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启示录工作坊招募!
“赶场”启示录
本次工作坊的题目「“赶场”启示录」,灵感来源于处于城市化快速变迁之下的苏坡场与云南较为常见的“赶街”的比较思考,相比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区域,云南大部分地区目前依然延续了“赶街”的方式,“赶街”不仅是商品交易,在一定区域内复杂的交流平台,在文化多元,物种多样的云南,其像个特殊的能量场域,把文化、物种、地质、冲突等杂糅在场内,用其自身的方式吐纳一切。
苏坡场位于成都西三环,正经历城市化变迁的冲击,对其展开艺术家的研究探讨有重要的价值,甚至给予我们更大的启示,与云南的“赶街”相比,它完全镶嵌在现代化的都市中,语境完全不一样,但通过二者的比较,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议题,这些议题尝试着回应现代性发展中大家共同面对的诸多问题。
活动内容
1.工作坊集中在场之“物”上,突破以往在白盒子的工作坊,艺术家阐明理念提出问题及要求后,带领参与者直接进入到赶场日的苏坡场,以沉浸式的体验,面对具体的物,生动的人展开交流、讨论、学习,并带回一件你日常并不熟知的,但通过与摊主交流熟知的“物”。
2.参与者与艺术家带着在苏坡场采购的“物”回到苏坡场艺术空间,讲述赶场的经历,再由艺术家引导展开相关议题的思考讨论,主要围绕场之意义、由场引出的多样性、食品安全、生态等议题的讨论,其过程中与艺术家熟悉的云南“赶街”形成比较,获得更多理解的视角,这便是“赶场”的启示。
驻地艺术家|普耘
活动嘉宾|陈建军
活动名称|“赶场”启示录
活动类型|小组讨论
活动时长|4小时
活动地点|苏坡场艺术空间(成都市青羊区苏坡中路5号附1号)
活动日期|2022 年 10月16日 10:00 - 12:00,13:30-15:30
招募人数|10-12人
参与方式|扫码参与
图/艺术家提供
活动嘉宾
陈建军
陈建军,艺术家,爱有戏·艺术与社会创新项目负责人。现在成都生活和工作。他的实践是以研究为基础,注重过程和双向性合作。他致力于万物现实和生存的对话关系,并从水的物质生态和人类社会的环境现实在当代的⼀种复杂的中间关系,⼀个中空的空间出发,探究生态历史的流变与未来的再想象。他目前的工作实践反思了2008年四川地震后地方政策和灾后重建计划对岷江的影响,以及地方传统、古老智慧和超越人类的智能对这些影响的缓解和回应。和研究在黑帐篷里的植草智慧,是对于源头、草、沙、黑土滩、鼠兔、牦牛、人类与全球环境等问题互相纠缠在一起的集体思考,是一种草原上的“社区”实践。揭示出连接整个地球的相互联系的新方法。展览包括: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2022)、“反思自然”马德雷博物馆(2021-2022)、上海双年展(2020-2021)、COSMOPOLIS #2.0:“反思人类”蓬皮杜艺术中心(2019)、“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2018)、台北双年展影片展映单元(2018)。他和搭档艺术家曹明浩是巴黎国际艺术城:2020 年获奖者,驻留计划得到了法国学院的财政支持。2021年作品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相关创作研究已发表在《全球亚洲研究》、《城市与文化杂志》、e-flux、《艺术论坛》、国际《都市事务学报》、《INLAND卷》等国内外刊物。
驻地艺术家
普耘
普耘出生于云南,获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硕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于中国成都。普耘运用不同媒介叙述的艺术实践,讨论少数原住民族的现代性问题。他近年的工作主要倾向在地性的创作,特别是回到自身文化环境的比较与思考,以及少数民族在全球化视野中的身份、处境、区域生态环境成为其工作实践思考的对象。主要展览,包括:“西南纪行——穿越百年时空的中德影像对话”,主办: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昆明当代美术馆(2022);“苏坡场艺术空间第一/二季”,成都(2022);“词与感”,红印艺术中心(2021);“采薇:精神空间的迁移与交错”(2020),成都麓山美术馆;“寻找家园”,成都麓山美术馆(2019);“返航”澳门牛房艺术中心(2019);“7月柏林”,柏林候鸟空间(2018);“陆上行舟”,现代汽车美术馆(2017);“Creative Waterway”,横滨黄金町艺术共生社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