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薪计划:中国建筑口述史实践工作坊(第一季)开坊啦!

山东建筑大学于涓 Urban Fluxus
2024-09-07



“传薪计划”

中国建筑口述史工作坊

(第一季)

“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人人从身边开始

做有温度的中国建筑口述史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里的“文”指文章典籍,即文字史料,“献”指贤人口述,即口述史料。不治史学,不知文献可贵与文献散佚之痛惜。然而,时代与历史缘故,亦有长时期以来建筑界对自身历史记录忽视之惯习,文献史料缺失现象在中国及地方建筑史研究中具有普遍性。基于传统的文献、实物史料的学术脉络时常力有不逮,仅过去几十年的人和事变得难以考证。

 

梁启超有言,诹询故老,搜其口碑传说,用种种方法取其谈话经历,此采集史料之法,“必如此方为合理”,亦将“现实之实迹及口碑”列入甲等史料。20世纪20年代,朱启钤在中国古代建筑研究过程中,开启向传统匠师访谈的先河,后刘敦桢、梁思成走访各地匠师,访谈匠人、了解匠艺。但此后,口述史并未得到中国建筑界学人的重视。


▲图 马国馨院士题词


近年来,口述史正逐渐引起学界的青睐,因已往的六十余年恰在口述可及的取材时限之内,收集、整理建筑学人的口述史料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研究将直接起到完善体系和丰富史料的作用。


2018年5月,沈阳建筑大学率先发起第一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坊,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一辑:抢救记忆中的历史》,将建筑口述史作为一个学术性议题集结并呈现于学界。此后,相继有华侨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共举办了5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工作坊,展开建筑口述史理论、实践的研讨和工作经验交流,并形成每年举办一场工作坊、出一辑文库的惯例。


▲图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


但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绝非居于庙堂之上、囿于学术高地的工具,它不仅是新史学倡导的史观和方法孕育出来的产物,更具有“新史学”所有特征——它的书写事关每一个普通人的文化话语权,是一个平民化书写的过程。我国现当代建筑史、学术史、机构史、人物史、建筑教育史都存在大量的空白,而经历了现代建筑转型期、保有大量珍贵记忆的从业者和教育者,正在走向暮年,记忆的抢救刻不容缓!


为此,第五届中国建筑口述史研讨会发出《关于广泛深入开展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究的倡议》,向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界,以及关心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各方人士倡议:广泛深入开展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究!


▲图 常青院士题词


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工作水平与成果质量?作为第六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坊的主办方,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在接过承办的接力棒后,便开始思考中国建筑口述史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问题。年轻的从业者、教师、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必将成为建筑口述史收集与书写的主体。那么,如何让年轻人自觉参与到建筑口述史采集中来?又如何将口述史方法运用到研究与工作中去?作为初学者,如何规范性地进行访谈与整理?如何在充满历史记忆、语言表演和经验诠释的口述访谈中,探寻真实的历史?如何进行多重互证、注释规范,确保历史严谨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对投身这项工作的师生和研究者开展口述史工作的相关培训,应是建立长效机制的第一步:一是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产生兴趣,并逐渐养成访谈、记录、整理的习惯;二是与设计、学术研究结合,规范地学习口述史的工作方法。


▲图 郑时龄院士题词


线上实践工作坊的想法,在动议之初,便得到建院领导和同仁、曾经参与过之前多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和工作坊的诸多专家学者,甚至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口述史专家的热情支持。他们之中很多人不仅对培训计划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还慨允参加工作坊,分享自己工作经验的同时对年轻同行进行指教,令我们深深体会到孔子所言“德不孤必有邻”。著名现代建筑史家、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也对我们的计划给予了厚望,并将亲莅“云培训”为大家加油鼓劲,更令我们备受感奋。


▲图 邹德侬教授题词


“传薪计划:中国建筑口述史实践工作坊(第一季)”就这样开启了,有些匆忙,有些不周。但这个关于记忆的抢救修复工程,刻不容缓。相信让我们溯流而上、知道来路的建筑界先辈,会宽容地接纳、慷慨地分享他们半个多世纪里的记忆、爱与哀愁的故事。


“传薪计划”取自《庄子》:“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一点点小小薪火的力量,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凝成千钧力,将时间还未走远的属于建筑人自己的集体记忆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图 赵立瀛教授题词




中国建筑口述史实践工作坊

(第一季)

线上课程表




中国建筑口述史实践工作坊

(第一季)

邀请专家名单






01

讲座题目:建筑口述史工作的选题及成果整理

赖德霖: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美术史专业博士,现任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摩根讲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建筑与城市。


02

讲座题目:从访谈中探寻历史源流:建筑口述史工作的一点体会

卢永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进行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与研究、上海近代建筑与城市史及近代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工作。


03

讲座题目:建筑口述访谈与整理中的必选题

江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化出版社副总编,编审。先后从事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管理、城市建筑专业出版与文化出版。


04

讲座题目:城市规划口述史工作漫谈

李浩:城市规划博士,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城市研究院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


05

讲座题目:当代西方口述史学的理论转向

杨祥银: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述史学与中国近代医疗史研究。


06

讲座题目:访谈作为研究方法的N种可能

华霞虹: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同济-佛罗伦萨大学研究生双学位项目负责人,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学术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时代建筑》兼职编辑。


07

讲座题目:多元的中国口述历史影像实践

林卉:《多元的中国口述历史影像实践》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发起人、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中心副主任。有着十余年影像访谈作品一线创作经验,近年来陆续开设《口述历史研究》《口述历史实践与案例分析》等课程。


08

讲座题目:寻找伍子昂建筑师的足迹

姜波: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重点岗教授;住建部传统民居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铁路建筑遗产研究基地主任。


09

讲座题目:熔融与互动:论访谈和研究工作的结合

钱锋: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建筑历史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10

讲座题目:关于建筑口述史的若干浅见

吴鼎航:香港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博士后,现为香港珠海学院建筑学系助理教授,师从龙炳颐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及遗产保护。


11

讲座题目:记忆的修复——山东建筑教育先驱者伍子昂先生的生命史述

于涓: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师。多年来,从事建筑口述历史、非遗保护及数字化传承教学与实践。



12

压轴彩蛋:打通学术论文写作的任督二脉

主讲人:神秘嘉宾





(感谢赖德霖教授与江岱编辑对本文的审阅)






  美编:石丰硕 、邱纯然    

文字撰写:于涓

海报设计:陈士伟、王芷馨

讲座信息整理:胡心月、王跃颖

终审:赵斌

—END—




* 以任何形式转载、转发本刊所刊登的内容,均需经过编辑部授权。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Urban Fluxu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