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边被清退,一边狂热申请,考博到底有何魅力?

小博 考博岛 2023-01-03


撰文:小歪

排版:小毛驴

审核:费伊



从“考研”再到“考博”,学历之争逐渐变得白热化。放眼望去,考研早已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那么“考博”的情况又如何呢?


来源:知乎


小博这期将带大家一览“考博之细微”,为的是尽早“运筹帷幄之中”,并最终“决胜于千里之外”。


01

数据下的“考博”


博士招生人数 01

✎ 从总体层面上:


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已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了2020年的10万人。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博士生的招生规模经历了几次明显波动,其中自1996年开始呈现出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持续到2003年左右增速开始放缓;之后从2016年开始至今,再次出现高速增长,并成历史之最。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知乎“韩腾教育”

来源:网络新闻


✎ 那么各高校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下面列举了几所招生人数较多的高校近几年的博士招生情况(由于部分信息来源非官方,因此会有偏差):



够直观了吧!各高校的博士招生人数的确在逐年增加,各位考博er也成为了直接的“受益者”。


0报录情况


招收(录取)的人数与日俱增,那么报考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看中央财经大学和深圳大学2019-2021的的博士研究生报录情况: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中央财经大学2019-2021的博士招生录取人数增加10人左右,但报考人数增加了60余人;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来源”显示从2021年开始,中央财经大学的博士主要招生来源开始由“普通招考”转向“申请考核”,因此2021年的报录情况并不能与之前(2019-2020)的趋势完全对应。


深圳大学2019-2021博士录取人数几乎翻了一倍(110-200),尽管报考人数也有显著增加,但报录比有所降低,证明报考该院校的“上岸”机率有增大趋势;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中央财经大学2019-2021研究生录取情况简报,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中央财经大学2019-2021博士研究生录取情况统计表,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深圳大学2019-2021博士研究生录取情况统计表,来源: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在军队院校方面,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例,不同专业的“报名-录取”人数在2020年到2021年间有不同程度的增减波动。


其中,“软件工程”专业的报考人数翻了一番(11人-22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报名人数增幅明显(1人-7人),在录取名额变化不大的条件下,“报录比”呈快速增长,导致这类专业成为该校近年来考博的“热点”。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国防科技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报录情况统计,来源:希赛网

国防科技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报录情况统计,来源:希赛网


数据的背后,向我们透露着一条重要信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考博”这条路。


而至于“考博热”是否已经出现,可能需要分专业进行探讨,不能一概而论。


来源:博主“曾Ben”


从近十年的各专业博士招生人数统计表可以发现,工学、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像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博士招生虽有扩充,但幅度不大;也有一些学科像军事学、艺术学,招生人数不增反减。


放眼众多学科和专业——“报考人数越来越多、录取名额也逐渐放宽”已成事实。


因此,“考博热”虽不能代表所有的专业现状,但也反映了一个整体趋势——考博不再是过去“极少数人”的游戏,它已成为当下更多人的选择,甚至是出路。


02

考博热出现的原因


✎ 究其因,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认识:


就业压力和高校纳贤机制的双重作用01

就业形式严峻,竞争越发激烈,要想立足于社会,高学历成为有力武器,因此更多人从本科毕业起就选择考研/保研,国内的考研热度也持续高涨。


同时,各高校为了能从优中选优,通过人才的吸纳以此来不断建设和完善自己的科研平台、提升自己的学科竞争力,也扩大了招生指标和加大奖助力度,反过来又推动了学生们的读博意愿。


02  社会层面


近年来国家的发展战略逐渐从经济建设过渡到更高质量的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历史之最。自上而下的需求带来的是一些“升学政策”上的调整(从“考博”过渡到“申请考核”)以及配套的博士就读奖助政策、博士毕业人才引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迎难而上。


同时,“博士头衔”随着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已经逐渐走下过往“高不可攀”的神坛,科研也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条职业化选择道路,在现有的教育背景下,更上一个台阶并以此“谋生”,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难事。


“解读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网址:https://yz.chsi.com.cn/z/jzzctx/


个人抱负03

再到个人,情况就更加错综复杂。能本/硕士读了一个冷门专业,而考上博后则能在“学历上”横着走,一定程度弥补专业的“不足”。


或许就是对学术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读博就成了顺理成章。

再有的人,是经历过了工作上的一顿毒打,认为再“回炉重造”一波,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因此,“考博热”的出现,与其说是当下的一种“社会现象”,不如说是国内教育体系和社会、求职市场、公民诉求等诸多方面相互糅合、适应的一种必然。



✎“考博热”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01  利好


短期来看,将“就业大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流,虽然说考博人数远不及考研那般动辄百万,但对于缓解市场就业压力来看,也起到了一定的良性循环。

