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调留学】另一种选择?——浅谈留学湾湾
由于信息不对称,说起去台湾学习,大家都还以去“交换”居多,而仅少数人知道也可“申请”。相比较欧美高昂的留学费用,以及大陆法系“德国-日本-台湾-大陆”的“法学鄙视链”,再加上台湾独特的人文环境,台湾留学有着其自身的魅力。总体来说,台湾法学理论研究(特别是民商法领域)要强于大陆,而且只申请不用考试(当然大陆很多法学院博士招生也开始实行“申请制”),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深造选择。
从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截至2018年3月20日的统计数据来看,陆生入台学位生已有9462名。本期小编便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台湾法学硕博留学状况,以供有意留学台湾的法科学子参考。
一、概览
根据台湾《大学法》,硕士学习时限是1-4年毕业,博士是2-7年。就法学院而言,硕士一般是2-3年,和大陆的差不多;博士因为难度大,平均要6-7年,不同学校会有不同的期限。台湾的硕博士还有一个组别的概念,比如基础法组(即法理学、法律史)、公法组等等,不同组别课程分配会有所不同。不同于大陆民商法热门,台湾法学院财经法组更为热门,规模也较大。下面简要介绍陆生申请台湾法学院的情况。
(一)申请限制条件
根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对陆生来台就读所采用的“三限六不”(即限制采认高等学校学历、限制来台中国大陆学生总量、限制学历采认领域、不涉及加分优待、不影响台湾本地招生名额、不编列奖助学金、不允许在学打工、不得在台就业、不得报考公职及专技考试,PS:当然现在某些限制已经逐步放开,详见下文),台湾对大陆学生赴台留学的限制条件主要集中在户口及学历方面:
(1)户口:要求应届毕业生于大陆学校入学时户籍所在地或非应届毕业生现在户籍所在地(非学校集体户)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及辽宁八省市。就规定来看,要求应届生生源地为上述八省市,非应届生工作地为上述八省市,如果户籍不满足,唯一解决的办法是在上述八省市找工作、落户口。
(2)学校:需在以下155所大陆学校名单中,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硕士生。申请台湾的硕士,本科学校需要满足要求;申请博士,硕士学校需要满足要求(具体请参照陆联会官网)。
(3)财力证明:除了户口及学历要求,台湾还要求陆生提供10万元人民币的财力证明。
(二)留学费用
留学台湾的费用优势明显,非常适合关注留学性价比的学生。以私立大学为例,一年学费大约在三万人民币左右;生活费以台北为标准大致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齐平(每月三至四千人民币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全年的学杂费+生活费+寒暑假往返机票等总开销,台湾北部为每年七至十万人民币左右,中南部则更低。当然,生活费依个人开销状况差别很大,此处仅指平均情况。
(三)陆生奖学金
根据台湾《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第14条规定,台湾当局及其所属各机关不得编列预算提供陆生奖助学金,学校亦不得以台湾当局补助款作为陆生奖助学金,但由台湾地方提供经费、或由学校自募经费者则不在此限。目前台湾学校对陆生提供的奖学金从数额和种类上都比较少,主要就是陆生入学奖学金,即便台湾院校的奖学金名目众多,但其中可供陆生申请的项目少之又少。
(四)台湾“司法考试”
台湾“司法考试”和大陆不一样,律师资格考试和司法官考试是分开的,但是考试方式和内容相似,比如都要考宪法,法律专业科目提供法律条文,试题都是主观题,答案都是学理性案例分析的形式。根据统计,前者通过率大致是百分之十,后者平均百分之三,考试之难,使得很多法学院学生很早就投入了复习备考,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专业辅导机构,很多法学院也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对于学生应试的指导。
