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岁奶奶也玩B站,播放量破千万成“硬核前浪”

写字的乌鸦 学习强国 2021-04-26

本文转载自 乌鸦电影(id:crowmovie)
众所周知,B站是个“后浪”翻滚的地方,可最近,偏偏有个90岁的“前浪”不信邪,非要在这儿折腾一番。
没有劲爆画面,花哨剪辑,就靠做做饭,讲讲故事,短短3个多月,居然赢得了三十几万粉丝,还登上了微博热门,被央视报道…...
UP主名叫“敏慈不老”,是一位广州老奶奶。
网友戏称:真·阿婆主。

1
“敏慈不老”真名江敏慈,出生于1931年,是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人。

奶奶上传的视频,粗略一看,仿佛没什么特别。
画面中,一个白发老太太,有时候就是坐在缝纫机旁边,面对镜头闲话家常。
语速慢得让人忍不住开倍速,时不时口误,也不纠正,错了就用字幕标注…...


有时候,是忙碌于逼仄的厨房,教大家做一些家常菜,糖醋排骨、煎牛扒、粽子…...


拍摄、剪辑都挺糙的,经常是一个固定镜头,一镜到底,时不时的,还有旁人(奶奶的孙子)乱入…...


但就是这样的制作,却吸引了无数网友围观。
为啥?
同样是教做菜,奶奶有说不出的亲切感。
人家美食博主教做菜,一般都是在光鲜亮丽的厨房,用着高级的餐具厨具,拍美食也是各种加滤镜…...
而敏慈奶奶,就是在我们最熟悉的自家厨房里忙忙碌碌。我们每户人家都有同款盘子,同款铁锅,同款案板,同款煤气灶,同款油盐酱醋瓶、洗洁精…...


别看奶奶90岁了,手起刀落,毫不含糊。
吓得网友猛发弹幕:奶奶注意安全!
可谁知道,奶奶却云淡风轻地说:我太奶奶,110岁的时候也是这样做菜的…...


有一集,奶奶教大家做广州特色美食:薄撑。
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包裹馅料的小吃。其中一个步骤,需要将糯米团放入铁锅,用勺子猛敲,直到将其撑得足够大、足够薄。
奶奶就在这样“砰砰砰”敲了十来分钟,敲出了一身汗,也不停手…...
网友评论:力气菜!奶奶真硬核,突然鬼畜…...看了很解压是怎么回事?


当然,奶奶做饭也有猝不及防的翻车现场。
比如这头刚说倒油,忽然停住,自言自语道:油倒得太多了,唉,眼睛不好使了…...
然后,又把锅里的油倒出一部分来。


除了特别真实之外,看得出来,奶奶是真心诚意地要给年轻人介绍做菜,每个细节都讲得特别精确明白。
比如,什么时候把火开大,什么时候关小。


比如,油怎样算热了?就是看到它有点点冒烟了…...


比如,做糖醋排骨,一斤排骨大概配二两糯米粉…...


还有一些“一般人我不告诉”的小秘诀:
热锅冷油,煎牛扒才会又香又嫩;西兰花焯了水之后,用冷开水过一下,又脆又绿…...


即使是做饭小白,按着奶奶手把手的指导,也能做出个八九不离十。
接地气的讲解,自然引来弹幕刷屏。
年轻人心疼奶奶:奶奶你慢点来,我们不着急
有人馋哭了:眼泪不争气地从嘴角流了出来。
还有人泪目了:想回家看看爷爷奶奶,拍他们做饭…...


2

可你要是以为,这就是一个老太太教做菜的节目,那就太小看敏慈奶奶了。
这不仅仅是个会做饭的奶奶。
我们身边很多老人,手机不会用,有的甚至连银行卡都没有,坚持用存折,因为根本不相信电子支付。
可这个90岁奶奶,不仅手机玩得溜,还会扫码支付,出门买菜,打车,到医院挂号,用得上的地方,她都主动去尝试。


她还上过老年大学,学了电脑和拼音,会一些视频制作。


今年疫情期间,她看到正读高中的孙子在做视频,很有兴趣。
孙子泼她冷水:这是年轻人玩的,你学不会。
奶奶不服:注册又没有年龄限制,年轻人的潮流,我跟得上多少是多少,不懂我就问嘛
就这样,她缠着孙子开了账号,起名“敏慈不老”,就想告诉大家:我不老。


在这儿,她分享自己的拿手菜,也讲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孙子就帮奶奶拍摄,帮剪辑、做字幕…...
90年的人生,有说不完的故事
1938年,奶奶7岁,赶上广州沦陷,一家人逃难。
妈妈背着两个月大的妹妹,她拉着妈妈的衣角,深更半夜跟着一大群村民赶路,也不知道要往哪儿走…...


