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洞释
2024-09-05

‍以下文章来源于创新公开课,作者创新公开课

 
 
1162年春季,铁木真出生在斡难河边一片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的地带。
 
他的父亲也速该是孛儿只斤氏族的一名成员,这个氏族弱小而毫无分量,依附于势力强大的泰亦赤兀惕部落生存;他的母亲诃额伦是被抢来的新娘,她前任的丈夫是篾儿乞惕部落的赤列都。
 
按照草原的传统,在将新娘迎娶回自己部落之前,男方要向她的父母提供聘礼并为他们干几年活。
 
诃额伦被也速该劫掠的事件,正是发生在赤列都与诃额伦完婚后,跋涉返回赤列都所在的篾儿乞惕部落途中。
 
也速该远远望见这对新婚夫妇,便立即策马回营,伙同自己的两个兄弟劫走了诃额伦。
 
诃额伦虽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姑娘,但她心里清楚,如果她与赤列都一起逃走,那么两人很有可能被抓住,赤列都一定会被杀掉;但如果她留下来向劫掠者投降,那么他们基本都会放过独自逃走的赤列都不管。
 
她努力说服赤列都配合她的计划,两人依依惜别,注定此生不会再见。
  
被劫往孛儿只斤氏族后,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抢劫她的也速该的妻子。1162年的春季,她迎来了她的长子铁木真。
 
其实,在诃额伦之前,也速该已经有了一位妻子,并育有一子。
 
或许是为了避免在两个儿子之间爆发争斗,在铁木真8岁时,也速该就带着他外出为他寻找妻子。
 
与情投意合的孛儿帖定亲后,铁木真留在未来岳父家劳作。
 
也速该则在归途中遭塔塔尔人下毒暗杀,但他仍然逃离了那些塔塔尔人之手,并返回自己的营地。随即,他立刻派人把铁木真接回来。
 
可是当他回到家族营地时,父亲已经死了,他留下两个妻子和七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这时候,他们的家族还依附于泰亦赤兀惕部落生活,失去了能帮助他们打仗与狩猎的也速该,泰亦赤兀惕氏族认定这两个寡妇和她们的七个孩子已毫无用处,便决定将他们独自留下。
 
铁木真一家孤儿寡母就被独自留在了斡难河边,形成仅以其家族为核心的一个小单位。
 
铁木真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亲密的玩伴札木合。
 
札木合年纪稍长于铁木真,他所在的札只剌惕氏族多次在斡难河边扎营,且与铁木真家族有着远亲关系。青少年时期两人就结为安答(这是一种超越血亲的牢固友谊的象征)。 
 
不同于和札木合之间的亲密无间,铁木真和异母长兄别克帖儿之间的气氛非常糟糕,以至于后来他策划与亲弟弟哈撒儿一起谋杀了总是在家颐指气使的别克帖儿。

 
此举遭到了视斡难河边为领地的泰亦赤兀惕人的刑囚。
 
关于铁木真被刑囚的时间并无定论,蒙古的口头传说和原始资料认为这是一段短暂的时间,而中国的编年史学家则认为这段时间长达十多年。
 
总之,我们知道的是铁木真后来在一家负责看守他的奴仆的帮助下才逃了出来。
 
与他在血缘上更亲的泰亦赤兀惕氏族曾在生存环境恶劣时抛弃了他们一家,现在又对他除之而后快;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另一个家庭,却愿意冒死相助。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段年少时的经历,对他后来打破以血缘论亲疏与地位的草原传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铁木真从泰亦赤兀惕人的营地逃走后便找回自己的家人。
 