然而,根据台湾《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22条第2项规定,“中国大陆人民未在台设有户籍,不得参加公务人员、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PS:台湾“劳动部”目前只开放“技术士技能检定”给陆生报考,因其未涉及前述限制且为证照分离)。这意味着在台攻读学位的陆生无法报考台湾地区的“司法考试”。不过,陆生依旧可以参加大陆地区司法考试(即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与境内法学研究生相比,入台法科陆生在此方面至少不处于劣势。
(五)在台陆生的毕业去向
依据《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 第15条“陆生在台不能从事专职或兼职工作”、第18条“陆生应于毕业1个月后离境”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11条及和第95条的“中国大陆人士尚不得来台工作”(PS:台湾“教育部”目前已令释上述规定不包括课程及服务学习「如实习、志工」、研究和教学助理以及从事服务学习),陆生是不可留台就业的。当然,如果是企业(陆企、外企等)外派驻台,则不在此限。所以,大部分陆生在毕业后仍回大陆工作。台湾留学对于大陆企业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知名度也不如境内名校,甚至网上还爆出台湾清华的陆生回大陆面试被问及“台湾还有清华吗?不是山寨的?”这种啼笑皆非的事件,所以大部分陆生回大陆就业在选择上会更倾向于进台企,台企也更了解台湾院校。
不过,小编认为赴台的法学生在学术发展上会更有优势。台湾的法学在理论研究上依旧领先于大陆。陆生硕士毕业继续留台攻读博士、申请国外博士以及回境内读博,或者博士毕业进大陆科研机构,相比较大陆研究生来说都有自身的特色优势。所以,如果坚定了学术抱负,法学生留学台湾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走实务路线,在两岸经贸关系密切的大背景下,一个精通两岸法律的人才也有竞争优势。
二、申请流程
和主流留学地区一样,台湾研究所招收陆生也采“申请制”,由陆联会统一负责,陆联会的全称即“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http://rusen.stust.edu.tw)。它是一个台湾官方成立的中介组织,专门负责陆生招生工作,比如负责发布招收陆生权威政策、消息以及每年接受陆生的报名和投递申请材料等。
申请流程主要分为“网报(报名费、填志愿等)-学历认证-寄送材料-分发(预分发、正式分发)-录取通知-入台事项”几个主要阶段,详见陆联会官网,或关注陆联会官方微博@台湾招生办及微信公众号「海苔网」。
关于招生名额,详见下表(注:陆生由陆联会单独招收,各校不单独统计陆生数据;陆联会只发布不分专业方向的招生数据)。
2018年台湾主要高校招收大陆硕博士名额 | ||||
学校 | 硕士招生名额 | 硕士招生系所数 | 博士招生名额 | 博士招生系所数 |
台湾大学 | 167 | 110 | 18 | 18 |
台湾政治大学 | 102 | 51 | 38 | 34 |
台北大学 | 11 | 11 | 6 | 6 |
东吴大学 | 24 | 23 | 6 | 6 |
台湾交通大学 | 57 | 40 | 12 | 12 |
台湾清华大学 | 81 | 57 | 20 | 20 |
台湾法学院的申请时间大概只有一个月,一般在三月中旬开始接受材料,约至五月就可以得知最终结果。
不同学校对需提交的材料有不同的要求,详见陆联会发布的《台湾院校招生指南》。概括来说,申请材料包括自传、就学计划书(读书计划、研究计划)、在校历年成绩单、推荐信、外语能力证明、专业研究成果或证照等,申请博士则少不了提交体现学术能力的诸如过往研究成果及硕士学位论文等。其中,研究计划是台湾评委会判断你是否够专业、有学术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没有固定模板,但建议突出两点:一是学术功底,主要体现在规范性上(例如,研究计划形式是否规范、课题背景与意义的陈述是否到位、研究综述是否扎实、研究目标是否合理);二是潜力,主要体现在选题、专业能力、创新性上。
最后,再次提醒,本着对自身负责的前提,有意向申请台湾法学院的同学务必在陆联会官网、新浪微博@台湾招生办或微信公众号(海苔网)查看权威、详细政策信息,也多利用身边资源咨询已入学的前辈们。
三、主要法学院介绍
