航空航天方向、计算力学及人工智能方向。将来不论就业还是升学,都可向各个领域发展。
七、师哥师姐对你说
01
建筑学专业
南昌大学是江西省专业创办最早、培养人才最多、并且是率先通过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的高校,通过专业评估不仅意味着南昌大学建筑学专业在国内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而且按照2008年国际建筑教育评估认证圆桌会议签署的协议——“堪培拉协议”,可以得到国际建筑学专业协会和高校的认可。
建筑学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激情的专业,通常要具备理工科、文史、美术方面的综合素养:第一,就是美术。一切关于审美的学科都必须以美术作为基础。本科期间的素描、水彩、水粉等课程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第二,工程实践知识。世界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建筑艺术是社会艺术形式,区别于美术、服装等其他设计类型。建筑很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实现”,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与学习的过程,设计经验有些用语言也无法准确表达,必须要亲自“体验"建筑生成的整个过程,才能变为自身的设计能力。第三,就是各类建筑以外的知识积累,内容越广泛越好,文学、音乐、书法、经济、社会学等接触得越多,对建筑创作益处越大。
建筑学就业前景良好,我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从乡村建设到都市圈发展,从小别墅到摩天大楼,从学校到医院,从文化馆到体育场馆都离不开建筑师的辛勤工作。房地产开发、城市建设管理、教学科研等领域也需要建筑学专业的高级人才。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有意培养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值此南昌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欢迎您报考南昌大学建筑学专业!
02
土木工程专业
林天翔(土木工程141班)
土木工程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学科,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开设相关专业,就业率每年都位于前列,所以说不管是就业还是升学都相对容易,一旦入了行,金饭碗就有了。专业所学知识点较综合,学习时注重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国家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的今天,未来前景非常好。
袁瑞杰(土木工程154班)
土木工程是一个实践与理论联系紧密的学科,在这里或许你可以享有制图的乐趣,搏击力学的奥妙,感受建模的魅力。希望你们能不断尝试新事物,不断进取,渐渐清晰自己的目标,把握自己的时间。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未来是你们的,说什么“又土又木”,愿不负土木年华!
甘童辉(土木工程153班)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主要是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培养方向偏重于工程师方向。对于本科就业的同学来说,要特别注重专业课的学习与掌握。若是想从事科研相关工作,在读本科时需要多多加强数学、力学和英语功底,因为大多研究问题可转化为数学和力学模型处理。除了专业学习,还建议大家多看些不那么“有用”的书,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培养一些人文情怀,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杨光照(土木工程162班)
土木工程是建筑物营造过程中的一门高超的艺术,历经岁月,土木工程发展到现在,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空间,向高空延伸,向地下发展,向海洋拓宽,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可能性。在新工科的大环境下,土木工程作为传统工科也正在转变,与多种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例如智能建造、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等;刚进入大学,我们可给自己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是选择深造还是就业,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中,朝着我们的目标努力奋斗;每年学院都有不少同学去往985大学继续深造,在大学期间,我们可参加老师的科研训练项目与丰富多彩的比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四年下来取得的成果,对于我们自身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陈博能(工程管理162班)
首先,我认为本科生在校园里不仅仅是单纯地学习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在为自己即将步入社会做好准备。那么在大学期间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过着怎样的生活很重要。在经过大学四年的生活学习的积累,会有不少同学会对自己未来毕业有了方向,或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学者、或成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成为待遇优厚的地产高管、或成为安逸的银行职员、甚至是富有创造力的码农等等,工程管理恰恰因为是一个万金油专业,涉及范围广,无论是就业或是考研时,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选择,而不受本专业的限制。
何兴朋(工程管理162班|)
工程管理最大的特质在于广,是一门囊括范围很大的交叉复合学科专业,从中可以获得一个宽口径,极大拓宽视野和思维。在专业基础课程阶段,工商管理类的基础课程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会计学都会进行讲授,而土建类的基础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结构力学也会涉及,合同法规、造价预算、财务金融也需要学习。难易程度适中,既保留了理工科的特质,又能体验文史类不一般的魅力,几乎适合所有理科学生学习。工程管理专业学习的知识范围广,涵盖了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个方面,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擅长的领域或方向。对于就业,施工、地产、咨询等都有我们专业的身影,就业率高,不管是男生女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对于深造,也可以在本科的学习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一步钻研,每一位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天地。
03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2011级学长李明亮(现为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生)
“我们建环专业的优势之一就是涉猎范围的包容性和广泛性。这种特性足以支撑你以南昌大学为起点,走向世界的舞台。无论知名企业,设计师事务所,还是国内外著名大学都有我们专业同学的身影。少年,来吧,我们在路上,等你!”