1178年,铁木真16岁。
 
当他出发寻找小时候与他定亲的孛儿帖时,他高兴地发现,尽管年纪稍长他一两岁的孛儿帖早已过了适婚年龄,但她仍在等他。
 
孛儿帖的父亲德薛禅知道铁木真与泰亦赤兀惕氏族交恶,但仍然履行前约,将女儿许配给他。 
 
按照风俗,当新娘与新郎一起返回营地,要和他的族人共同生活时,她就要带上一件衣服作为礼物,送给她丈夫的父母。
 
孛儿帖带了一件草原上最珍贵的黑貂皮外套。
 
正常情况下,铁木真要送一件同样的礼物给父亲,但他的父亲早亡,于是他想到要将这件外套赠与另一个人。
 
以此,他可以重新恢复父亲过去的一段友谊,同时便于缔结同盟,为他和他逐渐兴盛的家族提供一些安全保障。
 
这个人就是草原上三个主要部落之一——客列亦惕部落的首领汪罕。
 
汪罕曾是铁木真父亲也速该的安答。汪罕热心地接受了他的礼物,承认了铁木真是他的过继儿子,受到他的保护。
 
铁木真拒绝了汪罕安排的部落领导职位,安心回到一家人驻扎的客鲁涟河边,企望能过平淡充实的日子。
 
此时家族中的孩子们日渐长大,这个小小的家族又吸收了两名勇敢的年轻人博尔术和者勒篾(他们是铁木真后来优秀部下)以及一位来历不详的老妇人。
 
铁木真原本只倾向做这个亲密无间的部落的领导者,远离周围部落相互攻伐的世界——
 
直到妻子孛儿帖被篾儿乞惕族(那正是当年要迎接新娘诃额伦的家族)劫掠,正如他母亲当年遭遇的情况一样。
 
在放弃孛儿帖另娶他人和寻回孛儿帖之间,铁木真最终选择了后者,命运就此展开了新的章程。 
 
 
 
铁木真考虑再三,决定向汪罕借兵,汪罕立刻就答应要帮他,并派他去寻找另外的支持——这一股力量来自一位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札木合。
 
