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十年:我对行业的观察和体验》
在中国,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已经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很多年,但是心理咨询和治疗作为正式的职业类别主要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目前,由于人才培养体系和执业监管体系的不足,国内这个行业仍然处于“谁先做谁就是专家”、“谁敢做谁就是赢家”的时代,但正在向“谁做得好谁就是专家”、“怎么做来访者都是赢家”转变。因此,稚嫩和混乱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从业十年,也是我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十年和学会做人的十年。作为较早一批从心理学院校毕业并到医疗系统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的大学生,我被精神科医生质疑过、被来访者质疑过、被路人甲质疑过、被心理咨询师同行质疑过、被亲朋好友质疑过,也被自己质疑过,以至于很多次想要放弃从事这个职业(另见《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十年:夹缝中求生存的体验》)。回应这些质疑的过程是我作为心理咨询师走向成熟的历程,也是近十几年行业和同行艰难发展的一个缩影。记得,刚毕业到曾经的单位时,为凑够去学习的休假,我不得不长期连续上班一两个月;尽管待遇不错,我也不得不长期在给完房贷和学费后捉襟见肘,最糟糕时连公交卡都没钱充;很多人不理解我上班了还每天抱着本书读,总是会问你要考试吗?......当然这不是我从事这个职业的全部,也有很多美好和感动。
下面,我想从六个方面具体分享一下十年从业过程中五味杂陈的观察和体验。
0.自己
1.入行
2.学习
3.培训
4.执业
5.结语
0.自己:我要不要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个职业?
正如很多人在学习心理咨询和治疗之前不会去考虑心理咨询和治疗是否有效,他们也通常不会那么深入地考虑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职业,以及心理咨询和治疗是否真的是他适合从事的职业。
尽管本科毕业就可以考证作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执业,工作后很多年我仍然在思考:我是不是要一直从事这个职业?我是否适合从事这个职业?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我身边的人是否有必要从事这个职业,以及他们是否真的适合从事这个职业?
大学入学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学心理学,甚至没有听说这三个字五遍以上,完全对这门学科没啥概念,可还是阴差阳错地来了。那时,我会偶尔沮丧地抱着“二锅头”一边喝,一边说自己(学心理学)是“命”不好。
大学入学时,心理学启蒙老师郑教授开问了: “你们当中有多少同学打算毕业以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我以为做心理咨询工作是全班同学的归宿,包括我。但是等很多同学示意后,他说:“估计你们这一届有十分之一(大概10人)的同学从事心理咨询就不错了。”这句话我可记住了,一直到现在。不过,这并非因为我那时上课很认真,而是因为这些年的执业体验让这幅画面在我脑子里反复上演。
大学毕业后,我误打误撞进了医院,“白手起家”做了临床。一路走来,我的感受与大家当初对心理学的“神往”相比,只多了一个修饰神往的“暗淡”,一个不堪言的“艰辛”,以及一个夹缝中求生存的“故事”。跌跌撞撞,总算坚持到现在,也开始有了些情怀……
这些年,我时常给自己说:“走上心理学这条道路,多少有些非我所愿的偶然,却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不敢多想得失, 从“命”到“缘”的过程几乎耗费了我全部的“青春”,二者之间是被动和主动的鸿沟,厌恶和情愫的距离。我可以确定,学习心理学和从事心理治疗工作很难让我收获时下众人“趋之若鹜”的富贵、权势甚或名利,更不能“一以贯之”地延续自己曾经的理想;我只是看到,学习心理学和从事心理治疗工作可能会让我越来越接近内在的自由和人际的融通,让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达至简单的幸福。
如今,大学同学们已经身处各行各业,干得有声有色,也是让人欣慰。我可还在这个晚熟职业的漫漫长路上亦步亦趋。尽管不乏同行好友,我亦不免时常倍感孤独,只因为十年过去还是不到“十分之一”……值得庆幸的是我还可以继续等待,因为这个职业没有严格的退休年龄,而且行业当下的混乱让我们还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1.入行:我为何要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个职业?
这些年,我见过很多入行的或者想入行的新人,也一起学习,热情高的让人感动。不过,学到后面,他们当中一部分明白了自己并不适合将此作为职业,而最终放弃执业的想法,但没有放弃对心理学的热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局,也是值得敬佩的抉择。
幸运的是,中国的国情给了我们更多以专业身份去学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机会——因为门槛很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权利在“挥霍”我们对这个职业的热爱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伤害这个职业。
不那么恰当地说,就从业要求来看,心理咨询和治疗某种程度上是个“精英职业”,但是从应该有的经济回报来看却最多是个中产收入。在真正决定从事这个职业之前,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去自我觉察和清晰定位是必要的。即便是在学习和执业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搞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如何做更好。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去理解我们从业的动机,以契合这个职业的本质。正如Sussman所说:“如果心理治疗师对自己的动机认识不够,那么来访者承担的风险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们对来访者的开场白“是什么让你来到这里?”,也必须拿来问问自己。“诚然,这个理解的过程并不容易……但是作为心理治疗师,我们越清楚自己要从来访者那里获得什么(也就是从治疗师角色里获得什么),就越有可能履行好心理治疗师的职责,越有可能有效地帮助我们的来访者。”
一般来说,学习和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动机有好奇、自助(将心理学应用于改善生活)、辅助(学习心理学以应用于当下工作)、执业(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更深层的(特别是不常被觉察到的)动机有如自利(满足自己,如好奇、自愈、价值实现、权力、控制、依赖、亲近、名誉、金钱、地位等)和利他(服务他人,如助人、社会责任、社会理想等)。
比如,有的人来学习是为了摆脱“周而复始”的悲哀宿命。有时候,成长就是你带着那些父辈于你心灵中刻下的烙印,在没有父辈的场景中生活,终究发现自己所持有的那些曾经因应父辈影响而落成的生存法则不再管用,以至于你在新的环境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你在迷惘中重新思考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我。终于有一天,你就像在火山灰里刨出尚存之生命一样发现了那个被养育淹没掉的原初自己。你像拍掉满身的灰尘一样,挣扎着一点点剥离那些代际力量的影响,切断一触即发的消极被动反应,渐渐活出自己的天性来。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宿命以及摆脱宿命的努力。我见过很多种努力的形式,包括远走他乡,成就功名……但是学习心理学无疑是其中最特别的形式之一。很多人试图通过学习心理学来打断家族中一代代传递的灰暗,让一代代人可以重新获得对自己生命轨迹的掌控,告别宿命般自发自动地重复。
又如,有的人来学习是为了获得“洞见人心”的超凡能力。很多人误以为心理学可以让其拥有一针见血的能力。然而,可以“洞见人心”并不神奇,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够进入别人的内心。更重要的是,让人心最感温暖的或可治愈人心的绝非是对人心的“洞见”,而是基于“洞见”的慰藉。作为心理治疗师,你可能无法抑制这种能力的自动使用,但是你仍然不能随便展露你的这种能力,肆意进入他人心灵。因为若非他人喜欢,你的进入不会被感受为知心般的相惜,而会被感受为强盗般的闯入。我见到的喜欢分析别人的心理治疗师有很多种,比如控制的,自恋的,缺乏安全感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一种姿态,即努力保持和来访者同协,在同一水平上交流,同时陪他们去看另一个水平的心理世界。
还如,有的人来学习只因暗藏的“见钱眼开”的经济动机。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并不缺钱,却有着超然的热情去拼命挣钱,以至于钱成为他们思考和行动的中心,来访者和同行都会成为他们的工具。我们已经很难从现实意义去理解他们对钱的兴趣,因为他们对钱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正因为什么都要用钱来表达或处理,他们就必须得多准备点钱。比如本来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关心变成用钱来完成;本来可以用为人来获取的尊重变成用钱来完成;本来要用陪伴来履行的责任变成用钱来完全;本来要用人格成熟来缓解的生存焦虑变成用钱来完成;本来要用心身去承受的痛苦变成用钱来完成,……总之,钱被用于行使着太多原本该由人自身去行使的心理和社会功能,而由此具有了防御的意义。所以,当他们有意无意带着对钱的热情来执业时,就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功能失调的表现。或可说,当他们如此视钱如命时,钱不再只是被用来填补衣食之忧,而是填补精神匮乏!
