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很遗憾的收到了一位读者的留言,他“首阳”了。由于他在日常防护方面做的还比较到位,所以对自己感染的原因感到很困惑,希望我能和他一起复盘分析一下可能的漏洞。
其实我并不希望看到各位读者留言和我讨论复盘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发生了感染,而且可能也是读者的伤心事。但又总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复盘的内容和结论,这样才能提醒大家查漏补缺,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所以在征得当事读者同意的情况下,我将本次复盘的相关内容整理成了本期的分享,感谢这位读者的授权和详尽的细节说明。
(一)时间线整理
按照读者提供的时间流程,我稍微进行了汇总了。从密接到出现症状再到核酸检测呈阳性,大约是四天的时间。
办公室室内办公,很多人有新冠感染症状,但均表示自己是鼻炎/过敏/上火。上午办公室办公,约3小时;下午乘坐单位的车辆出外勤,路上全程打开车窗保持通风,目的地为室外空间。上午办公室办公,约4小时;下午工地外勤。工地的情况为:地下空间大约五百平米,不到十个人在现场,部分人没有佩戴口罩,有疑似阳性同事在上午曾前往该工地。去地下的时候觉得气管不适,感觉嗓子很痒,待久了感觉有什么东西要入侵气管一样。嘴里面满是粉尘味,我以为是什么有害气体,问了一下得知现在只是打完了混凝土,还没有刷墙,没有什么粉尘,而且我呆的时间不长。
办公室室内办公,白天开始咳嗽,晚上开始发热。当天抗原检测为阴性,在下班回家路上做了核酸,结果为阳性。
这位读者平时佩戴的是N95级别口罩(自述为3M9105),眼部有护目镜,定期进行手消,也经常消毒手机。同时他并不在办公室吃饭或者喝水,而且选择在户外的树林吃饭,周边没有其他人,但树林距离居民楼大约三四米。由于是夏季,所以这位读者穿了一件短款防晒衣并用帽子包住了头部,在吃饭时是会反脱防晒服挂在腰间,完成手部消毒后再端着饭盒吃饭,并且在饭后会更换口罩。
这位读者的办公室是写字楼,大约60㎡的空间总共8人。窗户是上下开的,且仅能开一道缝,并且由于室内外压差的原因导致多数情况下即便有微风也是从窗户向前吹,通风换气条件不佳。办公桌没有隔断,工位处于办公室最前方,放置了两台DIY空气净化装置(风桶和吹脸),且办公室内部有一台型号信息不明的成品空气净化器。门默认不常开启。
这位读者正后方同事和斜后方的同事均有较为明显的咳嗽、流涕症状,根据推测大约是在5月20日~5月21日开始出现的。
二、案例分析
在正式分析前,我们先确定两件事情,首先是需要假定读者提供的流程是完成且正确的,没有隐瞒其他事情;另一个就是读者朋友所佩戴的口罩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佩戴正确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前提在,就没有分析的必要了。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在分享中代入过多的主观看法,但还是请读者们不要质疑这位投稿读者的基本防护知识(上次复盘就有读者在质疑口罩品牌的问题),毕竟从第二次投票结果来看,这位读者并不在60%已经感染过的范围内,他直到近期才不幸“首阳”,足以说明他在基本防护方面是到位的。整体看下来,这位读者的防护意识和相关措施与大多数人相比已经很到位了,但还是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从他出现症状到核酸呈阳性,基本可以判断他是在5月29日感染的病毒。(各位夏洛克·福尔摩斯、赫尔克里·波洛、简·马普尔和艾琳·艾德勒可以开始行动了)之所以排除掉30日和31日两天,一方面是由于新冠病毒感染普遍存在几天的潜伏期,另一方面则是从描述上看30日的行程基本全程通风良好;31日的行程虽然处于地下空间,但现场人员很少,整体密度非常低,以这位读者的日常防护水平来说很难聚集足以感染的病毒载量。同时由于处于四周无人的室外,所以吃饭时的相关风险也基本可以排除,但仍然存在一些极端情况,比如居民楼内的阳性患者随意向楼下吐痰,正好落在附近。
(示意图,非现场)
重点还是回到5月29日的办公室。虽然60㎡的办公室面积并不小,但由于通风换气条件不理想,普通状态下室内的气溶胶颗粒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下降。同时办公室内有多位疑似新冠感染者在不停的咳嗽和揩鼻涕,且症状最强烈的两人均位于该读者身后,在没有隔断的情况下该读者工位处的气溶胶浓度会非常高,也就是说该读者在近期有极大的概率是处于高浓度含毒气溶胶的包围中,而且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含毒气溶胶是可以在空间内存在数天的。相关研究显示,佩戴N95级别的口罩处在高浓度气溶胶环境中时,感染风险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由于距离较近,甚至也无法排除这位读者的近距离喷溅风险。那么这位读者的两台DIY空气净化设备效果如何呢?这里要补充一些线索。(没有埃勒里·奎因和金田一耕助,所以藏线索很合理)
这位读者的两台DIY空气净化设备分别是风扇+滤筒组合的桶形设设备和滤网+风扇的单片吹脸设备,均不是成品空气净化器,且因为噪音控制的问题而没有按照最大功率模式开启,使得整体换气效果降低,且桶型空气净化设备放置于地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及时吸附气溶胶的效果(小尺寸气溶胶通常会漂浮在距离地面较高的位置),风扇头的出风又以絮流为主无法形成类似“风幕”的存在;桌面的单片吹脸设备出风面积相对有限,且因为噪音问题没有以最大功率开启,加上从该工位从后方而来的气流影响,实际效果也受到了影响。同时由于DIY空气净化设备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风道/风洞等检测设备的测试,不一定能达到宣称的相关指标。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可能最终使得了这两台DIY空气净化设备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降低该读者工位气溶胶浓度的任务,最终导致了他的不幸感染。关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感染问题,这位读者还提了一个相关问题:我想到一个问题,以前封控时,医护是穿防护服+n95+面屏在方舱和新冠病房工作,n95长时间在高浓度气溶胶环境不能百分百防护,有5%泄露率,为什么他们没有被感染呢?
