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怎样让孩子想学、会学

学习强国 2021-01-22

疫情还在继续,
大中小学纷纷延期开学,
孩子们开启“宅家学”模式。
这让不少的孩子窃喜,认为:
在家学习 = 没人管我 = 爱学不学

居家学习,可难倒了不少父母:“这要是玩疯了,开学怎么跟得上啊!“我不督促不吼,孩子就不学,怎么就这么不省心呢?
怎样让孩子想学习、会学习?各位家长别着急,小编为您请来了一位特级教师,帮您解解围!



周建华人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教授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

【本文看点】


1.学习上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2.“人大附中式的学习方法”是怎样的?3.怎样培养孩子使其自觉、自律的去学习?
以下内容为周校长专访: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一个人生下来到他50岁的半个世纪中,其知识量将增加32倍。即使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他所学的知识也难以达到他所需要知识的20%。因此,孩子们不但要学会学习,而且要终身学习,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养。

所以,无论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还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

上篇

怎样让孩子想学习


是否“想学”,是影响同学们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对于想学习这件事来说,可能对于大部分孩子都是非常困难的,又是哪些因素影响同学们是否想学呢?

我在人大附中的一次问卷结果,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对问题“我认为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的调查结果如下(每位被试选择不超过三项,下同):

兴趣(68.64%),习惯(60.26%),毅力(55.82%),自信(47.00%),目标(45.05%),焦虑(9.17%)。


就此,我们对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做如下分析:

No.1

帮孩子学会确定目标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发现了两个高频词:一是不知道,二是还行

◎ 高频词:不知道

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我问他:

“你以后想做什么?”
“不知道。”
“你梦想的大学是哪所?” 
“不知道。”
“你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不知道。”

像这样,没有目标意识的学生,导致他在学习、生活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必定是消极、盲目、被动、应付。

因此,我们在家学习时,首先要认真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
为什么要在家学习?

绝不能陷入“不知道”的陷阱。


◎ 高频词:还行

还有一类学生,我问他:

“最近学得怎么样?”
“还行。”
“考得咋样?”
“还行。”
“心情好吗?”
“还行。”
……

这样的学生,往往以得过且过的心态度过每一天。

但,我们的目标意识在哪里?孩子的目标意识又在哪儿呢?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目标意识会从各方面有所改变,但他最初的目标意识恐怕来源于各位父母期待的目光。也就是说父母的目光在哪里,孩子的目标意识往往就在哪里。

曾有报道称,中国大陆有80%的中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家长期待的目光盯得过于功利。

比如,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位妈妈对儿子如是说。

妈妈:长大以后你做金融家。
妈妈:像爸爸那样,挺神气的!
妈妈:你看,咱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
儿子:哦……

这样,往往会导致有些孩子没有社会责任感,也没有家庭责任感,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因此没有学习的目标意识。


学习目标对学习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崇高的目标可以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学习动力,学习行为对学习目标则具有反作用。确定人生目标、学习目标后,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

此外,孩子们也要经常思考: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研究表明,西方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这些特质: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东方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的特质是:逻辑思维、知识深度、重视读书、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而未来的人才可能是集东西方培养模式之长的像图钉一样的“T型”人才,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T型”人才结构

No.2

好的兴趣,才有好的未来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兴趣这种个性心理倾向一般总是伴随着良好的心理体验。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他就会对该事物表现出特别地关注,大胆地探索,积极地从事与此有关的活动。

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极容易学好。

◎ 别坠入游戏的陷阱

我不敢讲同学们都对学习感兴趣,但我敢保证不少同学,特别是一些男同学,一定对电子游戏感兴趣。

这次疫情期间,同学们在家如果无所事事,很容易坠入游戏的陷阱。


为什么同学们会对游戏感兴趣呢?

首先,游戏有很炫的画面,非常吸引你;

其次,游戏基本上是通关或装备的模式,能给游戏者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第三,青少年自尊开始形成,游戏行家往往在同学中吹嘘其装备,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沉迷游戏带来的后果有:

第一,除游戏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当然包括学习,整天精神萎靡(玩游戏时除外);

第二,人际交往和共情能力弱;

第三,为了配备豪华游戏装备,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因而要想方设法“搞钱”;

第四,矫正游戏成瘾极其困难!

我在工作中接触和解剖过不少游戏成瘾的案例。我的结论是:学生不戒掉游戏,就不要谈学习。

同学们,一定要培养自己一些健康的、向上的、积极的兴趣。不要沉迷于游戏,不要做那个井底之蛙,生活中比游戏有意思的事情、美好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 有情趣的家庭更能激发兴趣

比如,亲子共读名著。

通过亲子共读一些中外名著,进行阅读体会的交流,在交流中深化孩子对人生、社会、科学、历史、大自然的感悟,再让孩子将这些感悟记录下来,进一步梳理和概括,又是结构性思考和练笔的契机。

比如,亲子共赏诗词。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华文化璀璨夺目。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很好地利用这个“非常假期”,亲子共“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重温那些优美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比如,亲子共同锻炼。

利用这个“非常假期”,亲子进行诸如跳绳、踢毽子、乒乓球、象棋、围棋等体育项目,培养良好的运动技能与运动习惯,终身受益。


◎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

在人大附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孩子们经常说的是:因为喜欢,所以不累;因为喜欢,所以快乐!