不过,我们没法一开始或者一下子就搞透自身全部的从业动机,因为这些动机(1)有时是变动不居的;(2)有些是深藏于心的;(3)有的是见不得人的。比如,你入行尚浅时的动机可能在你入行渐深时发生变化;很多动机并非以你说出来的样子呈现于人,而是通过你在执业活动中的一言一行来隐晦地表达;有些不那么高尚的动机在你没有准备好去面对时,即便它们摆在你面前你也可能视而不见,或者被吓得不行。
事实上,只要你愿意去探究你的从业动机,你终究有可能会失望地发现:我们能够意识到的从业动机远少于我们未曾意识到的动机;我们展现出来的或主张的从业动机,远比在心中推动着我们前行的从业动机要高尚。比如,有时你以为收下连声道谢的来访者的礼物是理所当然,其实仅仅是因为你喜欢那礼物而已;有时你以为你的来访者深陷痛苦而很需要你为他做点什么,其实是你在面对他的故事时受不了而需要做点什么事情来让自己心安;有时你以为你的来访者很喜欢你是你的工作卓有成效的表现,其实是你的来访者读懂了你很喜欢他对你的喜欢而刻意迎合你;有时你以为你的来访者很需要你的精心照顾,其实你只是在换一种方式表达你想被人照顾的愿望;有时你以为来访者不适合这么快结束咨询,其实只是你离不开他;有时你以为你为了咨询有效而严格要求你的来访者,其实你是在表达你对来访者的愤怒;有时你像母亲一样去满足来访者的需要,其实是你很享受被来访者需要的感觉;有时你以为你对来访者盘根问底是为了深入理解他的问题,其实你只是在满足你作为一个人而非助人者的好奇心。所以,我们对以上动机的理解不仅关乎入行,更关乎疗效。
总之,无论你抱有多少种动机或者何种动机,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的所有动机中最重要的仍然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动机,这才是你有效开展心理助人工作的基本前提。显然,强调你从事这个行业的动机,并非要人人都变得高尚。我们也无须如此难能可贵地高尚,我们只是在尽可能地减少动机层面的问题对我们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的干扰。
2.学习:投入参与水平、学习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问题。
至少到目前为止,心理咨询和治疗在中国仍然是个“舶来品”。我们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到:从西方到中国,心理咨询治疗的入行标准可以变,学习途径可以变,成长节奏可以变,培训模式也可以变……但是我们面对的心理问题的复杂性不减,来访者实现治愈的基本条件从未改变,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的标准依然从严。我们可以人为地降低入行标准,却无法人为地降低咨询有效性的标准,更无法降低成为优秀心理咨询师的难度。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入行,但出来混迟早要还。该学的我们终究还是要学,而且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做得好的人终究是达到了西方社会花了很多代价才形成的主流执业标准的人。正因如此,专业学习之路漫漫,而少走弯路嫣然成为了同行们的基本诉求。不过,这些年,我已经能够用肉眼看到:
第一,同行们专业学习的第一个突出问题是学习姿态含糊不清。虽然近年有所缓解,但是不少同行仍然在以下三种学习姿态上混混不清:作为爱好者姿态下的学习(如因为对心理学的好奇心或者是为了自我成长而来学习),作为相关专业心理学应用者姿态下的学习(如精神科医护人员学习心理学来强化本职工作有效性)和成为标准的专业心理助人者姿态下的学习(如学习心理治疗是为了以标准的心理治疗师身份运用心理治疗的设置和手段处理临床问题),并且体现在对学习的投入参与水平上,进而体现在学习效果上。毫无疑问,这个问题也反映了他们对自身入行动机不明。
虽然三种姿态下的学习都有利于“个人成长”,但是不一定都是在经历“专业成长”。只有我们是为了去解决我们面对的人的心理疾苦而学习时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所以,专业工作者的“特异性学习动机”是提供心理助人服务(不论是知识应用,还是标准设置下的应用),结果也就是真正地提供了心理助人服务,而非学学就罢了,否则这个专业的历程并没有完成。
第二,同行们专业学习的第二个突出问题是投入参与水平不够。与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投入参与水平会影响到咨询效果一样,我们对学习心理咨询的投入参与水平会影响到最终点有多高远。我想将我们学习心理咨询的投入参与状态分为以下四种:
(1)关注,即有机会就问问,了解一下,主要读些鸡汤文、科普文,如此而已。
(2)关心,即可能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听些讲座,参加一些会议、交流,但是不会在培训外花什么时间去自主学习和实践,也不会花钱去接受系统督导和体验。
(3)贯注,即除了参加系统培训和有规律地开展临床实践,自主学习活动也比较规律,如看书读文献,接受持续督导和个人体验。
(4)情怀,即贯注的同时,更是对其有着质朴的情感,并将其作为一项事业坚持下去。
如果你要以执业为成长目标,那么你至少需要达到贯注;如果你想走的更远,那最好得去培养情怀。
第三,同行们专业学习的第三个突出问题是学习的系统性不足,并且与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关:
首先,学习形式太单一。比如大家偏爱听讲,不爱看书;偏爱学知识,不太做实践,也忽视将知识与个人的经历和感受结合;偏爱对他人进行分析,自我反省或个人分析不足等;偏爱塑造个人名气的学习,而非看重培训的实用性。理想情况下你最好是让自己的理论学习、临床实践、案例督导、个人分析(有的学派不强调接受个人分析,但是我觉得有比没有好)等不同形式的学习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水平上,切忌偏重其一而忽略其他。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很多心理咨询师不得不选择一些(有的几乎全部是)网络形式的学习、督导、个人分析和咨询。我个人建议协调地面和网络形式的学习和实践的比例,尤其是个人分析。对于这个问题,我始终记得几位德国分析师的说法,比如网络心理咨询可以说是心理咨询,但是不是精神分析,要打个问号。又如基于一定的退行和移情深度,精神分析是和内在小孩对话,对其进行象征性的再养育。正如婴儿的养育需要可见、可触、可闻、可嗅的完整母亲。同样,这种象征性的养育也很难单纯通过局部可见的网络来完成。因此,地面的咨询具有比较优势。不过,网络的个人分析和咨询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对于个人分析,在地面分析的基础上有网络分析也算是锦上添花之举。对于精神分析性心理咨询,网络分析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作为地面咨询的补充,比如你分析很久的来访者不得不搬去另一个城市。
国外有一项关于住院医师培养的研究(抱歉,我已经找不到出处),对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成长也颇有启示。该研究表明:住院医师从以下四种形式的成长中的获益率是不一样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受益率约5%,这类似于你在学习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去听“大咖们”讲课;小组讨论的形式,受益率约25%,这类似于你参加了一个靠谱的文献研讨小组;理论+临床实习的方式,受益率约60%,这类似于你去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精神科见习;亲自做课题并报告交流,受益率约90%,这类似于你接个案,写成案例报告,并拿去督导。当然,这些方式都是有效的,所以我们都可以根据条件充分使用。
此外,很多人渴望“看到”别人怎么工作,而热衷于观摩。我认为长远来说,相对于观摩,案例督导和个人体验是更有效的“模仿”。因为心理治疗是极具个体化和创造性的工作,特定临床情景远比你“看到”的更为“即兴”,咨询双方的内在过程远比你“看到”的更为复杂。因此,“模仿”的有效性不在于记住别人怎么说话,而是体现在对行动本质和工作智慧的领悟上。事实上,在心理咨询和治疗历史长河中,精美范例不断,你永远也学不完,唯有学会去创造,在实践中去体会心理助人的智慧!
