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月及以后的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297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4-08-23
影响中期预测结果的因素很多,这里仅供读者们参考,具体仍以每周一的《玫瑰战争》和《重点传染病数据分析》为主。

考虑到上一次《后流287-7月后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的预测还比较准确,所以8月及以后中期展望只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小调整(该说的其实7月就说了),暂时不延长预测周期仍到第37周。

本期分为三部分:

  • 全国性or区域性
  • 区域发展情况

  • 远期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很在意具体缘由,可以直接看第二部分区域发展情况。

一、全国性or区域性
在经历了7月以江淮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为主要策源的区域性流行之后,我们首先要判断下一阶段要先分析8月的流行可能。在既往的中期预测中我们介绍过可能对每轮新冠疫情造成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人群免疫背景主流流行的变异株其他传染病流行情况、社会活动、天气情况等。所以要推测下一阶段是全国性疫情还是区域性疫情,我们仍需要从这几个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进行观察。
(一)主要流行的变异株
进入7月之后国内的流行株情况有所复杂,XDV系变异株的占比持续增加,但同时KP.2系、KP.3系和LB.1系变异株也出现了小规模流行且占比在稳定的增加,共同挤压JN.1系的空间,不过从毒株角度来看整个7月的大部分感染情况可能仍属于从5月延续至今的“持续性查缺补漏”(图 后流297-1)。鉴于JN.1分化出的子系列变异株整体上存在一定的趋同性,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的可能暂时不会出现占据绝对优势的变异株,而是多种主要毒株共流行的模式。考虑到“共流行株”截至第30周的占比仍不足20%,所以8月很可能是“持续性查缺补漏”(JN.1系)和新一轮规模性流行前奏共同存在的模式,XDV仍会保持一段时间的优势地位。

图 后流297-1

(二)人群的免疫背景
我国大陆地区大部分人群的基础免疫是1~3剂的原始株灭活疫苗,从既往的流行株来看,自然免疫则是BA.5.2系(或BF.7系)、XBB系、EG.5系和JN.1系的排列组合,一般在2~3种。
之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疾控中心的信息则显示,在2024年第23周或第24周时,当地人群的新冠抗体整体上处于较高的水平[5]。由于乌兰察布市在第6周~第18周的JN.1系变异株流行高峰期的流行情况基本符合全国平均水平[6],因此可以得出在全国范围内大部分人群在第23周或第24周时新冠抗体仍处于较高水平。根据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可以维持3~6个月较高水平的说法[7],全国范围内的抗体规模性衰退会发生在8月中旬,北方部分地区会发生在8月上旬,南方部分地区会发生在8月下旬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7月后国内新冠疫情中期展望——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287
由于7月的流行主要仍为“持续性查缺补漏”,所以除了造成较大强度区域性流行的江淮地区以及受其持续外溢和降水影响的地区的部分感染者外,8月中下旬开始感染风险将会有明显的提升。
(三)其他传染病流行情况
由于目前仍处于暑假(《后流193-呼吸道传染病的儿童驱动》),从发热门诊数据来看,除五岭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整体呼吸道传染病强度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图 后流297-2)。

图 后流297-2

整体来看夏季流感的影响并不强烈,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地区,流感病毒基本处于流行间期的散发状态。南方除五岭地区外流感疫情强度也相对较弱,但随着7月的结束,南方五岭地区的夏季甲型流感疫情正处于不断消退中(图 后流297-3),在气候的影响下,预计在8月底或9月初将会暂时回归到相对较低的流行水平;比较特殊的则是苏南一些城市是在经历了7月爆发式的新冠疫情后,近期流感疫情有所抬头,可能会加速当地新冠疫情的回落。

图 后流297-3

这意味着在时间推进到8月底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可能都缺乏能够和新冠病毒产生竞争关系的呼吸道传染病。
(四)社会活动
8月全国仍处于暑假阶段,由于作为呼吸道传染病重要驱动因素的幼托机构和中小学生不存在大规模的跨省流动,所以整体传播风险仍在可接受范围内,但热门旅游城市仍存在较强的输入性风险比如上海、北京、成都、西安、乌鲁木齐、杭州、重庆、南京等地。
9月全面开学后由于幼托机构、中小学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特点以及高校生的全国性跨省流动,不可避免地会提高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呼吸道传染病风险。
(五)天气影响
8月中上旬过后主雨带的影响将会逐渐减弱,但在这之前对华北、东北和西南两地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之后随着副高的消退,雨带将会快速南移易,并使得两广地区进入秋季雨季(图 后流297-4

