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获奖征文展示|华夏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法学院青传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2024-12-01




红旗飘飘,我心昭昭。在我校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征文活动中,我院共有五名学子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跟着小青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01

满杜丽

2023级法学三班




强国复兴有我:共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绚丽画卷


试看史书,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璀璨绚丽,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历代传承,造就世界文化独一无二的文化财富。且看今朝,新中国蓬勃发展,在实现中国梦中砥砺前行,踏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征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是新一代青年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和承诺。而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青年,来自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那里各民族团结互助,齐心构筑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就亲身体验而言,我深刻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磅礴伟力,凝集着56个民族大家庭的力量。作为青年学生,我深刻感受到这份责任与荣耀,更在我的学习与生活经历中,亲眼见证了各民族师生间真情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和美景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一、学习之路:共筑知识长城,共享智慧之光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而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在我的家乡,各民族儿女汇聚一堂。在学习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互相尊重理解彼此,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追求真理的火花。课堂上,老师们以渊博的知识和无私的奉献,引领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各少数民族老师以及那些可爱的奉献青春来支援边疆的老师们,他们的讲课内容往往包含他们所在地区的自然风光、社会风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这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认识,也能够感受到不同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共同繁荣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小学阶段,学校开设了母语教学课程,在学习生活中我和哈萨克族同学学会了彼此的语言,可以交流,虽然学会了语言但也想感受文字魅力,于是也短暂退出蒙语班去体验了哈萨克族学习课程。而且平日里我们的班主任是汉族老师,也会一起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这让我明白了语言的魅力,虽然民族语言完全不相通,文字不一样,但是大家心连心,传达的感情一样,只是换了不同的语言文字。同时我深刻理解到,无论语言、文字如何不同,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都是相通的。同时各民族只要互相包容学习,就会在民族团结互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各民族互相团结互相的故事还有很多。当高考的尘埃落定,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于2022年踏上了前往张家界吉首大学的旅程,开启了一段为期一年的预科学习之旅。这段旅程,因地域的跨越与政策的引导而独具意义,它不仅是我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更是一次深入探索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宝贵契机。在吉首大学,这里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他们各自携带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用普通话这一共同的语言桥梁,搭建起一座座心与心相连的彩虹。尤为难忘的是,我的同桌——一位热情洋溢的白族女孩。她的出现,瞬间融化了我内心的忐忑与陌生。她真诚与坦率,迅速打破了我们之间的隔阂,让我们的关系在短短的时间内变得亲密无间。她的学业优秀,尤其是在数学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期末考试前夕,她向我传授了许多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技巧,让我在备考之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随着班级内各少数民族交流学习活动的开展,我也站上了介绍自己家乡和文化的讲台。我尽我所能地展现着我们民族的独特魅力。而同学们那充满好奇与向往的眼神,以及随后围绕美食差异展开的热烈讨论,更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原来,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纽带。


这段预科生活的记忆,它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领略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和而不同”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核。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篇章,永远激励着我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二、生活之桥:手牵手共渡难关,心连心同筑梦想


校园生活不仅仅是学习的舞台,更是我们共同成长、相互扶持的温馨家园。在这里,我见证了无数各民族师生间真情交融的感人瞬间。步入大一殿堂,面对新环境与竞争,尤其在面对法律专业我压力倍增。辅导员老师察觉我的困境,主动伸出援手,用温柔而坚定的话语给予鼓励与安慰。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工作。在这里,我见证了“一对一”帮扶机制的魅力与实效。师哥师姐们加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互助小组中。他们不仅在学习上给予帮助,还生活中给予关怀。他们的帮助,让我体会到了“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美德。在温暖与关怀下,我走出困惑,积极面对挑战。我深知自己的进步与成长离不开老师与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我将珍惜这段经历,坚定未来要努力学习、回馈社会的决心。


校园生活,这个看似微缩的社会舞台,蕴藏着无限可能,它不仅是我们知识积累的殿堂,更是我们心灵成长的摇篮,是各民族师生间真情交融的温馨家园。我个人的经历,虽只是万千校园生活片段中的一抹微光,却也能以小见大,映射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国家文化繁荣、经济建设中那份共同进步的宏大图景。在“各民族团结一家亲”文化艺术节的筹备与举办过程中,我作为志愿者亲身参与,见证了各民族师生间的真诚交流与融合。这不仅仅是一场活动的成功,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各民族文化自信与包容性的生动展现。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彼此间的血脉相连、文化交融。而当我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那些关于校园生活的小故事,便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国家文化、经济建设的宏大叙事之中。在文化层面,各民族文化的交相辉映,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共生与繁荣发展。国家强调也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习俗。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同时鼓励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这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经济建设上,民族团结与互助作用巨大。国家通过产业、教育、健康扶贫等政策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新疆等地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生活质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建设交通网络、加强经贸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各民族人民携手共进,共克时艰,彰显民族精神。