其次,学习内容不规范。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例,大多数人喜欢看些行内“大咖”的随笔、感想、讲稿或者视频,听听录音之类缺乏足够严谨性的东西,而不是反复研读经典教材与优质文献。如果把前者作为零食,后者作为主食,那么就是把零食当成了主食,结果导致理论积累漏洞百出。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学员,毕竟生产缺乏严谨性的学习材料(一个PPT神吹一堂课)也是国内大量培训老师们的通病。相反,以中德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为例,你会发现德国老师的演讲稿很少是即兴演讲,或者大摆思想“pose”以卖弄自己想当然的观点,而大多是精心准备和反复完善的正式论文,严谨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再次,学习内容广度不足。这导致专业知识有结构性的缺陷,偏狭于一点或者千疮百孔。我习惯于将心理学基础、精神病理学相关知识、心理咨询和治疗基础统称为“三基”,将特定流派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与技术、特定问题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与技术、特定群体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与技术统称为“三项”。心理咨询师需要在掌握“三基”后去深入学习“三项”。
目前,很多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三基”部分非常薄弱,比如心理学基础知识匮乏,大量心理学概念混混不清;缺乏基本的现象学诊断知识和心理社会病理学知识,而不能准确地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性质和发展机制进行精确的个案概念化;缺乏扎实的心理咨询基本技巧训练,一开始就跳过心理咨询/治疗基础技能,去学些市场上炒得很热的单一技术或特定学派的东西,并在缺乏足够的案例理解和适用性考虑的基础上过度使用这些技术——学了一种技术,什么问题都以此来解决。
最后,学习内容深度不够。目前,很多同行仍然不能在夯实“三基”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深入钻研一门(学派),解决一类(问题)或者一群(对象),而是学得很零零碎碎、不成体系,游离于表浅。他们由于种种原因而什么都学,什么都用,有的还将此合理化为是在做“整合性心理咨询或治疗”,实则在学习中很容易消化不良,或者在临床中很无力而黔驴技穷。事实上,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整合在学界仍然只是一种尚在探索的趋势,而非可以轻易达成的现实,而且脱离一定理论、技术和经验根基的整合基本上是囫囵吞枣的大杂烩。所以,比较现实的路径是你专注于某个流派系统学习后,去整合其他流派中有益的思想和技术。
学习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不仅在心理咨询师群体中如此,在整个精神卫生行业中都如此。由于从业者专业功底太浅或太过单一,心理咨询深度自然也得不到保障,而总是不痛不痒,严重影响到来访者对行业的信任,无奈之下过度依赖药物。总之,心理咨询的学习是系统的、有深度的学习。这种深度是整体的深度,即在理论修养、实践经验、自我修通等不同面向上协同推进,哪一块出现短板都会制约现实的工作能力。
此外,同行们重视学知识、练技术,而忽略专业态度的养成和职业角色功能的发展。【见下文】
第四,同行们专业学习还有一个突出的困难,即心理咨询理论难读,尤以精神分析理论难读。可以说,心理咨询的理论就是写心理咨询师自己。所以,这个读的过程不只是在读别人,而是在读自己,特别是不为己知的自己,难免会引起内心的抗拒。事实上,你若不结合个人的体验翻来覆去地读,你是很难理解通透的。正是在这种与理论相结合的、不断丰富和理解自我体验的过程中,我们对心理咨询知识有了更深的领悟,我们自己的心理感受域和容纳空间被放大,我们对人心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
个人以为,不论是何种动机、姿态和渠道下的学习,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都需要发展更广、更深的内在体验,并在此过程中誊出越来越宽广的心理空间,可以容纳越来越多类别、强度的非意识世界的“涌现”(内在刺激)和外在世界的“侵扰”(外在刺激)。我们也可以用另一个词来描述这种空间,即开放性程度。也就是说,对于心理治疗理论,你能在多大层面上理解它和使用它,取决于你内在世界相应的部分有多大程度的开放性。开放的部分是可以与外界发生实质性融合的部分,开放的深度或融合的深度与你内心可以被触碰的情感体验的深度是一致的。我们的内心开放多少才能与对应的知识理论融合多少,也才能在多大程度上用人格做咨询或治疗。所以,没有与开放的内心融合的知识理论(特别是与自身的情感体验建立起联结)是意识化的,或者说更多只能算作是以心灵最外层为其营地的心理构件,很难成为人格世界深处的稳定心理构件。由这样的表层心理构件推动的心理咨询是硬碰硬或硬戳软的咨询,而非润物细无声的咨询。
第五,坊间也曾流传过这样一种学习:像模像样地得一场“心理疾病”。时常听到两种稍显矛盾的声音:你自己都有心理问题,怎么去治疗别人?VS.你自己有过心理问题,才能更好地治疗别人!
诚然,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需要有足够的与“心理问题”相关的体验,但获得这种体验的最好途径并非是像模像样地得一场“心理疾病”再治愈的经历。即便你真的生病,治愈自己和治愈他人也更多是两个有平行但不相等的过程。如果说生病有利于治愈,那也只是部分利于治愈,而非就此可以治愈。此时,你作为来访者治愈自己往往意味着你的心理功能回归到平均水平,或者是环境系统的改善(更少的压力源);而你作为心理咨询师去治愈他人却意味着你要有超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功能和强度,以及面临更具挑战的环境系统(来自心理咨询本身的挑战)。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情景或者事件,在自己内心触碰到与来访者所体验到的类似的心理冲突或状态,并学会去平抚或修复。比如,我们虽然不是偏执性人格障碍患者,但是当我们置身于一个险恶的环境中,我们就可能会进入偏执状态或者偏执分裂位态,体验到那些在一个缺乏安全与信任的来访者身上所发生着的东西。又如,通过培训期间高强度的互动,我们短时间内与老师和同学们建立起深度的情感联系,并在培训结束时体验着那些没有很好地完成分离个体化历程的来访者身上所经常上演的强烈的分离,甚至抑郁。
同时,在提供心理咨询或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从来访者身上学习到很多,并在督导和反思中将咨访互动体验升华,与理论建立起联结并内化于心。或许,这就是扎扎实实的临床经验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个人体验咨询中获益,因为通过其中的退行和移情,你可以更真切地触碰深度的心灵。
总之,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原初的焦虑,并在不同情景下以不同水平的象征形式展现出来(用身体疼痛来表达分离的恐惧,并让人留下来陪着,这是更低象征水平的展现;与用语言表达思念或者相赠礼物来处理分离则是更高水平的展现),这也意味着我们完全有可能于咨询开始前,在体验这些原初焦虑的过程中,拓展我们的内在空间或心灵的开放性,发展出理解来访者的基本能力,并在咨询过程中以此共鸣,与来访者在当下建立起同理共感的关系。
第六,有的人喜欢通过给别人讲课的方式来促进自己的学习,但是我个人对这样的方式持保留意见。因为,目前我看到的很多类似的行为存在太多误人子弟、把新人带偏的风险。我还是比较秉持一个观点:越是入门的课程越是需要好的老师来讲授,以为新手心理咨询师们的职业生涯定好基调,就像儿童心理发展中早年经历对人格养成的重要性。或许,这也是有考核机制保障的学历教育对于这个职业健康发展的意义所在。
第七,对同辈小组学习的使用也要注意。我个人认为同辈小组学习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从业者,尤其是同辈督导和比较难的理论讨论。一个没有资深心理咨询师带领的同辈小组学习时常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精神分析学习小组。
第八,工作之余,过好你的生活,享受你的生活,以及珍惜你人生中的每一段酸甜苦辣的经历,或许是最好最重要的学习之一!
3.培训:组织培训、选择培训、参与培训。
中国高校至今培养不出多少合格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不是什么秘密。长远来看,改革高校培养模式,提升心理学系的教学质量,能够在高校培养有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才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正道。在此之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通过社会培训来弥补学历教育的缺陷,已经成为他们继续留在行业混下去的无奈选择。所以,社会培训的质量对于行业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目前国内心理助人者在执业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培训市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在培训项目上缺乏系统的基础培训和优质的专题工作坊;在培训组织上,培训市场通常以营收为导向,没有专业设置,没有课程规划,不区别招生对象,也把自我成长与专业成长混混不清,以至于爱好者学了不少专业课程,专业工作者学了不少“聊专业龙门阵”一般的伪临床课程。这种界限不清很容易导致动机、能力意义上的“伪从业者”的出现。
我主张怎么做心理咨询就怎么组织培训,怎么实施培训,怎么参与培训;越是入门的课程,越是要好的老师来讲授定好基调,我不好为人师,而是组织好老师来培训同行、同学和同事;越是专业的培训,越是需要有专业的设置;越是深入的学习,越离不开态度的养成;学习是在关系和体验中的学习,珍惜人生中的每一段经历。
1)组织培训
在参与和组织培训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坚信:一个好的培训是由靠谱的老师、负责的主办方和匹配的学员有机结合而成的。这个结合主要是由培训主办方来完成的。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确实是难能可贵。