图 后流297-4
综合以上信息,初步判断在整个8月,我国大陆地区的综合条件仍不不满足出现全国性新冠大流行的全部条件,将会在7月份“接力式的区域波浪流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化,变得更有地方性,天气变化和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将会是主要驱动因素。不过随着9月全国范围内幼托机构、中小学和高校的全面开学,重要的呼吸道传染病驱动因素回归,各地间的流行差异将会逐渐抹平,再次趋向全国性的大流行。但由于不同地区免疫水平存在差异(7~8月区域性流行的影响),所以整体感受也会存在差异,全国哨点曲线可能会呈梯形。
二、区域发展情况
由于上一阶段全国疫情区域化流行情况明显,所以本期会在原有的五个区域划分基础上进行调整,以便更适应下一阶段的流行情况(图 后流297-5。目前分为:
  • 西部及东北地区。内部分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主要包含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陕西北部、四川西部。

  • 中西部地区。内部分为西南地区秦晋地区,主要包含山西、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湖北西部

  • 中东部地区。内部分为渤海地区黄淮地区,主要包含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湖北北部。

  • 江淮地区。主要包含上海、浙江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和湖北西部。

  • 五岭地区。内部分为岭南地区岭北地区,主要包含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南部、湖北南部。

  • 港澳台地区。香港、澳门和台湾。


图 后流297-5

港澳台地区每周均有疫情数据更新;部分省份交界处城市的划分可能存在偏差,读者可以自行调整(比如浙南、苏北和皖北);湖北省情况复杂建议当地读者综合参考视情况而定;9月开学之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流行风险将会趋同。
(一)西部及东北地区
即原本的“北部高纬度地区”调整后的区域,可以更细分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两个部分(图 后流297-6,主要区别在于东北地区进入8月后受降水影响要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且黑龙江、吉林和内蒙东五盟与辽宁地区交流更加紧密,容易受疫情外溢的影响。
相关要素:人群抗体水平基本处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性抗体退风险大约在第32周之后;没有规模性的流感流行;进入8月后东北地区的受降水影响较为明显;部分热门城市存在输入性风险(图 后287-6)

图 后流297-6

基于以上原因,这部分地区风险维持上一次中期预测,推测情况为:
  • 第31周~第32周(7月29日~8月11日),当地新冠疫情整体上仍会保持在相对低谷,但受暑期出游活动影响,或将呈现小幅度的波浪式感染。
  • 第32周~第35周(8月12日~9月1日),随着人群免疫的持续衰退和新变异株比例的提高,整体感染风险持续增加。
  • 第36周~第37周(9月2日~9月15日),随着暑假结束等因素的叠加,或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东北地区受降水影响,从第33周开始整体风险情况会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主要地区是吉林和黑龙江。在9月开学前,西部及东北地区整体上会是全国感染风险相对较低的地区。
(二)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由之前的“暑期雨带区”拆分而来,当中又分为西南地区和秦晋地区两部分,主要区别是当地的降水情况(图 后流297-7)。
相关要素:秦晋地区人群抗体水平基本处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性抗体衰退风险大约在第32周之后;西南地区人群抗体水平接近南方水平,规模性抗体衰退风险大约在第34周之后;没有规模性的流感流行;西南地区8~9月受降水影响程度更大。

图 后流297-7

基于以上原因推测:
  • 第31周~第32周(7月29日~8月11日),整体处于相对低位的流行状态,但西南地区和陕西省南部受降水影响风险在持续积聚。
  • 第33周~第35周(8月12日~9月1日),随着人群免疫的持续衰退和新变异株比例的提高,其中西南地区风险要高于秦晋地区。
  • 第36周~第37周(9月2日~9月15日),随着暑假结束等因素的叠加,或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尽管山西省和陕西省同属于“秦晋地区”,但由于降水和文旅局的差别,使得山西省整体的感染风险不仅低于陕西省,也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三)中东部地区
中东部地区由之前的“暑期雨带”拆分调整而来,当中又分为靠北一些的渤海地区和靠南一些的黄淮地区。主要差异在于7月份苏北受江淮地区区域性流行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山东、河南和湖北部分地区在7月受降水影响较大,在时间上和更北的渤海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图 后流297-8)。

