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宣布一项金融新策略!全新金融基建“商业数据通”要来了

香港梦 2022-06-29

金融盛事: 余伟文在网上发表金融科技周2020开幕主题演讲,谈及香港未来金融科技策略。


香港金融管理局与投资推广署今日合办金融科技周2020,并公布一连串计划,开拓有利推动金融科技的生态系统,以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开幕主题演讲时公布,金管局正探讨一项新的数据策略,并研究建立名为「商业数据通」的全新金融基建,令银行与商业数据源之间的数据流动更安全有效,提升香港的普及金融。

   

此外,为开发新类型信贷评分模型的相关技术,金管局委托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研究人工智能在中小企业贷款申请的应用,并于今日发表报告。

 

余伟文又宣布, 探讨连接「贸易联动」和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平台」的概念验证研究计划已完成首阶段,并于本年10月试行,让两地银行执行跨境贸易融资交易。迄今已有七间银行成功利用该连接完成贸易融资交易,涉及贸易总金额逾2,600万港元。

   

为探讨创新方案,以解决贸易融资的难题,金管局与国际结算银行创新枢纽本年8月合办创科挑战赛,共收到103项解决方案,赛果今日公布。

 

金管局与泰国中央银行的联合研究项目Inthanon-LionRock已进入第二阶段。该项目探讨于跨境支付应用央行数码货币,而在项目第二阶段,双方会探讨在跨境贸易结算及资本市场交易的商业用例,目前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19间银行及五间其他企业均会参与此项目。

   

金管局并制定两年计划,进一步推动香港银行业采用合规科技。余伟文表示,香港已进入智慧银行新纪元,当局需持续改善金融科技生态圈,增强人才配备,今日公布的各项金融科技计划和工作,正是金管局致力应用科技,推动银行业更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支持普及金融的明证。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

香港金融科技发展之旅的下一站

(本文摘译自金管局总裁余伟文2020年11月2日于香港金融科技周的发言)

今年的香港金融科技周首次在网上平台举办。全球有数以万计人士在网上参与这年度盛事,充分反映香港金融科技业的活力。

金融科技长足发展,令一些人忧心传统银行业会否被逐步取代。我却有不同看法。稳健的银行业建基于三项核心原则,即优质的服务、客户的信任,以及有效的资本管理。无论是进军金融业的科技公司,还是拥抱科技的传统银行,这三项核心原则都同样适用。尽管科技正在逐步取代部分传统银行渠道和流程,这情况反而更凸显这些原则的重要性。因此,我并不认为科技会取代银行,相反,科技能令银行业变得更好。

迎接新纪元

自金管局在2017年推出「智慧银行新纪元」的七项举措以来,香港的银行业已经起了不少变化。香港是亚洲区内其中一个率先推出虚拟银行的地方,目前香港的虚拟银行数目更是区内数一数二。香港有众多不同的银行服务提供者与平台可供消费者选择,而它们互相的竞争令服务价格下降,同时亦提升客户体验。例如,不少银行已取消户口最低结余收费,也有不少银行投放更多资源改良它们的数码平台。

金管局作为监管者,是促进这些演变的一分子,除了确保各类金融机构能在公平竞争环境下营运,亦须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健。香港现有160多间银行,包括由科技巨擘成立的虚拟银行。它们都以不同的金融科技策略和方式来发展数码银行业务,为香港打造一个灵活多变、勇于创新的银行市场。而这个多元的环境,对香港发展成为全球金融科技枢纽,至关重要。

香港已迎来了智慧银行新纪元。那么,下一个世代又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又应如何实现我们的目标呢?