首先,培训主办方要负责任地选择合适的老师。很多培训机构是先找到一个“大咖”,借助老师影响力或者包装老师的影响力来招人。不管来的什么人,只要交钱就收。他们不会先瞄准目标人群的特征,立足于专业规律来设计与目标人群主客观需求匹配的课程和配置相应的老师。
我参加或者组织培训,对老师的选择,不论“大咖”,只管“靠谱”。窃以为,优秀的培训老师在专业上至少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1)优秀完整的专业训练;(2)丰富扎实的临床经验;(3)严谨务实的教学经验。对于其他方面的特质,我很难评判,不过培训收费是个值得参考的指标。我见到的大多数好老师都挺良心价。
其次,在我的经验中,好的培训不只得益于知识,更少得益于关系。通常好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系统培训项目,不只是通过知识教育让学员获益,更是在提供一个由老师、同学、组织者通过持续的积极互动建立起来的心灵重塑的安全基地,以便在这个安全基地中发展起爱恨交织但可控的关系,让学员们的深度心灵浮现成为可能,进而为其在体验中学习以及在关系中实现自我修复和见证修复提供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因此,这样的培训项目中走出来的学员之间的“同窗友谊”的深度堪比高中大学同学之间的情感联结。
所以,无论是参加培训,还是组织培训,我向来注重关系和关系体验,而非只盯着书本知识或者老师讲解。比如在一些国内著名的连续培训项目中,学员之间会有同胞般的竞争、嫉妒、攻击、协作、互助、支持,从而创造了修通爱恨的契机;学员们会报告拿来展示自己的案例,而非只是寻求督导的案例,最终还是被督导得五体投地;学员们会相互分享学习心得、信息,在讨论中发展思考和领悟。毫无疑问,培训中的一切(尤其是关系和体验)都可以转化为学习的资源,学员们在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内化培训的设置、内容和关系,使其成为自身职业认同的一部分。正如一位同学所说的培训的“人际参与感深度”。总体上来说,地面培训比网络培训、连续培训比短期工作坊、对学员做了匹配的培训比没做匹配、学员稳定比学员不稳定、课程有稳定设置比课程缺乏稳定设置的培训有更强的参与感。
既然心理咨询师的学习是在体验中和关系中学习,那么培训组织者理应考虑在培训组织上为学员发展出有利于学习的体验和关系做点事情。
正如执业需要保持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动机,我们的培训也需要保持以专业性为中心的要旨。我们有必要以做心理咨询的严谨态度来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比如,像心理咨询一样,为培训准备一套严格的设置(包括入选规则、人员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现场纪律、保密等),有责任为培训和学员的双向匹配提供充分的信息(比如培训的定位,内容,设置等),在尊重学员的意愿的同时关注学员可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培训中获益。又如,不论是在课程设计上,还是在人员结构上,我们都应该区分开“专业培训”和“大众心理教育”。一旦确定了是做专业培训,就要对学员有针对性的筛选,并针对学员情况来设置课程。这样做不仅仅是为学员负责,也是为了保护培训组织者自己。在心理学的培训中少不了爱恨情仇四处分散,而谁在移情和退行下都不那么理性,且稍有不慎就是个“疯子”。在过去组织和选择培训时,尤其是那些连续培训项目,我都会特别强调培训氛围的营造。以我身边的一些严格的培训为例,他们会在会务管理之外增加教务管理,专门负责与培训老师和学业在专业上对接;几乎不随便发广告,而是通过点对点的双向选择来完成招生,对每一个要入组的学员进行细致的评估和详细的课程介绍;严格控制培训人数上限和学费价格区间,拒绝为了赚钱而不限人数的高价培训;为培训设置了严格管理办法和纪律,保障培训安全有序地进行,包括对试训的规定(比如不是给钱就收,所有新学员要接受一个考核期,如果存在严重伦理问题或其他违纪问题则直接清退)、手机的使用、隐私的保护、出勤的管理、考评的机制和证书的发放等。
我们有必要以做心理咨询的严谨态度来引导学员参与培训。很多学员通常痴迷于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专业伦理和态度的养成。严格规范的培训设置为学员内化心理咨询的规则和养成严谨务实的执业态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此外,在坚守培训设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员对设置的反应来观察培训中发生了什么,评估学员身上发生着什么。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学员对设置的一贯反应来筛选学员,比如有时候学员对设置的反复突破可能反映的是其有缺陷的人格结构,提示着这个学员可能并不适合从事这个职业。我们对设置的遵守,很多时候体现的是基本的专业态度和职业素养,没有这种态度,再多的知识和技术都只是摆设。这些年组织培训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是给学员们介绍设置,让大家理解培训规则的重要性。我已经不记得给多少人强调过,说服过多少人,让多少人受益或受气……尽管如此,这一点都不奇怪,因这本身就是对行业现实的真实写照——这个行业目前仍然缺乏规则的土壤。大家容易忽略规则,有的是因为习惯了方便,有的是因为个人的利益。不过,我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成见”,那就是学员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程度,与他们入行深度或从事临床工作所处的阶段是高度吻合的。那些不太遵守规则的,基本上都是还没有开始做心理咨询的或者做得很不规范的。且不说其他,在基本态度的养成上,他们已经出现了问题。
如前所述,这样“理想的”培训是难能可贵的,因为目前很多培训是在包装老师、推销培训,或者利用新人的热情,描画着各种入行后的美好愿景,让其持续地做无谓的投入,而不是在接纳他们入行的热情的同时,引导其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哪怕是不继续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这样的选择。显然,心理咨询是个高淘汰率的职业,我们没必要打了鸡血一样把所有学习心理学的人都打造成心理咨询师,而且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个神话。反而,对于那些学了好多年却基本上没有像模像样地做咨询、有规律地接诊而还在以专业身份学习甚至给别人做专业临床工作培训的人,他们这种状态本身就可能是心理不成熟甚至不健康的表现。不痛不痒地耗在这个职业中自然会滋生各种因为现实生存所需而出现的不专业行为,不伦理行为,甚至违法行为,不经意间地深深伤害这个职业。
更让人深感悲哀的是,在这个行业中,那些善于乱搞的人反而成为了更容易获得资源、挣到钱的人。他们就像马克思眼中的资本家一样,有着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然后以此为基础继续去给自己镀金、开路,终究混成了各地乃至全国行业生态链中位高权重、主导话语权、掌控稀缺资源的人群中的一部分。假若这些人只是个普通心理咨询师,那么他们可能就害几个病人,但是这些人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的特殊性而残忍地伤害着整个行业。比这更可悲的是,他们屁股后面还有一群不能辨别好坏、盲目追逐、近乎病态的粉丝,或者是利益相关者,结成利益集团般更深地伤害着这个职业。在此扭曲的生态下,他们仅靠里子里发霉、面子上发光的名气,就可以四处大搞敛财般的培训。更为讽刺的是,他们靠着拿来主义招摇撞骗,反倒比原版作者(通常是老外)还要大牌,还要昂贵。这让那些真正的老师们情何以堪。
从业以来,我无数次看到自恋的状态和商人的心态是如何毁掉心理助人者的治愈性功能的,以及如何毁掉培训的人才培养功能的。且不谈其他,至少是因为你这样做迟早都会让别人感觉到你需要他胜过他需要你。我想,在行业中混,少点功利心,多点人情味总是好的。尽管在浮世之中,这很难,却很有必要,因为功利心让太多人把所做的事情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工具,一种欲望的躯壳;功利心也让人失去了对事情本身的好奇心,失去了对事情原委本质的基本尊重。也要强调一下,这里的人情味并非一种理智的修为,而是一种成熟的心理功能。不过,我并不反对市场的力量,反而主张借助市场力量来推动行业发展,也打心底里很敬佩那些可以在市场中靠专业实力生存下来的同行。我反对的是违背专业底线的市场力量,以及靠纯粹商人心态和不完全竞争手段(借用经济学概念)肆掠市场的市场力量。
总之,一个以学员福祉为组织理念的心理学培训和一个以来访者福祉为从业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一样,无需太多浮夸与花哨,只需更多踏实的简单!或许正因如此,这个行业最怕两类人:纯粹的商人和自恋不自知的咨询师。在前者眼里没有心理学,在后者眼里没有来访者。不过,我也相信终究有一天,国内这个行业会从“谁先做谁就是专家”、“谁敢做谁就是赢家”,变成“谁做得好谁就是专家”、“怎么做来访者都是赢家”。
2)选择培训
本来写了一大堆,想了想还是只贴出来一点,那就是“不要迷信谁”。
3)参与培训
本来写了一大堆,想了想也还是只贴出来一点,那就是“放下手机”。
以上所有,都是为了让投身于这个职业的人变成有着统整、凝聚、稳定、牢固的专业自体的心理治愈者。
4.执业:可靠的知识、扎实的技能和端正的态度。
心理咨询师的执业基于自身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此,我侧重于讨论一些我观察到的与执业态度有关的现象,具体包括:
1)自知之明;
2)技术陷阱;
3)执业风险;
4)工作成效;
5)角色守护;
6)预防工作;
7)总结。
1)自知之明
在心理咨询执业活动中,有一些怪而不奇的现象,即有的人在其他领域已经是专家,会不假思索地移植自己在其他领域中的专家地位,即便自己对心理咨询或治疗一窍不通,也必四处自称心理咨询专家。比如一些精神科医生、纯粹的研究人员、心理学老师……也有的人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包装成专家……还有的人虽然是专家,但是把专家的身份用得也太过于洋洋洒洒……这些表现看似见怪不怪,或者仅仅被归属于伦理道德层面的问题,实则是他们作为人或心理学人这个身份整体的沦陷——从伦理到技术,从态度到人格的整体沦陷。所以,有很多人一直以为自己是心理咨询师,也以为自己一直在做的是心理咨询,更以为自己受众人追捧就真的是个专家了,实际上却从来没有与心理咨询沾上半毛钱关系。
