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皆过七月七,谁知今夕是何夕?
点击上方蓝字”庭院杂说“关注我
昨天是农历七月初七,被视作民族特色的情人节,鲜花怒放,红包纷飞。除了青年男女们高调过节,小学生都在蠢蠢欲动,大量已婚者们也偷偷摸摸地大搞特务行动。
今日有情今日醉,不管明夕是何夕!
今天,沉醉在节日之中的人们还没有醒来,日历已经翻到了8月15日,二战日本正式投降的日子。这一天,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真正的胜利日。
历经14年艰苦的浴血奋战,付出3500万伤亡的代价,中国人民迎来了苦涩的胜利。
然而,仅仅过了76年,曾经的历史似乎已经覆盖上了厚厚的灰尘,大多数人已经遗忘殆尽。
虽然这场战争最终以胜利而告终,但我们需要的不是庆祝,而是反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无论东西方,先贤们已经无数遍地论述了反思历史的价值。
反思不是沾沾自喜,而是要找到痛点。
只有庆祝和歌颂,同样是对历史的背叛。
由于时间的灰尘和人造的迷雾,那段历史已经是扑朔迷离,漂浮在我们眼前的各种碎片塞满信息的空间,真伪莫辨。
但是,我们知道,一句胜利的背后,有多少热烈的生命慷慨赴死,有多少浓浓的血脉生离死别,有多少沉郁的哀歌悠扬不断,有多少深情的话语随风飘散……
胜利,不能缓解悲恸,更不能代替反思。
曾经,抗日战争被定义为8年;现在,它被视为经历了14年。
在我眼里,这样的划分都是对历史的割裂与肢解。
它应该上溯100年,1000年,2000年……
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为定律的时候,它已经注定了因果。
当秦皇汉武君临天下时,它就埋下了种子。
当唐宗宋祖生杀予夺时,它就生了根发了芽。
当朱氏天子大搞文字狱时,悲剧之花已无法避免绽放。
当爱新觉罗家阶下跪满七尺男儿时,它成了无法逃脱的宿命。
因为这片茫无边际的土地上,没有了血性,只剩下奴性;没有了勇气,只剩下和气。
在所有人眼里,砸到自己一个人身上的才叫灾难,掉到所有人身上的,那叫命!
于是,所有人都学会了隐忍。
而隐忍,恰是灾难之源。
隐忍,造成了血性的萎缩,智慧的萎缩。
这才是积贫积弱的原因。
1894年的那场“甲午战争”,它不是战争的结束,而是战争的开始。
37年后的“九一八事变”,43年后的“七七事变”,不是抗日战争的起点,而是爱新觉罗家灾难的延续,是“秦皇汉武”们埋下的因的果。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个王,姓什么并不重要,无论是“赢”、“刘”、“司马”、“李”,还是“赵”、“朱”、“爱新觉罗”,都不会,也不可能改变这个宿命。
今天,8月15日,不是一个庆祝的日子,也不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它应该是一个反思的日子。
没有反思,或者反思没有弄清方向,都无济无事。
唯有放飞的思想,奔放的个性,开阔的天空,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
给吴老师加加油
“酒胆书心”爆文荐读: |
关注主号,8月31日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