2012级学长谢毅伟(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吸引我的地方在于,该专业涉及建筑土木和能源机械等多方面的知识,应用范围较广。可从事建筑土木及能源应用方面工作。就我个人而言,本科阶段对于建筑土木及暖通空调方面的知识均有涉猎,研究生主要是研究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我个人认为我们专业的核心在于节能,而节能过程往往是动态的。对于复杂动态过程的进行控制、改进和优化以实现节能目标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从我们这一届的就业情况来看,大家毕业后主要是去了房地产公司、施工单位和设计院。”
2015级学姐侯芳莉(现为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生)
“我们专业主要是从事建筑环境控制、建筑节能和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领域工作的一个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知识这方面,数理化是基础,其次就是四门专业基础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与建筑环境学,一定要把基础学扎实。其次就是课程设计,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与实践较为贴合的学习过程。可能会感觉比较难,但是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检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对项目设计、科研会有帮助。
我认为不论以后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升学深造,都尽量参加科研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了解科研到底是做什么,怎么做,其次可以让你检阅自身是否有做科研的潜力,培养兴趣,明确未来的方向。
根据以往以及我们这届的就业情况,我们专业的就业相对容易一些。大部分的就业方向是房地产、施工单位和设计院,也有进入大型设备制造企业的。但是不论哪个方向,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合格的学习成绩和专业知识。不仅是为了满足毕业要求,毕业后如果要有更好的发展,涉及到考证,都要求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而对于升学,专业的学习更加重要。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成绩能让你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升学与否还是看个人要求与发展。因此对于素未谋面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大学四年是你们最轻松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你们可能最有收获与成长的阶段,不论毕业后做什么,把握这四年,不要虚度时间。学习是对你们最基础的要求,实践与成长是这个阶段的附加值,希望你们可以收获没有遗憾的大学时光。”
2015级学长熊伟(恒大集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是一门研究性与实用性兼济的专业,它不仅在建筑环境控制、节能、智能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代表人们对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诉求。在学习建环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热力平衡之美,体会管线交织的艺术。21世纪的今天,建环发展前景广阔,在建筑环境控制分析及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利用等方面,仍亟待深层次的科学研究。如果学弟学妹渴求继续深造,深入了解这门专业,一定要在本科阶段打下扎实的专业课基础,以优异的成绩,成功把握考研、保研的机会。如果希望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建环更是一张四通八达的船票,你可以在地产公司、设计院、绿建咨询公司、施工单位、物业公司等单位从事设计、技术、运营、监理、概预算等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欢迎学弟学妹加入建环大家庭,也希望你们可以勤奋好学,深耕于此,在日积月累的学习成长中实现自己的追求和价值。”
04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2017级本科生邹旖轩
我是17级的学姐,在选专业时也有很多女生的顾虑,工科会不会很难学?会不会很不适合女生?说说我的感受吧。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水利课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甚至还会有很多时间去不断充实自己,包括培养自己的爱好,联系老师参加科研项目(水利系的老师是真的很好,科研水平也都很高!)。水利水电工程毕业无论就业还是深造都有很好的选择。
2017级本科生陆紫薇
哈喽,挑专业挑花眼了吧。不急,让我来给你讲讲我们水利专业的一个福利吧~每年暑假我们都会去到外地实习,第一年我们去了宜昌见到了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看见了气势磅礴的泄洪场景,我也第一次触到了长江水,在恢宏的建筑物前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第二年我们去了庐山,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徒步翻过一座座山去找每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岩壁,感叹山河的历史遗迹。第三年的实习即将到来,希望在今年的九月份我们可以当面给你们分享我们的所学所感。学弟学妹们,我们在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专业等你们!