毫不客气地说,而且有很多研究数据表明,心理咨询师这个群体中,有着比普通人群更高比例的心理“病人”。只论生活,你怎么过都可以;但论执业,你就得节制,而且在成为咨询师的过程中,一个于生活中看似还“好”的人身上的“病人”特质就会被放大。面对来访者,心理咨询师从来都不能单纯地做自己,他们时常会被来访者投注更多——“尽管病人满怀希望地寻找着新体验,却又不可避免地将分析师(在移情中)体验为旧的坏客体”。所以,来访者、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应激源”,会打破很多从业者内心的平衡,以至于把心理咨询做成了危险的心理咨询。想想,这么多人胆敢作为专家做培训,不愿有规律地做心理咨询,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心理咨询费力不讨好还不那么挣钱。
记得在一次团体分析中,在谈到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发生性关系时,年近八十的Rainer老师对我们说:治疗师和来访者发生性关系就是性虐待,就像成人和儿童发生性关系一样(根本就不存在“自愿”这个说法)。这是我听过的对于咨询性伦理最受启发的诠释之一。
为此,我曾经杜撰过一个词,叫做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信任辜负”。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新关系不同,由合法的执业场所、专业角色身份和各种成文不成文的执业法规构成的背景,通过言行举止呈现出的治疗师自身的人格品质,以及来访者内心对关系的需要三者共同让来访者对原本陌生的心理咨询师产生着特殊的信任,从而允许治疗师更快、更多地进入来访者的私人领地,允许治疗师去重整他们的精神世界或者为他们做精神手术。如果治疗师没有珍重这种信任,甚至是漠视这份信任,或者利用这份信任去满足自己,那么这带给来访者的无疑是引狼入室般的恐慌、挫败和伤害。打个比方:
这就像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因为他们在医院,因为你是医生,因为你给他们搭建起了无菌的手术室,所以他们允许你将其麻醉,允许你在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防备的状态下查看他们的身体,拿着手术刀进入他们的身体,进行损伤性的手术作业。即便如此,仍然有研究证明,那些经历过手术的人的身体会因为手术而有创伤的记忆,即人们的意识没有记住,但是身体可以记忆。或许,如果不是生病所迫,没有人愿意这样把自己交给别人。
另一个类似的比喻是新生儿的境遇。婴儿一丝不挂地来到这个陌生世界,被动地把极度脆弱的自己交给照顾者来决定。照顾者对其精心的呵护让它们有了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信任,并且成为他们进一步信任这个世界其他部分的基础。在这个阶段被创伤的婴儿往往存在着基本信任的问题,典型的有如偏执性人格。
所以,作为心理咨询师,你很有必要记住:你对来访者的几乎每一次成功的干预,都离不开他们对你的信任,就如你在病人的配合下完成外科手术。这种信任是因为他们在疾苦之中对生的渴望,因为他们对你的身份、场所和行规组成的背景的信任。与生活中的陌生人相比,上述二者让来访者对陌生的你有了天然的信任的预期(事实上,这种信任也必然伴随着不信任,所以来访者一开始进入咨询关系时的姿态常常是矛盾的,见下文)。但是这些信任的期待终究需要由你的品性和能力构成的个人素养来验证。
然而,不少心理咨询师将这些基于来访者内心异常的渴望和这个职业而形成的信任,误以为是对心理咨询师个人专业能力或人格魅力的认可而自鸣得意,也对来访者通过语言、物质、身体姿态表达的感谢、喜欢、爱意照单全收,甚至将这一切拿来炫耀。我想将此统称为“信任辜负”,即不是把来访者的信任拿来推进治愈,而是拿来满足自己,辜负了来访者特殊背景下给予的信任。
从我的见闻中来看,信任辜负很难不成为伤害的来源。这种伤害犹如最亲密朋友的出卖而会极大地冲击一个人对这个世界开放的心态。这样的现象也充斥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至于真诚可信成为了社会心理学评定的人际关系中最被看中的关系特质之一。
事实上,即便是你的来访者没有能力认清这种信任的特殊本质而投怀送抱,你也要担当起你的专业职责去维护这种安全界线,不让他们的行动变成伤害的重复。发展管理好内心的渴求并树立起安全界线的能力本来就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重要功能。特别是来访者太渴望爱、身体亲近,或者通过获得爱和身体满足来对抗内心的痛苦的时候,我们的恪守正是在推动他们重新审视自己处理内心痛苦的方式。因为在诊室外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在使用的这些处理痛苦的方式时常将他们置于危险之中,容易被人利用(比如那些一次次被骗财骗色的人)。
同样,即便你的来访者是因为你的人格魅力而非常喜欢你,你仍然不能确保你不是在利用来访者脆弱下的信任做出了一些超出职业伦理的事情。正如再优秀的父母,也不能因为自己的优秀而能够理所当然地利用婴儿的脆弱与依赖去做那些剥削婴儿、伤害婴儿的事情。不要忘记,婴儿依赖你是因为你的好,你利用你的好而获得的信任去实施剥削,反过来击碎了你的好。
这是在不对称的关系下病人或婴儿赋予医生或父母的权利,也需要医生或父母履行自己的义务。作为心理咨询师,允许你的来访者对你有爱的情感,有性的渴望,有约你的冲动,有给你送礼物的想法……这是来访者的权利,但不是你的权利。当你接受了来访者的邀请而进入其私人领域那一刻开始,你就只剩下了拒绝将这些冲动变现的权利,并且有义务将这一切作为咨询工作的对象或资源,让它们在诊室里产生,也在诊室里得到处理。无论如何,你所做的一切的原则是“对来访者真正有利”,而不辜负信任。显然,要实现这样的平衡,以确立起亲近而不失安全的界线,仅仅依赖每个医生自觉是不够的,因此制定硬性规定的伦理变成必要的事情。
最后,我想说在心理咨询关系中,不只是性与爱的主题如此,其他主题也一样,比如金钱、人脉、崇拜……如果说咨询师与来访者发生关系是性虐待,那么咨询师其他形式的、利用来访者的脆弱、非理性或者不对称关系来满足自己的情形也可以算做是心理咨询师对其来访者的虐待。
总之,心理咨询为那些在曾经的关系中受过的伤提供了一个继续在关系中修复的机会。心理咨询通过特殊的设置、态度和技术处理,让咨询双方在密切接触的过程中建立与那段有毒的关系“类似的”却也是“新的”关系。因为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和专业,在此“类似的”、“新的”关系中,来访者的那些因过往伤痛而滋生的爱恨情仇可以被重复地体验却不会被再度地强化,从而让寻找治愈之路的机会足够地持久。所以,来访者进入咨询关系的犹豫,既是因为咨询关系与过去“类似”而连接着伤痛;也是因为咨询关系与过去“不同”而连接着希望。
所以,真正的心理咨询工作就是一个剥夺咨询师自恋的工作,咨询师掌握着不对称的权力却做着人民公仆一般的事情。通常,在我们开展的数以小时计的治疗中,我们自己从未成为注意的中心。即便随着咨询的推进,来访者可能会逐渐开始感兴趣,却也很少是对咨询师感兴趣,而是对咨询师对他感兴趣这件事感兴趣!与之相反,歪的心理咨询满足咨询师自己的需要胜过来访者的需要。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一生都在管理自己的欲求和回应别人的需要的历程度过。成长中的重要事件改写着一个面对自己和他人需要时的姿态,塑造着一个人欲求的方向,以及满足自身和他人欲求的方式。过盛的欲望往往是过度满足和没有满足的结果,而人的成长就是在发展控制欲望和合理地满足欲望的能力。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为此在一同努力。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我看到很多好的心理咨询师或老师。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行业的责任,对职业的专注是深入骨髓,一言一行散发着人性的温暖,让人安定,让人敬仰,感觉他们生来就是心理学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你可以看到心理咨询师最好的笔是自己,最好的纸是来访者的心灵,最好的作品是两个重建的生命。
一度让我惊讶的是,这些好的心理咨询师当中也不乏新手咨询师。事实上,我们通常会低估自己作为新手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影响力。我很多次记得来访者对我说,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行为或者一句话改变了他们人生的轨迹。就在前几天,我还在一个由精神科医生转介而来的来访者口中得知,精神科医生对Ta说的一句话让Ta决定放弃自杀。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你可以没有技术,没有经验,但是你不能没有对来访者认真负责的心态和指导你前行的老师。带着你的认真负责和老师的支持,你就在为来访者提供安全空间和贯注姿态的过程中渐变成一个治愈性的存在。在我的经验中,当新手咨询师在拥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的贯注姿态时,加上最基本的咨询技巧,都足以让他们完成几次非常高水平的咨询。
同样让我感慨的是,当你看到在痛苦中挣扎的来访者或病人,无论他们在诊室外的世界中是善是恶,都因你的努力而改变时,那才是这个职业真正闪现的光芒。不过,我们要深知自己不是救世主或者认为自己只是个助人者,我们也要懂得向来访者或病人学习。在来访者或者病人身上,你会看到人内心最深处的景象。恰好是有些精神病人,真正教会你怎么去做人,让你明白“在关系中被人理解的需要”和“在关系中实现对自己内心的理解”是人生来具有且永恒不变的两种需求。恰好是在“治人”的过程中,你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你也会发现你治的不是病,而是不幸福,因为病态时常无碍幸福,而不幸福时常让人“看病”。所以,有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要让一个人不病,而是让他们幸福……或者说你要治让人不幸福的病,更何况有的病只会让别人不舒服。
一句话,我们得有自知之明。正如当我们总是抱怨老百姓因为不了解、病耻感等而不接受心理咨询的时候,我们不忘反思我们缺些什么,毕竟”。事实上,在老百姓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已经高涨起来的大背景下,没有什么比心理咨询师做得不够好(甚至糟糕)更影响这个行业的大众接受度!看的病人越多,看好的病人越多,越觉得赤诚之心难能可贵,倍感珍惜!