校园生活中的守望相助、共同成长,不仅是个人财富,更是推动民族繁荣、经济发展的力量。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与追求。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写民族复兴新篇。


三、心灵之约:深化共同体意识,共筑复兴之梦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我们民族团结、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它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更是一种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法学学生,我深感肩上的责任不仅局限于法律条文的掌握与运用,更在于如何将所学法律知识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我而言,不仅是民族情感的共鸣,更是法治精神的基石,它指引我在法学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前行。


在这个时代,“强国复兴有我”是个人理想与使命担当。法律是社会公正、民族团结、国家长治久安的工具。我梦想着能够成为一名既精通法律又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法律人,也将致力于研究法律体系,特别是与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相关的法律领域,力求为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贡献智慧。


总之,“强国复兴有我”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一种行动的号召和责任的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不断锤炼自己的法律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02

孔维一

2024级法学二班




九州共贯,丹心系国

——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


“汉光和煦照华夏,回天转地定乾坤。满地百花九州香,土生万物四时春。”泱泱中华五千载,民族精神熊熊燃,民族团结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因此,身为种花家的蓬勃青年,应当在民族团结这片深厚的土壤上深耕细作、在国家富强这条宽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泱泱华夏,一撇一捺皆是脊梁。夯实国家统一之基。


浩荡河山,唤起炎黄心。大江东去,日月西沉,疾风地北,烟雨江南,是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在满天星斗竞相闪耀的大地,塑造了华夏的地理核心。从此,区域文化各有所长,齐头并进,积累起中华文明多元化的沃土。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揆古,分立如南北朝,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辽夏金,掀起动荡时局;统一如汉唐,绘就安居乐业。君不见,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君记否,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君当知,中天竺数次骚扰大唐,王玄策连战数月,他豪言铁骑踏破极乐土,扬鞭异域蔑沙场;西域冲突不断,班超投笔从戎,他上书道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倭寇横行,戚继光南征北战,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尊里藏乾坤,心里有中国。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清澈的爱,只为庇佑华夏安乐。


浩浩九州,一文一墨皆是骄阳。凝聚精神力量之魂。


福运同心民族情,长盛不衰团结花。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习总书记寄语道:“各民族之间要互相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新时代的石榴籽精神,让各个民族间强化了“一家亲”的思想理念。穿越文化边界,华夏家人自会相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揆诸当下,民族文化相融之花绚烂多姿,屡屡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汉族、土族群众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载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不久前,在“中国这十年·青海”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人这一番暖心的言论令众人感慨。一碗拉面,盛满了醇香浓郁的青海味道,映照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没错,全民小康的路上谁也不能少。近期,《我的阿勒泰》在网络走红。在城市中奔波迷茫的上班族向往书中如诗如画的壮丽景色,也迷恋哈萨克族牧民古老悠远的文化气息。这本海内外好评如流的文学作品,使哈萨克族文明愈发光彩夺目,也令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神州大地,一丝一念皆是未来。抓好民族团结之本。


民族团结平生意,守吾国梦共余年。邦畿千里,维民所止。九万顷的国土上,五十六朵金花胼手砥足、筚路蓝缕,实现了国富民强。我生长在内蒙古这片苍天般的土地上,这里发生的故事也同样壮阔。几十年前,三千孤儿入内蒙,孤苦无依的他们只为寻求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草原上的额吉是那样善良,她们争先恐后地安抚每一位孩子幼小的心灵。“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向周总理这样保证,他和牧民也的确做到了,这群“国家的孩子”在辽阔的草原上如雄鹰般健壮、如骏马般活泼。这段往事流淌着民族大爱,将永远镌刻在历史丰碑之上。当下,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党史教育,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发展蒙古族文化、推进蒙汉双教是内蒙古实现强化民族共同性、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经之路。从我儿时起,课堂内外总会举办蒙古族歌舞文化展示、蒙古族服装秀等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少数民族文化探索的兴趣,增强了大家对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文化认同。同时,政府建立蒙授学校来保障每一位蒙古族的孩子能轻松掌握汉语技能,进行蒙汉学校交流以促进蒙汉文化相融。在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同时,提升普通话普及程度,以此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大地,步步生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当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各族同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如此,在新时代,国家才能昂首阔步新征程,社会才能砥砺奋进,人民才能坚定书写新答卷!


