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产业链建设,2023年十家央企氢能布局“各显神通”!
文章来源:全球氢能,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封面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大唐湖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大唐湖北”)与湖北潜江市人民政府签订了“风光气氢储”百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合作协议。
2023年是顶层设计落地的第二年,受政策牵引和市场驱动影响,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成果不断涌现,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氢能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根据全球氢能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开年以来,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国家电投、中国华电、东方电气、中国能建、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电建等为代表的央企“国家队”展开了一系列布局,运用各自强大的资源与资金优势在氢能领域“各显神通”,呈现出以下趋势:
(1)随着产业的发展,整体来看,2023年各大央企的布局逐渐覆盖氢能、燃料电池及终端应用各个环节,但是就企业而言,发展是各有侧重规划,比如中国石油持续发力供氢端;中海油在保持海上制氢优势的同时加速天然气制氢的探索;专注燃料电池行业,东方电气也在海上制氢环节有所突破等。
(2)不同于2022年各大企业扎根国内氢能产业发展,2023年来,已有央企开启海外布局的脚步,海内外发展并行,比如中国能建2023年来积极开拓海外绿氢布局。
(3)在顶层设计落地的第二年,各大央企较去年而言发展布局更加积极,在氢能领域尤其是制氢端,充分发挥“国家队”领头羊作用。
(4)在今年这个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第一年考核期与第二年规划期的关键时刻,在燃料电池行业布局的央企加速探索,比如国家电投在6月220辆氢车的交付订单,助力上下游企业信心进一步提振,促进产业发展方向日渐明朗。
部分央企2023年布局氢能动态如下所示(全球氢能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存在遗漏可能)。
1、中国石化
在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公司积极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发展,加快发展以氢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业务。聚焦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两大领域,大力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努力构建规模最大、科技领先、管理一流的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同时,大力发展光伏、风电产业,推进风光‘绿电’与传统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绿电’应用比例。”
近年来,中国石化锚定“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率先发展绿氢产业,积极推动石化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全国最大的氢气生产利用主体,中国石化近年来每年氢气生产利用量约为450万吨。
2023年,中国石化聚焦“氢能交通、绿氢炼化”两大领域,首套自主研发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燕山石化投产,启动了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累计建成加氢站超100座、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数量居全球首位,“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纳入国家规划,牵头成立氢能产业链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在绿电制绿氢、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均取得突破,已建立了涵盖“制储运加用研”的氢能全产业链条。
此外,中国石化正在布局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包头、漳州、海南的杨浦等一批绿氢重大项目,与传统的炼化耦合,为交通出行提供绿氢资源。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多个氢能项目陆续落地,中国石化的氢能布局渐成气候。
2、中国石油
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简称“中国石油”或“中石油”)按照“战略布局、稳步推广、规模发展”三步走阶段部署发展氢能,重点发力,多元化制氢、低成本高效储运氢,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供应商、贸易商、服务商。
2023年,中石油持续发力供氢端,突破不断。2022年6月5日,中石油重磅发布《中国石油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3.0》,表示要在2050年占据国内30%供氢市场。在未来氢能供应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石油还将在氢能供应端持续发力。
3、中国海油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或“中国海油”)是1982年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在“三桶油”之中,中海油是布局氢能产业相对缓慢的一个,近年来,中海油显著加快了布局新能源的步伐。
面向未来,中海油将探索发展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努力实现中海油“十四五”末新能源新产业收入占比达到10%的目标。
4、国家能源集团
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打造面向全国的绿色氢能供应链,在能源金三角、环渤海等区域规划部署八个氢能基地,初步形成“两横一纵”大规模绿色氢能供应网络。
在氢能技术研发方面,国家能源集团以绿色氢能关键领域应用为引领,持续加大氢能整体技术集成应用,相继实现加氢机、压缩机、液氢泵等重要技术装备突破,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协同。
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携旗下公司按照规划大力发展氢能。
当前,国家能源集团正在积极进行能源转型,探索氢能与煤、电、煤化工产业耦合发展,推进氢能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终极目标。
5、中国能建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或“中能建”)是一家为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等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全产业链服务的综合性特大型集团公司。
2021年6月,中国能建率先发布了《践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提出将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储能、氢能“两个基本点”践行“30·60”战略目标,布局氢能产业,成为中国能建面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庄严承诺作出的战略选择。
2021年年底,中国能建斥资50亿元成立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能建氢能”),统筹引领集团公司氢能业务发展,成为集团公司氢能源全产业链和一体化发展的平台,氢能业务投建营一体化平台、产业化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应用平台,以及集团公司境内外氢能源相关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的实施主体。
2023年,中国能建开启海外布局,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依托氢能公司开展氢能前端技术研究、探索氢能商业模式、全面布局氢能产业链,中国能建正在努力推进氢能在工业、建筑、交通等主要终端领域的低碳化应用,并完善“风光储充换氢”供能体系。