2)技术陷阱
心理咨询是非常个体化和创造性的工作。在执业中,我时常留意到自己和同行们有两个非常突出的技术陷阱:强调技术,忽略对人的使用,从而让心理咨询不太具个体化;脱离当下临床情景,过度复制技术和经验,忽略即兴创造,从而让心理咨询不太有创造性。
首先,心理咨询工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作,而不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工作(比如同样是焦虑,“种”在不同人的身上时会有不同的动因和表现,从而需要不同的心理咨询处理)。问题可以被分类定性,人却不是千篇一律。因此,心理咨询工作非常具体,你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来访者或者完全一样的临床情景,以至于你很难找到两个相同的或者可以预先确定的具体干预。为此,心理咨询工作重视来访者“这个人”,进而要求重视对心理咨询师“这个人”的使用,即秉持“人”治“人”的视角。
心理咨询中对“人”的忽视的典型表现之一是面对来访者时只是盯着来访者的问题,而看不到来访者这个人;在面对心理咨询师时只是盯着他们对学派理论和技术的使用,而不关注心理咨询师这个人及其对自己的使用。这是对工作内容完整性的忽视。
心理咨询中对“人”的忽略的典型表现之二是脱离当下临床情景,过度地使用理论学习所得和复制临床经验,同时忽略了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两个“人”的即刻现实。这是对工作背景特异性的忽视。我们所谓的“野蛮分析”,无非也就是不管对方是否有能力和意愿承受的,在不恰当的场合进行的,脱离情景把一般结论等同于特定情景意义的分析。生活中,我也会犯这样的错,但是我在努力地调整着。
其次,心理咨询工作的个体化,要求心理咨询工作具有相当的创造性。事实上,心理咨询的理论学习和临床经验,并非是让心理咨询师有了更多可以复制的干预模板,而是开拓了我们在思考与特定来访者共处于特定临床情景时的视野,提升了我们与来访者一起工作的即兴创造能力,让我们越来越接近无欲无知却不无能的姿态。
相反,如果心理咨询师过多地“用某种理论或经验去解读谁的某个表现的心态”去展开咨询对话,那么他们的脑子就会被“教科书怎么说”或者“其他来访者是什么样子”占据。这样过度地对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移植或复制性的使用,很容易让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变成脱离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当下体验的第三方,突兀地存在于治疗情景中。就像是一个人带着对小三或者旧情人的心态去对待当下面对的新人。在此,无论你做得多么精致,来访者都不会被感觉到这一切的爱是真正属于他们的爱。如上一节所述,在基本的伦理框架下,新手心理咨询师相信和使用自己善意的贯注和求生的本能去助人,也可能比他们使用蹩脚的、脱离特定情景的技术更可靠。这可能是对“人”的使用的重要性的最好佐证之一。
此外,心理咨询工作的个体化和创造性也体现在心理咨询记录和精神科病历书写的不同上。精神科病历更加注重精神科医生作为客观观察者的视角,客观描述病人的“病情”和以药物为主的治疗,可以有供复制的模板;心理咨询记录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心理咨询师作为参与观察者,向假设的第三方描述咨询双方互动的历程,很难有供复制的模板。这个“互动的历程”包含了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创造的、定制的“药丸”。
总之,心理咨询是极具个体化和创造性的工作,并由此增加了心理咨询师学习和工作的难度。正如每一位画家落笔时都不是在画同样的画,每一个心理咨询情景中的干预都不是在直接使用过去的知识来解决当下的问题。“依葫芦画瓢”只是心理咨询师成长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点。不断累积的知识和经验增加的是心理咨询师进行治愈性创造的可能性,而不是给心理咨询师一劳永逸的万能处方宝典。为此,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学习理论,积累经验,也要时刻保持对当下情景的贯注和创造性的理解。如此一来,在每一个临床情景中,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组成的是一台具有创造性的机器,在此临床情景中上演的事情都成为了这台机器进行创造性加工和定制生产的素材和过程。
3)执业风险
当然,心理咨询师在执业中展现的问题并非都是伦理败坏、自恋不自知、技术简陋的问题,还有“孤独”、“风险”和“倦怠”等问题。为此,我不得不多说几句。
心理咨询工作从来都不主张做孤胆英雄,而是力求团队作战。我们有很多理由去发展自己的同行群体,比如分工协作相互支持的工作团队、督导师和个人体验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需要重视对自身压力和倦怠的管理。倦怠会极大地影响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状态,比如降低你对来访者的问题的感受性,降低你对来访者的共情能力,影响你对来访者的抱持和容纳功能,进而影响到你的助人效能。一个疲惫、迟钝或混乱的咨询师形象(特别是初次接触留下的第一印象)会带给来访者负面的感受,就像生病的母亲带给孩子的影响一样。
引发心理咨询师的压力和倦怠的因素很多,比如来自专业成长的焦虑,咨询能力满足不现实需求;工作强度大,日程紧,没有足够时间休息、放松和社交;因个案而激起心理冲突;缺乏支持系统(亲密关系的和专业上的);一些人格特质和过度使用非适应性的防御机制(自尊脆弱;完美主义者;担负太多的责任,过度而不现实的内疚;情感压抑);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与工作压力的交互作用。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心理咨询情景本身就是一个有着相当张力的应激源。比如,在移情和退行的作用下,来访者倾诉的内容、对心理咨询师的期待、对待心理咨询师的方式以及突发事件等都会带给心理咨询师冲击。与偶发的应激源不同,心理咨询情景作为一种应激源通常是日复一日地反复发生的,堪称急性加慢性压力。这意味着心理咨询师有更多机会被激起内心冲突。因此,不同形式的顾问咨询、案例督导、个人体验和自我调节是必要的。
首先,每位心理咨询师的应激易感性是不同的。对于那些影响心理咨询师应激易感性的因素,顾问咨询、案例督导和个人体验都能起到作用,比如人格的发展、胜任力的发展、工作与生活事件的应对,支持系统的建立、理解从业动机(有的人甚至在个人体验中认识到自己不适合从业或者改变选择而不想继续从业)等等。在理想的情况下,它们的合力可以让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反应更加纯净,能够相称地反映来访者这个刺激源的原始状态,而不是夹杂着太多心理咨询师个人的因素;同时,让心理咨询师有足够的心理空间去体验来访者带给他们的反应,而不至于失控并失去治愈性的功能。比如,你在面对来访者的痛苦经历时会伤心,你可以去感受这部分情感,但不会被这部分情感摧毁;面对来访者有意无意的挑衅时会愤怒,但愤怒既不会被隔离掉而不能成为推进咨询的资源,也不会过度表达(愤怒到报复来访者或者见诸行动的程度)而毁掉心理咨询师的治愈性功能。总之,督导和个人体验支持着心理咨询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工作,也支持着心理咨询师作为普通人的生活。这种支持既可以是当下的支持,也可以是防范于未然的支持。
其次,心理咨询师需要尽可能发展自我支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比如发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娱乐能力,保证足够的休息和有效的放松;增强专业胜任能力;量力而为,不当全能救世主,对于难以应付的个案寻求督导或转介;建立起带给你支持的容器——相对稳定有规律的继续教育学习,专业小组,同伴、督导和体验等,从不同角度分担你的压力和困惑。
最后,特别建议新手心理咨询师循序渐进地增加自己的咨询量和案例难度。接诊太多、太难的案例会让他们很容易疲惫、无力,并且容易将此无力感转变为对自己“能力不济”的责备,或者是对来访者“冥顽不灵”、“死不悔改”的愤怒。
4)工作成效
心理咨询师需要理性地看待心理咨询的效果,比如:
我们需要明白再厉害的心理咨询师也有被来访者嫌弃得一文不值的时候,我们不要轻信某个来访者的描述去诋毁同行,也不要轻视某个同行对来访者有多“奇葩”的抱怨,很多时候没有“真相”,只有内在的现实。
我们要知道心理咨询有效不一定是我们知道我们具体做了什么有效,我们很多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就产生了效果,但是我们仍然不要放弃去学习被证明有效的东西。
我们要明白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不需要解决所有来找你求助的人的问题,这是对你自己,也是对来访者负责,也是促进行业分工协作的发展。
来访者还在来,并不意味着很有效,来访者没再来,并不意味着没有效;心理咨询师都需要一点长程案例,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接长程案例的心理咨询师水平就很高,心理咨询的时长主要是根据来访者自身主客观需求来决定的。
心理咨询脱失并不意味着心理咨询师的水平不够。即便脱失也并不意味着无效,如果你的职业生涯中,前五次的脱失率在一半以内,那么你至少在平均水平以上,所以不要因为一点挫败而气馁,也不要因为一点成功而忘乎所以。
