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继续做客《成都面对面》——今日聚焦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环评审批等热点民生

濯锦清风,监督护航,看部门担当作为。


聚焦生态环保领域督察问题整改方面,开展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成都市相关部门单位,又将如何来切实落实治理责任,以务实的治理举措和成效,打造水清、天蓝、土净、减废的美丽蓉城?


7月26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走进成都电台新闻广播的《成都面对面》栏目“聚焦生态环保领域专项治理,压实责任抓落实让群众可视有感”这一主题展开互动和交流。


昨天我们介绍了印发《关于聚焦生态环保领域督察问题整改方面开展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落实环保督察督导机制、深化环保服务机制等问题,今天继续聚焦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环评审批等热点民生问题。



重点进行大气污染治理,新修订两个应急预案,坚决打好臭氧攻坚战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范围内区域性的罕见高温天气,全国大多数城市的臭氧污染形势严峻。再加上高温强辐射外力诱因,我市臭氧浓度出现同比反弹,污染天数同比增加。针对这种不利形势市生态环境局重点抓了几项工作:


第一,在已实施的2022年夏季臭氧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又加力增效,出台了针对7、8月臭氧污染防治强化攻坚的10条措施。为了保证这些措施的落实,市“三大战役”办还同步强化了有关工作落实情况的日常调度和督导检查,把责任压实到最小单元,推动相关措施落地落实。


第二,突出对移动源污染的管控,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使用。截至目前,今年已经淘汰了4.97万辆老旧车。统筹“调布局”和“强产业”,把使用货车较多的主城区65个商品交易市场调迁关闭、转型提升,从源头上有效减少柴油货车入城的问题。针对老百姓经常见的加油站,市生态环境局推动中心城区298座加油站完成了油气的三次回收装置安装,提高了加油站对站内油气蒸发污染的治理效果。


第三,重点整治工业源污染。针对77家省级重点企业,以及全市的家具厂,开展了低(无)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料替代,目前有7家企业已经创建为省级示范企业。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比如水泥、平板玻璃等大型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深度治理。实施了8个重点园区,120家VOCs排放大户企业的“一园一策”“一厂一策”治理,针对小微企业开展了44个工业集群、1689家涉VOCs企业的诊断整改,帮扶整改的问题企业有398家,到目前已经全部完成了提升整改。


市生态环境局还新修订了两个预案《成都市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主要针对夏季臭氧和冬季颗粒物这两种不同的重污染天气。预案新增加了分区、分级、分时管控策略,根据科学预测情况对我市全域或者部分区(市)县实施分区域、分级别、分时段发布或者解除预警,尽量减少对群众和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对污染源精准进行减排。


同时,通过“一对一”指导方式,帮助有意愿、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打造绿色标杆或者示范引领企业,截至7月25日,打造的A级、B级和引领性企业达到77家,C级企业(非最低等级)达到365家,同时绿色标杆工地打造了1032个,绿色加油站打造了106个,绿色钣喷汽修企业打造742个,这些企业在预警启动的时候,都会享受相应的豁免。


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推进全域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和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是“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2020年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成都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技术指导意见》,按照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管”的工作要求开展全域排查。截止目前已经完成了岷江、沱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共计675条、全长6634公里的河道排口的排查工作,建立了“一口一档”排口清单3.9万余个,排查发现的问题排口有3875个,目前已完成整治1240个,从今年开始持续推进其他支流的入河排口的排查,实现成都全域的全覆盖。


在十三五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基础上,十四五将推进全域黑臭水体排查整治,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组织排查农村黑臭水体109个,目前已完成全域18个城镇黑臭水体和56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剩余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正按整治方案时序要求继续推进,计划今年基本完成治理任务。


在饮用水水源方面,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开展饮用水源地问题专项排查,动态清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问题。加快水源工程的建设,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和农村自来水入户工程,同时整治不达标水源地,加快备用水源、应急水源或区域供水管网的联通建设。强化全过程的监管,持续加强从饮用水水源,到自来水厂出厂水,再到用户水龙头的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落实日常网格化巡查机制,完善水污染信息报送机制,建立上下游联动机制,做好联防联控的工作。强化环境风险的应急管控,完成全市主要河流的“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开展应急演练,从“十三五”以来,全市县级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均稳定达标。


印发实施成都《“十四五”绿色产业转型规划》,助力绿色产业体系的转型发展,推动环评审批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陆续出台了《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改革,促进产业建圈强链若干措施》《优化服务助力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两个政策性文件,用扎实的举措,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的负担,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持续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一方面,强监管,进一步强化区域的环境准入的引导,开展成都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优化工作,制定出台《关于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分区管控通知》《成都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2版》,划定了133个环境保护单元,建立了“1+5+N”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现了精准划定、科学管控、普遍应用的目标。


另一方面注重服务,推动环评审批的提质增效。优化审批流程,取消了三个环评审批要件,减幅达到了60%,压缩审批时间,进一步提升审批时效。提前介入加强预审服务,加强与发改、经信、交通、水务、农业等主管部门沟通协商,及时会商研究制约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的难点、堵点问题,助力重大项目的精准落地。在全力保障重大项目方面,建立重大项目的服务清单,健全重大项目的审批责任制,实行“一套清单一个专班”,动态调度;开启重点项目的绿色通道。


经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审批项目有623个,总投资达到809亿,其中实施承诺制的项目380个,占审批总量的60.1%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政治责任,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尽心尽力地解决群众身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使大家对成都市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持续做到“可视”“有感”,早日实现水清天蓝、土净无废的幸福蓉城!





来源:成都生态环境



这一预警解除,又一预警发布!如何防汛?疫情期间如何快速就诊?一文全get→

分享点收藏
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