兴兴大国,灼灼韶华,风禾尽起。听历史隆隆回声,驾驭时代之风。在历史中读懂中国,在学习中热爱中国。潮起正是扬帆时,勇立潮头向光行,这样的少年气概和青春光彩,是强国复兴有我的心声与精神。作为当代青年,让我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迎头赶上,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舞台上乘风破浪、奋楫远航。




03

吐马尔斯·阿布力米提

2022级法学一班




融合之光:从边疆到大学


位于西北的乌鲁木齐市,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里,有我熟悉的风土人情,各民族间和谐共处、手足相亲;在那里,有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在那里,有我深爱的维吾尔族同胞。如今,我身在湖南长沙,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虽然身处异地,但我的内心始终牵挂着家乡的温暖和民族情谊。


从小在乌鲁木齐长大,我见证了维吾尔族和各民族师生之间和睦相处的种种。无论是放学路上、校园操场,还是在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都能看到不同民族的孩子聚在一起欢声笑语。记得每年的春节、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学校都会举办庆祝活动,让我们了解并传承各自的文化传统。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我深刻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性。


进入大学后,我远离了家乡的熟悉环境,来到了湖南长沙。在这里,我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室友和同学。尽管我们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我们都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也都把彼此当作亲人一样对待。


无论是课堂上的学习还是课余的交流,我都能够与各民族同学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在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和美景象处处可见。我和室友来自不同的民族,我们彼此照顾、相互关心。每当有室友过生日时,大家都会共同庆祝;每当有室友遇到困难时,我们都会伸出援手帮助他度过难关。这些细节之处无不体现了我们之间的真挚情谊。


除了与室友之间关系融洽外,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民族团结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结识了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和老师。我们共同探讨民族文化、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生活经验。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我们相互的了解,还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校组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国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正确的价值取向去影响身边的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以及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各民族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以及共同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我更加明白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求学经历,我深感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儿!从小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阳光下成长的我,怀揣着梦想与期待跨入大学校门,投身于这片美丽的校园中,收获着知识和友情。这一切也让我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友谊的可贵。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为强国复兴事业努力奋斗,共创辉煌!“强国复兴有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名维吾尔族青年学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重任,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与各民族同学之间的情谊,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携手前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民族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国家会变得更加富强美好!




04

古丽米热·买买提

2022级法学三班




湘疆情深

共绘强国复兴梦


在时代的洪流中,“强国复兴有我”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它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我作为一名新疆学生,从新疆到湖南师范大学的枫叶林间,我跨越千山万水,不仅仅是为了追寻法学的真理,更是为了感受那份跨越民族界限的真情交融。在学校里,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和舍友们共同编织了一段和谐共处的温馨记忆。我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深刻体验到了各民族师生之间那份跨越千山万水、真情交融的深厚情谊。


一、湘吐相遇,文化交融的火花


我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从炽热的新疆吐鲁番火焰山来到温婉的湘江畔。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生活,我心中难免有些许忐忑。但当我站在学校门口和推开宿舍门的那一刻,迎接我的不是冷漠,而是老师和舍友们热情洋溢的笑容和真挚的问候。她们来自不同的省份,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成长经历,却都怀揣着共同的梦想。我们相互介绍着自己的家乡、文化、风俗等,还经常一起出去品尝各自地方的特色美食。这种跨越地域、文化界限的相聚,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这里并没有因地域的差异而产生隔阂,反而因为文化的多样性而更加丰富多彩。在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法学理论,分享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法律见解。这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更激发了我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二、生活点滴,情深意长的记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学校高度重视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通过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举办民族文化节、组织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我们得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以及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生动实践。老师们不仅传授我们知识,更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耐心地解答我们的疑惑、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课外活动中,我们与不同民族的同学一起参与传统文化体验、交流心得,这种亲身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价值。


同学之间的友情更是让我难以忘怀。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时光、共同经历了许多时刻。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日常交流,我们都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关心与温暖。这种跨越民族的友情和支持让我更加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三、法学之路,携手共进的征程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在与各族同学的交往中学会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我们携手并肩,共同面对挑战,不管面对多复杂的法律条文或者多深奥的法学理论,我们都能在团队的力量中找到答案。在这里,我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中有汉族同学,也有其他少数民族的同学,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法学知识的海洋中共同成长。特别是在模拟法庭、法律辩论等活动中,我们更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展现了法学学子的风采和民族团结的力量。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才能实现个人和国家的梦想。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通过努力学习提升自我,还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强国复兴有我”的誓言。