6、国家电投
国家电投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公司。国家电投布局氢能产业主要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产品线,以国电投氢能公司为依托,通过技术研发进行燃料电池全产业链——从材料到产品的研发,并进行示范应用;另一条是能源线,利用国家电投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资源和国电投氢能公司自主化开发的兆瓦级PEM制氢技术,与合作伙伴合作建立氢的网络。
2023年,国家电投氢能布局如下所示。
对于未来的氢能发展规划,国家电投将积极联合产业上下游合作方,构建氢能交通生态,形成绿氢供给、加氢站基础设施、氢能车辆、车辆金融的应用闭环,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氢能领域助力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7、中国电建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建”或者“中国电建”)是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的引领者,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骨干力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龙头企业,可在工程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投融资、规划设计、施工承包、装备制造、管理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集成服务、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
2023年,中国电建加速在氢能领域的布局。
随着未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绿氢成本会逐步降低,并满足各行业深度脱碳需求。中国电建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设计、承包商,致力于集合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国际氢能优质资源,共同谋篇布局,与各方实现共赢发展。
8、中国华电
近年来随着绿氢呼声日渐提高,布局氢能成为中国华电努力落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国华电正积极联合氢能行业领军企业实现氢能源战略发展转型。在开发新能源项目时,中国华电也在同步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完成了国内第一个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储能及氢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
面向未来,中国华电正积极联合氢能行业领军企业实现氢能源战略发展转型,致力为氢能发展趟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储氢及氢能综合利用的绿色发展目标。
9、东方电气
近年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电气”)坚持创新是第—动力,以“绿色动力,驱动未来”为使命,将氢能作为战略新兴成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全面布局氢获取、氢储运、氢加注及氢应用全产业链。
目前,东方电气已全面实现氢能核心技术自主化,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系列产品,具备膜电极、电池堆、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综合供能系统、电解水制氢、氢储存、氢运输、加氢综合能源站系统集成、高强高压储氢容器设备等研制能力,打通了从前端氢气制储运加到后端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应用全产业链条。
2023年,东方电气携旗下子公司在氢能领域积极布局、锐意进取。
东方电气现已成功交付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近300台,仅在成都地区投入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公交车累计运行里程已超2000万公里,安全绿色运送旅客超过2100万人次。该批车辆单车最高里程超27万公里,平均氢耗约4千克每百公里,综合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内功率最高的 270 千瓦单机燃料电池系统研制成功,公司燃料电池产品在四川省及成都市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此外,今年6月2日,经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现场考察后确认,由东方电气集团与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联合开展的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相关阅读: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
面相未来,东方电气将继续立足氢获取、氢储存、 氢运输、氢加注、氢应用五大领域,打造完整的氢能产业生态,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群。
10、中国大唐
大唐湖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在湖北省武汉市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唐集团”或“中国大唐”)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发电企业集团,近年来正稳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于2021年先后与东方电气、唐山市政府、河北市政府等签约联合发展氢能产业,同时在6月还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纲要》并落地建设150万千瓦“清洁能源制氢”项目。
依托《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纲要》,大唐集团锚定“打造‘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愿景目标,在建设氢能产业发展基地、市场应用、氢能技术攻关、研发平台合作创新和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2023年,中国大唐氢能产业布局如下所示。
未来,大唐集团将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成为“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
当前,新一轮的“氢能热”席卷全球,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路径,国内众多央企对内扎实推进突破,对外积极大胆探索,以布局氢能服务“双碳”战略,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劲旅”。
END
// 推 荐 阅 读
1、华科直接电解海水制氢领域最新成果发布;海水制氢连获重大突破,国内产业化在即?
2、总投资约44亿元!中国西北首个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建成
4、国家标准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
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通讯录
【免责声明】1、鉴于本平台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平台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平台联系,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平台将及时处理;2、本平台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需保留本平台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4、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全球氢能所有。
【版权声明】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