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庄子的《齐物论》(III)

良华 心镜818
2024-11-26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01

万物本一体


【原文】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可乎可,不可乎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众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译文】道路是人们走过才形成的,万物是人们称呼才是如此的。为什么说是?是有是的道理;为什么说不是,不是有不是的道理。


万物本来就有是的道理,万物本来就有可的道理。无一物不是,无一物不可。可有可的道理,不可有不可的道理。因此之故,像树枝与屋梁,丑人与西施,以及各种夸大、反常、诡异、奇特的现象,从道来看都是相通为一体的。有所分解,就有所生成;有所生成,就有所毁灭。所以万物没有生成与毁灭,还会再度相通为一体。


只有明理的人知道万物相通为一体,因此不再争论而寄托于平庸的道理上。平庸,就是平常日用的;平常日用的,就是世间通行的;世间通行的,就是把握住关键的。能到把握关键的地步,就接近道了。这正是顺着状况去做,把握关键而不知其中缘故,就叫做道。


人们费尽心思去追求一体,却不知万物本来就是相同的。这就叫做朝三。什么是朝三呢?有个养猴子的人拿栗子喂猴子,说:“早上三升,晚上四升。”猴子听了都很生气。他改口说:“那么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猴子听了都很高兴。名与实都没改变,而应用之时可以左右猴子的喜怒,这也是顺着状况去做啊。所以圣人能够调和是非,让它们安顿于自然之分,这就叫做“两行”:是非并行而不冲突。


【解读】万物静观皆自得,各有其本性与禀赋,蓬勃生长,悄然寂灭,循环往复。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然各成其是,各得其性,各显其能,各呈其真。自然有其纹理,走的人多了,自然成了道路。自从有了名称,万物就有了区分。万物虽然本性不同,形态各异,却因为一种最最本质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相互感通交流,进而发展变化。人乃道之精灵,人的本质为心,心能识道犹目能视物。心如婴儿时,看到的是万物原始的面貌。断除欲望与区分,忘了自我的存在,与自然万物相融为一体。万物皆为道之显化,人乃道为认识自身而显化的精灵。欣赏道之玄妙,创造人文与思想,赋予世界以意义。人的身体终会消亡,心灵因道而恒常。人们费尽心思去寻求统一体,却不知万物本来就同为一体。人们千亲万苦去求道,却不知自己时时刻刻都在道中,道就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一思一悟。庖丁解牛可以让我们感悟纹理之道、技艺之道、做事之道、养生之道、处世之道、为人之道、自然之道,因为道是相通的。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上谓之道。孔子曰: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能满足于器的层次,而应该去求道。熟能生巧,心能识道,庖丁一开始是非常用心去解牛,用的是技艺。而当他无所用心去解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却不明所以,他已经近乎道了。躇踌满志为得道后的喜悦,因心与道相通。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心灵能够超越形体的束缚,不为外物所困,即为悟道。悟道后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应万物以自然。悟道后人生无一不是道,触目皆美好,无处不逍遥。


(缺少智慧的人如同看不清朝三暮四并没有本质分别的猴子)


02

何为真智慧


【原文】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氏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捂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鄙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译文】古代的人,他们的智慧到达了极致。什么样的极致呢?有些人认为根本不曾有物存在过,到达了极点,到达了尽头,不可能再增加一点点了。其次,有些人认为有万物存在,但是万物之间未曾区分。再次,有些人认为万物之间有区分,但是未曾有谁是谁非的争论。是非一旦彰显,就造成道的亏损。


道因而有了亏损,偏好也因而也有了成就。真的有成就与亏损吗?真的没有成就与亏损吗?有成就与亏损,这表现在昭文弹琴上;没有成就与亏损,这表现在昭文不弹琴上。昭文擅长弹琴,师旷擅长举杖击节,惠子擅长据梧辩论,这三个人的才智都相当杰出,也都各有成就,所以事迹被人记载下来。正因为他们所爱好的异于众人,又想让别人明白他们的爱好,别人不明白而勉强别人明白,结果就会像惠子一样,一辈子抱着无人能懂的坚白论。而昭文的儿子只会承袭父亲的技艺,以致终身没有成就。像他们这样可以说是有所成就吗?那么即使是平凡的我也有所成就了。像他们这样还不能说是有所成就吗?那么众人和我也都无所成就了。所以,迷乱世人的炫耀行为,是圣人所鄙视的。因此,不再争论而寄托于平庸的道理上,这就叫作以清明的心去观照一切。