四、展望未来,共绘强国复兴图


作为一名法学学生,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坚实盾牌。我在法学院的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坚定了我用法律知识服务国家、促进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强国复兴有我”,这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呼唤。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我也将积极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心往一处想,紧密团结在一起。让我们共绘民族团结的新画卷,共创中华民族辉煌的明天,共同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05

黄子轩

2022级知识产权班




德川流,大德敦化:

民族团结的启示


习总书记寄语道:“各民族之间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掩案覃思,深以为然。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庸》中里的“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这句话在民族团结方面也能给予我们诸多深刻启示。


小德如流,寓意着每个人的点滴善举和良好品德就像涓涓细流。在民族团结中,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以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民族的同胞。一个微笑、一句友好的问候、一次小小的帮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能在民族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促进相互的了解和信任。就如同无数细流汇聚,能形成阔大的江河,每一个个体在民族团结中的小德之举,都能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发扬石榴籽的精神,在石榴籽间,最好的一种状态是各归其位中的携手共行,在相互协助中静默成熟。虽无花果争香的欢喜,却有一颗不宠不惊的平常心,它用心、用爱、用善良,把一籽籽静默酿成甘甜、温润内敛的献世寄礼。


大德敦化,则象征着伟大的品德能够感化众人、推动社会进步。在民族团结的大背景下,大德可以是那些为促进民族和谐而不懈努力的榜样人物: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树立了标杆。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民族团结的事业中,引领着整个社会形成团结友爱的风尚。同时,大德也可以是国家层面对于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通过制定政策、加强教育、促进文化交流等方式,营造出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良好环境。石榴因多籽相抱得多福祥照,民族因团结奋斗而出彩升华。


从“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既需要每个人从日常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小德去温暖他人、增进民族感情,也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和榜样的力量来引领和推动。只有当小德不断汇聚,大德持续感化,各民族才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既已知晓民族团结之重要,新时代的青年又应该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依笔者之见,这需要各层面的同努力。


铸牢共同体,民众要讲好民族故事,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中华文化为民族团结之根脉,推动民族巨轮行稳致远。民族故事是对民族团结进步的深情表达,诉说着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美好情谊。通过讲好故事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能让理论本身易感易知,有效增强受众认同,而且能够让思想掷地有声,使传播更为广泛。要讲好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锡伯族万里戍边等民族团结历史故事;要讲好彝海结盟、白沙起义、八女投江、海南琼崖纵队等诸多抵外侮、谋解放的民族爱国革命故事;要讲好“八千湘女上天山”“三千孤儿入内蒙”“人民楷模”布茹玛汗·毛勒朵,“第一书记”黄文秀的民族共同发展故事。这些故事是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生动缩影,是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共同体,社会要培养民族人才,夯实国家栋梁根基。“致天下之智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做好民族人才工作,对提高各民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特别是把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社会各层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帮助各族学生熟练掌握,更好融入现代社会,共建美好民族家园。要加强民族地区专业人才培养,大力培养急需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支援力度,探索创新“内高班”“骨干计划”等人才培养模式,“组团式” 援藏援疆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造血式”帮扶,增强民族地区人才发展的内生动力。


铸牢共同体,国家要创新民族工作,擘画未来恢弘蓝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全党全国的大事。”随着各民族跨区域流动加速,民族地区自身城市化进程提速,民族工作对全局工作影响越来越大。要顺应时代要求,促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让各族群众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重要法宝,与不同职业的各族群众进行交流座谈,广泛听取意见来改进城乡民族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千年华夏,泱泱而立,吾之所爱,是祖国河山,是民族历史,更是那伟大而不朽的爱国情怀!时代更迭,我们都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青年,从出生在这片土地起,就注定要担负属于自己的使命---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用尽全力,行报国之志。








从民族到国家 从个人到集体

坚守爱与理想 我们携手并进

共奏复兴乐章 我们砥砺前行

守护民族团结 我们在所不辞









END

往期精彩回顾


【讲座预告】法学院近期学术讲座汇总

我院开展“努力学习,奉献青春”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讲座

喜报 | 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保研光荣榜

       

   责编 | 张雨祺 陈丹雯  主编 | 王艺鸣 杨希瑶审核 | 曹俊峰 张宁莎法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出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