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企业盈利到底难在哪?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仲蕊
近日,氢燃料电池企业亿华通发布2021年度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9.49%,净利润亏损7203.11万元。综合对比亿华通往期的财报可以发现,虽然该公司营收呈现增长态势,但其业绩却持续亏损。
图源网络
亿华通是首家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氢能公司。作为燃料电池的龙头企业,其业绩营收和运营情况也一定程度代表了大部分氢能企业现状。业内有声音认为,亿华通遇到的盈利难题,是行业内涉氢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无法扭转的亏损也证明了氢能乐观情绪在减退。但受访专家认为,亿华通具有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特殊性,亏损是正常现象。
亿华通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归母净利润亏损5457.79万元,同比下降999.06%。值得注意的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销售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制定周期以及燃料电池产业化能力等影响,因而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特征。鉴于我国燃料电池行业尚处于商业化初期,一定时期内,这种特征仍将持续。
目前,亿华通市值已达192.47亿。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魏蔚认为:“市值的增长,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资本市场对亿华通及氢能发展的肯定。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亿华通具有科创属性,为确保技术先进性,一定会投入巨大的研发创新费用。”公告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到1.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90%。“营收增长的规模和速度可能不足以涵盖其研发经费,作为氢能领域的成长性企业,亏损是正常现象,并不代表行业预期的走低。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氢能的盈利期在未来的3—5年,盈利能力会逐步增强。”
实际上,氢能发展正受到政策层层加持。 8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国务院近期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有11处涉及氢能,包括利用氢能助力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等。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日前公开表示,把氢作为能源来用,替代传统电力、化工、冶金、材料和建筑等规模工业和民生产业中所使用的化石能源,将有利于产生规模碳减排效应,大有可为。
亿华通等氢能企业盈利难的背后,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失以及商业化进程的缓慢。中汽协发布最新汽车工业产销情况显示,今年1-10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56.6万辆和254.2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40辆和953辆,同比分别增长45.3%和44.8%。对比新能源汽车数以百万计的产销量,氢燃料电池汽车表现惨淡。
“‘西氢东输’需要通过液氢、管道输氢等方式来解决,亟待国家层面的投资建设。”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战略研究部高级经理邬佳益认为,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化工产业也可以向绿氢生产地进行产业转移,助力高效储运体系建设。
邬佳益认为,目前加氢站的滞后问题正在因为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巨头的积极介入得到缓解,但氢能基础设施一方面建设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建成后的运营成本也很高,导致投资回报周期较长,需要通过加速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提高氢气价差和日加注率。
魏蔚作出乐观预计,盈利难是暂时的,也是所有产业发展初期都会遇到的问题,相信在政策支持及技术不断进步下,氢能产业化速度及商业化进程将持续加快。
联系邮箱:lihong@acmi.org.cn联系电话:17702783472
添加管理员微信(微信号:ranliaodianchijun),加入氢燃料电池行业微信交流群
【免责声明】1、鉴于本平台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平台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平台联系,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平台将及时处理;2、本平台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需保留本平台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4、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全球氢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