根据2018年QS法学学科排名台湾上榜的前四法学院为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以及台湾法律圈内“台政北东”(即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以及东吴大学)的排行说法,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这六所法学院。
(一)台湾大学
1.地理和师资
台大处于台北市区,靠近捷运(地铁)公馆站。台大法律学院位于台大校总区第二校门(辛亥路与复兴南路)处,是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且最具规模的法律学院。
台大法律学院目前的招收组别分为基础法、公法、民事法、刑事法、财税法、经济法、国际法及商事法学;师资雄厚,在民法、刑法、基础法、公法包括国际法上的研究,都常年排名第一。说起大咖,民商法界的王泽鉴最为大陆学生熟悉,黄茂荣则是现任台湾“司法院”大法官之一,台湾法理学界的泰斗颜厥安也是台大教授,还有民商事法(公司、法证、券票据法)方向的现任院长曾宛如、民商事法的陈自强教授、宪行的叶俊荣教授、国经的罗昌发教授等等……总而言之,台大法学院执台湾法学教育之牛耳。
2.费用和奖学金
费用:每学年学杂费约人民币23,000元至28,000元间;BOT宿舍(太子学舍)月租单人房人民币7400元、双人房人民币4900元。
奖学金:三圆建设捐赠陆生奖学金(在校奖学金),本硕博陆生共25名,每名新台币20,000元。
3.毕业条件
硕士生在毕业前要求最低修满24学分+一篇研讨会论文或具审查机制期刊论文+参与台大法学院学术活动次数达6次以上+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生在毕业前要求最低应修满18学分,发表二篇论文或一篇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其中至少一篇需发表在 TSSCI、THCI、SSCI、SCI 或 A&HCI 名单中),学术声誉卓著的研究机构进修三个月或九十日以上以及博士学位论文,参与台大法学院学术活动次数达10次以上。
4.发展资源
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心:结合学校教育方针,辅导学生发展职涯规划,并协助学生增进就业能力、提升职场竞争力。
(1)活动及课程:职涯适性评测与咨询、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系列讲座、“职涯咨询座谈会-由校园到职场:就业Q&A”、职涯学苑讲座、国际人才发展体验营、NTUIP台大实习计划、校园征才系列活动、留学信息与咨询等,多元职涯辅导、职能发展与企业实习。
(2)专栏及平台:职涯中心简报、台大求才求职网、台大校园征才网、实习专区NTUIP、升学留学信息、职涯电子报、博士生海外实习与就业资讯、青年圆梦网等。
(二)台湾政治大学
1.地理和师资
政大地处台北文山区,虽然没有捷运(地铁),但靠近台北东区,交通很便利。法学院位于校园中心位置,1983年成立,为当时台湾首创法律系自成法学院。政大在台湾的地位,有点类似于人大在大陆的地位,同样是擅长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同样是民间打趣的“中央党校”。
政大相较于台大,总体实力略为逊色。政大法学院在商事法、保险法、金融法、公司法和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颇有声望,并且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算是政大法学院的王牌专业。政大在基础法学领域也实力不俗,颜厥安是政大的兼任教授,台湾法史学界的泰斗黄源盛也出身政大,陈惠馨、江玉林教授也是台湾基础法学界的大咖;传统公司法上,有研究两岸公司法对比的法大毕业的王文杰院长;保险法上,张冠群、叶启洲教授,是美德两派的代表性人物;金融法领域,臧正运老师是当下受关注的金融科技监管的推动者;知识产权领域,冯震宇、沈宗伦教授都是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政大法律系的一些教授,也是前任或现任的台湾“司法院”大法官。
2.费用和奖学金
费用:每学年学杂费约新台币25820至29980元,学分费另计,每学分费新台币3310元;每学期住宿费硕士生为新台币11150元至33150元,博士生为新台币13850元至33150元。