2017级本科生李好
南大水利对你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这里的老师都很认真负责,同学都热心友善。水利工程专业的就业率相比其他专业要高一些,而且在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特地提到了:抓紧启动和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开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适时推进工程建设。这体现了国家对水利行业的重视,给同学们的就业提供了保障。而且我们专业学习的面也相对比较广,相应的就业面也比其他专业要广。如果你想考公务员,水利专业也是个很好的选择,各地区水利局,水务局每年都有招人,只要你足够努力,选择水利这个行业绝对不会后悔的。
2017级本科生张建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兴水利,除水害,是我们水利人的义务与责任。对于一个南昌大学的水利人来说,如果你想读研继续深造,可以继续留在南昌大学研究,为南昌大学的水利研究添砖加瓦。也可以前往其他学校交流学习,我们专业保研率大概为10%,保研可以去水利学科排名A+的河海大学以及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高校,进一步提升自己。
05
工程力学专业
2015级黄菀清 保研的优秀毕业生代表
工程力学是工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各个工程领域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本科四年的学习经历中,该专业最吸引我的就是基础知识教学上的广度和深度。在本科期间学习的数值分析、数学物理方程、有限元方法基础理论等课程对我帮助很大,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在科学研究上,该专业可以与许多学科交叉,机器人控制、生物力学、智能材料、航空航天等等,深入的学习总能找到一个有兴趣的方向。在升学就业方面,我们的毕业生在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读研深造。在这些同学中,研究方向横跨多个领域,复合材料、结构优化算法、航空发动机、车辆工程等等,力学知识和数理基础帮助我们在不同领域都可以一展身手。就业工作的同学里,大都在上汽通用五菱、中建钢构等知名企业工作。对于勤奋努力勤于思考的同学,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可以有不错的选择。欢迎对该专业有兴趣的同学加入南昌大学力学系,为南昌大学力学系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2016级刘浩东 保研的优秀毕业生代表
我挺幸运身在工程力学专业的,从这门课程的本身知识结构,到在力学中心的学习氛围,到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我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这是一个需要沉下心来不断去学习积累的专业,相较于大部分专业,课程都有一定的难度。力学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学到后面会发现之前学的每一门课程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前期打好基础后,会越来越觉得得心应手,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感觉。大学四年里,也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多优秀的力学系的老师,力学中心给我传递的不断耕耘,不断学习的精神还有其所带来的归属感,对我的整个大学带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好好珍惜在力学专业学习的机会,相信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领会这门课程中的每一个要点,你会发现所收获的远远超出你的预期。
2017级王凤博 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
作为即将毕业的工程力学2017级学姐,很荣幸能够跟你们分享我大学四年以来的感受和经历。首先,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一步一步去实现它。其次,不论毕业后是去工作或是读研,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这也能够锻炼我们的学习能力。同时,力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有医学、航空航天、房屋建筑,机械等各个方面应用。在力学中你不仅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学到CAD、Python这种未来人人必备的软件技能;你也有机会摸清楚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向,这对我们未来是很有帮助的。希望你们充分利用未来的大学时光,好好学习、认真生活,早日实现梦想,不愧对自己。
八、专业活动
01
建筑学专业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豫章营造”团队在江西省宜丰县找桥村进行了第二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豫章营造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DAAP学院开展公益建造活动
“第六届海峡两岸建筑院校学生交流工作坊” 由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台北中华全球建筑学人交流协共同主办,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师生受邀参加并获得佳绩
02
城乡规划专业
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成果《新工科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四力思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南昌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被选送申报江西省教学成果奖
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上严谨认真,多门专业课程获得了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或授课质量优秀提名奖
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评优”、“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优”是我国规划教育界最权威的奖项。城乡专业教学团队指导的学生近年来获得了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佳作奖多项,取得了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城乡规划专业获国家级竞赛奖历史性的突破
城乡规划专业从2015 年开始参加由广州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主办,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协办的联合毕业设计。目前参加学校包括广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厦门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联合毕业设计得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对的大力支持, 我校提交成果分别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若干次, 在六所院校中成绩拔尖
图为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作业选,该作业获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优”佳作奖
城乡规划专业对标新工科要求,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宽厚型、创新型人才。近年来,专业学生在美术、外语、课外学术作品等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城乡规划专业积极开展教学科研融合的实践,在研和完成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等多项设计项目,积极探索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专业特色。图为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向公众介绍规划设计方案
城乡规划专业多年以来都邀请校外知名专家举行本科毕业设计公开答辩
03
土木工程专业
学生实验照片
党团活动
邀请了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学校讲座,开阔了大家的学术视野,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在全国、江西省和华东地区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大赛,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04
建筑工程与能源运用专业
绿建楼设计竞赛评审会
美国哈佛大学Linda Powers Tomasso女士来我院学术交流
同济大学谭洪卫教授来我院学术交流
清华大学林波荣教授来我院学术交流
丰富多彩的团建生活
就业基地建设
05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周创兵校长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授课
钟登华院士看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师生
2005级水电专业毕业十周年回母校合影
2017年第五届全国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师生合影
2017年第五届全国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师生与所获一等奖作品合影
06
工程力学专业
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大楼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电子万能试验机及扭转试验机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多种实验设备
工程力学系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各个力学学科竞赛
各类校企合作项目
工程力学系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走进力学中心,共圆科技梦”开放日活动
专家讲坛
九、2020年录取分数线
-END-
来源: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排版:余苏琪 黄琪
责编:贾蓓蓓
审稿:王翔 杨楠
策划:甘萍 邱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