正是那个在斡难河边与铁木真结为安答的札木合。札木合欣然接受。
 
三人整合人马,带领数量可观的队伍一起袭击了篾儿乞惕人的营地,大获全胜,并顺利救出孛儿帖。
 
1179年,孛儿帖生下长子,铁木真为他取名为术赤。此子被怀疑非铁木真亲生,但这并没有影响铁木真与孛儿帖的感情。
 
营救孛儿帖的事件之后,铁木真家族加入了更为强大的札木合集团。
 
1181年,由于无法接受札木合以血缘而非能力强调地位的领导理念,铁木真与札木合决裂,他在一个夏夜,悄悄带走了自己的家人。
 
札木合的许多部下也追随铁木真而去,相应地,他们带走了他们的畜群。
 
令人意外的是,札木合并未追究此事,也没有追赶他们。 
 
1190年,铁木真与札木合为争夺蒙古部落的汗位爆发了战争。
 
这一仗,铁木真输了,但札木合因为对待俘虏的残忍的手段而在蒙古人中声誉渐低,反而以能力而非血缘评价、任用勇士的铁木真获得了更多的同情和支持。
 
1195年,铁木真受汪罕的邀请,起兵攻打塔塔尔人。劫掠塔塔尔人获得的丰厚战利品深深地打动了铁木真。
 
从塔塔尔人那里掠夺的财富也为铁木真吸引了更多追随者。
 
1197年,铁木真洗劫了塔塔尔人后,调转方向教训了名为主儿勤的蒙古小氏族。
 
不同于以往只顾劫掠的草原作风,铁木真召集忽里台大会,公开审判了主儿勤贵族。
 
他揭露他们背信弃义的行为,他们不履行参与对塔塔尔人战争的承诺,还趁他不在洗劫他的营地并杀害他十余位部下,然后处决了他们。
 
与之相对的,他收养了一位主儿勤孤儿,交由母亲抚养,以示自己团结的本愿。
 
这些,后来都成为铁木真对外征战的典型标志。
 
同年,击败主儿勤人后,铁木真率部在桑沽儿河与客鲁涟河汇流处附近建了主营。
 
最终,这里成为他的首都,称为曲雕阿兰。
 
它靠近铁木真的出生地和圣山不儿罕·合勒敦,直到他去世一直都是铁木真的指挥基地。 
 
1201年,札木合召集忽里台大会,授予自己“古儿汗”之称,意为所有首领的首领,所有可汗的可汗。 
 
此举令汪罕与铁木真的同盟更为紧密,他们将一起对付札木合。
 
在同年的一次战争中,札木合的部众为一场应铁木真手下萨满巫师预言而来的大暴雨吓得惊恐逃散。
 
汪罕带领部众追逐札木合及主力部队,而派铁木真去追击曾抛弃其家族并刑囚过他的泰亦赤兀惕族。它本是草原中地位重要的贵族部落。
 

1202年,汪罕派铁木真发动了一场劫掠东塔塔尔人的战役。
 
这一仗不仅使铁木真获得了大量货物牲畜,更带来了完整的塔塔尔人的军队和全部平民。
 
那是一个人口数以千计的大部落。翌年,铁木真采用十进制编户的方式将手下的勇士编进各个班(或称为十户),十个人之间彼此以兄弟相待。
 
十班形成一队(或称为百户),十队为一营(或称为千户),十个千户则编成一个万户,由此,铁木真打破原了本草原上盛行的以血缘维系的旧权力体系。
  
此时,汪罕年事已高,铁木真与札木合谁将取代他成为一方势力成为了问题。
  
1203年,铁木真主动请求汪罕将女儿许配给自己的长子术赤来增进关系。
 
汪罕拒绝,但随后便后悔,他又佯装答应铁木真的要求,实则计划引来铁木真并除掉他。
 
然而事情败露,铁木真提前得到消息,带着为数不多的随从在草原上躲避汪罕部下们的循环追击,接下来的逃亡事件作为铁木真人生中最大的考验,也在蒙古人中间成为传奇性的故事。
 
经过数日疲惫而缺乏给养的逃亡,铁木真一行来到巴泐(lè)渚纳湖岸,从者仅剩十九人。
 
正当他们饥饿困顿之时,有一匹野马突然出现在视野中。哈撒儿把马击倒,大家迅速剥了马皮做皮囊,将马肉和水装在里面,再把烤得滚烫的石头放在这堆皮囊之间将肉煮熟。
 
这顿马肉餐会的最后,铁木真一手高高举起,另一手以敬酒的方式,举着装有巴泐渚纳浑水的革囊,对部下的忠诚表示感谢,誓言永不忘却。
 
大家同饮浑水,并发誓永远效忠于他。这就是后来被一代代传唱的,著名的“巴泐渚纳誓约”的故事。
 
它象征着蒙古帝国以互相承诺和互相忠诚为基础,而这种忠诚是超越血缘、种族和宗教信仰的。
 
这十九人和铁木真来自九个不同部落,包括有蒙古人、篾儿乞惕人、契丹人及客列亦惕人;除了崇拜“长生天”和不儿罕·合勒敦山的铁木真,其他人有的是基督徒,有的是穆斯林,还有几个是佛教徒。
 
在此躲藏期间,铁木真制定了反击计划,并以极快的速度杀回正忙着庆祝除掉了铁木真的汪罕和札木合面前,日薄西山的汪罕与札木合只得向西逃往乃蛮人的领地避难。 
 
1204年,在散布流言,对乃蛮宫廷进行舆论打击的基础上,铁木真创造的独特战术让蒙古大军很快消灭了乃蛮人。
 
乃蛮人的首领太阳可汗于这一役中被杀,其子屈出律逃往天山山脉,札木合则消失在森林之中。至于汪罕,有传言他早在之前就已死去。
 
1205年,绝境中的札木合被几名部下背叛,他们将他直接绑到了铁木真面前。
 
铁木真将这些背叛自己安答的人全部处决,并解开札木合,提议两人再次结盟。札木合深受感动,却只求一死。在他死后,铁木真厚葬了他。

 1206年,铁木真返回圣山不儿罕·合勒敦附近的斡难河上游源头处,召开规模空前的忽里台议事会。
 
如今他成为辽阔草原上无可争辩的统治者,控制了南部戈壁到北极冻土地带,从东部的中国东北森林地带到西部的阿尔泰山山脉的所有一切。
 
他在此次忽里台会议上为这个新帝国选择了一个新名号——大蒙古兀鲁思,即“大蒙古国”。
 
铁木真本人则正式接受了“成吉思汗”这一头衔,它在蒙语中接近“狼”这个词。  

 
 
