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玩转吉他的代码高手,他是同学口中的“六边形战士”!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秀的人总是努力翻山越岭。年少时光的你我都曾疯狂肆意地生长,杨昆谕也不例外,科研创新、学生工作、文艺特长多项全能,他成为了同学口中的“六边形战士”。
个人简介
杨昆谕,软件院软件1906班,现任软件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软件2102班新生辅导员及辅导员负责人。
主要荣誉
🔵获评2021“江农之星”年度人物、最佳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代表、优秀学生、优秀班长、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文明风尚志愿活动“优秀负责人”等荣誉称号
🔵获得全国第十二届“蓝桥杯 C++程序设计大赛”江西省一等奖、国家级优秀奖,江西农业大学第十六届“大学生软件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两项,软件学院“科技月评”大赛一等奖
🔵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三次,二等奖学金一次,创新创业单项奖学金一次
🔵拥有“RGB-D深度测量系统 V2.0”、“机器视觉测量系统 V1.0”、“设备管理系统V1.0”三项软件著作权
兴趣是钻研创造的原动力
选择软件工程专业嵌入式方向,是杨昆谕的兴趣使然,兴趣带来的动力源源不断地推动着他大步向前。
学习了一年专业基础知识后,进入大二的杨昆谕在软件院举办的“科技月评”比赛中开始崭露头角,他设计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睡眠小助手》荣获一等奖。
之后他又报名参加了全国第十二届“蓝桥杯C++程序设计大赛”,获江西省一等奖、国家级优秀奖等荣誉。大赛前的杨昆谕只是想借此机会挑战自己,他直言:“这些成绩实在是‘意外之喜’”,但细细想来,对于基础扎实、勤恳备赛的他而言,好成绩却也是“意料之中”。
在学校举办的第十六届“大学生软件创新设计大赛”中,杨昆谕在所学的软件嵌入式方向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与团队共同研发出了《基于jetbot的自动驾驶机器人》,这是一款可用于农药喷洒、环位作业、特定道路作业等具有重复性或一定危险性工作的自动驾驶系统。
在比赛期间,杨昆谕几乎废寝忘食,电压不稳定、训练数据集失效、小车速度过快侧翻等问题的出现,使得他需要对机器人进行反复训练和演练。困难与挫折让参赛之旅变得坎坷,他的心境也从最初的满怀信心变为最后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所幸努力未被辜负,此项设计获得了比赛一等奖,杨昆谕也借此成功申请了一项软件著作权。
此外,他还拥有“RGB-D深度测量系统 V2.0”、“机器视觉测量系统 V1.0”、“设备管理系统V1.0”三项软件著作权。
把握好工作与学习的天平
在杨昆谕心中,做学生工作更像是进行一种志愿奉献活动。“我是真的很喜欢那种能够帮到别人的感觉”,他真诚而坚定地说道。
大多数人会认为学生工作和学习之间会有冲突,但身兼数职的他从未有过这样的困扰,或许是因为在他眼中,学生工作并不是一份冷冰冰的“工作”,而是有温度的服务师生。
杨昆谕认为效率决定一切,当有比较紧急的学生工作时,他会放下手头的学习立即去做,之后再无缝衔接地投入到先前的状态中,他称此为“中断式学习法”。
此外,他也会把握住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我总是会在排队、吃饭的时候去思考一些我不太懂的东西,或者借助手机搜索一些资料,别人或许觉得我在玩手机,但实际上我可能在看代码”,他笑着分享道。
音乐与生活相伴成长
在杨昆谕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陪他走过人生的每个阶段。
小时候,他在电视上看到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就对吉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因此结缘,从此音乐便成为了他成长路上的“好友”。
凭借出色的音乐才能,杨昆谕在初中就和同学组建了乐队并担任吉他手,每个星期五的下午都是乐队的“集结日”,他们利用学校大礼堂进行排练,学校各种大型活动都有乐队的身影。
高中课业繁重,他的吉他“好友”陪伴他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进入大学后,他和吉他好像更加密不可分,开心或不开心,吉他和音乐都陪在他身边。十多年的相知相守,音乐不仅照亮了杨昆谕生活的另一方天地,更是化为真挚好友陪伴他走过漫长的青春岁月。
“因为我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这是杨昆谕在接受采访过程中说过最多的一句话。
小时候的他,因为对吉他浓郁的兴趣,一学就是十余年。长大后的他,因为对科研创新、学生工作的兴趣与热爱,活成了那颗最闪亮的“江农之星”。
少年唯有保持兴趣与热爱,方能翻越山海,所向披靡。
图文编辑 | 黄道文
图文来源 | 燕冰莹 陶颖琪 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 王诗慧 高婷
审核 | 高芸
监制 | 贺一松
往期回顾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传达全国”两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