入学奖学金:
(1)大陆学生优秀奖助学金,硕博士共10名,每名新台币4万元;
(2)光华奖学金,博士10名(包括商学院5名),每名每年新台币36万元(每月3万元);
(3)潘思源校友捐赠大陆学生奖助学金,硕博士共10名,每名新台币4万元。
3.毕业条件
硕士要求最低毕业学分30 学分+一篇学术研讨会文章或期刊论文(公法组)+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要求最低毕业学分18 学分+指导教授认可的二篇学术刊物论文+参与研究计划或学术研讨会+博士学位论文。
4. 发展资源
职涯发展中心:以辅导学生生涯发展为导向,并提供职涯兴趣探索工具、导师咨询服务、全人发展与自我管理系统以充实学生职能,鼓励同学积极参与海内外实习活动,追踪毕业校友流向。
(1)职涯咨询:一对一的导师咨询(职涯导师是由产业的创业主、业界菁英、企业高阶主管组成)、中英文简历写作指导与修改、面试技巧演练、职涯兴趣探索(“UCAN职能诊断平台”和“CVHS生涯与就业协助系统”)。
(2)职涯活动:校园征才月活动、“升学双周”以及职涯讲座等。
(三)台北大学
1.地理和师资
台北大学的主校区地处新北市三峡区,并不在台北,交通有所不便。法律系位于三峡校区的法学大楼,是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师生人数最多的法律系所之一。
在法学专业上,台大和政大是多年的业界龙头,台北大学则常年徘徊在第三的位置。台北大学继承了中兴大学的法律系编制,法学大家有民法林诚二、刑法甘添贵。此外,台湾保险法学界上分为德派和美派两派,而台北大学保险法是德派的根据地,有江朝国老师坐镇。公法也是其优势学科,有公法专家陈春生院长、张文郁教授等,很多台湾公务员都出身于此。很多老师也都是其他法律名校的兼任教授。
2.费用和奖学金
费用:每学期学杂费约人民币5,000元、每学分费约人民币600元;每学期住宿费依舍别不同,为新台币10,000元至12,000元。
入学奖学金:无。
3.毕业条件
硕士一般生组(本科法学或辅修法学)毕业最低学分为30学分、法律专业组(本科非法学)毕业最低学分为94学分+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修满20学分+TSSCI、SSCI 或具审查制度的期刊发表2篇以上学术文章+博士学位论文。
4.发展资源
职涯发展中心:建立北大征才网、毕业流向追踪专区、“职涯导师计划——高阶主管近身实习”、实习系统等项目、网站,便利学生职业发展。
(1)组织就业博览、雇主说明会、辅导讲座、见习或企业参访活动、“益师亦友计划”等。
(2)提供台湾考证照、升学、就业、求职、求才各类资讯。
(四)东吴大学
1.地理和师资
东吴大学包含两个校区(城中校区和外双溪校区),都位于台北市。法学院位于城中校区,而且周围多是台湾“政法机关”,可谓占尽地理优势。东吴法学院1900年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在苏州创建,为亚洲第一所比较法学院,在民国时期有“北朝阳、南东吴”的声誉,1951年在台复校。
东吴大学的优势学科就是法律系,东吴法律系在英美法及比较法研究上享有盛誉,优势学科集中在民商法和国际法。近几届的东吴大学校长中,一位是著名法学家章孝慈,还有一位是曾任“内阁行政院长”的刘兆玄,可见东吴在台湾政法界的地位。物权法谢在全教授、英美法的潘维大校长、公法的洪家殷院长、刑法林东茂教授,以及担任国际法讲座教授的台湾地区前任领导人马英九……东吴大学的师资力量展现了“世纪东吴,百年树人”的精髓。
2.费用和奖学金
费用:每学期学杂费约人民币13,000元-15,200元;每学期住宿费依学舍、人数不同为新台币11,400元至35,300元。
奖学金:
1)东吴硕博士班陆生学术研究奖助(在校奖学金),名额不定,由国际交流委员会依当年陆生奖学金总额决定;
2)东吴人文社会学院人权硕士学位学程奖学金(入学奖学金),名额不定,每名新台币20,000元。
3.毕业条件
硕士修业足够学分+参与本院举办学术活动达4次以上+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要求修够学分+发表学术性论著,其中与博士论文相关之著作至少应有两篇且其中至少有一篇应刊载于东吴法研论集、东吴法律学报或于TSSCI、SSCI数据库正式收录之期刊+参与本院举办学术活动达十次以上+博士学位论文。
4.发展资源
(1)校友服务暨资源拓展中心:提供校友职场学习服务,媒合年轻校友赴海外就业、校友薪传讲座等。