图 后流297-8

黄淮地区的感染风险上升是从第29周开始积聚的,在第30周开始出现明显上升势头,并在第31周~第32周接过江淮地区的“接力棒”成为8月中上旬全国新增增长点的重要参与者。当地这一轮区域性流行增速会在第35周有所缓和,但随着第36周全面开学整体风险会再次增长,哨点数据上或将出现两个段连续的上升。
渤海地区由于降水的影响,北京和辽宁会成为8月中旬~9月的增长发动机,并逐步外溢到天津、河北和东北地区。黄淮地区大约领先渤海地区两周左右的时间。
  • 第31周~第32周(7月29日~8月11日),整体处于相对低位的流行状态,但风险加速上升,特别是第32周的区域性降水。
  • 第33周~第35周(8月12日~9月1日),当地开始进入加速期。
  • 第36周~第37周(9月2日~9月15日),可能开始冲击高峰。
中东部地区的读者请提高防护等级,合理规划风险活动,有条件的可以先接种一下流感疫苗,准备面对接下来几周的加速期。
(四)江淮地区
从第25周开始当地已经深度参与到了新冠病毒的区域性传播中,随着第28周雨带逐渐北移,第29周当地开始入伏,第30周感染风险仍会相对较高。但从第31周起,随着天气相对稳定(持续性高温)和潜在感染人群的减少,当地的整体感染风险会出现回落,并一直持续到开学前(图 后流297-9)。

图 后流297-9

基于以上原因推测:
  • 第30周(7月15日~7月28日),当地的新冠疫情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风险依然较高。
  • 第31周~第32周(7月29日~8月11日),当地新冠疫情开始回落,风险持续降低。
  • 第33周~第35周(8月12日~9月1日),持续的相对平稳期。
  • 第36周~第37周(9月2日~9月15日),随着暑期开学等因素叠加,不确定性大幅增加,但由于7月初的区域性规模感染影响,整体风险相对稳定。
上海、杭州、南京、合肥是这一地区的重点区域。
(五)五岭地区
五岭地区可以根据气候和其他传染病流行情况分为岭北和岭南两个地区(图 后流297-10),整体上由于6~7月的夏季流感中的甲型流感活动非常强势,以及人群抗体水平略好于全国其他地区,所以整个8月的新冠感染风险依旧是相对较低的。主要风险集中在8月中下旬开始岭南地区的雨季以及流感活动的持续衰退,结合全面开学的影响,9月后当地的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

图 后流297-10

  • 第31周~第32周(7月29日~8月11日),当地新冠疫情或将在相对低位流行,岭北地区风险有所提高。
  • 第32周~第35周(8月12日~9月1日),当地新冠疫情或将在相对低位流行,岭南地区风险同岭北地区风险一同提高。
  • 第36周~第37周(9月2日~9月15日),可能迎来快速增长期。

五岭地区整体5月以来的整体感染风险都是偏低的,但该来的总会来,还请当地读者为9月的全面开学做好准备。广州市区和深圳市区因为其城市的特殊性,整体风险会略高于区域内其他地区。

从全国层面来看,中东部地区将会是8月新冠疫情的主要增长区域,并和9月的开学相连一同冲击当地的流行峰值。而五岭地区、西部和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和江淮地区则可能会在9月开学后才开始加速,峰值或将出现在9月底或10月初,之后开始逐步回落。由于9月前仍是接力式流行,所以整体峰值并不会显得特别高,或将表现为梯形,但连接9月和10月的疫情造成的总感染人数仍会比较高。

三、远期的可能性

10月之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新冠疫情或将回归一段时间的相对平稳期,但由于6~8月的差异化流行,各地仍会出现一些范围性流行,但2025年之前造成规模性流行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图 后流297-11。11月开始或将再次爆发以甲型H3N2或乙型Victoria为主导的全国流感大流行。

图 后流297-11

四、近期的注意事项

8月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月,希望读者们都能做好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物资上的准备。8月之前我一直建议不同区域的读者不要总是跨区焦虑,毕竟有部分读者已经从5月焦虑到8月了。现在我依然保持这个观点,读者们可以根据前文划分的区域和之后阶段性的判断调整自己的防护情况。之后的更新可能会再带着读者们一起回顾一下防护方面的注意事项,形式类似于《后流闲聊46-什么口罩?是也不是的问题》中对口罩的简单回顾。

最后,我可以预祝大家好运吗?

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也可以给我发送邮件(dzdyzj@126.com)

本期封面:At the Fountain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1861–1922)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淡斋达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