其实很多读者可能都对方舱医院和新冠病人收治病房存在一些误解,以方舱医院为例,根据2022年发布的《方舱医院设计导则(试行)》中的规定:收治区应设机械排风,排风量不小于150m3/h·床。
由污染区返回清洁区的一脱、二脱、淋浴等房间应设置机械通风,并应控制周边相通房间空气顺序流向一脱房间。一脱房间排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20次/h,室内气流组织应采用上送风、下排风。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方舱医院的人员密度是要小于大多数写字楼办公室的,且有严格的排风量要求;另外方舱医院的人均床位面积也大于大多数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位面积;医护人员的一脱区换气次数则高达20次/h。而另一方面,感染案例则多发生在同样是穿戴全套防护设备的主治医生和呼吸科大夫身上,这是因为他们长时间处于高气溶胶环境(手术室)且有近距离喷溅风险,从而提高了感染风险。
很尴尬,现在感染高峰期在办公室上班的感染风险,应该是高于管控期在方舱医院的。
从表现上看情况很糟糕,甚至让该读者认为防护并不会有效降低病毒载量。不过这里其实有个小问题,尽管抗原显示的颜色和病毒载量有关,但由于采样过程的影响因素过多,所以其实多少情况下很难从颜色上来判断“强阳”或者“弱阳”。另外根据这位读者的自述,他因为疫苗的不良反应过于强烈(突发性耳聋),只在2021年1月前接种过两剂灭活疫苗,加上这次又是首阳,体内的预存免疫水平较低,加上个人差异的存在,所以这次症状表现在相对严重。
(一)需要注意和改进的方面
- 通风条件不佳的办公室气溶胶浓度可能很高,感染风险随时间增加。
- 在感染高峰期应该根据身边情况及时调整防护等级。(比如升级成KN100级别的口罩或等效以及更高防护水平的其他个人防护设备)
- 自测DIY空气净化设备的CADR值并不一定准确,且摆放位置也会影响实际效果,配置时最好增加CADR冗余。
- 无法满功率开启的空气净化设备会影响实际换气效果,如果无法接受满功率工作时的噪音,最好在降低功率的同时增加设备数量。(增加设备数量对噪音的影响有限;成品空气净化设备的噪音控制多数时候要优于DIY设备)
(二)有效和可延续的经验
- 做好日常的个人防护(口罩、手卫生等)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总的来说,长时间处于高浓度气溶胶下且可能存在近距离喷溅的环境下,感染风险是极高的。本期以及《后流43-暴露感染与复盘01》当中的案例基本都属于这类情况。本期案例需要额外注意的点是,不要总以空气净化设备的最大CADR值为依据,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因噪音问题而无法满功率运行的情况,所以可能需要在增加额外的空气净化设备以便补给在低档位运行下缺失的CADR值;成品空气净化设备的噪音控制一般会优于DIY设备。另外就是请随时关注所在地区和自己身边的疫情趋势,在感染高峰期适当提升防护等级。
在被迫共存后会和新冠病毒的较量可能将会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并不是感染一次就结束了,比赛会有很多很多的轮次。而在很难做到零感染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尽量减少感染次数,从而给感染后的身体尽量长的恢复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冠对健康的长远影响。最后希望这位读者能够尽快恢复,同时也不要灰心丧气,你和我们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各位夏洛克·福尔摩斯、赫尔克里·波洛、简·马普尔和艾琳·艾德勒也可以对本期的复盘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完善防护方案。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