头上是飞机轰鸣,地上是火光四起,周围全是枪声、爆破声、哭喊声…...
一家人藏在祠堂的谷草堆里,才躲过一难。


1941年,奶奶10岁,和母亲弟弟流落香港。儿童节那天,母亲给了她一块钱,要她去买三个烧饼。
可在路上,钱就让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抢去了。
10岁的敏慈坐在地上大哭,那时的烧饼,才3分钱一个,一块钱可是一笔“巨款


就在她绝望之际,不知是谁,偷偷拉住她的手,在她手上塞了一块钱,说:别哭了,赶快去买东西吧。
当她抬头去找,已不见那人的踪影…...
敏慈奶奶说:我这几十年来,每次想起这件事,就充满了感激,这辈子都想当面对这个人说一声,谢谢你!


她还讲自己初中毕业前,差点被父亲匆匆嫁掉。
那年广州刚解放,父亲却失业了,一家十来口人,吃饭都成问题,作为家中长女,已没有办法依靠家里继续求学。
就在这时,邻村一个开金矿的归国华侨,想找个儿媳妇带去美国,就看上了聪明大方的敏慈。
讲到这儿,有网友评论:真·家里有矿,这是爷爷要出场了?


换了其他人,有富二代求婚,自家又需要钱,可能就答应了。
但敏慈奶奶却一口拒绝:那不行,我将来是要读大学,学科学的!
这遭到了爷爷奶奶爸爸的强烈反对,爸爸曾放言:婚姻大事自古是父母之命,这由不得你。


实在拗不过,敏慈只好在妈妈的帮助下,打个赤脚,背个麻布袋,装上几件换洗衣服、一条破被子,几本书,逃了出来…...
她大半夜沿着公路,从江村一路走到广州市区,寄住在舅母家中。


她拼命地学习,考上了重点高中,却因为没钱交学费,最后只好选了免费的师范。在读师范期间,她又自学高中数学物理,最终成功考取湖南衡阳的铁路学校。
当时考这个学校有多难,可能你想象不到,说个数据吧,一万多人报名,才收500个人,而且男女招生比例是9:1。


时隔这么多年,奶奶从来没有为当初逃婚后悔过,她说:我觉得我做得太对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命运和自由牢牢抓在手里。
她想告诉现在的女孩子,无论什么时候,女性都应该追求独立和自由。


3

观看江敏慈奶奶录制的视频,小编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有时候被奶奶逗得哈哈大笑,有时又忽然泪目,而更多的是,对奶奶的敬佩,以及对那个远去时代的感怀。
奶奶常常讲着讲着就哭了,讲不下去了…...
过去有太多不堪回首的回忆,有时我们于心不忍,不希望奶奶再去回想,伤心难过。
但奶奶坚持要讲出来,她说:我就想告诉你们,时代虽然不同了,但以往艰难的岁月,不应该被遗忘。


现在的年轻人,从小是被宠着长大的,很多人从来没想过,有些东西并非理所应当,天然如此。比如,安稳的日子、求学的机会、恋爱的自由…...
在奶奶的动情讲述中,不少人才反应过来,原来没有好好珍惜当下,居安思危…...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读过去100年的历史时,总是记住那一个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意义…...却很少在意,那些事件背后,一个个普通人的人生。
他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推向前方,他们被时代改变,也共同决定着潮水的方向…...
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是创造者。


历史,本来就不应该只有一个抽象的框架,人的经历、细节,才让历史血肉丰满。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钱文忠就认为,历史应该是多元的,是复数的,是有多种角度的,有多种叙述方式和生命体验,也应该有不同的呈现样式。
可无奈的现实是,我们不问,老人不说,那些鲜活的、悲怆的、震撼的故事,就永远埋葬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无人知晓。


如果不是奶奶这样的倾诉,那些动人的点滴,我们永远也不知道…...
敏慈奶奶说:我这一生虽然平凡,但个人命运跟国家的历史起伏相重叠,我就是一个缩影。
我不敢奢望所有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如敏慈奶奶这样,录视频讲故事,但这或许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还可以回家,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好好聊一聊。


往期推荐

“学习强国”开展“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主题征文启事

《新华字典》上新啦!这些你常用的网络潮词被收录

关于北斗的“十万个为什么”

试用期“规矩”单位说了算?这些误区要知道!


来源:“乌鸦电影公众号

责编:张宁宁

二审:郭圣群

三审:张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