为什么呢?我们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一,从学生角度看。课堂教学中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是:动手实践62.21%、学生讨论51.16%、启发47.57%、提供思考问题的时间47.35%、创设问题情境43.69%,利用信息技术36.03%。


第二,从教师角度看。课堂教学中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是:创设问题情境80.80%、学生讨论46.20%、启发46.20%、提供思考问题的时间42.30%、动手实践42.30%、利用信息技术26.90%。


孩子们大量的学习时间在课堂,因此学习兴趣也更多地在课堂上激发,并在课堂上外显。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要更多地采用动手实践、学生讨论、启发、提供思考问题的时间、创设问题情境、利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反之,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No.3

好习惯的养成最为重要



在泰国,随处可见拴在柱子上的大象。有趣的是,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住一头重达几吨的大象,可你又不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很小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绑在柱子上。小象很小,无论怎样挣扎都摆脱不了锁链的束缚,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而不再挣扎。

后来,它们长大了,虽然它们大得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但是它们已经不会再挣扎,因为在这些大象的思维习惯里,已经牢固地认为摆脱链子是永远不可能的。

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拴住的,而大象却是被看不见的习惯的“链子”拴住的。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坏习惯的力量同样是巨大的!怎样的习惯就有怎样的结果,习惯决定着结果。

近期孩子在家学习期间,正是培养他们良好习惯难得的契机。我们至少可以培养以下习惯:

  • 按时作息的习惯;
  • 认真听老师的网络课程,认真思考,认真记笔记,认真作业的习惯;
  • 与同学交流、质疑、探讨的习惯;
  • 限时限量完成作业的习惯;
  • 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 坚持做家务劳动的习惯。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在人大附中,这句话被提炼成:“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在人大附中,同学们追求优秀,努力使优秀是一种习惯

No.4

好孩子多数是夸出来的



自信,是个人对自己所做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他人才会相信你。

有资料称,在中国大陆有70%以上的中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自信心不足呢?学生的自信心又来自哪里?

生活中,经常有家长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压自己的孩子,这是孩子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因此,家长应坚信:坏孩子是打骂出来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一定要及时表扬鼓励。

千万不要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比您孩子的缺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不论他是名贵的还是平凡的、高尚的还是粗鄙的,作为家长、作为教师的要义是耐心地扶植,尽心地呵护。用心去倾听花开的声音,用心去体味果实的厚重!


No.5

学习需要坚强的毅力



大数学家欧拉28岁时,为了计算一个彗星的轨道,连续工作几天几夜,由于劳累过度,右眼失明。

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他停下数学研究,59岁时,欧拉的左眼也失明了。眼睛看不见,他就口述,由他的儿子做记录,继续撰写数学论文。

1771年,彼得堡发生大火,欧拉的住宅付之一炬,双目失明的欧拉虽然被人们从火海中抢救了出来,但是他的藏书及大量的研究成果都化为灰烬。

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没有使欧拉丧失斗志,他双目失明后在黑暗中整整工作了12年。

数学家欧拉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心理学把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称为毅力。

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当它与人的期望、目标结合起来后,它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个“非常假期”,是培养毅力的很好的契机。一方面,积极投入从事学习、体育锻炼和家务劳动所必需的行动;另一方面,制止出去闲逛、打游戏、懒散、无所事事等愿望和行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趣的,一定有,而且应当有枯燥无味的东西。应当教育儿童不仅要去做有趣的事,而且要做没有趣味的事,即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做的事。”

因此,必须培养坚强的毅力,以此克服学习中的厌烦心理,树立学习的责任感、人生的责任感。用坚强的毅力去指挥学习,逐步增加对学习的兴趣。


No.6

全家人都要学会情绪管理



焦虑,是一个情绪变量,一般认为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它包括紧张、不安、惧怕、愤怒、压抑等情绪体验。

学习焦虑,就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焦虑,它指向学习活动,并影响学习活动的效率及效果。

学习焦虑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关系如下。


在这个“非常假期”,同学们有许多焦虑。比如,面对每天排山倒海的疫情信息,同学们会焦虑,什么时候能重新回到学校上课,作息时间黑白颠倒……

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我们要告诉孩子们:有一定的恐惧也不全是坏事,有恐惧可能才会有敬畏。比如,2003年的非典,现在的新冠肺炎,都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有关。从我们自身来说,敬畏野生动物,爱护野生动物,坚决不食用野生动物,不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应该成为我们坚守的信条。