1207~1209年,征服西夏
 
西夏是由党项人在现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黄河上游区域所建立的一个农牧帝国。
 
对西夏的征服,通常被视作成吉思汗针对更强大的女真人的战争预演。
 
对西夏的袭击,也令熟悉了草原环境的成吉思汗,重新掌握了一种针对有围墙的城市和堡垒的新的战争模式。
 
1211~1215年,征服女真
 
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控制着今天中国东北地区、内蒙古的大部以及华北地区,其首府中都是现代北京的兴起之地。
 
从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5000万)来看,女真王国都是一个大国,仅次于南宋。
 
南宋立都于杭州,统治了南部中国大约6000万人口,是数世纪中国文明的继承者。
 
不管蒙古人如何意志坚决也无法轻易用传统的战争来征服这样一个巨大而设防的城市国家。
 
成吉思汗采用了分化女真人,削弱对方实力作为这场战争的第一步。
 
他利用与契丹人语言相近的关系,声称自己是致力于恢复古老的契丹皇室的一支解放力量。
 
1212年,作为蒙古的一个附属国,成吉思汗正式恢复契丹君主国,这进一步分化了女真人,更多人逃离女真而进入蒙古。
 
第二步则利用了其本身人口众多的优势,反而将之变为劣势。
 
通过扩大十进制编户的方式,要求每个蒙古士兵抓十个人作为劳力,从事寻找食物、水源、填投护城河的物资、制造和使用围城武器以及各种炮灰工作来提高己方效率并降低损耗。
 
同时,蒙古士兵分成一小股一小股去侵袭不设防的村庄,纵火烧毁这些生活区域,将居民都驱散。
 
大量难民阻塞交通或流入城镇带来食物短缺等问题,弄得女真国内乱象频生,反对女真统治的城市兵变和农民起义也在爆发。
 
1214年,成吉思汗最终包围了中都,黄金可汗以大量贡物、联姻以及承认自己为蒙古附庸的方式换取和解。
 
但蒙古人才刚刚撤走,女真朝廷就开始背盟毁约,得到消息的成吉思汗于是再次整编作战军队挥师而下,一举攻陷中都。
 
在洗劫了这座城市后,蒙古人焚毁了村庄,并破坏农田打算将它们退还成空旷的牧场。
 
1215年上半年,蒙古人开始带着成队的民众、牲畜及货物慢慢返回内蒙古高原。
 
此次所运回的货物之多,是成吉思汗面临的第一次因战利品过多而无法分配,因此他允许修建一些建筑物来管理和贮藏这些物资。 
 
1219年,战胜黑契丹,控制丝绸之路
 
13世纪初,源出中国东北的另一个契丹集团所统治的民众被女真人逐出东部,移居到天山山脉,为了和原来居住在东部的契丹人相区分,蒙古人称他们为黑契丹。
 
黑契丹现为屈出律所统治,他是成吉思汗的老仇人了,即乃蛮部落太阳汗之子。
 
当初乃蛮人被成吉思汗击败时,屈出律逃往天山,在那里,他迎娶了黑契丹统治者的女儿为妻,随后篡夺了权位。
 
身为基督徒的屈出律开始迫害穆斯林。这些穆斯林转而向成吉思汗求助,希望他来推翻他们暴虐的国王。
 
尽管驻地远在4000公里以外的地方,成吉思汗依然派出哲别统帅两万蒙古士兵横跨亚洲,去保护穆斯林。
 
由于这次出兵是应当地穆斯林的请求而来,因此他们此行并不允许抢劫、损毁财产或危及平民的生命。
 
哲别击败屈出律的军队,并处决了他。
 
随后便派了一位使者来到喀什噶尔,宣布停止宗教迫害,以及在所有群体中恢复宗教信仰的自由。
 
这场战役不仅使成吉思汗获得新的臣民,并为他赢得一定声誉。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战胜黑契丹使他完全控制了中原汉地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丝绸之路”。 
 
1219~1223年,征服花剌子模及中亚大部分地区
 
进攻花剌子模的原因我们已经在引子中提过——花剌子模的领导者处死了部分成吉思汗的使臣,并将其余人毁容后送回来,这彻底激怒了成吉思汗。

1219年,成吉思汗开始了西征花剌子模的军事行动。在这一年结束以前,蒙古人已经占领了花剌子模帝国的所有主要城市。
 
蒙古人越来越深入新的地区作战,在四年的征战中,他们迅速横扫了中亚各个城市,从喜马拉雅山脉到高加索山脉,从印度河流域到伏尔加河流域,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了中亚各国。
 