长期来看,经过“考博”筛选最终得以上岸的考生,在经过三四年的科研训练后,能为国家的科研软实力添砖加瓦。


对个人而言,如果顺利搭上了这班快车,也算是在竞争激烈的考核中展露了头角,对个人今后的工作、学习都能起到很好的鼓舞作用。


担忧02

“考博热”势必会带动一种“升学风气”,因此难免有人会跟风,在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的情况下盲目效仿,之后又因为不适合这条路而被学校劝退的情况屡见不鲜,耽误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新闻


虽然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一直在扩张,但凡是考核,都是僧多粥少,何况在“热度”加持下会有更多的人想来分这一杯羹,导致竞争更加白热化。


过去“博导一句话决定权”的“潜规则”也在渐渐的被打破,唯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制胜之道。


2004-2018全国博士毕业、招生人数,来源:知乎


从近年的全国博士生“招生/毕业人数规模数据”来看,每年仍有一定比例的博士生不能按时在最短要求学制内毕业,且比例有上升趋势,这也反映了博士毕业的难度的增大。


因此,即使“考博热”会成为各位想“跟风试一试”的助推剂,在决定读博之前,还是要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有信心去驾驭未来变幻莫测的科研周期。


03

各位研究生们也想“随波逐流”该怎么办


凡遇战事,粮草先行考博本身终究是一场人才的选拔之战,和“考公/找工作/创业”一样,需要事先做好周全之准备。同时,它又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各位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会使用“巧劲”。


分几步走:


01  首要之事,是要做好个人规划


✎ 反复确认一件事——你是否决定读博?


虽然“考博热”会让读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但“是否适合读博”终究需要自己给出答案,任何人都不能替你做主。


✎ 在这里有几点建议希望各位采纳:


如果是抱着“随便混个学位”的心态,请主动放弃读博的念头;如果经济压力大(养家糊口/带小孩)急需稳定收入的,要慎重读博;如果自身的学术科研能力缺口较大,依旧想考博,要做好万全准备(心理预设/实力弥补)。


决定考博,多管齐下02

✎ 一是提升自身实力,夯实科研基础


小论文/竞赛/专业理论阅读……总有值得重点提升的方面。尤其对于应届硕士毕业生来说,时间紧任务重。要想第一年就顺利上岸,既要保证毕业论文高质量短时间内完成,还要挤出时间进行专业备考。


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多少显得捉襟见肘?只要你决定考博,那么考博岛全流程VIP服务值得你的选择!


我们邀请了国内外名校博士、讲师作为考博咨询师,精心录制了非常实用的考博课程视频,帮助大家短时间内迅速了解考博考情,掌握备考方法,为自己成功上岸做好铺垫。同时,我们的专属咨询师将全程陪伴学员,长远规划,答疑解惑,扎实基础,步步为营,助力上岸!


关于我们的师资介绍,可以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详细查看。


如果你也想顺利读上名校博士,走上人生巅峰!不要犹豫,请立刻扫码添加考博顾问并对话框发送考博咨询,即可获得你的专属考博服务。


我们有经验丰富的考博顾问,根据学员自身科研基础及申校目标,精准匹配名校咨询师,助力上岸。


扫码添加考博顾问

备注【院校-专业-姓名】

发送消息【考博咨询】



即可获得你的专属考博服务!


✎ 二是全方位信息搜集,不打没把握的仗


导师是否有招生指标/导师人品如何/目标院校往年的报录比/复试考核形式……凡是和考博有关的蛛丝马迹,都不能轻易放过。


通过“考博岛”,由各路前辈、大神来帮你一起谋划“博士之路”。


✎ 三是心态调整,合理预判结果


既然是一次考核和选拔,自然会与竞争者分出个高下,要学会预设“最坏的结果”,同时准备“Plan B”。


如果备考过程出现了小意外(导师突然决定要别人了/发现自己未通过初审),也要积极寻找“出路”——马上换个学校再战;或者是鸣金收兵,及时止损(去工作/实习)。

03  读上博士,不能掉以轻心


蹭上了“热度”,并不代表着就能一劳永逸了。博士期间的规划和践行就成了当务之急。随着“考博热”的加温,国家和学校也在随时调整着与毕业相关的政策,看看小博之前的推文“博士学制的延长”就能一目了眼。


虽然说新人新办法,作为在读的老生,或许当初没有经历过这股“考博”的风浪,但仍需警惕的是“如果你还未毕业,那么毕业难度是逐年提高”。


至于博士期间的“养成大法”,请持续关注“考博岛/科研岛”



即使没有“考博热”这股浪潮,考博本身也是一个极为严肃和重要的选择,各位小伙伴既然遇到了,就更应该引起重视,不必过于紧张,也不能视若无睹。保持良好心态、做足万全准备,才是应对各种“热”的不二法则!!!


小歪

作者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在读


扫码添加考博顾问







备注【院校-专业-姓名】

回复【考博咨询】



即可获得你的专属考博服务


想掌握更多考博 & 申博一手资讯、干货
点下方关注我们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