我们也时常会高估自己咨询的效果,低估心理咨询的副作用和负作用,认为“好了就不用来了,没来了就是已经好了”。国外有研究显示,大约5–10%的成年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疗后病情恶化,这可以视为负作用。还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某些因为在心理咨询的支持下变得更有力量的人,可能会在某个阶段开始反抗而让关系中的冲突增加;一个在婚姻中持续消耗的人,可能在咨询后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且“有代价的”选择——离婚。
窃以为,心灵重塑的过程意味着增加个体生存的适应性。实现的途径包括改变来访者的环境,改变来访者自己,改变他们自我塑造的能力,改变他们塑造他人的能力,让他们的心灵世界更加平衡、弹性和真实。为此,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理想状态之一是做到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同时不失去自身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功能;让理智发光的同时,不乏情感的自然流淌;既有给予来访者爱的能力,也有发展边界的能力;亲疏有度之间,不失真诚。与之相反,则是一种自恋的(比如更多待在自己的世界中,更少以来访者为参照系)或者反向依赖(比如迎合来访者、受来访者摆布)的状态。总之,在来访者所处的水平上去体验和交流,并带着他们迈向更高水平的整合,这对每个心理咨询师都是一件极具创造性和挑战的事情。
5)角色守护
在心理咨询关系中,角色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工作联盟的重要内容。积极的角色关系意味着咨询双方在按照有利于心理咨询起效的角色投入参与到心理咨询活动之中。因此,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始终维护自己作为心理治愈者的角色功能,或者说保证自己始终是在做心理咨询师的事情,这是我们还能以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身份与来访者继续在一起的基础。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努力塑造来访者的角色功能,比如给来访者讲心理咨询的规则,告诉来访者心理咨询如何进行等等。
我们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几乎所有活动都涉及到我们是否是在履行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功能。具体来说,心理咨询师在履行其角色功能时,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不只是他们能不能做什么的问题,也是他们因为什么而去做的问题(动机),打算在什么时候去做的问题,以及准备怎么去做的问题。比如,就心理咨询师的动机而言,其角色功能不仅体现在他们为何从事心理咨询师工作的动机中;也体现在他们为何决定给某个人做心理咨询的动机中;还体现于他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的所有言行的动机之中——我们在选择对来访者做出一个什么样的回应时,我们要考虑我们是否是待在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中,是否是体现了心理咨询师角色功能的动机。
在实际工作中,心理咨询师要维持自己角色功能的稳定性是不容易的。因为在诊室内外,有很多东西在不停地冲击着治疗师的角色功能,威胁到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功能的稳定性,比如诊室外发生的事件,心理咨询师的人格强度、专业态度、胜任力和自信心,心理咨询师内心的欲望(比如爱恨、权力、金钱、亲密、性、攻击)、疲惫、疾病和焦虑,来访者呈现给心理咨询师的各种痛苦经历、投射性认同,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身份的否定,来访者要决绝地死去或者疯狂地爱上心理咨询师,机构或行政力量的干扰,来访者家属的影响,噪声、堵车等。换句话说,上面四个部分中谈到的所有问题(伦理败坏、自恋不自知、技术陷阱、孤独、风险、倦怠、效果)都可能影响到心理咨询师在诊室里对自身心理治愈者角色功能的守护。
有时候,心理咨询师不经意间就失去了自己的角色功能,比如当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室里接电话或者随便让来访者接电话时,他们把其他社会角色带进了咨询室;在咨询室里和来访者讨论与咨询无关的内容时,也把咨询双方带离了咨询关系的角色;当心理咨询师过分考虑领导或者人情的因素来突破心理咨询的规则时,他们是在把上下级关系或者朋友关系引入到咨询关系;一不小心就在不恰当的场合讨论某个案例。
总之,面对以上挑战,能不能稳得住,是所有心理咨询师在职业生涯中都无法回避的考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功能本质上反映了心理咨询师的容器功能,体现着他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容纳住各种对他们的角色功能发起挑战的因素。这也是为何我主张“我们怎么做心理咨询,就怎么组织培训,以及怎么参与培训”的原因——坚持在各类专业活动中容纳挑战,以发展稳定可靠的专业角色功能。
6)预防工作
某天,病人突然对我说,前些年是ta情绪比较低,我情绪比较高;后来ta情绪比较高,而我看起来情绪比较低,特别是这几个月。ta说得对,我那阵子消耗很重。我知道ta既在关心我,也在表达对安放ta最脆弱的自己的“窝”是否还牢靠的担心。这些年,门诊心理咨询接诊量陡增,我们已经无力应付扑面而来的就诊需求。每天都有很多电话,比如“x医生,能不能挂个号”,“x医生,能不能上门咨询”,“x医生,我娃娃有点紧急状况,麻烦你给点建议”……
记得,2012年2月14日情人节,带着近30年心理学情怀的卫生局领导兼大师兄牵头开通了全市第一个政府开办的24小时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之后几年,卫生局领导、两位院长和各科室主任都亲自参与接线工作。尽管如此,我们的自杀危机干预热线仅能应对当前社会需求的冰山一角。
2018年末,院长让我们建立自杀高危人群档案,进行定期追踪随访,特别是困难家庭。我知道这会增加工作量,也不是工作考核的内容,但领导可以做到这样,我更没理由无视。带着些许感动,我们开做了,并且短短两周就列出来好多个重点关注对象。这让我想起来医院之前,院长说“目前国内心理学还是起步阶段,是投入的时候,不是挣钱的时候。”
不过,只是我们的善心和热情,并不足以应对如此多的病人或来访者。我越来越发现早期干预和预防的重要性。我们完全有必要像学习养生知识一样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我遇到无数个学习心理学的人,最终都告诉我她们的学习没有让她们成为厉害的心理咨询师,但是对她们自己、子女教育和家庭和谐起到了非常到的作用。我接诊的来访者中,不少人原本面临的都只是很小的问题,却在日复一日的累积中变成了大问题。比如,父母长期以来忽视与孩子之间情感的表达,而是什么事情都用钱来解决;父母一有矛盾,就把孩子拉进来,给孩子说另一方的不是;孩子一哭闹,父母就拿出手机安抚孩子,让孩子学习不到更多管理情绪的办法;父母大多时候不管孩子,一管起来就是学习,或者什么都管,或者只在孩子出问题时来管一下;父母在外面毕恭毕敬,回到家里就吵这吵那,把家人当出气筒;父母们可以和孩子“玩”,而不会“娱乐”等等。
现在的年轻一代,心理问题层出不穷,令人揪心。在中国从事家庭治疗研究和教学工作十几年的美国专家Miler教授说:中国现在发展如此之快,变迁如此之大,催生了如此庞大的中产阶级,心理从业人员如此之少,真的让人揪心。一群在动荡不安或者物质匮乏时代成长起来的父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将大量的热情投注在生存所需的物质之上。他们很多不会玩,不会情感慰藉,让他们去教育新新一代真的是很不容易……不过,这样的缺席对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遗憾的。为此,我只能想到,父母们可以考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找到更多不是任务而是乐趣的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方式,解除在外奔波的疲乏,也可以保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家。
正因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有时间就安排到学校、社区走走,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这也被我戏谑地说成是开公众号的原因之一:及时就诊很重要,预防工作价值更高,所以开个公众号,接完咨询做早教(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这样做。即便我们不能根本上改变什么,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让他们多一个过好生活的选择。
7)总结
最后,用几句话来为本段做结:作为心理学人,你要学会做一个好的背景,留下更大的空间给别人去呈现自己;“保持你内心的光,不知道谁会借此走出黑暗”;“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在这个标明为助人的行业中,任何的伪善都是对人性最犀利的讽刺;打铁还需自身硬,坚守职责,不辱使命!
5.结语:假若你来,请你深爱!
