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45——病毒载量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尽管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新冠疫情似乎仍处在低谷区,但近两周以来笔者身边出现阳性患者的次数在显著增加,在和部分读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类似的反馈。随着3~6个月免疫期中最初一批抗体免疫的到期,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阳性感染者的数量是会不断增加的,每个人的暴露感染风险也在不断提升。在《后流43-暴露感染与复盘》当中我们已经分享了一位读者关于他朋友的投稿,在他的自述中也涉及到了一些他在暴露后的措施,那么我可能会用几期的分享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暴露接触、病毒载量、相对有效的干预措施等内容,以便大家在不幸暴露后尽可能地降低感染风险,或者即便已经无法避免感染也要尽量减轻症状的措施。

当然,笔者还是希望关注这个公众号的各位读者永远也不会用上这些内容。

一、什么是病毒载量

病毒载量(viral load)或者说载毒量代表的是病毒的负荷,即体内复制的病毒的数量,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测量从而显示样本里病毒的数量。病毒载量的高低是衡量疾病进展的标志,对疾病分期预后估计、疗效观察均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在判断否感染新冠病毒的一项重要依据就是通过采集样本计算新冠病毒RNA来测算病毒载量,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都是如此。

二、病毒载量对新冠传播的影响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呼吸、说话、打喷嚏或咳嗽时产生的飞沫和气溶胶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受接触污染的表面传播。由于感染只能由具备传染性的病毒颗粒造成,而不能会由残存的病毒RNA或蛋白质引起,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一些物品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也依然可以判断不具感染风险的原因(这种检测更多的是为了判断传播链条或环境内病毒污染状况)。

所以尽管病毒的传播是一个多要素过程,比如会受到环境和具体行为的影响(湿度、空气质量、暴露时间或密接程度等),但考虑到无论实际的临床表现如何,我们都可以在感染者的上呼吸道中中检测到较高的病毒载量,因此症状的存在并不是确认传染性的可靠指标,部分感染者在出现症状前就已经具备了传染性,根据研究者的估计大约一半的病毒二次传播发生在症状出现前阶段。所以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在上呼吸道中的新冠病毒载量应该是确认新冠病毒传播风险的代表数据。

Marks, M. 等人在一项针对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研究中发现,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与疾病的传播存在密切关联,当病毒载量较高时,发生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doi.org/10.1016/S1473-3099(20)30985-3)。尽管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过程是多因素的,但病毒载量对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病毒载量越高,进一步传播的风险就越大。

同时已知的一些超级传播事件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的个体与大量易感个体有密切接触,并且感染风险也随着接触的增多而增多。不过除了影响这些事件的生物因素外,社会行为和环境因素也会增加超级传播的可能性(例如通风不良且没有其他预防措施的大型室内集会),此外特定地点可能代表更高的传播风险,许多超级传播事件发生在拥挤的室内环境中,例如游轮、家庭聚会、聚会、老年护理中心和医院等。


三、病毒载量对感染症状的影响

去年12月的时候在大多数人的观念当中,一个人感染后症状的强弱是由个人体质完全决定的,包括我没有感染的原因也普遍被身边的人认为是体质较好或者单纯的免疫力比较强。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 大多数感染者在整个病程中所做出的应对通常就是等待相应症状的出现,然后服用缓解症状的药物。这种针对症状的做法不能说完全错误,但现在看来也实在是过于被动。这种应对方式的内在逻辑和既然奥密克戎防不住,那就干脆不防或者既然总会感染,难就尽早感染。的想法基本是一致的。然而决定症状强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个人体质、基础疾病、接种疫苗等因素之外,影响相对较大的一项就是病毒载量。多数情况下可以总结为载量越大症状越重。

2020年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份研究表明,重症病例的平均病毒载量是轻症病例的60倍左右,这表明较高的病毒载量可能与严重的临床结果有关。同时研究者根据采样时疾病发作的日期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层研究,重症患者在发病后的前12天的DCt值仍显著低于相应轻症患者的DCt值。轻症患者具有早期病毒清除的特征,90%的患者在发病后第10天重复检测RT-PCR阴性。相比之下所有重症病例在发病后第10天或以后仍呈阳性。类似2003年的SARS,严重新冠肺炎患者往往具有较高的病毒载量和较长的病毒脱落期。

另一方面新冠病毒各种变异毒株变体之间病毒载量的变化程度相对较小,与原始毒株相比DeltaOmicronBA.1)的潜伏期更短,一般估计Delta毒株的潜伏期约为3.7-4 天,Omicron BA.1约为3~3.4天。在感染Delta的患者中检测到的传染性病毒载量高于感染Omicron BA.1或原始的患者,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Delta毒株对人类更具杀伤力的原因。

所以基于病毒载量对感染症状的影响,我们要做且能做的就是在暴露或疑似暴露后通过各种措施来尽快降低体内的病毒载量,受限于篇幅我们将会在之后的分享中进行说明。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