(2)生涯发展中心:提供生涯咨询、测验评量、图书借阅、生涯讲座、班级生涯辅导、企业参访、求才求职及信息资讯等服务项目。此外,还建立东吴人就业实习平台、“校友传承、携手实习计划”、“东吴实践家创创基地”及“东吴职涯发展助学金”等项目活动便利学生职业发展。
(五)台湾交通大学
1.地理和师资
台湾交大位于新竹市,虽不在台北市但由于同属于北区,距离并不远,且新竹为众多高校聚集地。交大科技法学院位于交大新竹光复校区,于2000年创立,以开启台湾法学教育的新局为职志。2008年台湾成立“智财法院(知识产权法院)”,8位创院法官中,半数都是该院毕业生。
以知识产权法(智慧财产权法)以及其他科技法律(比如电子商务、生物科技法等)为优势,根据师资专长分为六大学群(方向):智慧财产权(知识产权)与知识创业学群,企业法律与财经刑法学群,社会正义、性别平权与劳动权益学群,生物科技与医疗法学群,跨国法律与国际谈判学群和信息通讯与竞争法学群。交大科法院的大咖基本都是知产领域的,包括创始院长刘尚志教授、国际法生物科技法的现任院长倪贵荣教授以及赖英照讲座教授等。
2.费用和奖学金
费用:每学期学杂费基数约新台币26,000-28,000元,修课学分费每学分新台币2,385元;每学期住宿费约新台币7,000元。
奖学金:
(1)交大大陆学生奖学金(入学奖学金),名额不定,一年至多硕士新台币20万元、博士新台币40万元;
(2)交大大陆学生奖学金(在校奖学金),名额不定,一年至多硕士新台币20万元、博士新台币40万元;
(3)感恩反馈培英奖学金(感恩培英),学士、硕士、博士合计至多5名,每学年总金额新台币20万元,当年依获奖人数平均分配经费。
3.毕业条件
硕士科技组、法律组修满三十六学分+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要求修满二十四学分+经本所认可的期刊论文达两篇以上且其中至少一篇与博士论文题目有关(博士学位考试前至少一篇发表于本所认可的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博士学位论文。
4.发展资源
学务处就业与升学辅导组:采用网络服务方式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完善的就业与升学信息与辅导服务。
(1)组织Open House企业校园征才活动、海外就业与升学系列活动、毕业生流向调查、职能测验诊断、毕业生联谊会。
(2)建立“企业实习推广计划—CTIP”、交大哈职网等网站平台。
(六)台湾清华大学
1.地理和师资
和交大一样,台湾清华大学位于新竹市,科法所位于台积馆,是台湾最早设立的科技法律研究所。
硕士班分为科技组和法律组。和交大科法院一样,清大科法所以知识产权法为优势,外加信息通讯法、生医科技法与环境能源法及比较国际法为特色。师资方面,有生物科技法领域专家范健得任所长、资讯通讯法彭心怡教授、生医法陈仲嶙教授等各个领域内的学界大牛。
2.费用和奖学金
费用:每学期学杂费(含学分费)约为新台币47,300元至54,000元(以学杂费加上10个学分费计算);每学期住宿费约为新台币14,000-17,000元(双人房)。
入学奖学金:大陆地区学生入学奖学金,硕博士(名额不定),每学期硕士新台币5万元、博士7.5万元。
3.毕业条件
硕士科技甲组修业总学分为86学分、法律乙组修业总学分为36学分+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最低应修习 18 学分+发表论文于 TSSCI、SSCI、Westlaw 数据库中 Journals & Law Reviews(JLR)所收录的期刊或其他经科法所认可的刊物达二篇以上+学术声誉卓著的研究机构进修三个月或九十日以上+博士学位论文。
4.发展资源
学务处综合学务组:提供升学信息、就业信息、求才求职等资源。
(1)职涯活动:职涯咨询、校友工作经验分享、征才博览会等。
(2)信息平台:UCAN就业职能平台、CVHS生涯与就业协助系统信息网、CCN华人生涯网、就业信息专册等。
四、结语
相比欧美、澳洲等地区,台湾并非热门的留学之选,有些留学申请人会将台湾作为申请热门地区失败后的备选。一方面,近来台湾地区的民粹思想愈发盛行,陆生不纳入健保范围、就业劣势等问题一直也没有解决,这些现状或多或少消耗了有意申请台湾留学陆生的热情。另一方面,两岸同属大陆法系,且台湾法律制度较大陆有很多借鉴价值,留学台湾不存在语言障碍,甚至网上所赞扬的“台湾情节”(人文风景)都又吸引着我们。因此,留学台湾有得有失,还看你如何衡量。
【延伸阅读】
【D调留学】欧洲西北部的“明珠”——荷兰LLM及北欧特别项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