1236~1241年,横扫欧洲
 
在出征花剌子模之前,成吉思汗曾召开忽里台大会挑选他的继任者。
 
然而察合台毫不犹豫地质疑哥哥术赤的身世问题,令术赤非常难堪。成吉思汗想调节兄弟俩之间的情感也毫无作用。
 
他再次强调自己认可术赤的长子地位,命令其他儿子接受这一事实,并且下令不得再次怀疑术赤的生父问题。然而术赤和察合台之间已然势成水火。
 
察合台惹得父亲如此动怒,他知道父亲应该不会再考虑让自己继承汗位,但他已然希望阻止术赤成为大汗。于是他提议由性情温和的老三窝阔台继承汗位。
 
术赤也知道不论自己或察合台谁继承汗位,势必都将引发一场战争,于是也接受了这个方案,认可窝阔台为继承人。成吉思汗随即把个人的土地和牧群分配给几个孩子。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
 
窝阔台顺利继承汗位,他坚信马背上得来的天下不能在马背上治理,因此他决定在自己封地的哈剌和林建都,建造一个永久性的居民城市。
 
到了1235年,性喜奢侈、用钱无度的窝阔台发现即将入不敷出了。
 
他决定再次出征劫掠物资,在无法抉择到底出兵欧洲还是南宋的情况下,他决定两边同时出发。
 
欧洲之战将在术赤之子拔都汗的指挥下进行,他以老将速不台为向导,带领成吉思汗的几个孙子们一起前往,除了拔都,还有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和托雷的儿子蒙哥。
 
长达五年的欧洲战争标志着蒙古的军事力量达到了顶峰。
 
1240年12月,随着基辅的陷落,蒙古完成了对欧洲东部的征服。
 
随后,速不台将五万人马兵分三路,兵锋直指南部的匈牙利,另外派两万人穿过波兰指向德国北部,以作为牵制。
 
从蒙古本部经东欧平原进入波兰和匈牙利,蒙古军横扫六千四百公里,直至维也纳城下。
 
1241年11月,窝阔台去世,四到六周后,消息传来,蒙古人才从西欧撤兵,回去角逐汗位。 
 
1253~1258年,征服巴格达
 
1251,托雷的长子蒙哥登上了蒙古帝国大汗的宝座,羿年,他追授父亲托雷以大汗之名。
 
1253年,蒙哥召集兄弟姐妹及近亲,召开了一次小型的忽里台会议,筹划新事业。
 
蒙哥派具有优秀军事素养的弟弟旭烈兀统帅右翼军,计划进攻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等阿拉伯城市;同时任命缺乏军事经验但精通汉文化的忽必烈带领左翼军去征服南宋。
 
1257年11月,旭烈兀向巴格达进发,旭烈兀号召仆从国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的军队以及许多突厥部落参战,这样,当蒙古军主力在北面和东面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阵时,其他附属部队也在向北面和西面包抄。
 
1258年1月,蒙古人已经突破外城墙,占领了巴格达外围的郊区。
 
1258年2月,蒙古军队突破了巴格达的城防,五天后哈里发投降了。蒙古军征服了阿拉伯世界的心脏。
 
距旭烈兀离开哈剌和林七年,在他的长途远征中,他征服或者再征服了沿途的所有目标,蒙古人征服了从印度河流域到地中海的每一个伊斯兰王国和城市,只有阿拉伯半岛和北非仍处在其势力范围之外。 
 
1266年,忽必烈取得大汗之位
 
相较于旭烈兀在中东地区的所向披靡,缺乏军事经验的忽必烈在攻打南宋一事上几乎毫无进展。
 
1257年秋,蒙哥汗决意亲自领导对宋战争。
 
他效仿祖父的军事策略,先从较弱较小的地区下手。一开始先攻占四川、云南等地区,然后再慢慢收紧网络。
 
1258年5月,蒙哥汗已率军渡过了黄河。然而天气突然变得炎热不堪,许多人出现了带血腹泻,还有人染上了瘟疫。蒙哥汗也生病了,且久不见好转,到1259年8月,他突然死亡。
 