网络上有一个视频,叫《大自然在说话》,建议每个家庭亲子共看一下。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份子,需要依靠大自然而存在。而大自然,不需倚赖人类也会绚烂多姿。大自然将不断演变,只是不知道,未来的大自然中,是否还有人类的一席之地。

如果大自然能开口说话,她大概会说,未来有没有人类,她并不在乎。

这个非常假期,正是我们引导孩子们敬畏大自然的契机。

下篇

怎样让孩子会学习


No.1

谨记:今日事,今日毕



每个学生刚入学时都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但有的会学,有的不会学。

会学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越想学,知识越增加,智力越发展,能力越提高,成绩越拔尖,形成了良性循环,学习必然优秀。

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时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汲取教训,改进学法,变不会学为会学,经过一番努力是可以迎头赶上的;但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那时,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


可见,两条路线的起点相同(想学),分点就在学习方法上(会不会学)。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想学的同学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学习非常优秀,然而他的先天禀赋只能说是中等。我曾问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他说:老师,我的窍门是“不过夜”

凡是课上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当天问老师、问同学,不过夜;

凡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按时完成,不拖过夜;

凡是作业、练习、考试中做错的题目,当天纠正,不过夜……

事实上,他的“不过夜”的窍门,是他自觉或不自觉的领悟了学习科学中的重要原理──反馈原理。利用及时反馈,解决学习中没有达到学习目标的问题,这样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被及时地一一清除了。

同时,这个窍门培养了他良好的学习习惯,锤炼了他坚韧的学习毅力。因而,他学习优秀自然是囊中探物了。

No.2

定要损有余,补不足



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学习方法常常存在以下问题。各位家长和同学们可以测一测,这十大问题中,你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愿动脑思考;
(2)不订学习计划,凭以往形成的学习惯性(或良好的自我感觉)运转;
(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4)不会听课,或分散注意力,或凭兴趣听课,事倍功半;
(5)死记硬背,乱对题型,机械模仿;
(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日积月累,问题成堆,无法自拔;
(7)不重基础,好高鹜远,“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8)赶做作业,作业做完,万事大吉,不会自学;
(9)资料成堆,重量轻质,陷入题海,苦海无边;
(10)不重视复习,不查漏补缺,匆忙应考,屡试屡败。

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这个题目明明会做,但却没有做对;这个题目,明明会做,但却没有想全!随之,同学们往往一声叹息:唉,又粗心了!“粗心”复“粗心”,“粗心”无止境!

其实,学习的字典里没有“粗心”二字!所谓“粗心”,是学习基本功不扎实的借口;所谓“粗心”,是学习技能练习不到位的托词;所谓“粗心”,是学科思想方法没有领悟的遮羞布……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以数学学科为例,我们应该知道,“运算”是数学学习的“童子功”,“推理”是数学学习的“命根子”。没有“童子功”,就抓不住“命根子”!

又怎样提升运算能力呢?答案是“限时限量练习”。也就是说,我们要集中时间、心无旁骛地做数学练习。比如,我们可以做1小时,然后休息20分钟甚至30分钟,当然还要注意答题的准确率。但绝不能做10分钟,休息10分钟;再做10分钟,再休息10分钟……这样,思维就没有“连续长度”了。

如果我们在家练习都是这样的“碎片”式的思维节奏,我们又如何应对考试的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的时长呢?今后,我们又如何能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呢?

No.3

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孩子们要为自己未来的学习适当地做些准备,尽快适应正式开学的学习生活。

①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要知道,你周围的同学是和你一样优秀,甚至比你更优秀,因此你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有松口气的想法;更不能沿用以前自己的定位,盲目地“傲视群雄”;

② 了解未来学习的特点,对一些困难的学科,可适当地做些知识上的准备;

③ 改进学习方法,将以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继承下来,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还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新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但又找不出问题所在时,要及时向老师请教,获得老师的帮助;

④求助于学习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大学生或高中教师,从他们那里获得经验和建议,走一条高效率的成功之路。


要注意学习常规的落实,从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四部一环”学习方法,以此落实学习常规,久久为功,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大有裨益。

① 预习:复习旧知;查清新知;找重难点;尝试练习。
② 上课:专心听讲;当堂弄懂;理清思路;抓住关键;恰当笔记。
③ 整理: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
④ 作业:正确解答;仔细检查;题后回顾;及时订正。
⑤ 复习:融会贯通;查漏补缺;强化记忆;总结规律;矫正错误。
⑥ 考试:心态沉稳;认真审题;规范作答;仔细检查。


No.4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成绩的好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一些同学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往往并不是所有的因素都出了问题,而是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出了问题。

同学们是学习的主体,要改进我们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我的学习方法存在什么问题?
第二,导致这样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解决这些存在问题?

只要我们及时发现这样的问题,积极协调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开发智力因素,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成功的心理体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一定能走出一条成功的、高效的学习之路!


愿我们的孩子,
在疫情结束后回到学校之时,
已经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想学习,会学习!

来源:“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责编:张恒

审核:张宁宁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