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我有病,请让医生治疗我,而不是网络

招生办 成都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1-09-14


脖子上长了个疙瘩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疣,皮赘,黑棘皮病,皮炎,毛囊炎,甚至肿瘤!



怀着忐忑焦躁悲伤欲绝的心情

在挂号处排了N个小时后……


医生:“你这只是热着了长的痱子,别想太多了。”



本文伊始,请大家先答应小招:

有病立即就医,切勿上网求知



那么,大家想知道网络是怎样为我国重症研究做出贡献的吗?看看网友的“惨痛经历”吧:



网友A:胳肢窝有点疼,网上说是淋巴癌,吓得我跟室友激烈讨论半小时。(其实是我搓澡太使劲了)


网友B:嘴唇上有个痣,网上说会是啥瘤,就拉着室友去快递公司给十年后的父母写信,边写边哭……


网友C:室友有次流鼻血,网上说是白血病,哭着给妈妈打电话,回家做了个全身大检查,结果是辣条吃多了上火。


网友D:每次查完基本不想活了,对人生丧失信心。






为什么相同的症状,医生看来大部分都是小事一桩,可网络上的描述都那么可怕?

这是因为网络词条对病情的描述是理论的描述,跟临床现实情况有一定差距。




那为何仍有患者在网上查询自己的病情呢?


1.网络上关于疾病和症状的介绍,非常‘全面’。


一种临床症状,可列出多种疾病可能,而患者往往记住最严重的可能(如癌症等),并对号入座。但患者缺乏真正医疗实践,不知道那些‘症状描述’具体对应的是怎样的临床场景。



比如网上说:大便常规检查呈阳性,可能是大肠癌!于是大便检查报告里任有一项呈阳性,都使患者忧心忡忡。实际临床上更常见的情况是因为患者未忌口,导致粪便检查出现了弱阳性反应,但这并不代表一定是出血性疾病!


2.网络词条描述‘专业’,似乎比医生用口头语言解释更加‘可信’。


在实际面诊时,医生给出的解释有时无法完全消除患者对部分症状细节的疑虑,故患者继续使用网络搜索答案。网络上的医学词条大都显得专业、高深,患者也极易相信这些看似很‘科学’的说辞。实际上,网络上看似‘专业’的医学解释,大部分是一些医疗保健机构掐头去尾拼凑而成的伪科学说辞,只为放大患者对症状的忧虑和恐惧,以高价推销他们的产品和疗法。


3.有些症状或阳性指征一时得不到准确临床解释,患者只能从网上搜索答案。


人体是很复杂的,偶尔会出现不适症状(痛、酸、晕等),这些症状可能与疾病无关,无特殊临床意义,只是一时难以找到准确解释,但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无需过度解读。





至此,可能有读者会问:

“既然网络查出的病情和疗法并不完全可靠,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网络所提供的结果呢?”


在高速信息时代,网络搜索引擎给了现代人海量健康指导信息,使人们在患病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示和指引,提高疾病的警惕、预防意识,使疾病得到早诊早治,由此看来,网络搜索引擎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若过分依赖于此,则物极必反——人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微小症状就成为惊弓之鸟,陷入焦虑和疑病之中不能自拔,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及医疗成本。故网络释义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必须以临床诊断为准。




最后要牢记一个原则:

任何看似专业、权威的网络建议,都不及亲自面诊你的医生所给的医嘱。


所以,如果生病,请让医生治疗,而非网络!




往期推荐

白色火焰——属于声音的记忆

成都中医药大学2021年高水平运动队(武术)招生简章

叮咚,2021次列车已启程


推文策划:雍壹如

图文来源:文雪桐、税千凌、部分来源于网络

图文排版:蒋一凡

文章校对:蒋一凡

责任编辑:支媛、肖晓琳、张婷慧、李星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