【解读】人类最高的智慧是什么?庄子认为,认识到从没有物存在过,这是最高的智慧,已经到了极致了,不可能再增加了。那么,天地万物包括我们都是虚无吗?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吗?是的。何以如此?一切存在者皆为道之演化,只有道是永恒的,存在者不过是现象,最终都会消亡。那存在者存在之意义为何?万物是相通的,其间有一种最最本质的联系,谓之道。


道乃万物之本原,万物因道而存在,万物因道而感通交流、发展变化。道生“玄”,道好似玄妙的母体。“玄”生“无”,玄妙的母体就像混沌虚无一样。道家谓之“无”,儒家谓之无极,佛家谓之空。“无”生“有”,混沌虚无中却隐隐有精气神的存在,道家谓之无中生有,儒家谓之无极生太极,佛家谓之真空生妙有。


“有”生万物,天地万物都是“有”在心灵的现象。道家:“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儒家: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佛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有”、“太极”和“色”在心灵现象为万物,“无”、“无极”和“空”方为其本质。是以庄子说未始有物、万物本无,儒家说万物生于无极之真,佛家说缘起性空、色即是空。


道是整体是一,一旦有了区分,就不再整体合一,而且有了是非之争。有了是非,道就有了亏损,就不能和光同尘、合和为一,就有了偏差的爱好和认知。昭文、师旷、惠子各有所长,各有炫目的高超技艺,他们自己也引以为傲拥有高超的技艺算不算有所成就呢?如果是当今社会,人们肯定会趋之若鹜。但庄子认为这些都是迷乱世人的炫耀行为,不但不值得夸耀,而且应该舍弃。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不露锋芒、解脱纷争、和光同尘方为庸常之道;虚以待物,虚然后能空能明,用清明的心去观照万事万物。


(什么是智慧)


03

三生万物


【原文】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不是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夫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译文】现在譬如有人在这里说了一番话,不知道这番话与别人说得是相同呢?还是不同?不管同于不同,既然同样是说话,彼此就没有差别了。虽然如此,还是让我试着说说。宇宙有它的“开始”,还有它的“尚未有开始”的阶段,更有它的“尚未有‘尚未有开始’”的阶段。宇宙有“有”的状态,也有“无”的状态,更有“尚未有‘尚未有无’”的状态。忽然间出现了有和无,但不知道这个有和这个无,究竟是谁的有谁的无。


现在我已经说了一番话,但不知道我所说的这一切,真的有说吗?还是真的没说呢?天下没有比秋天兔毛尖端更大的东西,而泰山还算小呢;天下没有比夭折的婴儿更长寿的人,而彭祖还算短命呢。天地与我一起存在,万物与我合为一体。既然合为一体,还能有话说吗?既然说了合为一体,还能没有话说吗?合为一体,与说“合为一体”这句话,加起来就是二;二与一加起来就是三。由此推演下去,就是善于计算的人也数不清楚,何况是普通人呢?所以,从无到有,已经推算出三了,何况是从有到有呢?不要再追逐这些问题了,顺着状况去做就对了!


【解读】宇宙在时间上有开始吗?在空间上有极限吗?存在之物是有还是无呢?人的言论是有说还是没说呢?未始有物,万物本无,天地万物都是现象,虚幻不真。人们用时间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空间来表示事物的交流联系。世界是道在心灵的现象,时空是心灵认识世界的形式。


言为心声,是有所表述还是没有表述呢?突破时间的认识形式的限制,达到“无时而非生”之境,即没有时间也没有生灭;天地与我并生,夭折的婴儿亦与天地同在,而彭祖寿命短得可怜。突破空间的认识形式的限制,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即“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万物与我为一,秋毫与万物复融为一体,而泰山是如此渺小。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成为一体,还有言说的必要吗?天地万物成为一体,还有什么不能言说的呢?成为一体为一,言说一为二,一加二为三,以至于无穷无尽。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用言语解释道生万物,说明了万物通过言语才能分辨说明。而我的理解是:道生玄,玄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道产生了玄妙的母体,玄妙的母体好像混沌虚无,混沌虚无中有精气神(阴阳)的存在,天地万物开始显现。心能识道犹如目能视物,世界是道在心灵的现象,道超然物外又存于万物。庄子认为区分与争论没多大意义,应该齐同天地万物,把握住最根本的道;以不变应万变,顺应万物以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推荐阅读:

《神奇数学》

《灵性觉醒-未来的理想世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心镜818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