这一次,远在中东的旭烈兀和俄罗斯的金帐汗(术赤后代)都满足于保护自己已经得到的领地而放弃争夺大汗的名号。
 
只有幼弟阿不里哥与忽必烈争夺汗位。
 
由于忽必烈切断了哈剌和林生存资料的运输流通,加上草原遭受了低温灾害天气的侵袭,阿不里哥甚至无法填饱将士的肚子。最后他于1264年在上都向忽必烈投降。
 
忽必烈登上汗位之时,蒙古帝国分为四块主要的政治统治区:
 
① 忽必烈统治汉地、西藏、东北、朝鲜半岛和东蒙古;
 
② 金帐汗统治东欧的斯拉夫诸王国;
 
③ 旭烈兀及其后裔统治着从阿富汗到土耳其的领土,以伊利汗国为其政权名称,奠定了现代伊朗的基础;
 
④ 绝大多数传统蒙古人占据中央草原,称为“莫卧儿斯坦”,包括属于哈萨克斯坦、北西伯利亚、跨过中亚突厥斯坦到南方阿富汗的现代地区,暂时形成松散的联合体。 
 
1276年,征服南宋
 
忽必烈取得了他祖父通过暴力无法取得的成就——征服并统一了全中国。
 
忽必烈似乎意识到,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祖父最初统一草原部落时遇到的情形一样,就是如何把大量不同民族的人民组合成一个有内聚力的政治实体。
 
在1260年,忽必烈采用了传统中国年号,至1271年,他正式建王朝的国号为“大元”,由此,这个蒙古王朝就名正言顺地纳入了中国的历史。
 
忽必烈在努力汉化的道路上甚至走得比南宋更远,这是作者认为他最后能成功控制传统中国的原因。
 
为此,他甚至修建了自己家族的宗庙,以中国式名号追封死去的祖先,同时也像长兄蒙哥提升死去的父亲托雷为大汗一样,他也授予托雷中国皇帝的称号。
 
1276年,蒙古大军终于攻占了南宋首都临安。
 
为了保持自己遵循汉地道德的形象,忽必烈一改祖上消灭贵族的作风,善待宋朝守寡的皇太后,并准许大多数宋皇室成员居住在豪华的宫殿中。
 
自此,蒙古人不仅统一了那些说不同汉语方言的地区,而且还将毗连的西藏、东北、畏兀儿及许多小王国、部落民族与汉地合为一体。 
 
 
成吉思汗开启了大蒙古国雄踞草原的历史,经由第二代、第三代子孙的积极拓展,其疆域之辽阔更是达到人类历史之最。
 
然而这个庞大而传奇的帝国也终要落幕。本书中列举了以下几个原因:
 
14世纪,黑死病席卷帝国各地,人口大量死亡,被认为是蒙古帝国衰落的重要外因。
 
面对无力阻止的疫病,当时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物理隔离。


 人口凋敝,军事上,相互配合支持的援军无法及时发挥作用,经济上,物品的货运流通不能保障,蒙古帝国原本存在的两大优势荡然无存。
 
军事力量与商业收益的大幅下滑令蒙古人转而寻求新的权力形式:他们刻意亲近部分臣民的语言、宗教和文化,同时开始迫害少数派和其他种族,逐渐孤立了自己。
 
货币制度失控,人们对纸币信心下降,导致纸币贬值而铜币和白银价值上升,通货膨胀变得非常严重,人民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蒙古帝国被不同区域的新势力取代。
 
波斯伊利汗国的蒙古人消失了,他们或被杀,或是被人口众多的、以前的臣民同化。
 
在中国,四十万蒙古人被明朝反叛者俘虏、杀害或同化,勉力出逃的妥帖睦尔大汗和六万蒙古人退回草原,重新开始畜牧主义的游牧生活。
 
俄罗斯的金帐汗国分裂为许多小汗国,在四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中逐步衰落。
 
在中亚,成吉思汗的后人继续在莫卧儿斯坦掌权,直到1920年,最后一位保持王位的成吉思汗后裔赛义德·阿里可汗被驱逐。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洞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