对于行业,稚嫩、混乱就是目前国内的现实。如果这个社会有更多更好的渠道来满足公众对心理学的需求,心理咨询培训也不会被这么多人追捧。如果高校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心理助人工作者,行业就没有机会以社会培训来补本该在学历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不过,我们也无法要求小孩子像成人一样去奔跑。在整个行业走向成熟之前,我们还不得不承受这个现实以及由此现实引发的焦虑。面对“未知的焦虑”和“过程的焦虑”本身就是我们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在成熟之路上必经的磨练。所以,以上“揭短”终究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成长。在此,不得不谈到那些前辈和同行们前赴后继的努力。尽管他们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和现实条件的束缚而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他们仍然值得我们致敬,我们得诚心感谢他们为我们在荆棘之中开辟出已有的路。即便我们可能不会顺着其追逐的方向继续前行,我们也可以将其经历作为一段宝贵的集体记忆铭记于心。
对于个体,人人都可以学点心理学,但是不建议随便以此为谋生的职业。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服务对象负责。在中国,至少到目前为止,尽管那么多的人学习心理咨询和治疗,但最大的受益者仍然还是学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人自己。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从中得到的好处远远比来访者多。所以,假如你是为了从业而学习,那么你就先试着为成长而学,适合就干,不适合就当一种提高生活品质的投资。
从个人见闻感受来看,尽管我们可以去讨论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什么,但是我们无法提前断定一个人是否适合成为心理咨询师。因此,有很多人试图确切地预判一个人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师,而至今很难有一个理想的、不枉杀的标准。首先,我们无法静态地评定一个人是否适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因为心理咨询师是个不断发展中的有着连续性的统整的职业生命,是在尝试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慢慢长路上经历多重因素的选择的结果。其次,这个社会也并非只需要一款心理咨询师,自然很难有一种心理咨询师的标准,理论上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帮助人的方式,也算在做一个“朴素的心理咨询师”,包括神叨叨的仙娘。正因如此,我会看到在确定是否适合或者选择成为心理咨询师的路上,有的人只坚持了几天,有的人坚持了一辈子。他们最终受益的都不只是结果,而是这个尝试欲磨砺的过程。
从欧美国家的现状来看,做出成为心理咨询师的选择有“自下而上的过程”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两种途径。欧美国家给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发执照是有一套考核标准的。这算是自上而下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自己在拿执照之前,也时刻有机会决定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这项工作,或者是否要朝着“自上而下”的标准去努力,让自己符合执业的条件。这是自下而上的。不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离不开我们对从业动机和执业能力的考量。正如Ralph R.Greenson所说:“技能、个性和入行动机这三个关键因素决定了精神分析师如何治疗病人。”
(1)理解我们的从业动机很重要。这是我们一生都要去审视的主题,也是我们需要在案例督导和个人体验分析中不断去理清的主题。大到我们的从业动机,小到我们在执业活动中每一个言行的动机,都是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师需要去留意的。因为一旦你做不到以来访者为中心,你的心理咨询必然大打折扣。我们也不需要都很高尚,但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是一个靠人治人的职业。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不开在流水线上生产的(预先有效的)药丸,而是在特定咨询情景中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与来访者在当下的互动中演绎治愈之道!既然是靠人来治人,如果治人的人坏了,那么难免会治坏人。(这个“坏”不单是道德层面的坏,还可以是因为专业能力不足、过度疲倦与耗竭、被来访者冲击溃散等而失去“治愈性”的“坏”。)
(2)发展我们的执业能力很重要。按照国外的标准,执业能力包括你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为此,你得“知识积少成多,技能熟能生巧,态度潜移默化”。作为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你至少要有这么一套完整的、公认的知识体系:说明人心是什么的心智模型;说明人心如何演变的发展理论;说明人心如何生病的病理学理论(或者是问题建构理论);说明人心如何治愈的干预治疗学(特别是它的治疗理念或哲学,而非单纯的技术)。不论它们源于是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本存在主义治疗,还是系统治疗,它们必须是被验证有效的,而非想当然的或自创的。这一套知识体系真正体现了所有科学共同具有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功能。在选择以什么样的理论为学习的重心时,我建议选择和你的“三观”匹配的理论,发展出与你的人格一致的治疗能力。
当然,很多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并不喜欢依托系统成熟的理论来开展心理助人工作。他们有的喜欢依照自发探索所得的经验来工作,并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这样做并非不可,但是风险很高,而且滋生很多不必要的“发明”、“创造”。事实上,他们很少是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创造,而是以无数个来访者作为牺牲品探索出了他们出生以前就已经存在的道理,也就是把自我探索的过程等同于行业创造的历程。也有另外一类同行,他们自以为或者为了在国内声名显赫,便着手开山立派,标新立异。不得不说,国内行业中涌动过一股令人唏嘘的暗流,即打着本土化的旗号胡乱地创立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借用一位同行的话来说就是“真可谓是染上了狗血的创意”,“不知者无畏,不自知者,无所谓”。
毫无疑问,就目前条件下,中国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本土化仍然只是一种探索,而这些探索所得最好是作为学术交流的内容在学术圈内传播,比如研讨会报告,专业期刊发表等,并接受具有公信力的检验。不过,现在国内有些老师已经开始将个人思辨之所得作为“研究成果”公开宣扬,甚至开培训班进行临床推广,实在让人错愕。显然,对于缺乏区辩力的学员来说,这是极不负责的;对于缺乏权益保障的咨客来说,这是充满危险的;对于缺乏成熟度的行业来说,这是极为冒进且混淆视听的;对于缺乏自知的老师本人来说,这不免让人感觉有名为创新实为找卖点之嫌。不禁想起,某位老师在选择学员时说得好:“谦虚很重要”。当然这是一种体现了人格成熟度的谦虚。窃以为,作为临床工作者,我们的创造体现在创造性地在个案中使用科学知识和临床观察中的创造性地思考领悟。
(3)虽然从业动机、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都很重要,但是我认为最能够体现心理咨询之精妙的终究是心理咨询师师对自我的充分使用(正如上面所说的靠人治人)。作为一个人,你所拥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治愈性的资源,包括你的外貌、你的老成、你的笑容、你的声音、你的文化、你的种族……所有这一切都可能让你成为一名自成风格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用经典精神分析结构理论的语言来说,你可以使用包括你的身体自我在内的所有自我面向来为你的助人工作服务。为了更好地使用“自我”,我建议:
首先,你需要发现你的“自我”资源,发展具有成熟功能和足够强度的自我(ego)。
其次,更多地使用你的自我与来访者工作,而非过分地“放纵”你的本我和超我。比如,你在对来访者的工作中,大多数时候是倾听胜过表达,描述胜过要求,中立胜过评价,自主胜过操控,节制胜过冲动,容受胜过阻遏,……事实上,大多数来访者正是因为其面临自我功能失衡或者是自我无力平衡其与本我、超我、现实之间的关系时来求助,而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就是在担当来访者的辅助性自我功能,或者就像将心理咨询关系描述为租借的“友谊”一样将此“戏称”为租借“自我”。我们将我们的健康自我租借给来访者,去弥补(授之以“鱼”)和强化(授之以“渔”)他们原本功能不足的自我。
正因如此,我们无需抱怨来访者多么“奇葩”,他们正好是因为生活难以为继,或者问题不会被人接受才来找你。如果他们在你这里都不能放开去呈现自己的问题,那么他们来有何用?你需要动用你的“自我”去经受来访者所有问题性的呈现,并尽力做出积极的回应。同样,我们也可以去看到我们的脆弱,并拥有我们自己的“租借”自我,比如体验师和督导师。这样,来访者-咨询师-督导师/体验师,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娃,一层一层地消减着来访者伤痛的力量。心理咨询师不是全能的,但是全力以赴的。
再后,我们力求保持工具性自我与真实自我的统一,观察性自我与体验性自我的平衡。这也是我们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非常重要的两组自我概念。
最后,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在面对来访者的冲击时一定要守住自己,特别是维护好自己的“专业自体/自尊”或者是“职业身份的认同”,守护好自己作为心理治愈者的角色功能。可以说,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最大的危机或许是“职业身份认同”的危机。这种危机有时来自于同行的否定,有时来自于来访者的质疑。通常,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最大的冲击之一就是让他们怀疑自己。如果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本身就存在“自尊”薄弱的问题,那么他们很容易在助人工作中陷入自我关注的漩涡,被真实的或想象的评价焦虑摧毁掉,而进入事实上的自恋状态,至此你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也几乎注定了会失败。
我也认为,成为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历程终究是养成一种治愈性的人格——“真实的人”和“职业角色”的有机统一体。不同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在这两部分的整合程度上是不一样的。成熟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在这两部分上不是“分裂的”或“分离的”。或者说,一个整合良好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在生活中与在助人活动中的状态(即工作与生活,公开与私密两类面相上)是连续的、更少冲突的,他们通常是在用职业化了的“人格”甚或“生命”做治疗。正所谓:“在心理咨询的武林中,初级的武者用技术,进阶的武者用态度,高级的武者用人格,不世的武者用生命(做咨询)”(不少人处于第一层次,特别是炫技的人,一开始就出卖了他们在后面三个层次上的空白)。所以,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魅力或许在于你用你鲜活的生命去养育或滋润另一个失落的生命。在此过程中,你可以超越人性的善恶,去看人心的常识,由此变得容纳和稳定。
总之,面对这个职业,假若你来,请你深爱;纵使深爱,也请于细节中(将你的爱)演绎开来!成为合格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漫漫长路没有捷径。如果有走捷径的幻想,那么这个幻想本身就是需要被修通的对象!而且行走于这个稚嫩的行业,你不仅要谦虚,还得有牺牲。你若想成为优秀的专业工作者,那就请你准备着拿十年八年来积淀。这就是几乎耗费了我全部“青春”的旅行,但也给了我另外一个全新的生命。当然,如果你入行只是想赚钱或者满足其他与心理咨询无关的需求,则另当别论,因为我只是在尝试对心理咨询工作进行严肃地讨论。
最后,我想套用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一句话来做结:要成为专业的心理助人者,需要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共勉!
声明:
本文为工作日志,仅代表个人观点,应部分朋友的要求,稍作增改调整后合成一文,供同行分享讨论。
我想用个人的见闻来向大家介绍我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个职业的感悟,期望以此引发大家更多的讨论,共同促进心理健康事业。文中没有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来访者和患者这几对概念做严格的区分。一方面是为了表达上的简便;另一方面是因为脱离特定的背景,要对二者做统一的区分是很难的。最重要的是,本文想通过个人执业的经历来讨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共同面临的问题。此外,部分地方引用了一些文献资料,但是没有明确标注出来,特此说明。
今天聊到这里,欢迎大家指正。敬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江北区心理健康促进中心”。我们将与你分享更多科普知识和专业知识。
——急啥子Je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