数据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客户身分认证、信用评估,以至合规监察等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数据会为银行业带来更优质的服务、更多的客户信任,及更有效的资本管理,令金融科技发展踏上更高的台阶。因此,「数据为本」将是金管局推动香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金融科技策略。

数据新世代

虽然市场上已有不少数据及分析工具,但相应的数据基建必须与时并进。首先,现时各种商业数据散落在不同平台。银行要取得这些数据并不容易,要核实数据的真确性也很困难。此外,银行与数据提供者普遍各自以「一对一」方式对接。这些对接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时不能兼容,因此难以有效共享数据。

凡此种种,都令银行难以向客户收集与其业务或财务相关的全面资料,阻碍银行向企业提供信贷或相关服务。当银行无法根据企业的最新业务数据进行信贷评估,往往会要求企业提供物业等作抵押品,以减低信贷风险。这正是中小企融资长期面对的问题。类似的情况亦出现在贸易融资。虽然有些银行已经着手建立自家「大数据」来协助信贷评估,但一个通用、长远的方案才能有效解决这「老、大、难」问题。

因应香港银行业在数据应用方面的障碍,我们将构建一项新的金融基建设施——「商业数据通」(Commercial Data Interchange)。建立「商业数据通」的目的,是让数据所有者(data owner)可以按其意愿将自己的「数码足迹」与银行分享。将来,银行与数据提供者(data provider)只须统一对接「商业数据通」,即可安全有效地共享数据,脱离繁琐的「一对一」模式。

金融机构和数据提供者连接本身的系统到「商业数据通」后,企业能授权自己的服务提供者(如公用事业公司、付款系统等)透过这个平台向银行提供有关数据。在企业同意下,银行就能有效率地直接获取企业的数据,从而为客户提供最适切的服务,或进行更精确和客观的信贷评估。

假设一间家族式经营的面店是一家银行的企业客户。在「商业数据通」建立后,银行就可以经客户同意后获取面店的营业数据纪录。根据这些数据,银行便能对面店的营销状况作出更准确的预测,从而作出信贷决定,而无需要求店东提供抵押品。如果面店经营出色,超越银行预测的营业额,信贷额度更可相应地自动上调。

小型进出口商亦同样受惠。透过「商业数据通」,进出口商可以授权贸易服务平台,让银行获取其贸易数据,帮助银行了解企业的贸易对手,令企业更容易以较低的借贷成本获得贸易融资,同时亦有助降低洗钱风险。

「商业数据通」赋予银行的企业客户(尤其是中小企)更能掌控自己的「数码足迹」的能力,透过善用自身的数据而获得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当然,「商业数据通」会恪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必须获得客户的同意及保障数据的安全。因此,新平台会有严谨的管治机制以保障客户。

这项崭新的数据策略,是香港金融基建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一直以来,我们透过建立稳健的结算交收系统,来促进资金的安全流转。现在,我们更进一步,以客户的意愿为本,建立基建平台促进数据的安全共享,令本港的银行体系更有效地发挥金融中介作用。

央行数码货币——处理跨境支付的「痛点」

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亦致力改善跨境银行服务。大家可能都有体会,现时处理国际汇款的代理银行制度缺点颇多,不但效率低,且成本高及不透明。各国的中央银行亦意识到这些问题。因此,国际结算银行已经成立了专责小组,研究如何应用科技,改善跨境银行业务。

金管局是这项建议的主要倡议央行之一。我们亦正与泰国中央银行合作,探讨以区块链为本的「央行数码货币」网络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我们已开发「点对点」即时跨境转拨资金的概念验证(proof-of-concept)原型,下一步会探讨商业应用情景,例如跨境贸易结算和资本市场交易。我们亦即将安排银行和大型企业以实际交易测试网络。

展望未来,我们会研究把网络进一步扩展至能容纳多种央行数码货币的平台。借批发层面的央行数码货币,电子钱包服务商可以为旅客提供零售层面的服务,如汇款和跨境支付。我们相信这项计划能为市场提供高效率、具成本效益和透明的跨境支付服务。

「商业数据通」和央行数码货币这两大举措,是我们致力应用科技,推动银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实例。这些新计划不仅惠及银行客户,并将为创业者带来庞大机遇。

结语

以上提到的「服务」、「信任」和「资本管理」,是优质银行业历久不衰的核心原则。金管局正致力建设一个稳健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以巩固这些原则。我们会继续以「科技中立」和「风险为本」的监管方法,为传统银行和市场「新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我鼓励大家发挥最佳的创意、用最新的技术和最好的人才,在香港发展金融科技产品。香港机会处处,只要大家携手协力,本地银行业定可在金融科技发展之旅的下一站更上层楼。

香港金融管理局
总裁
余伟文

来源:香港金管局

2020年11月2日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

发展金融科技开拓更多商机

2020年11月1日

各位证券业同仁:

 

大家好!当2019冠状病毒病依然困扰香港之际,希望大家已经逐步适应新常态,熟习员工在家工作等的新安排,并重新掌握业务的营运及增长节奏。香港金融服务业在疫情中展现了很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今年以来,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1,2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新股集资方面,今年香港IPO市场集资金额至今达2,1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更增长达58%。既有更多中概股回归香港上市,而我们的资本市场亦将迎来人类史上最大规模集资,可以说,即使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阴霾下,香港金融市场依然生气蓬勃。早前一些有关资金正大规模撤离香港的说法,在港元汇价不断触及强方兑换保证,资金持续流入令银行体系结余大幅增长至超过4,500亿元的情况下,根本已经不攻自破。

 

虽然我们的市场整体表现优秀,但自我在今年4月上任以来,代表金融服务界的张华峰议员已多次带领证券业代表与我会面,把业界面对的困难直接向我反映。诚然,随着网上证券买卖及零佣金成为趋势,传统经纪业务的发展空间有所缩窄。交易所B组及C组经纪的市场占有率近年下跌,而终止营运的券商数目上升,都反映了大家面临的实际情况。记得在其中一次的会面中,有资深证券业人士向我坦言:「我们不求有业务增长,只求在香港市场保留一点生存空间。」我听到这番说话后很有感触,心想为整个香港金融市场扩容发展之余,希望亦能兼顾帮助各位中小券商友好。有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没有您们过往为香港金融市场默默打拼,我们今天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无从谈起。我们的证券市场规模今天已达市值41.6万亿元,是香港GDP的差不多14倍,也是大家过往拼搏努力,为香港金融服务业打好基础而得来的共同成果。

 

短期而言,我认同提供补助能发挥一定效用。因此在疫情来势汹汹,大家还有点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已于5月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了证券业资助计划,为持牌个人及B 组和C 组经纪提供了一次过现金资助,其后在7月再将计划扩展至包括金银业贸易场行员及注册从业员。两项计划一共向超过650家经纪、29,000名持牌个人、近100家金银业贸易场行员及超过470名注册从业员发放资助,涉及总金额约9,520万元。此外,我同时与港交所就中小券商面对的情况保持沟通,亦乐见他们早前推出了扣免额抵消大家的月度付款。对于日渐困难的经营情况来说,补助的金额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我亦希望大家能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得到一定纾缓。

 

长期而言,相信大家都同意,补助是一时的,发展才是永恒,而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其中,我认为金融科技绝对是一个值得重点探索的范畴,可以在未来协助大家将证券业务的效率提升,同时降低营运成本。在疫情当下确实也为金融业应用科技带来了很多实践机会,其中包括远程开户、智能投资顾问、监管科技、网络安全及跨平台通信软件等,都值得大家关注并考虑应用。当然,我了解在目前的经营环境里,要大家赶上金融科技这快车也不是容易的事,因此财库局、生产力促进局及数码港,在刚过去的周二(10月27日)共同举办了SME ReachOut --- 证券业金融科技发展研讨会,把大家中小券商朋友与香港金融科技圈子对接起来。会上除了金融科技的内容,亦有介绍政府不同的资助计划,协助大家展开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希望大家从这次研讨会中有所得着,也期望未来有更多机会让金融科技界与我们中小券商同仁深入交流,使这个已有超过600 家公司的新兴群体也为大家提供服务及帮助大家。

 

展望将来,各位应该都与我一样,对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香港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会持续提升,产品也将更多元化,股票以外如交易所买卖基金(ETFs)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的交易也会变得更活跃,为大家带来更多业务机会。此外,最近政府发行的通胀挂钩债券(iBond)广受欢迎﹐我们亦有安排通过券商接受投资者认购。更重要的是,在中央政府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亮丽,金融业作为其中的重点更是机会无限。我期待继续与大家一起努力奋斗,在持续解决中小券商经营困难的同时,开拓更多商机。如您有任何建议,请随时与我或财库局各位同事联络。

 

祝业务蒸蒸日上!

 

Chris局长

 

(来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以上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111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相关文章


关心香港未来,

就关注香港梦(微信ID:HongKongeverythi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